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初二初中地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初二初中地理期末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推出的地方戏与所属省区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
A.秦腔一贵州B.湘剧一云南
C.豫剧一四川D.陇剧一甘肃
2.下图中的人物所代表的民族是 ( )
A.回族B.朝鲜族
C.蒙古族D.维吾尔族
3.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总数已经突破 ( )
A.10亿B.11亿
C.12亿D.13亿
4.人口数量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为此,我国政府实行的一项人口基本国策是 ( ) A.实行计划生育B.保护环境
C.改革开放D.节约、保护
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斜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是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C.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D.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分界线
【2】图中序号所在地区与下列民俗文化相关错误的是 ( )
A.藏袍是①地的民族服饰B.②地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C.③地喜欢吃麻辣的食物D.④地有傣族庆典泼水节
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④、⑨山脉分别是 ( )
A.阴山、大兴安岭B.阴山、天山
C.南岭、雪峰山D.阿尔泰山、祁连山【2】山脉⑥东侧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
【3】位于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 )
A.①B.③
C.⑤D.⑦
7.下列自然景观描述与其对应地形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
B.“地势坦荡”——黄土高原
C.“沟壑纵横,黄土广布”——青藏高原
D.“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云贵高原
8.长江变“黄”说明长江面临的问题是 ( )
A.长江与黄河都结冰
B.长江与黄河的流量都不大
C.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D.长江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含沙量增大
9.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 )
A.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B.水资源年际变化大C.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D.水资源的污染与浪费
10.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设计了暑期四条旅游路线。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四条旅游路线中,穿过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 )
A.①B.②
C.③D.④
【2】若按④路线游览,下列景象可能为途中看到的是 ( )
A.银装素裹的大地B.茫茫的沙漠C.金灿灿的稻田D.蜿蜒的长城11.下列经济活动不适宜在山区发展的是()
A.发电B.采矿
C.林业D.交通业
1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漫画中小鸟哭泣的原因是哪种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
A.土地资源B.森林资源C.动物资源D.水资源
【2】如果在山区,该资源遭到破坏将会直接导致当地( )
A.水土流失加剧B.地壳运动加剧C.大气污染加剧D.地下水位上升13.全国最大的渔场是 ( )
A.黄渤海渔场B.舟山渔场C.北部湾渔场D.南海沿岸渔场14.下列有关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发展畜牧业为主
B.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发展种植业为主
C.丘陵山地,适合发展林业
D.西北地区降水偏少,不能发展种植业
15.关于我国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B.秦岭—淮河以北是我国小麦的集中产区
C.东北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D.牦牛是青藏高原代表性的畜种
16.我国第一大能源是 ( )
A.煤炭B.石油
C.天然气D.水能
17.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程2 298千米,运行仅8小时。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正确的一组是 ( )
A.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B.北京市、河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
C.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
D.北京市、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2】京广高铁联系的两个工业基地是 ( )
①京津唐②沪宁杭③辽中南④珠江三角洲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3】关于京广高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跨越了黄河、长江等水系B.联系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C.经过的省区都位于东部季风区D.经过的省区都处在亚热带
二、填空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分)
(1)从东西半球上看,位于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上看,位于_______半球;从海陆位置上看,位于_______洲东部,_______洋西岸。
从纬度位置上看。
大部分处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
(2)我国最南端在________,最西端在________。
(3)图中字母代表印度的是_______,代表蒙古的是_______。
(4)福建省隔_______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广东省隔_______海峡与海南省相望。
三、综合题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
(1)图中A、B代表的区域。
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___,表示非季风区的是_______。
(2)影响我国夏季风主要来自_____(海洋或陆地),影响我国冬季风来自______ (海洋或陆地)。
(3)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原因是:距离海洋较_______,且受到_______ (地形)的阻挡。
(4)A、B所代表的区域,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当地降水主要集中于_______季。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分)
2013年4月20日,我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左图为雅安地震相关信息图,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图)
(1)地震发生时正值当地一年四季中_______季。
(2)雅安市芦山县地处_________盆地西侧,距其省级行政中心A_________市约150千米。
(3)本次地震受印度洋板块和_________板块相互作用引发的。
(4)图—10中甲为___________工业区,乙为___________工业区。
若两工业区均有一批
急救药品运往灾区,选择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
若需从昆明市运送一
大批帐篷到灾区,走最便捷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线。
(5)雅安灾区灾情重,救灾任务艰巨,其主要原因有(填字母) ( )
①震级大,破坏严重②地处山区,交通不便
③地震容易诱发滑坡,交通受阻④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A.①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9分)
(1)上图中,①和②分别代表着耕地中的_______和_______土地类型。
(2)下图中,土地类型③为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______地区;土地类型④为______,该类型与图—12中的_______地区分布较吻合。
(3)土地类型⑤分布的区域中河流水源主要靠_____补给,该地区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4)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3分)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峰,流向是________,注入________海。
(2)据图判断: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位于________ (城镇),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位于
_______ (城镇)。
(2分)
(3)据图判断:黄河全长约_______米,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的落差约______米。
(4)黄河上游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5)黄河下游有“地上河”之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6)“地上河”河床底部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汛期来临时容易发生__________灾害。
治
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初二初中地理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推出的地方戏与所属省区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
A.秦腔一贵州B.湘剧一云南
C.豫剧一四川D.陇剧一甘肃
【答案】D
【解析】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戏曲丰富多样,秦腔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湘剧流行于湖南省;豫剧流行于河南省;陇剧流行于甘肃省,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辽阔的疆域。
2.下图中的人物所代表的民族是 ( )
A.回族B.朝鲜族
C.蒙古族D.维吾尔族
【答案】D
【解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据图片中展示的人物服饰特点可知,该民族为我国的维吾尔族,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多民族的大家庭。
3.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总数已经突破 ( )
A.10亿B.11亿
C.12亿D.13亿
【答案】D
【解析】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居世界第一位,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达到13.7亿,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众多的人口。
4.人口数量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为此,我国政府实行的一项人口基本国策是 ( ) A.实行计划生育B.保护环境
C.改革开放D.节约、保护
【答案】A
【解析】
人口数量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过快增长会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带来很大压力,过慢增长也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众多的人口。
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斜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是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C.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D.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分界线
【答案】C
【解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该线以东为我国的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大体上以云南的腾冲到黑龙江的黑河一线为界,该线以东的地区人口多,该线以西的地区人口较少;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区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据图可知:图中斜线应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故本题选C。
【2】图中序号所在地区与下列民俗文化相关错误的是 ( )
A.藏袍是①地的民族服饰B.②地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C.③地喜欢吃麻辣的食物D.④地有傣族庆典泼水节
【答案】A
【解析】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据图可知:①地为内蒙古地区,藏袍是藏族的民族服饰,A错;②地为黄土高原,窑洞是其传统民居,B正确;③地为四川盆地,由于该地气候湿热,因此当地人喜欢吃麻辣的食物,C正确;④地为我国的云南省,泼水节是当地的傣族传统节日,D正确,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
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④、⑨山脉分别是 ( )
A.阴山、大兴安岭B.阴山、天山
C.南岭、雪峰山D.阿尔泰山、祁连山
【答案】B
【解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据图可知:④是阴山;⑨是天山,故本题选B。
【2】山脉⑥东侧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
【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⑥是横断山脉,该山脉的东侧的地形区是云贵高原;西侧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故本题选C。
【3】位于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 )
A.①B.③
C.⑤D.⑦
【答案】C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
据图可知:①是长白山;③是昆仑山;⑤是雪峰山;⑦是武夷山,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势和地形。
7.下列自然景观描述与其对应地形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
B.“地势坦荡”——黄土高原
C.“沟壑纵横,黄土广布”——青藏高原
D.“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云贵高原
【答案】D
【解析】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地势坦荡描述的是我国的内蒙古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描述的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描述的是我国南方的云贵高原,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势和地形。
8.长江变“黄”说明长江面临的问题是 ( )
A.长江与黄河都结冰
B.长江与黄河的流量都不大
C.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D.长江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含沙量增大
【答案】D
【解析】
由于近年来,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植被破坏严重,导致了河流含沙量大增;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黄河有结冰期,长江没有结冰期;黄河与长江流量都较大;长江的航运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长江变“黄”指的是水土流失严重,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和湖泊。
9.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 )
A.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B.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C.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D.水资源的污染与浪费
【答案】C
【解析】
由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我国的南水北调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就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
10.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设计了暑期四条旅游路线。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四条旅游路线中,穿过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据图可知:②线路依次穿过我国的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跨过的干湿区最多,故本题选B。
【2】若按④路线游览,下列景象可能为途中看到的是 ( )
A.银装素裹的大地B.茫茫的沙漠
C.金灿灿的稻田D.蜿蜒的长城
【答案】C
【解析】银装素裹的大地,位于冬季的东北地区;茫茫的沙漠位于西北地区;金灿灿的稻田位于南方地区;蜿蜒的长城位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④路线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按④路线游览,途中看到的是金灿灿的稻田,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1.下列经济活动不适宜在山区发展的是()
A.发电B.采矿
C.林业D.交通业
【答案】D
【解析】
山区地势崎岖,落差较大,如果降水丰富,则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发电;矿产资源一般都蕴藏在山区,所以适宜发展采矿业;山区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林业;地势崎岖,不适宜发展交通业,故本题选D。
【考点】地形区与人类活动。
1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漫画中小鸟哭泣的原因是哪种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
A.土地资源B.森林资源
C.动物资源D.水资源
【答案】B
【解析】从漫画中哭泣的小鸟和树桩可以看出,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小鸟失去了栖息地,故本题选B。
【2】如果在山区,该资源遭到破坏将会直接导致当地( )
A.水土流失加剧B.地壳运动加剧
C.大气污染加剧D.地下水位上升
【答案】A
【解析】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如果在山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将失去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使水土流失加剧,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自然资源。
13.全国最大的渔场是 ( )
A.黄渤海渔场B.舟山渔场
C.北部湾渔场D.南海沿岸渔场
【答案】B
【解析】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3省1市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
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乌贼)4大家鱼为主要渔产,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自然资源。
14.下列有关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发展畜牧业为主
B.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发展种植业为主
C.丘陵山地,适合发展林业
D.西北地区降水偏少,不能发展种植业
【答案】D
【解析】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天然草场广布,以发展畜牧业为主;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以发展种植业为主;丘陵山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林业;西北地区降水稀少,适合发展畜牧业,但是在山间平原和水源充足的地方,也可以发展种植业,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5.关于我国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B.秦岭—淮河以北是我国小麦的集中产区
C.东北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D.牦牛是青藏高原代表性的畜种
【答案】C
【解析】
新疆地区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使之成为我国优质长绒棉的生产基地;秦岭—淮河以北自然条件适宜小麦的种植,是我国小麦的集中产区;热带经济作物对热量要求较高,应分布在热带地区,而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所以不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种植;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是青藏高原代表性的畜种,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6.我国第一大能源是 ( )
A.煤炭B.石油
C.天然气D.水能
【答案】A
【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煤炭资源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是我国第一大能源,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17.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程2 298千米,运行仅8小时。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正确的一组是 ( )
A.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B.北京市、河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
C.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
D.北京市、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答案】C
【解析】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高速铁路。
据图可知: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经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5省,全程2298公里,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故本题选C。
【2】京广高铁联系的两个工业基地是 ( )
①京津唐②沪宁杭③辽中南④珠江三角洲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答案】B
【解析】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据图可知:京广高铁联系了京津唐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故本题选B。
【3】关于京广高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跨越了黄河、长江等水系B.联系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C.经过的省区都位于东部季风区D.经过的省区都处在亚热带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京广高铁跨越了黄河、长江等水系;联系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经过的省区都位于东部季风区;经过的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二、填空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分)
(1)从东西半球上看,位于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上看,位于_______半球;从海陆位置上看,位于_______
洲东部,_______洋西岸。
从纬度位置上看。
大部分处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
(2)我国最南端在________,最西端在________。
(3)图中字母代表印度的是_______,代表蒙古的是_______。
(4)福建省隔_______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广东省隔_______海峡与海南省相望。
【答案】(1)东北亚太平北温
(2)曾母暗沙帕米尔高原
(3)A C
(4)台湾琼州
【解析】
(1)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53°N附近;最南端位于4°N附近;最西端位于73°E附近;最东端位于135°E附近,所以从半球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2)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位于海南南部的曾母暗沙;最
西端位于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3)我国地域辽阔,陆上与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
据图可知:A表示印度;C表示蒙古。
(4)我国地域辽阔,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据图可知:福建省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广东省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辽阔的疆域。
三、综合题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
(1)图中A、B代表的区域。
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___,表示非季风区的是_______。
(2)影响我国夏季风主要来自_____(海洋或陆地),影响我国冬季风来自______ (海洋或陆地)。
(3)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原因是:距离海洋较_______,且受到_______ (地形)的阻挡。
(4)A、B所代表的区域,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当地降水主要集中于_______季。
【答案】(1)A B
(2)海洋陆地
(3)远山脉
(4)A 夏
【解析】
(1)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是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此
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据图可知:A表示季风区;B表示非季风区。
(2)我国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显著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夏季,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得副高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因此影响我国夏季风主要来自海洋;冬季,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因此影响我国冬季风来自陆地。
(3)由于B区域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已成强弩之末,
难以深入该地。
(4)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因为夏季风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弱,因此降水也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据图可知:A地位于季风气候区,B地位于非季风气候区,所以A地降水较多。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分)
2013年4月20日,我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左图为
雅安地震相关信息图,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图)
(1)地震发生时正值当地一年四季中_______季。
(2)雅安市芦山县地处_________盆地西侧,距其省级行政中心A_________市约150千米。
(3)本次地震受印度洋板块和_________板块相互作用引发的。
(4)图—10中甲为___________工业区,乙为___________工业区。
若两工业区均有一批
急救药品运往灾区,选择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
若需从昆明市运送一
大批帐篷到灾区,走最便捷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线。
(5)雅安灾区灾情重,救灾任务艰巨,其主要原因有(填字母) ( )
①震级大,破坏严重②地处山区,交通不便
③地震容易诱发滑坡,交通受阻④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A.①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1)春
(2)四川成都
(3)亚欧(或欧亚)
(4)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航空(或空运)成昆
(5)C
【解析】
(1)四季划分的方法很多,对于北半球中纬度国家,一般把每年的3、4、5月划为春季,6、7、8月划分为夏季,9、10、11划分为秋季,12、来年的1、2月划分为冬季。
2013年4月20日,此时正值当地一年四季中春季。
(2)雅安市芦山县从行政区划上来看属于四川省,该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成都,雅安市芦山县地处四川盆地西侧。
(3)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
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组成地表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发生碰撞挤压或断裂拉伸,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地震。
本次地震就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导致的。
(4)我国的四大工业区是: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珠江三角洲。
据图可知:甲为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乙
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水运运量大、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
若两工业区均有一批急救药品运往灾区,由于时间紧迫、距离远,我们应选择航空运输;若需从昆明市运送一大批帐篷到灾区,走最便捷的铁路干线是成昆线。
(5)由于本次地震震级较大破坏性强,同时该地位于山区,地震容易引起滑坡以及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导
致道路中断,交通受阻,给救援工作带来困难;再加上该地人口密度大,经济密度高,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情严重,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工业的分布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