中职语文古诗教学的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语文古诗教学的策略分析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职业中学王丽芳
【内容摘要】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以极其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古人的智慧,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思想,记录了浩渺的历史。

因此,古代诗词理应受到师生的高度重视。

但是,在现代文学迅速发展的时代,古诗词与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尤其是当代中职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索分析了中职院校进行语文故事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语文古诗教学策略分析教学实例
由于古诗词的文化特性,其成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形成健康、良好的审美观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之后将提高职业能力作为自己的学习、发展目标,严重忽略的语文课尤其是古诗词的学习。

另外,古诗词传承年代久远,其中的遣词造句与当代文学的差别甚大,语言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很难体会到古诗词中的美,这就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难以提起兴趣。

中职教师应当紧跟时代的潮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适时的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美、应用诗词美。

一、中职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情趣低,厌学情绪高
古诗词遣词造句讲求意境美,往往用词十分的凝练和概括,有的诗词整篇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典故。

这对学生的古文知识量有着较大的要求,而中职学生往往文化课成绩不高,其古诗文积累较少,因此很难读懂、读透古诗词,体会不到其中蕴含的文学美。

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而陈旧
很多教师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作为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多陈旧而单一。

在古诗词的教学当中,仅仅是带领学生逐字逐句的解释、分析诗词,然后要求学生不断的背诵。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仅仅是明白了诗词的意思,却缺乏对诗词的体验和其中深刻含义的领悟,体会不到诗词的魅力所在。

古诗词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古诗词、理解古诗词,还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诗、领悟古诗深刻含义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中职语文古诗的教学策略
(一)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古诗词中往往蕴含着别样的音乐美和节奏美,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而朗诵、吟咏也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诵诗歌,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诵中逐渐的感受到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而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进行诗歌诵读的方式有范读、齐读、背读等多种形式,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将这几种方法结合其来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苏教版中职语文中《沁园春.长沙》一词的学习中,教师先给学生们讲解词的创造背景,然后带领学生齐读,划分出句子的节奏。

然后,教师向学生播放范读录音。

在学生仔细聆听范读后,教师让几位学生说一说在读哪些句子是应该是什么样的情感。

最后,教师播放配乐,学生带感情的齐声朗读此词。

音乐弥漫在整个教室中,很多学生受到其他人和音乐的感染,逐渐投入到诵读当中,整个教室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对词中蕴含的情感和含义有了深刻的体验。

(二)创设情境
古诗词中往往营造出一个独特的意境,这些意境或是悲壮万分,或是温情脉脉,或是质朴纯洁。

这些意境传达诗人的情感,学生只有对古诗的意境有所领悟,真正走入到古诗创设的意境当中,才能体会到诗词的深刻含义,从古诗中汲取养分。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利用现实中的事、物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仿佛置身于古诗所营造的意境当中。

例如,《山居秋暝》描写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小山村中的优美风光,营造了一种幽静闲适、清新宜人的意境。

学生们大多生活在都市当中,很难想象到这样的山村风景,难以体会诗人闲适、宁静、愉悦的情感。

为此,教师在学生播放此诗的范读时,向学生展现了描绘山村风景的图画。

画中月明泉清,采莲女乘小舟在莲叶间穿梭······学生们被画中的风景所吸引,不禁将诗文与图画结合,展开丰富的想象,体验到了山村的宁静和美好,对神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课堂效果良好。

(三)拓展阅读,加深领悟
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古诗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靠的是不断的积累和学习,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因此,教师应当在带领学生课本中的古诗之外,还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以帮助学生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加深对诗文的领悟。

例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中细腻的刻画了情人离别时的悲伤、凄惨场景,全文弥漫着浓郁的忧伤,凄婉动人。

为加强学生对此离别情的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词牌名的来历:杨贵妃于马嵬兵变后被缢死,玄宗因悼念杨贵妃而作此曲。

然后,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描写玄宗、杨贵妃凄婉爱情的《长恨歌》,使学生再次感受其中的离别之情。

结束语
古诗词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任芳.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
科教文汇,2012(8).
[2]潘蓓.经典古诗词教学与中职生道德情感教育初探[J].太原大
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8:2.
[3]蒋莉青.以画学诗——
—中职语文古诗词新教学方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2(20).
[4]何欣莹.简析中职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J].速读(下旬),2014(6).
91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