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综合测试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说马里扬“以深厚的考证功力见长”,因为大量扎实、细腻的 实证性考据工作占据《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的 主体,最能体现其研究功力。
D.研究宋词,做到“词外求词”,关注士大夫的文学传统和诗乐 的文化传统,就能展示宋词之“内美”所具有的深邃旷远的内涵。
解析:A 项,“无人关注”表述错误。B 项,“借助文献学 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应该为 “外缘研究”的意图。D 项,充分条件不成立。
这样一种以历史文化考证作为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可用作 者后记中所言的“词外求词”予以概括:“研究宋词,恐怕至少 应该关注也算是‘词外’的两个传统:士大夫的文学传统;诗乐 的文化传统。脱离了前者,‘宋’就没有着落;脱离了后者,‘词’ 就等同于‘辞藻’之‘辞’。”本书所实践的外缘研究,正是通 过将词外的文化传统尽可能充分地纳入对词体本身的观照中,展 示宋词之“内美”所具有的深邃旷远的内涵。
虽以对宋词“内美”的关怀为底色,然而占据本书主体并最 能体现作者研究功力的部分,仍是大量扎实、细腻甚至趋于烦琐 的实证性考据工作。书中所呈现的判断与观点,皆建立在对诸如 “犯曲”结构与文辞格式、王安石文集编撰、苏轼与杨绘之交往、 晏几道歌词“投赠”事件等具体问题的辨析之上。在直接材料有 限、史实面目不清的情况下,作者在茫茫史料间勾陈爬梳,如农 民耕种般对一手文献材料一寸一寸地耐心耕耘,遂使史料间的隐 晦联系逐渐显影,模糊的历史事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深入阐明这一点固为词学研究的根本要旨,然而作者自谓本书的 研究并不直接探索“内美”,而将先从“镶边”的工作做起。所 谓“镶边”,作者借用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一书 中的“外缘研究”概念加以阐发,谓其为对与宋词文体特质相关 的外缘因素之考察,但又与以文献、历史考证本身为目的的“外 部研究”有所不同:“外部研究,侧重于文献的整理与作家生平 及作品背景的查考,而外缘研究则是在文学本体研究之内的,也 可以说是文学的历史与文化的批评,不是单纯的文献与历史的研 究”,其意图在于“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 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尤其令人敬佩的是,虽以深厚的考证功力见长,作者呈现于 书中的学术探索却不止于此。在作者看来,实证性的考据工作, 应当通向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揭示与阐明:“我们认为,古典文学 研究当中的‘考证’本身,恐怕不只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 或者应该本就是一种批评。”正如作者反复所言的,“我们的目 的是希望就此去理解文本特质所具有的内在境界——这应该是极 其阔大深广的”,“文学作品的内在境界,则是具备有无限的可 能,历史的考证不过是通向它的一种进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 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设工程中作过许多努力,有过 很多成绩,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可是, 我们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过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 梁。五十年前的黄河铁桥是由比利时包工的,其后的钱塘江铁 桥的主要结构部分也是由德国、英国、丹麦三个“洋行”分别 承包的。
这就不可能使我们系统地积累自己的桥梁建设经验,没有能组 成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就长期停滞不 前。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将改变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面貌。三 年来,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工程人员和地质人员, 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 的无私援助,既考虑了最经济地建设桥梁,又考虑了航运等有 关部门对利用长江的要求,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 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设计。
解析:“比较‘外缘研究’和‘外部研究’两个概念的异 同”不正确,文章只是比较了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有所突破与创新,这不仅表现在学术界关 注以往无人关注的领域,而且表现在少数研究者做出了新的尝试。
B.外部研究与外缘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并且其研究意图在于 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单元综合测试三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Ⅰ卷(阅读题 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多集中于诗、文、笔记 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而传统的词学研究则相对较为沉寂。 在此背景下,马里扬的《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 考证》一书出版,可谓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珍贵的尝 试。作者对其研究有着非常自觉的反省,以“内美的镶边”这一 巧妙譬喻为其所做工作定位。所谓“内美”,盖指词之为词的文 体特性。
A.作为一篇书评,本文揭示了《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 本形态与历史考证》出版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学术价 值等。
B.文章通过深入比较“外缘研究”和“外部研究”两个概 念的异同,以此阐明“镶边”的内涵。
C.文章以农民耕种为喻,说明了马里扬整理文献的耐心细 致,显得尤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文章从考证功力和揭示、阐明文学本质问题两个维度, 对马里扬的学术探索做了高度评价。
(摘编自姚华《词外求词,展示宋词的内在之美》, 《光明日报》2018 年 12 月 02 日 12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D )
A.相对于传统的词学研究而言,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在诗、 文、笔记等领域成果更多。
B.马里扬对其研究有非常自觉的反省,《内美的镶边——宋 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的出版为宋词研究另辟蹊径。
C.虽说研究“内美”是词学研究的要旨,但作者自谓《内 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并不直接探索它。
D.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除了是一种态度、方式 与基础外,也是一种批评。
解析:D 项,“也是一种批评”不正确,原文为“或者应该 本就是一种批评”,选项变或然为必然。
2 . 下 列 对 原 文 论 证 的 相 关 分 析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3 分)(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