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政治刷题单元滚动检测一生活与消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滚动检测(一) 生活与消费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个人消费将步入签单时代。

当须要消费时,掏出支票来,签张支票,这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已成为现实。

关于支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支票作为一种信用货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转让
B.支票作为一种支付凭证可以随意签发,不受储户存款数量的限制
C.支票是用于办理转账结算业务的一种信用工具
D.支票是向收款单位或个人签发的票据,可以不用记名
C [支票不是信用货币,也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转让,A错误;支票不行以随意签发,受储户存款数量的限制,B错误;支票分记名和不记名支票,D观点不科学。

] 2.2024年“十一”长假期间,黎明领取了存在银行里的2万元工资款,带领全家5口人到云南进行了“大理丽江五日游”。

在风景秀丽的丽江,黎明花3 000元买了几件富有云南民族特色的纪念品,带回来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材料中的“纸币”依次发挥了哪些职能( )
①价值尺度②支付手段③流通手段④贮藏手段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 B
3.(2024·河北邯郸入学检测)2024年7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破6.69关口,7月18日破6.75关口,8月6日破6.85关口,刷新2024年8月初以来新低。

在此趋势下,不考虑其他条件,下表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某日用品的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D [由材料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落,美元汇率上涨,这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到美国。

我国商品出口到美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汇率变动不会影响出口商品的价格,故原产地价格不变,但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落,该商品在美国的价格会相对下降,这会削减美国居民的消费成本,同时导致该日用品的出口数量增加,④符合题意。

]
4.依据价格传导规律,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终波及消费者。

下列符合这一传导规律的是( )
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②农产品供应削减③居民消费资料价格上涨④农业比较收益下降
A.④—②—③—①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
C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比较收益下降,进而影响农夫的生产主动性,造成农产品供应削减,供应削减又会导致居民消费资料价格上涨。

] 5.“换季打折销售”是商品市场上常见的现象之一,换季打折销售通常会获得销售者和消费者皆大高兴的效果。

“换季打折销售”之所以能够取得双赢的缘由在于( )
①切实落实了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则②体现价格与供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③有利于销售者刚好回笼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④较好的满意了消费者节约资金、改善生活的须要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D [题干材料要求回答能够取得双赢的缘由,因而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
6.(2024·河北沧州模拟)下图为2024年1月至7月某商品甲的价格走势图(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价格,单位为“元/千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②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供应量会削减
③从B点到D点,甲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持续下降
④从B点到C点,甲商品的购买者可能会持币待购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④
D [曲线中的A点和C点表示价格的低点,B点和D点表示价格的高点。

从A点到B点,甲商品价格上涨,需求削减,其替代品需求增加,故①正确;从B点到C点,甲商品价格降低,所以购买者可能持币待购,故④正确;从A点到B点甲商品价格始终呈现上升状态,其供应量会不断增加,解除②;从B点到C点,甲商品价格降低,其需求量增加,其互补品需求量也会增加,解除③。

]
7.(2024·河南焦作模拟)2024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0%,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呈现温柔上涨态势,说明整个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CPI温柔上涨的主动影响在于( )
A.提升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B.会增加居民生活成本压制消费
C.调动商品生产者的生产主动性
D.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市场需求量
C [一般而言,物价温柔上涨使生产者受益,从而能够调动生产主动性,C项正确;A、B两项与设问限定(主动影响)不符;D项不是CPI温柔上涨的影响。

]
8.对同一商品或服务,不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即买者情愿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是不同的。

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支付量,就是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影响人们参加市场交易的主动性,因此精明的商家会据此确定销售策略。

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做法的是( )
①某品牌专营店推出“买一件9折,买两件8折”促销活动
②某高档小区旁菜市场上,菜贩将蔬菜择洗干净后提高售价
③国家发改委宣布降低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
④消费者选择在商品换季清仓时出手购物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A [消费者剩余影响人们参加市场交易的主动性,因此精明的商家会据此确定销售策略。

能体现这一做法的是打折促销活动,①符合题意;某高档小区旁菜市场上,菜贩将蔬菜择洗干净后提高售价,虽然价格高了,但因为是高档小区故消费的心理价位更高,这样消费者剩余也多,②入选;③与题意无关;④体现的是价格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而题干要求的是从商家的角度,故不入选。

]
9.2024年10月以来,某国A商品在中国销售量持续下降。

如右
图所示,A商品的需求曲线由S1移动到S2。

下列可能导致这种变动出
现的事务有( )
①A商品生产商削减生产②A商品因售后服务存在问题被媒体
曝光③A商品更新换代,价格上涨④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C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即价格不变,需求削减。

A商品生产商削减生产会导致其供应削减,价格上涨,最终影响需求曲线左移,①不符合题意,解除;A商品更新换代,价格上涨,不符合图中价格不变这一要求,解除③。

A商品因售后服务存在问题被媒体曝光和该商
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都会导致该商品需求量下降,而价格却不会改变,②④符合题意。

] 10.(2024·河南开封检测)下图反映的是某种商品需求、供应和价格的关系,E点是供需平衡状态。

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推断( )
①曲线1反映的是需求曲线,曲线2是供应曲线
②曲线1反映的是供应曲线,曲线2是需求曲线
③与商品价格在P2时对应的点是乙点
④与商品价格在P2时对应的点是甲点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D [需求曲线显示的是随着价格的上涨,商品的需求量不断削减,故曲线1反映的是需求曲线,供应曲线显示的是随着价格的上涨,商品的供应量不断增加,故曲线2反映的是供应曲线,①正确;在P2点时,供应大于需求,此时的商品价格应较低,故对应点应是乙点,③正确。

]
11.(2024·湖北襄阳模拟)某地市场有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柜台上名牌服装的售价虽然较高,但销售也旺盛;非名牌服装的价格虽然便宜且一再走低,但销售仍旧平淡。

对这种现象的分析具有合理性的是( )
①非名牌服装只能满意人们基本的着装须要,需求弹性小
②该地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对名牌服装有消费偏好
③非名牌服装存在低价恶性竞争,市场规模小
④该地居民在服装消费方面普遍具有攀比心理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A [非名牌服装只能满意人们基本的着装须要,需求弹性小,该地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对名牌服装有消费偏好,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非名牌服装存在低价恶性竞争,市场规模小与现实不符;④该地居民在服装消费方面普遍具有攀比心理的观点太肯定。

] 12.网上购物正渐渐成为部分人的购物主渠道。

不加以节制地进行网上购物的人被称为网购控,网购控的原则是:能在网上买的东西就在网上买,最火的东西肯定拍,便宜的东西马上拍。

对网上购物相识正确的是( )
①“便宜的东西马上拍”反映了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②“最火的东西肯定拍”反映的消费心理是从众心理
③“能在网上买的东西就在网上买”体现了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网上购物不利于银行业务的运作和企业的经营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A [一般来讲,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对其需求量会削减,价格下跌,人们对其需求量会增加。

“便宜的东西马上拍”说明商品价格下降,人们对其购买增加,反映了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①正确;最火的东西是多数消费者乐于购买的东西,所以“最火的东西肯定拍”是随大流的消费心理,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正确;“能在网上买的东西就在网上买”只是一种消费方式,并不能体现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③错误;网上购物为银行增加了新的业务,为企业增加了新的销售渠道,④错误。

]
二、非选择题(两小题,共52分)
13.(26分)(2024·全国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4年上半年国内成品油经验了四次上涨,六次下调的调整。

从全国平均来看,成品油的详细价格如下:90号汽油每升5.62元;92号汽油每升6.02元;95号汽油每升6.41元。

材料二华侨银行(OCBC)经济学家Barnabs Gan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亚洲的石油进口以及美国夏季驾车高峰示意需求将走强,这将对油价供应支撑。

2024年下半年供应趋势将走平或有肯定程度的缩减,加之需求走强,应当能推动油价上涨。

”油价上涨带来了广泛影响:促进了能源行业本身的发展和变革,加大了交通运输业等生产行业的压力,干脆影响居民生活水平。

(1)运用经济生活学问,分析材料一中成品油价格形成的缘由。

(10分)
(2)运用经济生活学问,分析石油价格上涨是如何影响相关行业的生产和居民生活的。

(16分)
答案(1)①价值确定价格。

不同品种的成品油,由于其自身的价值不同,而导致有不同的价格。

②供求影响价格,2024年上半年,由于石油供应量的不断调整以及消费者对成品油需求量的改变,导致油价不断波动。

当成品油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当成品油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

(2)①刺激能源生产,使石油行业增加产品供应,提高生产效率。

②消费反作用生产,成品油价格上升,导致人们对新能源的需求量增加,从而带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③使企业生产运输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促使其改进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

④使工农业产品价格上涨,居民生活成本上升,生活水平可能下降。

14.(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几年,我国连续打出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的组合拳。

这些措施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监管;通过实施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大力调整收入安排格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基本医疗、基本养醇厚现城乡全覆盖;稳定物价,减免农产品流通环节收费;高度重视食品平安问题,打击市场的违法犯罪行为。

各种举措多管齐下,相互协作协调,居民消费需求日渐升温。

材料二在消费大潮中,网络消费是一股不行忽视的力气。

成都某高校学生孙某是一位网购达人,从大三起先网购,买过不少物美价廉的商品。

他每月用于网购的费用平均为500元,最多时近千元,而他每月的生活费为1 000元左右。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学问,分析材料中的措施对促进消费的主动作用。

(16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高校生应当如何理性网购。

(10分)
解析第(1)问先找出材料中的措施,然后对接课本学问并运用这些学问点分析材料中的措施对于促进消费的主动作用即可。

解答第(2)问,首先应明确孙某在网购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教材学问进行针对性分析,指出高校生应当如何理性网购。

答案(1)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通过实施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政策,可以提高居民收入,从而提高居民消费实力。

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收入差距的影响,收入差距悬殊过大不利于提高消费水平。

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监管,大力调整收入安排格局等措施可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居民消费水平受将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提高将来收入预期。

能够促进当前的消费。

④价格影响消费。

减免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费用,可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从而降低物价,促进居民消费。

⑤具备良好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高度重视食品平安问题,打击市场上的违法犯罪行为,能够整顿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促进消费。

(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高校生作为消费者,自己创建的收入特别少,甚至没有,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实力之内进行消费。

②避开盲从,理性消费。

高校生要有自己的主见,要保持头脑冷静,避开盲目跟风,避开只重视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独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宝,任何时候都应当发扬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