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二、地下排水设备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暗沟:
设置要点: 不宜过长,沟底应具有1%~2%的纵坡,出水口底面标高 应高出沟外最高水位20cm,以防水力倒渗。
21
二、地下排水设备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渗沟:
结构形式:盲沟式、洞式和管式。 设置要点:位置视地下排水的需要而定。
22
路基排水沟渠的设置,应与农田水利相配合,必要时可适当地增 设涵管或加大涵管孔径;
设计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重点路段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 做到路基路面综合设计和分期修建;
路基排水要注意防止附近山坡的水土流失,尽量不破坏天然水系, 尽量选择有利地质条件布设人工沟渠;
路基排水要结合当地水文条件和道路等级等具体情况,注意就地 取材,以防为主;
跌水与急流槽是路基地面排水沟渠的特殊形式,用于陡坡地段, 沟底纵坡可达45度。
跌水构造:单级和多级之分,沟底有等宽与变宽之别。基本构 造可分为进水口、消力池和出水口三个部分。
急流槽构造:进口、主槽和出口三部分。
17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一、地面排水设备 倒虹吸与渡水槽:
当水流需要横跨路基,同时受到设计标高的限制,可以通过管道或沟 槽,从路基底部或上部架空跨越,前者称为倒虹吸,后者称为渡水槽。
27
二、中央分隔带排水类型
第三节 路面排水设计
2.宽度大于3米且表面未采用 铺面封闭的中央分隔带排 水;
3.表面无铺面且未采用表 面排水措施的中央分 隔带;
28
第三节 路面排水设计
三、路面内部排水
路面中存水的危害:
降低结构层强度 唧泥 冻胀 面层剥落
设置内部排水系统的条件:
1.年降水量为600mm以上的湿润和多雨地区; 2.路基两侧有滞水,可能渗入路面结构内; 3.严重冰冻地区,路基为粉性土组成的潮湿路段; 4.路面改建和改善工程,需排除路面结构内的水;
二、地下排水设备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渗井:
渗井施工不易,单位渗水面积的造价高于渗沟,一 般尽量少用。
23
一、路面表面排水
第三节 路面排水设计
任务:
迅速把降落在路面和路肩表面的降水排走,以免造成 路面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
原则:
①降落在路面表面的雨水,应通过路面横向坡度向两侧 排走;
②在路线纵坡平缓汇水量不大路堤较低且边坡坡面不会 受到冲刷的情况下,应采用横向漫坡的方式排水;
保持路基路面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及路面 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减少水对路基和路面的危害 以及对行车安全的不利。
1)把降落在路界范围内的表面水有效的汇集并迅速排除 出路界
2)把路界外可能流向路基的地表水拦截在路界范围以外 以减小对路基路面的危害
3)隔断、疏干和降低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地下水,并将其 引导到路基范围以外
31
7
五、排水的内容
路面地表排水
路面表面排水 中央分隔带排水 坡面排水
路面内部排水
下封层及路肩部的排水盲沟 排水基层 排水面层
第一节 概述
8
六、路基路面排水的一般原则
第一节 概述
排水设施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讲究实 效、注意经济,并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
为减少水对路面的破坏作用,应尽量阻止水进入路面结构,并提 供良好的排水措施,以便迅速排除路面结构内的水,亦可建筑具 有能承受荷载和雨水共同作用的路面结构。
9
一、地面排水设备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边沟 截水沟 排水沟 跌水 急流槽 倒虹吸、渡水槽等
10
一、地面排水设备
第七章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邓苗毅
1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路面排水设计 明渠的水文计算 暗沟的水文计算
2
第一节 概述
一、水的来源
水的作用是路基路面产生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表面渗入 地下水 毛细水作用 渗流作用 水的汽化
3
一、水的来源
第一节 概述
地面水
包括大气降水以及河、海、湖、水渠、水库水等
地下水
包括土层滞留水、潜水及层间水等
4
二、水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第一节 概述
对路基的影响
1)地面水对路基产生冲刷和渗透; 2)地下水使路基湿软、膨胀、冻胀、翻浆、边坡滑坍、山
坡滑坡等。
对路面的影响
又称天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 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用以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 基的地面径流。
12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一、地面排水设备 截水沟:
设置要点: ①尽量与绝大多数地面流水方向垂直; ②应保证水流畅通,就近引入自然水沟内排出; ③截水沟水流不应引入边沟,当必须引入时,应增大
1)降低路面材料强度; 2)加快路面材料损坏; 3)唧浆、冲刷; 4)使路面因支撑不足而出现疲劳损坏。
5
三、与水有关的路面损害
第一节 概述
路面结构层变弱; 路面材料性能下降;
(沥青层的剥离, 材料腐蚀,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 开裂)
层间粘结性能下降。
6
四、排水的目的
第一节 概述
边沟横断面,并进行保护; ④截水沟长度以200~500m为宜;
13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一、地面排水设备 排水沟:
排水沟的主要用途在于引水,将路基范围内的各种水 源的水流,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14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一、地面排水设备 排水沟沟渠加固
15
一、地面排水设备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排水沟设置要点:
①排水沟的横断面一般采用梯形,尺寸大小应经过水力水文 计算选定;
②排水沟位置可根据需要并结合当地地形等而定; ③排水沟水流注入其他水渠或水道时,应使原水道不产生冲 刷或淤积; ④排水沟应具有合适的纵坡;
16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一、地面排水设备 跌水与急流槽: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边沟:
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 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流 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设置要点:①边沟不宜过长; ②边沟的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 ③边沟的出水口应与桥涵相适应;
11
一、地面排水设备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截水沟:
倒虹吸管道:圆形和箱形,以水泥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为主。 渡水槽结构:进出水口、槽身和下部支撑三部分。
18
一、地面排水设备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倒虹吸
渡水槽
19
一、地面排水设备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蒸发池:
气候干旱、排水困难地段,可利用沿线的集中 取土坑或专门设置蒸发池排除地表水。
29
四、边缘排水系统
第三节 路面排水设计
组成:
透水性填料集水沟、纵向排水沟、横向出水管和 过滤织物。
30五、排水基层的排水系统 Nhomakorabea第三节 路面排水设计
基层排水系统就是直接在面层下面设置透水性排水基层, 在其边缘设置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以及横向出水管等,组成 排水基层排水系统。
透水性材料:经水泥或沥青处置,或者未经处置的开级 配碎石集料。
③在路肩外侧边缘设置拦水带; ④拦水带过水断面的水面,在高速及一级公路上不得漫过右侧 车道外边缘,二级及二级以下不得漫过右侧车道中心线。
24
一、路面表面排水
拦水带:
第三节 路面排水设计
25
一、路面表面排水
拦水带:
第三节 路面排水设计
26
二、中央分隔带排水类型
第三节 路面排水设计
1.宽度小于3米且表面采用铺面 封闭的中央分隔带排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