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上饶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爱因斯坦在评价伽利略所取得的成就时认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主要是基于伽利略()
A.定义了“惯性”和“力”的概念
B.通过实验推翻了“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的错误观点
C.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发展了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D.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2020101
2. 年月日,天津国际汽车贸易展览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今年车展相比以往,增加了试乘
x t
试驾活动体验区.物理老师在试驾某车时,测出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
x=6t+2t2x t m s
,与的单位分别是和,则该汽车()
2s20m/s1s6m
A.前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B.任意相邻内的位移大小之差都是
1s2m/s1s8m
C.任意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D.第内的位移大小是
x−t v−t
3.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的和乙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
A.第秒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同
2∼4s8m
B.内甲、乙的位移大小都为
0∼2
C.秒内,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0∼64m
D.秒内,甲、乙两物体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
O
4. 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
O
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系统平衡时,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和.若.则等于( )αβα=80∘β
A. B. C. D.50∘60∘70∘80∘
5. 如图所示,两根细绳和连接于点,点下方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并处于静止状态,绳拉力
AO BO O O CO AO 为,绳拉力为.保持、点位置不变,初始时与之间的夹角小于 ,而将绳缓慢向、
F 1BO F 2A O AO BO 90∘BO B 1O 移动直至水平.对于此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B 2O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F 1F 2
C.、的合力逐渐变小
D.、的合力保持不变
F 1F 2F 1F 26. 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支架,其中杆与斜面垂直,杆与斜面平行,在的末端有一个质量为ABC AB BC BC 的小球.小车由静止释放后沿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下滑,则杆对小球的弹力( )
m α
A.竖直向上,大小为
B.沿方向,大小为mg
CB mgcos αC.沿方向,大小为 D.垂直斜面向上,大小为
CB mgsin αmgcos α7. 如图所示,用一段绳子把轻质滑轮吊装在点,一根轻绳跨过滑轮,绳的一端拴在井中的水桶上,人用
A
力拉绳的另一端,滑轮中心为点,人所拉绳子与的夹角为,拉水桶的绳子与的夹角为.人拉绳O OA βOA α沿水平面向左运动,把井中质量为的水桶匀速提上来,人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在此过程中,m M g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始终等于
B.段绳子上的拉力逐渐减小αβ
AO 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D.地面对人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8. 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伸长时恰好到达点,将质量为(视为质点)的物体与弹O m P 簧连接,并将弹簧压缩到由静止释放物体后,物体将沿水平面运动.若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不能忽略,A 则关于物体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到速度不断增大,从到速度不断减小
A O O
B B.从到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从到速度不断减小
A O O
B C.从到加速度不断减小,从到加速度不断增大
A O O
B D.从到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到加速度不断增大
A O O
B 9.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物体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m 22连接质量为的物体,与物体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角,则( )
m 111θ
A.车厢的加速度为gtan θ
B.绳对物体的拉力为1m 1g cos θ
C.底板对物体的支持力为2(m 2−m 1)g
D.物体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
2m 2gtan θ10. 一倾角为 的足够长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块在一大小恒定的平行斜面向下的力的作
30∘F 用下向下运动,物块和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现令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至垂直斜面,而3
3F 这一过程中物块一直向下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体受地面的静摩擦力开始向右后来向左
B.斜面体与地面之间一定没有摩擦力
C.物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二、实验探究题
11. 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轻推小车,让小车在桌面上自由运动至静止,在a 小车减速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个水滴的位b 6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内共滴下个小水滴,且开始计时时滴下的小水滴计为第滴.)
10s 171
(1)根据图()的数据可判断出此过程中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运动的;b
(2)以小车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________,小车运动到图()中点时m/s 2
b A 的速度为________.(结果均保留位有效数字)m/s 2
三、解答题
12. 如图所示,质量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的小球相连.今用跟M =4kg A A m =2kg 水平方向成角的力,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相对位置不变,取α=30∘
F =20N M m 重力加速度大小,求:g =10m/s 2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
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13. 如图所示,在水平作用力的作用下,木板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运动,其水平表面上的木块静止F B A 不动,与之相连的固定在竖直墙上的弹簧秤的示数为.已知木块重,木板重.求:(结果9.4N A 15N B 14N 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若此时弹簧秤弹簧的伸长量为,则该弹簧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
2.5cm
(2)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A B
(3)若已知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水平力为多大?
0.3F
14.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会铺上一条宽度的特殊材料的薄膜,相邻两d =5m 条薄膜的间距为,且薄膜边界与地面平滑相接,某一时刻,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地面以大L =6m 小的初速度滑上薄膜,向右运动并最终停下,取重力加速度,物块与薄膜间的动摩擦v 0=10m/s g =10m/s 2
因数,求:
μ=0.2
(1)物块通过第一条薄膜所用的时间;
(2)物块滑过薄膜的总条数.
m=2kgθ=37∘M=3kg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块放在倾角为斜面体上,斜面质量为,斜面与物块间的
μ=0.5g10m/s2
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求:
(1)若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则物块从静止释放后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F=50N (2)若斜面不固定,且地面光滑,为使物块与斜面共同向左加速,给斜面一水平向左的推力,求
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为多少?
F
(3)在(2)的问题中,要物块与斜面不发生相对滑动,求作用在斜面上的水平推力的取值范围.
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C
本题考查现代科学技术,解题的关键是“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D
△v=at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根据求出任意内速度的增量,
△x=aT21s
根据求出相邻内的位移之差.
3.C
速度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只要图
像在时间轴同一侧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没有改变;只要总面积仍大于,位移方向就仍沿正方向.
4.A
两个大小相等的力的合力一定与这两个力的角平分线共线。
5.D
三力平衡时,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另两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利用图解法画出改变的力的方向可得结果。
6.D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求得加速度;隔离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得出杆对对的弹力。
7.D
分别对水桶、人和滑轮受力分析可得结果。
8.B,D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来判断其运动情况:物体竖直方向受到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受到弹簧的弹力和滑动摩擦力.从到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先大于摩擦力,后小于摩擦力,则知物体先加速后A O 减速,从到过程,摩擦力和弹簧的弹力方向均向左,物体一直做减速运动.
O B 9.A,B,D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重力和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则车厢的加速度
1m 1g T m 1gtan θ=m 1a a =gtan θ也为.对的拉力为;
gtan θ1T =m 1g
cos θ对物体研究,分析受力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受摩擦力方向向右:,
222N =m 2g−T =m 2g−m 1g cos θ.f =m 2a =m 2gtan θ
10.B,D 分别对物块和斜面受力分析,灵活运动用重力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分力的表达式可得结果;本题特殊点是要理解压力和摩擦力成倍增加时合力方向不变以及加速度由沿斜面向上变为沿斜面向上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二、实验探究题
11.
(1)向左
(2),−0.0420.25
依据小车在手轻推一下,则做减速运动,结合各点间距,即可判定运动方向;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关△x aT 2
系式,可以求出打纸带上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A 三、解答题
12.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0∘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3
5(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解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
θ(2)以木块和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和摩擦力公式求解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3.
(1)则该弹簧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376N/m (2)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0.627(3)若已知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水平力为.
0.3F 18.1N 14.
(1)物块通过第一条薄膜所用的时间.
t =(5−25)s (2)物块滑过薄膜的条数为条;
5(1)利用动能定理可求薄膜的长度,从而可求薄膜的条数;
(2)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求出匀减速运动时间,在求出匀速运动时间,最后求和即可。
15.
(1)若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则物块从静止释放后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2m/s 2(2)若斜面不固定,且地面光滑,为使物块与斜面共同向左加速,给斜面一水平向左的推力,斜F =50N 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为.
28N (3)在(2)的问题中,要物块与斜面不发生相对滑动,作用在斜面上的水平推力的取值范围为F .100
11N ≤F ≤1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