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提升
【知识网络】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重点知识突破
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B.实业救国思想在我国影响较大
C.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D.洋务运动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南海知县徐赓陛下令封闭继昌隆缫丝厂,武举李福明设立的机器磨坊被清朝官吏饬令撤去,都说明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答案】C
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两次变迁
典例2 最早促使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习惯变化的原因是 ()
A.西方列强的入侵
B.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
C.西方民主革命思想传入
D.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个人作用
【解析】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人的生活习俗开始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社会。
【答案】A
三、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典例3 它设立于戊戌年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重要成果。
它是 ()
A.京师同文馆
B.燕京大学
C.京师大学堂
D.东吴大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答案】C
针对强化训练
1.自古以来,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大生纱厂。
他是(A)
A.张謇
B.侯德榜
C.严复
D.荣宗敬
2.以下是两幅商标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东亚公司“抵羊(洋)”牌商标(1932年创办);华强火柴厂“7·7”牌火花(1937年创办)。
商标图案的设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怎样的民族情感(D)
A.实现民生幸福
B.建立民主共和
C.发展民族经济
D.反对帝国主义
3.1913年民国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还要求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
这一规定(D)
A.激励了爱国人士弃官回乡办企业
B.表明民国政府决心铲除三座大山
C.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D.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
4.清末民初,政治变动带动了社会风尚的变化。
中华民国成立后,革除旧习俗成为时代性的社会潮流。
这一时期的人,能看到的景象是(C)
A.称呼上司为“老爷”
B.所有男子都留着长辫
C.旗袍和中山装受人青睐
D.女子普遍裹小脚
5.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一些与史实不符的“穿帮”镜头。
下列情景属于“穿帮”的是
(B)
A.光绪皇帝下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C.慈禧太后在拍摄照片
D.1912年3月,南京街头人们相互称“先生”
6.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从总体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的特征是(D)
A.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B.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C.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D.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解析】A、B、C三项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不平衡的表现,不是其总体特征,其总体特征是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7.《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宜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C)
A.大众传媒的普及
B.男女实现了平等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封建思想的根除
8.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著名的中文报纸是(A)
A.《申报》
B.《中外纪闻》
C.《民报》
D.《新青年》
9.1901年,诏办经济特科,废去八股,整顿翰林院,复办京师大学堂;1903年,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1905年,会奏应请自本年始,即停止乡会及各省岁科考试。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方面的变革(A)
A.教育
B.外交
C.娱乐
D.习俗
10.同学们经常查阅的《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相当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
这一机构是(D)
A.京师同文馆
B.《申报》报社
C.《民报》报社
D.商务印书馆
11.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种新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不妨时常看看。
”这里所说的文化娱乐方式是(B)
A.听京戏
B.看电影
C.读报纸
D.赏电视
12.中国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有一百多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校八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的有关资料,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③创办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
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
②③④
材料二下图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哪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简要指出其主要原因。
特点:曲折发展。
时期:一战期间。
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
国民党发动内战,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材料三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根据材料三,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奠定了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