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人教版新教材化学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章末总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实际问题时常交替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1. (多选)如图所示,斜面体 放在水平面上,斜面体的倾角为 ,物体
放在斜面体上, 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作用力 , 和 都保持静止,这时
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1 , 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 2 ,现增大
,若 、 仍静止,则( BC )
线,B项正确。
2.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 1 、2 和摩擦力的作
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 1 = 10 N, 2 = 2 N ,若撤去 1 ,则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C
)
A. 10 N ,方向向左
B. 6 N ,方向向右
C. 2 N ,方向向右
D. 0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解析] 由物体甲受力平衡可知,甲、乙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的摩擦力;以甲、
乙整体为研究对象,由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得,乙、丙的接触面间存在相互作用
的摩擦力;乙还受重力、甲对它的压力、丙对它的支持力和水平拉力 ,故乙
受5个力的作用,C正确。
提升三 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处理平衡问题
量且大于0, 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从 = 0 开始物体所
受的摩擦力 随 的变化关系是图中的( B
A.
B.
C.
)
D.
[解析]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 和摩擦力 的作用,由于 从零开
始均匀增大,开始一段时间 < ,物体加速下滑;当 = 时,物体的速
运动的趋势,当弹力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时,物块有相对斜面向上运
动的趋势,所以静摩擦力方向发生突变,弹力再增大,摩擦力就突变成滑动
摩擦力。
当物体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时,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往往会发生变化,
有可能导致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之间的相互转化。常见的摩擦力突变模型
如下:
分类
案例图示
“静—静”突变
A. 1 一定变大
B. 1 不一定变大
C. 2 一定变大
D. 2 不一定变大
[解析] 对物体 受力分析, 受推力 、重力、支持力,可能有摩擦力,当
sin>cos 时,摩擦力沿着斜面向上,大小为 1 = sin − cos ,当
增大时, 1 可能变小; = 时,摩擦力为零, 增大时, 1 变
象,通过分析这个力的反作用力从而间接确定该力;
(3)整体法:若物体受到的力可以看作系统整体受到的外力,则采用整体
法分析该力的有无、方向和大小较为简捷。
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 拉位于中
间的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三个物体的接触面均为水平,则乙物体
受力的个数为( C
在水平力 F 作用下物体静止于斜面上, F 突然
增大时物体仍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或方向将“突变”
续表
分类
案例图示
体上的水平力F从零逐渐增大,当
物体开始滑动时,物体受水平面的
摩擦力由静摩擦力“突变”为滑动
摩擦力
续表
分类
案例图示
“动—静”突变
滑块以速度 0 冲上斜面做减速直线运动,当
例3 [2021河北衡水中学月考] 如图甲所示,人字折叠梯是工人师傅施工常用
的工具,是由两个相同梯子在顶端用光滑转轴连接而成,为防止意外发生,两
侧梯子之间用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把人字折叠梯置于水平地面上,当上端正
中间放置质量为 的物体时,细绳松弛并且系统保持静止,两侧梯子间的夹
角为 ,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人字折叠梯自身的重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系统静止时地面对左侧梯子的摩擦力 1 为(
)
2
2
A. ,水平向右
C.
B. ,水平向左
1
,水平向右
2
2
D.
1
,水平向左
2
2
[解析]C 以物体和梯子整体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有 2 F支 = ,可得
支 =
2
1
,以左侧梯子底端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
大小为 = 的拉力拉轻弹簧的上端,则弹簧的弹力 ′ 、物块受到的摩擦
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时间足够长,斜面足够长,物块与斜面间
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
B.
C.
D.
[解析]AD 弹簧的弹力始终等于拉力 ,即 ′ = ,故A项正确,B项错误;物块
开始受到的是静摩擦力,且大小为 ,方向沿斜面向上,在拉力 增大的
过程中,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满足 + = 随着 的增大,静摩擦力先
沿斜面向上均匀减小到零,再沿斜面向下均匀增大,当增大到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时,再增大拉力,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大小就保持恒定,故C项错误,D项正
确。
思路导引 弹簧的弹力从零逐渐增大,当弹力较小时,物块有相对斜面向下
(3)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是静止、匀速
还是加速)。
3.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
4.受力分析常用的科学方法
(1)假设法、状态法:物体的受力情况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分析
物体的受力时,要让“受力”符合“状态”,如用假设法判断弹力、静摩擦
力的有无等;
(2)转换法:当某个力不易直接确定时,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
大; < 时,摩擦力沿着斜面向下,大小为 1 = −
, 增大时, 1 变大,A项错误,B项正确;对 、 整体受力分析,则有
2 = , 增大时, 2 一定变大,C项正确,D项错误。
述:人一定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绳子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
力),选项A正确。
1.受力分析应遵循以下原则
顺口溜:场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
受力分析时既“施力”又“受力”,易造成“漏力”或“多力”。
2.受力分析的三个判断依据
(1)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对应的施力物体;
(2)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
到达某位置时速度减为零,而后静止在斜面
上,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动—动”突变
水平传送带的速度 1 大于滑块的速度 2 ,滑
块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当传送带突
然被卡住时,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
突变”为向左
1. 如图所示,把一重为 的物体,用一水平方向的推力 = ( 为恒
22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章末总结
形变
运动状态
竖直向下
物体形状
0 < ≤ max
|1 − 2 | ≤ ≤ 1 + 2
平行四边形
合 = 0
提升一 摩擦力的“四类”突变
例1 [2021福建龙海第二中学月考] (多选)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在水平
地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上,物块上端连接一轻弹簧,现用沿斜面向上、
度达到最大值;之后 > ,物体向下做减速运动,直至减速为零。在整个
运动过程中,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 = = = ,即
与 成正比,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当物体速度减为零后,滑动摩擦力
突变为静摩擦力,其大小 = ,所以物体静止后的图线为平行于t轴的直
[解析] 木块受 1 、2 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摩擦力为
静摩擦力。当撤去力 1 后, 2 小于滑动摩擦力,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静
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发生突变。
提升二 物体的受力分析
例2 如图所示,一人通过滑轮组用绳拉起了一个质量比较大的摩托车,且人
和摩托车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人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
支
1
2
2
=
tan ,解得 1 = tan ,系统静止时地面对左侧梯子的摩擦力的方向
向右,故C项正确。
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处理平衡问题
方法
整体法
选用原则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
注意问题
说明
进行受力分析时不需再考虑系统内物体
间的相互作用
隔离法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力
一般隔离受力较少的物体
A. 人一定受到四个力作用
B. 人可能不受地面的支持力作用
C. 人可能不受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
D. 人可能受三个力,也可能受四个力
)
[解析] 因为绳作用在人上的力不为零,所以绳对人的拉力在水平方向向右
的分力不为零,而人又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地面对人一
定有向左的静摩擦力。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地面对人一定有支持力,综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