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大纲撰写格式(非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课程教学大纲撰写格式与要求(非外语类课程适用)课程教学大纲撰写格式与要求
一、课程教学大纲基本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英文名称、学时学分、课程类别等);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学时分配;大纲说明;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二、课程教学大纲的撰写要求
(一)课程基本信息部分
1.“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应与教学计划一致。

2.“课程总学时”和“实验学时”,前者是指课程包含实验课时在内的总学时数,后者是指该课程中实验课所占的学时数。

3.“课程类别”分为“必修课”、“选修课”。

4.“课程性质”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5.“先修课程”需列出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修读过的其它课程名称及其代码。

6.“开课单位”指课程归属的系、部(中心)名称。

(二)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课程目的和任务)
介绍课程基本情况的总括性说明(不超过300字)。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述:课程性质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课程主要内容、课程在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任务。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基本要求)
介绍课程基本教学目标及要求的总括性叙述(不超过500字),明晰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方面及能力、技能方面的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应从低到高分三个层次用“了解……”,“理解……”,“掌握……”表述。

其中,“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

能力、技能方面应从低到高分三个层次用“能(会)……”,“掌握……”,“熟练掌握……”表述,其中,“能(会)”是指学生通过对课程所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获得对能力、技能要求面向的感性认识;“掌握”是指学生在实际或实训环境中,能较好地完成教学要求的实际操作;“熟练掌握”是指学生能进行熟练操作,掌握某方面技能,具有处理一般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此部分概述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即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分块,说明各知识点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内容介绍详略以能明确反映相关基本理论知识、能力技能的范围和深
度为度,应按照“了解……”、“理解……”、掌握……”、“能(会)……”、“掌握……”、“熟练掌握……”等层次明确列出本部分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体现出课程的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
此部分列举相应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五)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1.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简要写明与之配套的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的项目设置与基本目标,详细说明见实践教学大纲。

有相关实验则填入表中。

2.学时分配表中的“实验类型”指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
(六)学时分配
以表格形式出现,列出主要教学内容及建议所需学时。

(七)大纲说明
本项主要对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执行进行必要的说明:如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给出先修课程即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修读过的其它课程名称,简要说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关系及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或能力要求;如考核方式,说明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评定中平时、实验、期末各占百分比等;也可对各教学环节的安排、要求等作补充说明,如教学方法、手段、外语、计算机应用、教学辅助资料、CAI 课件、作业、自学指导方案、复习思考题、课堂讨论内容等方面等;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为必填内容,应写明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等项目,且与学校考试考查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保持一致。

(八)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及参考书目中可列出4本以上获省、部级奖和公认的水平较高、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以及有特色的公开出版的自编教材,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要加以区分,并注明作者、书目、出版社、出版时间。

格式为:
[1] 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2] 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如:[1] 吴大正.《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三、教学大纲撰写格式
A4纸张;上、下、左、右边距2cm ;行间距:固定值18镑。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居中、黑体加粗、二号;
段前、段后各0.5行
课程信息标题:缩进2字符,黑体,五号;
填写部分:宋体,五号;
英文、数字:Times New Roman ,五号 行间距:固定值18镑
英文名称:
课程总学时: (其中理论课 学时,实验 学时) 学 分: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先修课程:
面向专业: 开课单位: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理论、知识方面
××××××××××××××××××××××××××××××××××××××××××××××××××××××××××××××××。

(二)能力、技能方面
×××××××××××××××××××××××××××××××××××××××××××××××××××××××××××××××。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 ×××(内容标题)( ×××学时) 1.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
×××××××××××××××××。

×××××××××××××××××××××××××××××××××××××××××××××××××××××××××××××××。

2.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

(二)×××(内容标题)( ×××学时)(同(一))
×××××××××××××××××××××××××××××××××××××××××
四、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 基本目标
实验类型 学时
缩进2字符、宋体加粗、小四;
段前、段后各1行。

下同
宋体,五号;行间距:固定值18镑。

宋体加粗,五号; 段前、段后各0行,以下同
宋体加粗,五号;
段前0行、段后0行
宋体加粗,五号;
段前1行、段后0行
宋体加粗,五号;
段前、段后各0行
宋体,五号;行间距:固定值18镑。

下同 宋体加粗,五号;
段前1行、段后0行,以下同
×××××××××××××××××××××××××××××××××××××××××
五、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讲课 习题课 实验 合计 1 2 ┋ 3
总 计
六、大纲说明
××××××××××××××××××××××××××××××××××××××××××。

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 ×××.×××.×××,×××. [2] ×××.×××.×××,×××.
执 笔:×××
审 阅:××× 审 批:×××
1


总 计
宋体,五号;行间距:固定值18镑。

下同。

宋体加粗,小四;段前、段后各1行;左缩进30个字符。

宋体,五号
宋体,五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