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实验中平均值的求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差,是一种很重要的求平均值的方法。

三、图象法。

所谓物理图象就是指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岀的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函数图象。

用图象法来表示物理规律不仅可避免很多繁琐的讣算,而且很形象、直观,髙中物理实验中经常采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求平均值。

物理实验中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画图线时,通常有以下三点要求:1、要让描出的点尽量多的在图线上。

2、若不能在图线上的点要均匀分布在图线的两侧。

3、离图线太远的点误差大应舍去,这种做法实质上就包含了求平均值。

高中物理实验《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中为了准确测岀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不是只选用其中两组U和I的数据利用公式£ =5 +1*和£ nU? +【2 r算岀£和r,而是利用多组U和I的数据画出U——I图线,再利用图线的纵截距和斜率测£和门《测左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根据公
R C
式p =—应先测金属的电阻R,在测金属的电阻时,也是采用测岀几组U和I后画U——I图象, 利用图线的斜率求电阻。

在髙中《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求加速度的平均值时既
1 , 可以
采用前而谈到的公式法,也可以采用画岀V——t图象的方法。

由公式s,=v0T+-aT2, s^ViT+faT?竹厂严丁可得、十苓工二?=写工,……v “ = » ;;问,由公式求得物体在打1点、2点……n点时的瞬时速度(注:1点、2点……n点为计数点)再作岀v—一t图象, 图线的斜率即为
该物体作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

如果用图象法来解决物理问题,有时比苴它数学方法简捷,形象和
直观,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是另一种很重要的求平均值的方法。

四、找圆心法。

物理实验中有时为了更准确的确定物体的落点位置,可将物体下落多次后,再把所有落点用最小的圆用在里面,找出圆心位置即为落点的平均位宜,这种方法就叫找圆心法
(有的又把它归纳到累积法中)。

高中物理实验《验证动量守恒立律》中,在确怎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落点时,不是做一次后就确定了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落点,而是先使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左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而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

重复上述操作10 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被碰小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入射小球仍从原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和被碰小球碰撞后,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分別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

重复这种操作10次。

然后在确定物体的落点位置时即采用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既可使落点找的更准确,又可避免很多繁琐的计算,用起来也很方便。

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求平均值的方法。

在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中应当注意理论联糸实际,重点掌握实验方法,并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特别是学会灵活选用各种求平均值的方法。

如任《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若不知道打点周期,只知逍打点周期恒左,你能否利用打出的点迹淸晰的任一纸带进行验证?如何验证?我们由As=gT2知,只要量岀相邻点之间的距离S|、S2、S3……,査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由
求出「、丁2、Tj……,继而选用
T -u T 4- T 4--—卜T S + S
公式法求岀其平均值T=一=一-------------- >再根据= V求出打某两个点时的速
n 2T
度。

最后分别算岀两点间重力势能的减少和动能的增加MAE,,看其是否近似相等,即可验证机械能
是否守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