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导学案
导学案:《黄山奇石》
【学习目标】
1. 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
2. 学习描述自然景观的方法;
3. 培养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赏析能力。
【学习重点】
1. 掌握描述自然景观的基本词汇;
2. 学会运用形容词和名词来描写景物。
【学习难点】
1. 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描述黄山的奇石景观。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1. 教师用图片引出话题,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和景物是什么?
2. 引入黄山的景观,让学生提前了解一些黄山的基本情况。
3. 预测下面这篇文章可能会讲什么内容?
二、阅读课文(10分钟)
1. 学生分角色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文章讲述了什么?黄山奇石的特点有哪些?
2.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不懂的生词和词组,如“雄伟”、“矗立”、“形状各异”、“奇特逗趣”。
三、词汇学习(10分钟)
1. 教师将生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拼读,然后帮助学生解释每个词的意思。
2. 学生跟读词汇,并在小组内编对话或句子,运用这些词汇。
四、语法学习(15分钟)
1.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形容词和名词的用法,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2. 学生观察一些词语,然后判断这些词是形容词还是名词,并说出它们的基数。
3. 学生说出课文中的形容词和名词,并解释其用法和意义。
五、练习与讨论(2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描述自己所在地的自然景观,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
2. 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用英语或汉语来描述自己所在地的景观,并给其他小组猜出地点。
【课后作业】
参考下面的提问,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在地的自然景观的文章,不少于150字。
1. 你所在的地方有哪些自然景观?
2. 这些景观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3. 用一两个形容词和名词来描述这些景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阅读文章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了黄山的奇石景观,并学习了描述自然景观的方法。
通过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让学生掌握了新课的关键点。
在练习和讨论环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相互交流,提高了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并发挥想象力,培养写作能力。
整节课翔实、严密、实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文章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了黄山的奇石景观,并学习了描述自然景观的方法。
通过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让学生掌握了新课的关键点。
在练习和讨论环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相互交流,提高了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并发挥想象力,培养写作能力。
整节课翔实、严密、实用。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1. 教师用图片引出话题,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和景物是什么?
2. 引入黄山的景观,让学生提前了解一些黄山的基本情况。
3. 预测下面这篇文章可能会讲什么内容?
二、阅读课文(10分钟)
1. 学生分角色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文章讲述了什么?黄山奇石的特点有哪些?
2.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不懂的生词和词组,如“雄伟”、“矗立”、“形状各异”、“奇特逗趣”。
三、词汇学习(10分钟)
1. 教师将生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拼读,然后帮助学生解释每个词的意思。
2. 学生跟读词汇,并在小组内编对话或句子,运用这些词汇。
四、语法学习(15分钟)
1.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形容词和名词的用法,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2. 学生观察一些词语,然后判断这些词是形容词还是名词,并说出它们的基数。
3. 学生说出课文中的形容词和名词,并解释其用法和意义。
五、练习与讨论(2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描述自己所在地的自然景观,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
2. 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用英语或汉语来描述自己所在地的景观,并给其他小组猜出地点。
六、巩固练习和扩展(20分钟)
1. 学生分角色扮演导游和游客,在小组内进行对话,询问和回答有关景点的问题。
2.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资源,搜索一些其他的自然景观,并写下自己的观感和描写。
【课后作业】
参考下面的提问,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在地的自然景观的文章,不少于150字。
1. 你所在的地方有哪些自然景观?
2. 这些景观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3. 用一两个形容词和名词来描述这些景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阅读文章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了黄山的奇石景观,并学习了描述自然景观的方法。
通过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让学生掌握了新课的关键点。
在练习和讨论环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相互交流,提高了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在巩固练习和扩展环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写作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了所学内容。
整节课翔实、严密、实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阅读文章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了黄山的奇石景观,并学习了描述自然景观的方法。
通过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让学生掌握了新课的关键点。
在练习和讨论环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相互交流,提高了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在巩固练习和扩展环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写作练习进一步巩固了所学内容。
整节课翔实、严密、实用。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
2. 学习描述自然景观的方法;
3. 培养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赏析能力。
【学习重点】
1. 掌握描述自然景观的基本词汇;
2. 学会运用形容词和名词来描写景物。
【学习难点】
1. 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描述黄山的奇石景观。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1. 教师用图片引出话题,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和景物是什么?
2. 引入黄山的景观,让学生提前了解一些黄山的基本情况。
3. 预测下面这篇文章可能会讲什么内容?
二、阅读课文(10分钟)
1. 学生分角色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文章讲述了什么?黄山奇石的特点有哪些?
2.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不懂的生词和词组,如“雄伟”、“矗立”、“形状各异”、“奇特逗趣”。
三、词汇学习(10分钟)
1. 教师将生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拼读,然后帮助学生解释每个词的意思。
2. 学生跟读词汇,并在小组内编对话或句子,运用这些词汇。
四、语法学习(15分钟)
1.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形容词和名词的用法,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2. 学生观察一些词语,然后判断这些词是形容词还是名词,并
说出它们的基数。
3. 学生说出课文中的形容词和名词,并解释其用法和意义。
五、练习与讨论(2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描述自己所在地的自然景观,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
2. 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用英语或汉语来描述自己所在地的景观,并给其他小组猜出地点。
六、巩固练习和扩展(20分钟)
1. 学生分角色扮演导游和游客,在小组内进行对话,询问和回答有关景点的问题。
2.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资源,搜索一些其他的自然景观,并写下自己的观感和描写。
【课后作业】
参考下面的提问,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在地的自然景观的文章,不少于150字。
1. 你所在的地方有哪些自然景观?
2. 这些景观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3. 用一两个形容词和名词来描述这些景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阅读文章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了黄山的奇石景观,并学习了描述自然景观的方法。
通过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让学生掌握了新课的关键点。
在练习和讨论环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相互交流,提高了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在巩
固练习和扩展环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写作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了所学内容。
整节课翔实、严密、实用。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
2. 学习描述自然景观的方法;
3. 培养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赏析能力。
【学习重点】
1. 掌握描述自然景观的基本词汇;
2. 学会运用形容词和名词来描写景物。
【学习难点】
1. 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描述黄山的奇石景观。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1. 教师用图片引出话题,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和景物是什么?
2. 引入黄山的景观,让学生提前了解一些黄山的基本情况。
3. 预测下面这篇文章可能会讲什么内容?
二、阅读课文(10分钟)
1. 学生分角色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文章讲述了什么?黄山奇石的特点有哪些?
2.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不懂的生词和词组,如“雄伟”、“矗立”、
“形状各异”、“奇特逗趣”。
三、词汇学习(10分钟)
1. 教师将生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拼读,然后帮助学生解释每个词的意思。
2. 学生跟读词汇,并在小组内编对话或句子,运用这些词汇。
四、语法学习(15分钟)
1.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形容词和名词的用法,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2. 学生观察一些词语,然后判断这些词是形容词还是名词,并说出它们的基数。
3. 学生说出课文中的形容词和名词,并解释其用法和意义。
五、练习与讨论(2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描述自己所在地的自然景观,运用所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