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中西医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中西医康复护理研
究进展
摘要:偏瘫在生活中又被称为半身不遂,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者一侧上下肢、
舌肌下部、面肌的运动障碍,通常是发生于脑卒中之后,症状较轻者往往表现为
患者进行上肢屈曲、走一步划半圈、下肢伸直等活动的时候存在障碍,症状较重
的患者则会丧失生活能力、卧床不起,由于偏瘫的发生发展与患者脑部及相关部
位神经损伤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临床上常通过康复训练进行纠正。

中医对于脑
卒中偏瘫的研究历时悠久,具有良好的效果,随着近年来中医干预方式越来越受
到重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中中西医康复护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偏瘫;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脑部血液供应异常
造成缺血、缺氧,并进一步造成脑缺血性坏死及脑软化,若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可
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偏瘫则是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1]。

临床表明,由于脑卒中
偏瘫的特殊性,单纯的采用临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以有
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病情恢复效果及预后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患者的治疗
黄金时期加强患者的康复训练意义重大,能显著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对于提升
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医对于脑卒中偏瘫的研究历时悠
久[2]。

为此,本文就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中西医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

1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西医康复护理
1.
1.
肢体按摩和主动运动,肢体按摩包括适度的按摩患者的四肢、腰椎、颈椎等
部位,通常情况下每天按摩半个小时以上,以此预防患者发生肌肉萎缩等并发症[3];主动运动则是以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基础进行,主动运动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
者施加一定的阻力协助患者开展运动;同时协助患者开展平衡训练,训练内容包
括坐位平衡、爬行位、及双膝跪位和立位平衡等,并逐步缓慢的向步态训练过度[4]。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及时掌握患者的反应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训
练活动,以调节训练的方式和强度,避免患者训练过度[5];
2.
基础护理,对就医环境进行优化,积极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环境,确保住院病
房环境的清洁、干净和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养病环境,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患者的康复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患者早期康复[6];
3.
安全护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出现流延、呕
吐等表现,在患者出现以上表现时协助患者保持头偏向一侧的姿势,防止窒息发
生[7]。

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则协助患者变化体位,防止压疮出现,为患者设立
防护栏,患者下床时护理人员给予协助,防止患者摔伤、跌倒,影响患者康复[8];
4.
机器人辅助训练,机器人辅助训练随着如今医疗水平的提升而引入的一项新
型早期康复技术,通过机器人辅助训练能够协助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步行锻炼,
从而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升[9]。

相比于传统的早期功能锻炼方式,采用机器
人辅助训练能够更好的控制锻炼幅度,且能够减少辅助人员的劳累,发展前景良好,而这种方式的成本较高,因此目前还无法广泛推广[10];
5.
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如性格特点、文化水平等以给
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包括通过交谈的方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
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11]。

综合从患者的行为、期望、应对方式、认知、感受等方面了解对患者造成困扰的心理问题,充分的结合病情发作特点,
积极帮助患者纠正自我消极评价、对自身疾病的不合理信念和态度等不良心理,
增加患者的信心,从而增加患者的配合度,促进早期康复[12]。

2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中医康复护理
2.1穴位按摩,该方式是通过被动运动方式对患者的肢体血液循环进行刺激,从而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得以加快,且通过穴位按摩以对肌肉、骨骼萎缩产生
抑制作用,使得机体内外得以有效沟通,促进血气运行得以加快,并增强机体神
经和肢体的营养,最终使机体对外邪的抵抗能力得以提升,促进机体功能康复[13]。

有学者[14]通过对3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分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穴
位按摩的患者组症状改善、总体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组,且
应用穴位按摩的患者组症状改善、总体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的患者组,
穴位按摩组患者在干预后生活能力更高,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更佳。

2.2针灸,针灸的原理是通过针刺穴位,以对患者的感觉神经进行刺激,从
而引发牵张反射,并使得拮抗剂收缩加强,最终使得偏瘫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得以
提升,且针灸具有良好的疏通经络、改善脏腑功能[15]。

常用的针灸方法为:应用1.5寸针对头部穴位百会、水沟、风池等进行针灸,进针深度为0.8~1.0寸,进
针前需常规消毒,在完成进针后需快速撵转,得气后留针20 min,每日1次,另
选合谷、极泉、尺泽、内关作为上肢穴位,选2寸针作为灸针,下肢针灸位置选
择合谷、足三里、梁丘、极泉、阳陵泉、尺泽、环跳、内关等穴位,进进针深度
为0.8~1.0寸,常规消毒后开始进针,并在完成进针后快速撵转,得气后留针20 min,每日1次,通常情况下治疗时间为30d-45d,针灸过程中必须结合患者的具
体情况选择合适针灸穴位、灸针尺寸及针灸时间[16]。

2.3 中药熏洗,该方式具有良好的行气养血、舒筋活络、滋养筋脉功效,从
而促进患者机体血液循环改善,使得偏瘫肢体痉挛程度得以缓解,并能够恢复患
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17]。

有学者[18]等通过试验表明,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实施
早期康复护理后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均得到明显的改善,而采用中药熏洗
的患者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常规西医康复训练的患者组,由此表明,脑
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行中药熏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2.4 其他中医康复护理技术,中医方式干预脑卒中偏瘫历时悠久、疗效显著,除穴位按摩、针灸、中药熏洗之外,还包括艾灸、疏经通络操、火龙罐等,能有
效改善患者的偏瘫状况,如早期艾灸能够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改善,因此,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应积极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早期应用针对性中医护理技术[19]。

3总结
脑卒中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该病的发病原因是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偏瘫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继发症,患者的症状主要为上下肢、舌肌下部、面肌的运动障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相关统计表明,如今随着脑卒中患者呈逐年上升的势态发展,如何采取更加高效的方式提高脑卒中偏瘫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于脑卒中偏瘫的治疗,除了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扩张改善局部血流,同时要加强患者的护理配合。

康复训练是常用的护理方式,临床表明,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进相关神经元的发芽,从而形成新的突触,最终实现中枢神经功能重组,达到治疗的目的[20]。

大量的案例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方式更能提高康复效果。

中医为我国传统医学,对于偏瘫的治疗历时悠久,且具有多种方式,如中医针灸在偏瘫的治疗上能够产生良好的调和阴阳、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祛邪扶正作用,以实现双向性调节的目的,通过穴位按摩的刺激作用可以改善周围循环状态,促进损伤部位的血液流量得到加强,进一步缓解组织缺血与脑血流障碍的状态,最终改善颅内血液循环[21]。

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疗效显著,应用前景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文娟,李晶,刘晶晶,秦珊.中西医结合多元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情
绪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05):1118-1121.
[2]庄惠玲,许秋月,林丽云,王艳芳.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对老年脑
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
志,2021,41(18):3913-3917.
[3]惠世杰.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6):155-156.
[4]杜丽娟.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效果[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10):65-67.
[5]姚玲玲.基于微信平台的5E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积极性及
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8):162-164.
[6]杨春霞,柯亚兰.分析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治疗后偏瘫患者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4):86-88.
[7]林虹,杨美,王小帆.基于Orem自理理论康复护理联合情志干预对脑梗死
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
志,2021,40(05):891-894.
[8]李丹丹,陈小芳.中医康复护理对中风后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及生存质
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18(30):4134-4136.
[9]莫雪梅,刘秀容,代玉玲.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治疗的
效果及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7):3181-3184.
[10]王宝娥,徐增良,潘峰.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偏瘫患
者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1):1620-1624.
[11]刘秀芝,武妍艳,吴芳玲,金雷,叶晓春.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痉挛性偏
瘫患者生活质量、肢体痉挛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2):157-159.
[12]乔润琴.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服务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情绪状态、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3):229-230.
[13]李静静.探析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
者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8,33(15):2278-2279+2296.
[15]潘旭冰,张洁,鲁剑萍.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病人康复护理
中的应用现状[J].全科护理,2018,16(02):151-154.
[16]Vermeulen,C.J.A.H.R.,Buijck,B.I.,VanDerStegen,J.C.G.H. et
al.Time use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stroke admitted for rehabilitation in skilled nursing facilities[J].Rehabilitation nursing: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es,2013,38(6):297-305.
[17]邸英莲,胡祎,张翠娣. 中西医结合路径式康复护理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A]. 上海市护理学会.第三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市护理学会,2017:1.
[18]严斌泓,冯嘉依,顾亚萍,胡祎,曹凤.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中西医结合路径式康复护理方案的研究[A]. 上海市护理学会.第三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市护理学会,2017:1.
[19]左杏梅,区洁崧,冯婉芬,陈秋敏,陆少欢.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
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7,28(03):510-512.
[20]Wang,L.,Chen,C.-M.,Liao,W.-C. et al.Evaluating a community-based stroke nursing 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for patients with mild strok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2013,19(3):249-256.
[21]邓卫玲,周光辉,黄玉彩,邓瑞妍,黄志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促进脑
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J].中医临床研
究,2017,9(34):136-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