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高考一轮复习波峰中学第一学期8月份调研考试.docx
![高考一轮复习波峰中学第一学期8月份调研考试.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f03838f227916888586d774.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波峰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8月份调研考试高三化学试题命题人:张永罡审核人:李月英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l:27 Fe:56 O:16 H:1 C:12 N:14第I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取一小块钠放在坩埚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③燃烧时火星四射④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⑤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C.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D.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3.下列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都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C.水溶液的成分相同 D.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同的盐4.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5.下表为某轻质纯碱产品说明书:A.化学名B.性状 C.化学式D.用途6.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 1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C.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7.(2016·济南模拟)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Na2O2投入CuCl2溶液中A.只有①④B.只有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③④8.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Ⅰ对,Ⅱ对,有D 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Na2O2能与CO2和H2O反应生成O2Ⅰ对,Ⅱ对,有9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 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923cdd5a8102d277a22fe7.png)
波峰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11月份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命题人: 陈芳 审核人:赵玉春一、选择题(1-25每小题2分,26—35每小题2分,共45分)1、下图是正常情况下,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②③④C.③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于④⑤中的蛋白质含量D.⑤处的渗透压大于②处的渗透压 2、下列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 。
抗体 B. 乙酰胆碱 C. RNA 聚合酶 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下列有关血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 。
血浆渗透压的稳定与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相关 C 。
HCO 3-、HPO 42-等参与维持血浆 pH 相对稳定 D.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4、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图中A 、C 、D 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 B. DNA 解旋酶可以存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在于B内C。
乙酰胆碱和激素可存在于C中 D. D可以运输养料、二氧化碳、尿素和糖元等物质5、下图表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①B.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仍能出现肌肉收缩C。
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D。
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6、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B. 内环境稳态的实现不仅需要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还需要各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C. 所有的疾病都是由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D。
血浆的渗透压主要由Na+和K+维持7、下图为有髓神经纤维的局部,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区域(b、d)Na+、K+不能进出细胞,裸露的轴突区域(a、c、e)Na+、K+进出不受影响。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考生物模拟试题(1)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考生物模拟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de7aafb7e518964bce847c96.png)
1.以下有关蛋白质和DNA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二者都拥有多样性和特异性B.二者在细胞分裂间期均有合成C.D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D .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功能不一样的直接原由是两种细胞中所含蛋白质不一样2.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部分物质变化门路 , 此中①~④代表有关生理过程。
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过程③、④不在生物膜长进行B.过程①、②、④都有 ATP生成C.过程③产生的 C6H12O6中的氧来自 H2O和 CO2D.过程④产生的 [H] 其实不全都来自 C6H12O6-2+3.为了研究 Cl 、Cu 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做了以下实验,以下剖析错误的是试管编号1 2 3 4实验步骤1%NaCl溶液 /mL 11%CuSO溶液 /mL 141%X溶液 /mL 1蒸馏水 /mL 1pH 6.8 缓冲液 /mL 1 1 1 11%淀粉溶液 /mL 1 1 1 1唾液淀粉酶溶液 /mL 1 1 1 1A.3 号试管加入的X 物质是 Na2SO4B. 本实验结果可用斐林试剂判定C. 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该酶的最适pHD.4 支试管需在 37 ℃恒温水浴一段时间4.在 2019 年 1 月的“光猪跑”活动中,参加者只穿泳衣或短裤进行健身跑。
以下表达正确的是A.奔跑前冷觉感觉器喜悦,神经元间喜悦性神经递质的传达加快B.奔跑前,低温会使参加者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C.内环境中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为体温的保持供给热能D.奔跑时产生的CO2致使内环境的pH显然降落5.某学科小组利用生长素,对某栽种物根的生长影响作研究时,发此刻浓度为 a 时既不促使也不克制。
由此可得出A.浓度高于 a 时,克制根的生长,根的生长速率为0B.浓度等于 a 时,根的生长速率与蒸馏水办理组一致C.只需浓度低于a,对根的生长都表现出促使作用D.生长素能够加快根部细胞的分裂和伸长进而促使生长6.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 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志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志的细菌 , 若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两代,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标志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 和35 S 的培育基培育噬菌体B. 若32P 标志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 则可能原由是搅拌不充足32 351/2和0C. 含有 P 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S 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D.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够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9. (11 分 ) 番茄喜温不耐热 , 适合的生长温度为 15~ 33 ℃。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ff0510b0b4e767f5acfcede.png)
2017-2018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下)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长跑时,人体肌细胞产生的ATP 主要来自线粒体基质 B .短跑时,人体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 .强光下,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只来自水,有氧呼吸产生的只来自有机物D .黑暗下,植物叶肉细胞也有和ATP 的生成2.如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能以此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组细胞是( )A .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B .根尖成熟区相邻的细胞C .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D .甲状腺细胞与下丘脑细胞3.玉米果穗长度受n 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将纯系P 1和纯系P 2杂交获得F 1,再将F 1植株自交获得F 2,结果如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果穗长度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P 1植株自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果穗长度C .F 1果穗长度变异与环境因素的作用有关D .理论上F 2群体中的基因型种类有2n种4.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常温和低温下茄子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条件:光照和CO 2浓度适宜),结果见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析表中数据可得低温会降低茄子的光合速率,而细胞分裂素可缓解其抑制作用B.一定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后,光合速率增大,此时茄子的光饱和点将变小C.低温处理会造成植物缺磷,从而影响光反应的产物ATP的合成,从而影响暗反应D.从表中数据分析可得低温导致叶绿素减少,使吸收光的能力下降,光反应减弱5.下列实验设计设计思路和研究过程最相近的一组是()①卡尔文追踪检测14CO2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发现卡尔文循环②沃林和克里克根据DNA衍谢图谱、通过计算和模型建构,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③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④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发现只有供给H218的小球藻释放18O2,证实光合作用中有氧气来自于水⑤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在肠杆菌,搅拌离心后检测放射性的分布,发现DNA是遗传物质⑥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中,发现了胰液分泌的激素调节.A.①和⑤B.②和③C.④和⑤D.④和⑥6.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的呼吸消耗掉了,剩下的才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这部分能量为净初级生产量.如图表示某人工林的能量流动过程(图中能量值的单位均为1010J•m﹣2•a﹣1).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人工林中植物固定的总能量为754B.木材中的能量占净初级生产量的24.4%C.分解者越活跃,土壤中枯枝落叶积累就越多D.木材运出时部分净初级生产量随之输出二、填空题7.早春开花的植物雪滴兰,雪落花开,不畏春寒.请回答:(1)在弱光条件下雪滴兰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2)雪滴兰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它细胞,但ATP的生成量却远低于其他细胞.据此推知,其花序细胞的呼吸方式主要是,花序细胞呼吸释放的热能(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其他细胞.(3)在适宜温度和水供应的条件下将雪滴兰置于密闭玻璃罩内进行实验,如图表示给予不同条件时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实验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无显著变化),则E点叶绿体中的含量较D点时(填“高”、“低”或“相等”),E点之后玻璃罩内CO2浓度稳定的原因.8.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请回答:(1)当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冲动到达a点时,神经纤维膜内侧的电位变为,电位变化的原因是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的通透性增加.(2)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下,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依次为:→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3)甲乙患者均因为车祸导致脊髓受损,甲伤及脊髓的胸段,乙伤及脊髓腰骶段,结果甲出现尿失禁,乙出现膀胱胀满,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俗称尿潴留),推测乙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中(填字母),推测甲尿失禁的原因可能是脊髓排尿中枢失去了的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调节.(4)正常人排尿过程中,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并使收缩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这种调节方式(填“属于”或“不属于”)反馈调节.9.研究者在一个果蝇纯系(全为纯合子)中发现了几只紫眼果蝇β(雌蝇、雄蝇都有),而它的兄弟姐妹都是红眼.(1)让β与眼果蝇杂交,发现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并且由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F2果蝇眼色出现3:1的分离比,由此判断紫眼为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性突变.(2)已知果蝇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管果蝇,甲管全部是灰身果蝇,乙管果蝇既有灰身,又有黑身,已知甲乙两管的果蝇为亲代和子代的关系:关系1:乙管中“灰身×黑身”→甲管;关系2:甲管中“灰身×灰身”→乙管.现要通过对某一管的果蝇进行性别鉴定的方式来确定亲子关系.①需对(甲管、乙管)果蝇进行性别鉴定.②若,则为关系1;若,则为关系2;(3)果蝇共有3对常染色体,编号为Ⅱ、Ⅲ、Ⅳ.红眼果蝇γ的4种突变性状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并且突变基因纯合的胚胎不活,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突变基因位点之间不发生交换.果蝇γ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成体果蝇的基因型为,表明果蝇γ虽然是杂合子,但却可以遗传.10.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处理.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最为喜好.由此说明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的数量,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某同学配制含琼脂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后,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当培养基温度下降到50℃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如表处理:将处理完毕的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3天,观察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特征和数目.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的实验目的是.若E组的培养基表面有菌落生长,说明了.(2)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和.“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相关操作是为了.(3)实验过程特别强调温度控制,请简要说明下列温控措施的目的:①“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的目的有.②“将处理完毕的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的目的是.(4)培养微生物时将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处理.四、【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科研人员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获得转HSA基因母牛,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HSA,其主要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1)如图1所示,将牛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该技术称为技术;供核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通常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其原因是.(2)胚胎移植时,为使代孕母牛能处于适合的生理状态,需要用激素对其进行处理.(3)SPY﹣PCR法性别鉴定的基本程序是:提取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DNA,经PCR反应体系扩增SRY基因(Y染色体上特有的性别决定基因)片段,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①PCR反应体系中除含缓冲液、模板DNA、dNTP(包含dATP、dCTP、dGTP、dTTP)、引物以外,还应含有;其中,dNTP的作用是,引物应选用如图2中的(填图中标号).②若扩增产物含大量SPY基因片段,则该种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填“能”或“不能”)用作技术流程中转化过程的受体细胞.(4)从细胞水平鉴定早期胚胎性别的方法是.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长跑时,人体肌细胞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基质B.短跑时,人体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强光下,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只来自水,有氧呼吸产生的只来自有机物D.黑暗下,植物叶肉细胞也有和ATP的生成【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3Q: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3R: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1、一般情况下:①短跑的时候是磷酸肌酸和无氧呼吸共同作用;②中长跑是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共同作用;③长跑时以有氧呼吸为主,无氧呼吸兼有.2、(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6CO2+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4+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2)光合作用的阶段: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O2b.ATP的生成:ADP+Pi ATP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 +C5 2C3b.CO2的还原:2C3(CH2O)+C5 +H2O【解答】解:A、长跑时,人体肌细胞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内膜,A错误;B、短跑时,人体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只来自线粒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细胞质基质内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B错误;C、强光下,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只来自水,有氧呼吸产生的来自有机物和水,C错误;D、黑暗下,植物叶肉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也有和ATP的生成,D正确.故选:D.2.如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能以此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组细胞是()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B.根尖成熟区相邻的细胞C.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 D.甲状腺细胞与下丘脑细胞【考点】24:细胞膜的功能.【分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图示体现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它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完成的.【解答】解: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属于直接信息传递,A正确;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是利用了细胞间通道进行传递信息,B错误;C、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通过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进行传递,C错误;D、甲状腺细胞对下丘脑细胞分泌TRH的反馈调节通过化学物质﹣﹣激素进行传递,D错误.故选:A.3.玉米果穗长度受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将纯系P1和纯系P2杂交获得F1,再将F1植株自交获得F2,结果如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果穗长度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P1植株自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果穗长度C.F1果穗长度变异与环境因素的作用有关D.理论上F2群体中的基因型种类有2n种【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88: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A、玉米果穗长度受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P1植株有4种,所以自交后代后4种果穗长度,B错误;C、F1果穗长度变异与环境因素的作用有关,C正确;D、理论上F2群体中的基因型种类有3n种,D错误.故选:C.4.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常温和低温下茄子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条件:光照和CO2浓度适宜),结果见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析表中数据可得低温会降低茄子的光合速率,而细胞分裂素可缓解其抑制作用B.一定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后,光合速率增大,此时茄子的光饱和点将变小C.低温处理会造成植物缺磷,从而影响光反应的产物ATP的合成,从而影响暗反应D.从表中数据分析可得低温导致叶绿素减少,使吸收光的能力下降,光反应减弱【考点】C7: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分析表格:甲乙两组的变量是有无喷洒细胞分裂素,分析甲乙两组可知添加细胞分裂素有助于提高光合速率甲丙两组的变量是温度,分子甲丙两组可知:适当升高温度有助于提高光合速率.低温处理茄子光合速率小的原因是,低温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吸收光的能力下降,光反应减弱;同时降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CO2吸收速率小,碳反应弱.【解答】解:A、低温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吸收光的能力下降,光反应减弱;低温还可以通过影响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从而降低光合速率,而细胞分裂素可缓解其抑制作用,A正确;B、一定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后,叶绿素含量上升,光合速率大,此时茄子的光饱和点将变大,B错误;C、低温处理也会造成植物缺磷,从而影响光反应的产物ATP的合成,从而影响碳反应中三碳酸的还原和五碳化合物的再生,进而影响暗反应,C正确;D、低温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吸收光的能力下降,光反应减弱,D正确;故选:B.5.下列实验设计设计思路和研究过程最相近的一组是()①卡尔文追踪检测14CO2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发现卡尔文循环②沃林和克里克根据DNA衍谢图谱、通过计算和模型建构,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③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④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发现只有供给H218的小球藻释放18O2,证实光合作用中有氧气来自于水⑤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在肠杆菌,搅拌离心后检测放射性的分布,发现DNA是遗传物质⑥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中,发现了胰液分泌的激素调节.A.①和⑤B.②和③C.④和⑤D.④和⑥【考点】3G:光合作用的发现史;7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B:动物激素的调节;G2: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题干中提出两个要求:“设计思路”、“研究过程”要最相似.卡尔文循环中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沃森和克里克利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林德曼首先进行定量分析,然后构建了数学模型;鲁宾和卡门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氧气来自于水;赫尔希和蔡斯也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①卡尔文追踪检测14CO2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发现卡尔文循环,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②沃林和克里克根据DNA衍谢图谱、通过计算和模型建构,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利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③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首先进行定量分析,然后构建了数学模型;④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发现只有供给H218的小球藻释放18O2,证实光合作用中有氧气来自于水,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⑤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在肠杆菌,搅拌离心后检测放射性的分布,发现DNA是遗传物质,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⑥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中,发现了胰液分泌的激素调节,利用了动物激素研究的注射法.虽然①④⑤都用了同位素标记法,但不同的是④和⑤都有对比的对象,④用18O分别标记H2O 和CO2,可得H218O和CO2,H2O和C18O2,这两组不同的标记物可以用来对比得知光合作用中有氧气是来自于水而不是二氧化碳.⑤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本身有31P和32S,所以同样可以进行对比,验证DNA是遗传物质.故选:C.6.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的呼吸消耗掉了,剩下的才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这部分能量为净初级生产量.如图表示某人工林的能量流动过程(图中能量值的单位均为1010J•m﹣2•a﹣1).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人工林中植物固定的总能量为754B.木材中的能量占净初级生产量的24.4%C.分解者越活跃,土壤中枯枝落叶积累就越多D.木材运出时部分净初级生产量随之输出【考点】G4: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的呼吸消耗掉了,剩下的才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这部分能量为净初级生产量,说明人工林中植物固定的总能量大于754.从图示中的数据看出,净初级生产量被分解者利用的比例最高.木材运出时部分净初级生产量随之输出.据此解答.【解答】解:A、人工林中植物固定的总能量大于净初级生产量,即大于754,A错误;B、木材中的能量占净初级生产量的比例为=17.2%,B错误;C、分解者越活跃,土壤中枯枝落叶被分解的越多,积累就越少,C错误;D、木材运出时部分净初级生产量随之输出,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7.早春开花的植物雪滴兰,雪落花开,不畏春寒.请回答:(1)在弱光条件下雪滴兰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2)雪滴兰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它细胞,但ATP的生成量却远低于其他细胞.据此推知,其花序细胞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有氧呼吸,花序细胞呼吸释放的热能多于(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其他细胞.(3)在适宜温度和水供应的条件下将雪滴兰置于密闭玻璃罩内进行实验,如图表示给予不同条件时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实验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无显著变化),则E点叶绿体中的含量较D点时高(填“高”、“低”或“相等”),E点之后玻璃罩内CO2浓度稳定的原因随着玻璃罩内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降低,E点后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等于呼吸产生的CO2.【考点】3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分析曲线图: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并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密闭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光照条件下,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二氧化碳利用大于产生,因此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但是由于受到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量的限制,最终光合作用将等于呼吸作用.【解答】解:(1)在弱光条件下,雪滴兰叶肉细胞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2)雪滴兰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他细胞,说明其花序细胞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中,而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花序细胞的ATP的生成量却远低于其他细胞,说明花序细胞呼吸释放的热能多于其他细胞.(3)分析图解可知,E点之后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维持稳定,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这是由于密闭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是有限的,即限制E点之后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E点和D点比较,两点的光照强度相同,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因此暗反应利用的少,因此叶绿体中的含量较D点时高.随着玻璃罩内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降低,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等于呼吸产生的CO2,因此E点之后玻璃罩内CO2浓度维持稳定.故答案为:(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2)有氧呼吸多于(3)高随着玻璃罩内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降低,E点后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等于呼吸产生的CO2(或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答案合理即可给分)8.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请回答:(1)当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冲动到达a点时,神经纤维膜内侧的电位变为正电位,电位变化的原因是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2)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下,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依次为:f→d→c→a→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3)甲乙患者均因为车祸导致脊髓受损,甲伤及脊髓的胸段,乙伤及脊髓腰骶段,结果甲出现尿失禁,乙出现膀胱胀满,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俗称尿潴留),推测乙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中c(或a或ac)(填字母),推测甲尿失禁的原因可能是脊髓排尿中枢失去了控制的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4)正常人排尿过程中,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并使收缩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馈调节.【考点】D5: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分析】本题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的有关内容,在审题时特别要注意关键字眼,比如如何理解“尿意”两字等.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需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解答】解:(1)兴奋传至神经纤维的a点时,该你为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表现为内正外负,即内侧为正电位.(2)意识的产生在大脑皮层,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依次为:f大脑皮层排尿中枢→d传出神经→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 传出神经→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舒张→尿液排出.(3)乙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可能是位于脊髓的排尿中枢受损,或者是脊髓的排尿中枢正常,但发出的指令不能到达膀胱推测其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中的c(或a或ac).能够产生尿意,说明兴奋能够传至大脑皮层,甲出现尿失禁,可能是传出神经d受损,失去大脑皮层对排尿的控制,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4)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刺激了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传入神经→排尿中枢→传出神经→由此导致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故答案为:(1)正电位钠离子(2)f→d→c→a(3)c(或a或ac)控制分级(4)属于9.研究者在一个果蝇纯系(全为纯合子)中发现了几只紫眼果蝇β(雌蝇、雄蝇都有),而它的兄弟姐妹都是红眼.(1)让β与红眼果蝇杂交,发现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并且由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F2果蝇眼色出现3:1的分离比,由此判断紫眼为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隐性突变.(2)已知果蝇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管果蝇,甲管全部是灰身果蝇,乙管果蝇既有灰身,又有黑身,已知甲乙两管的果蝇为亲代和子代的关系:关系1:乙管中“灰身×黑身”→甲管;关系2:甲管中“灰身×灰身”→乙管.现要通过对某一管的果蝇进行性别鉴定的方式来确定亲子关系.。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三生物复习专练8缺答案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三生物复习专练8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cc7890561252d381eb6e25.png)
波峰中学高三生物专练八(2018/8/22)一.选择题1.以下对于光合作用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光反响阶段不需要酶的参加B.暗反响阶段既有C5的生成又有C5 的耗费C.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H]的产生又有[H]的耗费 D .光合作用过程将光能变换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将重量同样的小麦幼苗置于装有完整培育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都用较强的光照耀,只是把甲试管置于 15 ℃,乙试管置于 20 ℃的条件下,培育若干天,结果乙试管中小麦幼苗重量比甲试管的增添的多,原由是()A.甲的幼苗光反响产物少,限制了CO2的固定,形成有机物少B.乙的幼苗光反响产物多,有益于CO2的固定,形成有机物多C.乙的温度较高,能提升酶的催化效率,促使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多D.甲的温度较低,限制了光反响,合成有机物多3.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适合温度、CO2浓度为 0.03%)。
在B 点时改变某条件,曲线变成Ⅱ。
以下剖析合理的是()A.与 B 点对比, A 点叶绿体中的C3含量较低B.在 B 点时,高升温度致使曲线由Ⅰ变成ⅡC.限制 A 点光合作用的要素主假如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D.限制 C 点光合作用的要素可能是2CO浓度4.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汲取光能的状况。
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汲取400~500 nm 波长的光B.用 450 nm 波长的光比600 nm 波长的光更有益于提升光合作用强度C.由 550 nm 波长的光转为670 nm 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增添D.土壤中缺少镁时,植物对420~ 470 nm 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明显减少5.以下有关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中,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与黑藻对比,水绵更适合用作研究光合作用的场所B.金鱼藻是水生植物,用作研究光合作用产物含有O2时,利于采集气体C.卡尔文利用小球藻,探了然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变的门路D.用银边天竺葵研究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时,不用脱色可直接加碘液使叶片边沿变蓝色6.以测定植物在黑暗中CO2的开释量和光照下CO2的汲取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记录如表所示。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三生物专练习题:专练5 Word版缺答案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三生物专练习题:专练5 Word版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76dd8cf524ccbff121849c.png)
波峰中学高三生物专练命题人:陈芳 审核:赵玉春一.单选题:(每题6分,共36分)1.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2. 葡萄糖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 转化为ATP 的过程A.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 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 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 需要酶的催化3.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 区和T 区。
20世纪90年代初,F 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 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 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 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 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 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
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A. 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 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 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 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6.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二.非选择题7.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
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
(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_____刺激机体产生____性免疫反应。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地理8月月考调研考试试题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地理8月月考调研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989ff4f5335a8103d2204c.png)
波峰中学2016-2017学年度8月高三月考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拟在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预计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在此之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2.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3.读图,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A.图中四点气压:C>B>A>D B.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C.近地面A处温度高于C处D.A、B、C、D之间不可能形成热力环流4.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5.下图为“某地海岸附近热力环流示意图”,如果该地气压场比较稳定,且等压线分布均匀,则( )A.风由b吹向c,b地风力大于c地B.风由b吹向c,b地风力小于c地C.风由c吹向b,c地风力大于b地D.风由c吹向b,c地风力小于b地6.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
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2017届高三英语8月月考调研考试试题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2017届高三英语8月月考调研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1ab0649b4daa58da0114aeb.png)
波峰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8月份月考调研考试高三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使用时间:2016年8月第I卷(选择题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听下面 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o is helping to do housework now?A. Jack.B. Alice.C. Neither of them.2.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On the first floor.B. On the second floor.C. On the third floor.3. How will the man travel to London?A. By car.B. By coach.C. By train.4. What will the man do first?A. Pack his luggage.B. Phone the travel agent.C. Plan the trip.5. When will the plane to Milan leave?A. At 7:15.B. At 8:15.C. At 9:15.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中生物三4.1种群的特征学案2缺答案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中生物三4.1种群的特征学案2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3984c1b4daa58da1114a0c.png)
波峰中学高二年级生物课前预习案A班级____姓名______小组___编号___ 审核__________编号17 日期2017/10/8课题:种群的特征(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2。
知道其他种群特征对种群密度的影响3。
了解种群的空间特征〖完成目标〗目标一种群的特征复习回顾:1。
种群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单元,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这些特征是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所无法体现的。
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入新课种群密度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死亡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生率和死亡率能__________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2017届高三8月月考调研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共分两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55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及细胞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所以糖类不会用来组成细胞的结构B.无机盐在细胞中多为离子状态,进出细胞都为主动运输C.水是生命之源,水在细胞中即能参与众多化学反应,也能参与细胞的结构的组成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的能源物质,但糖类也会用来组成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就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A项错误;无机盐在细胞中多为离子状态,进出细胞的方式不一定为主动运输,如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的钠离子内流为协助扩散,B项错误;水是生命之源,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自由水在细胞中能参与众多化学反应,结合水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C项正确;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及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 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mRNA参与C.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项正确;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翻译的模板是mRNA,B项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 项正确;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没有发生变性,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 HSP是机体细胞受高温刺激后合成出的一类热休克蛋白。
该蛋白可发挥如图所示的作用,以保护机体细胞不受破坏。
图中HSP所起的作用是( )A.促进肽键的形成B.抑制氨基酸脱水缩合C.促使肽链形成空间结构D.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HSP能促进多肽链转变成蛋白质,即促使肽链形成空间结构,C 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一定都含有肽键的是( )A.载体和激素B.抗体和酶C.载体和抗体D.神经递质和激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蛋白质分子中,连接氨基酸分子之间的化学键为肽键。
载体和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有的激素(如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氨酸、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
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IV的核酸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B.脱氧核糖与脂肪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C.RNA聚合酶能催化某种单体形成多聚体D.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通过叶绿体合成葡萄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HIV的核酸为R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A项正确;脱氧核糖与脂肪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项正确;RNA聚合酶能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RNA,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单体,RNA是核糖核苷酸的多聚体,C项正确;绿色植物的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通过叶绿体合成葡萄糖,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 在生物体中脂肪比糖类更适宜于做储能物质的原因不包括( )A.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B.必要时脂肪可直接氧化分解供能,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C.脂肪不能被氧化分解,这样有利于长期保存D.脂肪疏水,而糖类亲水,故前者在细胞中占体积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脂肪中氢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而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所以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A项正确;必要时脂肪可直接氧化分解供能,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B项正确;脂肪也能被氧化分解提供能量,C项错误;脂肪疏水,而糖类亲水,故前者在细胞中占体积小,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脂肪和糖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7.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C X H Y N Z O W S(Z>12,W>13)。
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如图所示;下列对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该多肽时,至少需36个密码子B.控制合成该多肽相应的基因至少有36个碱基C.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Z-12)个赖氨酸D.该分子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并且必需61种tRNA参与【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及其脱水缩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8.右图表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R基中的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 B.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824 C.该分子至少含有三个游离的氨基 D.该物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可知,图示的蛋白质分子由271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所形成的3条肽链经盘曲折叠而成,因此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A项正确;图示中含有4个二硫健,每形成1个二硫健脱去2个氢,因此,减少的相对分子量=脱去的所有水分子的相对分子量之和+形成二硫健时脱去的所有的氢的相对分子量之和=18×(271-3)+2×4=4832,B项错误;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该分子含有3条肽链,所以至少含有三个游离的氨基,C项正确;该物质为蛋白质分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9.对下表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C.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 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糖类和脂肪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0C)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甲为还原糖,①是斐林试剂,又因为甲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据此可进一步推知: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A、B项正确;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还含有S等元素,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据此可推知: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②是紫色,③是氨基酸,C项正确,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细胞中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0. 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图示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有机物,则图中1~3可分别表示()A.多肽、RNA、淀粉B.DNA、RNA、纤维素C.DNA、蛋白质、糖原D.蛋白质、核酸、糖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图中1所示为由8种单体构成的生物大分子;图2所示为由4种单体构成的生物大分子,而且该有机物是单链的;图3所示为由1种单体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生物体的氨基酸最多为20种,组成蛋白质或多肽的单体均是氨基酸,可用图1表示;RNA是由4种不同的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单链,可用图 2 表示;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可用图3表示;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DNA是双链结构。
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1.右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I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
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A.I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I染色体、ⅡDNA、Ⅲ遗传信息C.I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I蛋白质、Ⅱ酶、Ⅲ激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A项错误;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的碱基排列顺序蕴藏着遗传信息,B项错误;固醇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等,C项正确;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有的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化学本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2. 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下列化合物中有放射性的是( )①脱氧核糖②ATP ③脂肪④转运RNA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脱氧核糖和脂肪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因此二者不会出现放射性,①③错误;ATP和转运RNA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所以会有放射性,②④正确。
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的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B.线粒体与有氧呼吸过程中CO2和H2O的产生有关C.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的维持有关D.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蛋白质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A项错误;在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H2O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B项正确;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因此内质网上合成的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的维持有关,C项错误;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