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中职物理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中职物理教学模式
创新探究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发展中形成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针对不同的教学课程,所对应的核心素养并不相同。
物理课程作为一门理科类课程,除了要对学生做好基础知识讲解外,也需要关注学生内在核心素养的发展,内外兼顾,实现中职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职物理;教学创新;
引言
新课标下的教育观,突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思想,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在中职物理教师的指导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形成科学观念,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
物理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思考的学科,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这也是中职物理教师应以此为目标的教育目标。
因此,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物理知识的特性,以及学生的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对中职物理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强化探究式基础知识
中职物理教学中,基础知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职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也是其基础知识薄弱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探究式物理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特色,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物理的方法,从而为物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一扇新的大门。
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无论是实施素质教育,还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对物理基础知识缺乏兴趣,难以记忆和应用,因此,要通过探究式教学,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对物理基本知识的本质认知。
比如:在传统的物理概念知识教学中,最单调的是物理概念知识,老师可以把它
转换成探究性的知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物理概念进行自主探索,从而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记忆和运用这些概念,从而达到对物理的全面理解。
二、制订教学前的预习计划
课前预习是中职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的预习阶段,许多教师
都会让学生把教材当作预习的媒介,让他们去整理、阅读所学到的知识,并勾勒
出要点,并把预习过程中的疑问记下来。
事实上,这样的预习只是一个简单的学习,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和了解物理,而将微课运用到预习中,就可以很好地解决
问题了。
在利用微课预习中,教师会向学生演示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资
料查找等方法,使预习更加有针对性,从而达到预习的目的。
三、开展互联网教学活动
在中职院校物理混合式教学过程当中,其教学活动是关键环节,对有效提升
同学们运用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
当中需要高度重视教学活动的积极开展,进而能够有效促进同学们掌握相关物理
知识内容。
在“互联网+”这一模式之下,需要注重互联网教学对同学们实践操
作能力的培养作用,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条件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力的知识”这一方面教学当中,老师需要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开展一系列活动,老师利用一
系列教学方式将物理知识点上传到教学平台当中,同学们利用网络提前观看相关
知识内容,同时对没有明确掌握的知识给予反复观看,进一步加深对相关内容知
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利用微信等相关网络平台予以互动交流,对相关问题给予耐
心讲解与探讨,进而能够使物理教学的针对性显著提高。
四、回归生活,创新生活化教学方法
物理教学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使其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
之中,提高个人物理修养。
因此,在对中职物理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将知
识回归到生活之中,转变单一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
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为学生创设特定教学
情境,让学生具有真实体验与参与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物理学习
积极性,加强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物理素质。
比如,在通用版中职物理
教材中,教师可以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探
究重力、弹力、摩擦力形成与影响,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尝试进行“牛顿运动定律”推导。
第二,物理教师要能够针对性精选物理内容,布置生活化物理作业,
让学生从不同形式作业中感受到物理知识运用范围以及应用技巧。
比如,探究生
活中电扇运动原理、尝试热传导模拟。
第三,教师要能够借助现代化互联网教学
技术,将物理课程重难点知识转入微课、慕课教学,搜索生活化物理应用数据,
使学生能够根据动态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更加直观、准确地对物理与生活化
课程进行理解与转化,加强自我吸收与消化,更深刻理解生活化物理内容。
比如
通用版中职物理教材中《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时,课本中以航天技术为例,进行生活化知识介绍。
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索有关航天知识内容,
使学生能够直观了解航天技术中的物理知识,拓宽物理视野。
五、设置课外实践指导学生练习
核心素养的提升,还需要相应的实践活动辅助。
从核心素养的本质来说,是
一种内在的能力素养,并不是单纯的知识。
要形成一种内在的能力素养,就需要
经过反复实践锻炼,才能提高能力水平。
因此,中职物理教师可以将课外时间利
用起来,设置一些物理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课外参与实践练习,提高物理核心
素养。
如教学受力分析的相关知识后,可以设置“趣味模型”的课外活动,教师
事先准备好模型图样和模型素材,让学生对给出的模型图样进行受力分析,了解
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受力关系,然后仿照图样,搭建出相应的模型。
这一实践中,
就需要学生从物理视角来分析,并且亲自动手,可以对学生的物理观念、物理思维、物理实践动手能力等素养实现综合培养。
除了让学生对准备好的模型进行受
力分析,还可以进一步对实践进行延伸,让学生根据具体的受力体系,自己动手
做出对应的模型。
通过动手做模型,可以让学生对受力情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从而加强对受力分析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落实教学评价指导学生学习
针对中职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进行培育,还需要关注到教学评价这个方面的
工作。
据实而言,学生本身的核心素养水平并不相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会
呈现出更大的差异。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切实进步,就应当定时对学生的核
心素养水平作出评价,了解学生存在的短板问题,然后提出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帮助学生补强短板,提高核心素养的整体水平。
首先,要设定评价指标,这就需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具体构成,针对具体的素养,分别设定评价指标。
其次,确定评价方式。
核心素养本身是一种综合素养,既涉及知识积累,又包含实践应用。
因此在评价方式上,就要从理论考评和实践检验两个层面出发,分别创设评价方式。
最后,在实施评价后,要根据发现的问题,给每个学生提出学习建议,指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活动予以优化,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期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因此,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应进一步探讨和实践学生的核心素质。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将核心素质的培养贯彻到学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程志翔,薛小琴.基于微课的中职物理探究性实验有效教学的研究[J].理科教法研究,2015(16).
[2]赵婷婷,周海忠.微课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为例[J].湖南中职物理,2015(07):48-49.
[3]邢兆雄.中职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5):107-109.
[4]安东芬,郝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中职物理教学改革[J].中国农村教育,2019(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