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知用中学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知用中学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
1.(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神十”航天员精彩的太空授课,使我对神秘太空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情。
B.夏季是雨水泛滥期,我市广大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做好防洪抗洪工作。
C.社会上愈来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D.假如你是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千里沃野,还是长在茫茫戈壁,都要坚强地把根须伸进大地。
2.(2分)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B.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高兴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非常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
C.他见老朋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高兴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母亲,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
D.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
3.(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两相比较之下,“苍蝇”之害更不易被察觉,往往易被人们忽视,更有人认为芝麻官翻不起大浪,不值得大惊小怪。
②一直以来,位高权重的“老虎”落马,总是占据反腐舆情的焦点位置,其严重、恶劣影响,自不待言。
③所以,必须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
④“打老虎”和“拍苍蝇”是反腐领域的形象比喻。
⑤其实,腐败无小事,“苍蝇”之害看起来不起眼,其社会危害程度决不能忽视。
A.④②①⑤③B.①⑤③④②C.④①②③⑤D.①②⑤④③
4.(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两句以声衬静,营造了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有异曲同工之妙。
B.“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
那两匹马仿佛也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
C.“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间接抒写自己孤寂的心境。
D.《马说》中“执策而临之”的“执策者”就是那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统治者,面对千里马,却发出“天下无马!”的哀叹。
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与控诉。
5.(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A.映照迁徙翩然人情事故
B.潦原褶皱沙砾名副其实
C.缅怀蛮横惟幕川流不息
D.雾霭浩劫撺掇纷至沓来
6.(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窈窕.(tiǎo)归省.(xǐng)豁.然(huò)戛.然而止(gā)
B.堕.落(duò)崭.新(zhǎn)农谚.(yàn)怒不可遏.(è)
C.佁.然(yǐ)布衾.(qīn)携.带(xié)风雪载.途(zǎi)
D.助兴.(xīng)鲦.鱼(tiáo)霎.时(sà)慷慨.激昂(kǎi)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7、(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③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④,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⑤也。
”有间,(孔子)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⑥也。
”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
②数: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
③益:增加、加深。
④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⑤为人:作曲的人。
⑥《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2.为文中划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B.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C.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D.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此之谓乎/丘未得其.为人也。
B.弗学.,不知其善也/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学而.不思则罔/丘得其为人,黑而.长。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⑵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8、(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请赏析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满面”“两鬓”“十指”的颜色突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
B.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身上衣裳”和“口中食”。
C.卖炭翁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是“吝惜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9、(7分)名句默写。
(1)________,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2)山舞银蛇,________,欲与天公试比高。
(《沁园春·雪》)
(3)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
(《行路难》)
(4)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
(《长沙过贾谊宅》)
(5)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
(《咸阳城东楼》)
(6)________,欲说还休。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7)________,不知其可。
(8)________,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行香子》)
(9)李商隐《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笨拙如你,温暖如你
狮小主
①每次过年回家,我去看姥爷,他总会想方设法给我做一些好吃的,打小他就对我疼爱有加,后来母亲去世,他的舐犊之情便愈加深沉。
②姥爷最拿手的一道菜是高汤汆白菜,美味至极,这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那时,我碗里必定有最多的丸子和嫩菜叶,其次是姥姥,最后剩下的菜帮永远是姥爷口中的“最爱”。
他常说:“小狮,你不知道,菜帮才是最好吃的,又甜又脆,一口咬下去美极了,姥爷做饭最辛苦,当然要吃最好吃的。
”我信以为真,以为姥爷自私,居然让我和姥姥吃菜叶,而把又甜又脆的菜帮据为己有。
我又好奇又生气,哭着喊着要抢他碗里的“美味”,姥爷终于“割爱”般夹给我一块晶莹剔透的菜帮,我如获至宝,只是刚咬一口,菜帮的泥腥味瞬间就充满了整个口腔,我一口吐出来,姥爷姥姥大笑不已。
我撇着嘴说:“好难吃!一点也不甜,又酸又苦!”
③当时,我嘲笑姥爷没有吃过好吃的菜叶和丸子,居然把菜帮当成最好吃的东西,实在是太笨了。
④后来,我慢慢地长大,终于明白姥爷的心意,心里愧疚不已。
然而总是拗不过他,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喜欢吃菜帮,谁也别跟我抢!”有时我也很生气,便吼他:“姥爷,你真倔!”
⑤是的,姥爷是一个倔强的人。
姥爷是远近闻名的笔杆秀才,写得一手好字,从小,我在他的膝下玩耍,耳濡目染,也渐渐地拿起高大的笔杆写毛笔字,每次我煞有介事地写字时候,他总在一旁说“啰嗦”。
⑥“四个点每个都是不一样的,一样写,字就显得呆了。
”
⑦“起和收的时候,要保持中锋,侧峰多了就圆滑,中锋运笔才是君子。
”
⑧“‘欧’字最忌投机取巧,重新写。
”
⑨他就这样一遍一遍地说,一遍一遍地纠正我写字的毛病。
我18岁那年,村委会主任说:“小狮的毛笔字写得不错,今年就让她给村里写对联吧。
”我高兴得立时就想答应,姥爷说:“她还是一个孩子,不经夸,不过磨炼磨炼也好。
”于是,我接过姥爷的衣钵,开始给村里写对联。
⑩我记得那年的春节格外冷,漫天的大雪仿佛要把整个人间吞噬。
大年初二,我们全家去拜年,刚拐进胡同,就看见姥爷和一群来拜年的长辈站在门口,大家看见我们,纷纷说:“恭喜你们家出了一个书法家!”姥爷就在后面呵呵地笑。
大家走进院子后,我和姥爷站在门口,他说:“小狮长大了,成了一个小书法家。
”一股幸福感突然就涌进
了我的心里,我的眼眶一阵阵发热。
我永生难忘当时的情形,我依偎
..在老人家身边,漫天的大雪静静地落着,大红对联在一片霭茫茫的世界中是那么鲜艳夺目。
⑪姥姥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去看姥爷。
那天的阳光特别好,一丝冷风都没有。
我进门就大喊“姥爷”,手里拎着给他买的东西,接着便看见他坐在洒满阳光的梧桐树下,一手拿着镜子,一手拿着剪刀在剪胡子。
⑫“女孩不要那么大声说话。
”他听到我的声音,笑着慢慢地站起来。
我鼻子一酸,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给你买一个电动剃须刀吧。
”他笑了笑说:“剪了一辈子,习惯了,还能打发时光。
”
⑬中午,只有我和姥爷两个人,其他人都去走亲戚了。
除了主菜,那道高汤汆白菜是一定会有的。
这次,姥爷依旧将丸子、嫩嫩的菜叶全都给了我,自己仍旧吃着剩下的菜帮。
我不相信姥爷真的喜欢吃又酸又苦、土腥味又大的菜帮。
当初,我们的生活条件差,他把好吃的都留给我和姥姥,等生活条件慢慢地好起来,他依旧如此。
后来,我才慢慢地明白:谁也不能和他抢那些难吃的菜帮,这就是他表达爱的方式——一种笨拙的、旷日持久的付出。
哪怕这道菜被换成了山珍海味,他也仍旧会把最好的一部分留给我。
也许只有那些菜帮的味道,才能让他在回忆起当初的漫长岁月,甘之如饴,欣然老去。
那个味道,什么美味佳肴都无法代替。
因为那里面,有回忆,也有他难以言及的爱。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文中的姥爷对“我”疼爱有加,除了每次都给“我”做好吃的,还教“我”写字,教“我”做人要正直、谦虚。
B.18岁那年,姥爷为了磨炼“我”,请求村委会主任让“我”给村里写对联,“我”成了明星,成了大人口中的书法家。
C.第段运用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突出表现了姥爷看到“我”来时的高兴和“我”看到姥爷时的心酸。
D.哪怕生活条件好了,姥爷也依然坚持吃最难吃的菜帮子,用这种笨拙的,旷日持久的付出方式来表达他对家人的爱意。
2.请依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情节“我”的心理变化
姥爷把菜帮子留给自己,说菜帮子最好吃。
①
抢姥爷碗里的“美味”吃,“美味”又酸又苦,一点也不好吃。
嘲笑姥爷太笨
慢慢长大,明白了姥爷的心思②
③幸福、感动
3.按照要求分别赏析第⑩段中画线的文句。
⑴我记得那年的春节格外冷,漫天的大雪仿佛要把整个人间吞噬。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⑵我永生难忘当时的情形,我依偎
..在老人家身边,漫天的大雪静静地落着。
(赏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4.第段“也许只有那些菜帮的味道,才能让他在回忆起当初的漫长岁月,甘之如饴,欣然老去”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5.文章以“笨拙如你,温暖如你”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概括回答。
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年古城梅州——走进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
①香格里拉,一个充满传奇和异域色彩的名字,一个永恒、和平、宁静的象征,一个美得令人惊艳的旷古秘境,一个远离尘嚣宁静安逸的人间净土,一个世人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
②在客家人心里,梅州就像旷古秘境——香格里拉,是他们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
这里,天地澄明,山幽水碧,风光圣洁,犹若方外之境;这里,汉风唐的穿越千年的悠悠岁月悠扬萦绕,幻化为闪烁着先民遗风的处处风物,未经世俗污染,淳朴如初。
③梅州的山,葱茏清幽,自成风韵。
“粤东群山之祖”阴那山,集雄奇与秀丽于一体,引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折腰。
登临山巅,山风阵阵徐徐吹来,云雾自眼前飘过,聚了又散,仿佛置身云端仙境。
④梅州的山,或大或小,或险或秀,无不用青翠欲滴的绿意阐释对人间的厚爱,令人心旷神怡,忘乎天上人间。
都都青山,不仅诉不尽梅州无限风光,而且孕育了清冽的山泉和清新的空气。
⑤梅州的水,空灵如诗,悠扬如歌。
散布在梅州青山之间的万千清泉,配合着山势的起伏,敲打出一曲曲抑扬顿挫的曲调,细细品味,竟像天籁般的客家山歌一样流淌,令人沉醉。
⑥巍巍群山,孕育了梅州人的母亲河——梅江。
梅江悠悠,一水护城,清明如镜,光可鉴人。
远眺江水,波光粼粼,摇曳生姿,楚楚动人。
梅江两岸,翠耸的青山,婆娑的垂杨柳,森森的风尾竹与斑驳的古墙,与天光云影相互缠绵着,在水中交互出一幅恬静淡雅的山水画卷,常常令人流连忘返。
偶尔有渔夫撑着竹筏自江面悠然而过,此情此景,丝毫不逊色于桂林。
⑦梅州的山还孕育了水平如镜的绿津,如素有“岭南日月潭”之称的蕉岭长津、五华益塘等,湖水碧绿,依山赋形,似极仙女遗落人间的镜子。
这些湖水或驰聘或游弋,山青水碧,水天一色,烟波浩渺,令人陶醉。
若遇月夜,波光激港,美不胜收,宛若梦幻。
一年四季,江面烟雾迷茫,尤以冬日为甚,蒸腾的水汽与两岸的山岚遥相呼应,将周遭点染得仿若人间仙境。
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水灵气必定孕育梅州不凡的千年历史和文化。
“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的,礼俗犹留三代前。
”黄遵宪用一首凝练的七绝诗意地描绘了一幅客家先民南迁的历史画卷。
历史上,
客家先民历经了五次大迁徙,每一次辗转,都是一次寻觅梦里桃源之旅。
穿过千年的风雨,客家人崇尚诗礼的传统使原生态的中原文化在梅州这片土地上得以保留。
⑨梅州人一言语、一举手、一投足,细细品味,都散发着古之遗风雅韵,被誉为中原文化的活化石。
客家方言至今仍保存着中原古汉语“唐音”,这种未被同化污染的方言,是客家人流徙中的精神故乡,它神奇地托起了整个民系千年不灭的命运。
一路南下的梅州客家人还保留着舞龙舞狮等丰富多彩的客家风情,这种舞龙舞狮,舞动的不正是中原龙图腾的飞扬么,传递的又何尝不是原生态的中原文化?
⑩梅州,一座处处散发着中原汉唐雄风的千年古邑。
在这里,您不仅可以饱览原生态的美景,品味原汁原味的中原文化,而且可以流连于山间田野之中,逛山冈,吹山风,听山歌,慢慢的您会放慢您的脚步,放松您的心情,放飞您的梦想。
在饱览青山绿水间淡忘红尘,在仰望文化高山时涤荡心灵,走进它,您就走进了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梅州。
1.请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梅州是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
2.请你赏析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散布在梅州青山之间的万千清泉,配合着山势的起伏,敲打出一曲曲抑扬顿挫的曲调,细细品味,竟像天籁般的客家山歌一样流淌,令人沉醉。
3.第⑧段引用了黄遵宪的诗句,目的是什么?
4.试分析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
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
12、(5分)名著阅读。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饫之不竭的圆桶。
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l)上面文段选自被誉为“__________”的《昆虫记》,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有趣地描绘了蝉在炎夏的________________吸食树中汁液的情态。
13、(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qióng ( )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hè( )装点。
我是棵棵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的皇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 ( ) 开了笑脸。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千山万hè(______)天qióng(______)绽.开(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 璀璨”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五、书写与作文(53分)
14、书写(3分)
15、作文(50分)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文题(一)题目:记住这一瞬间
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曾经请教著名数学家闵可夫斯基:“一个人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和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闪光的足迹,做出杰出的贡献?”闵可夫斯基笑而不语,朝一个建筑工地走去,他径直踏上建筑工人刚刚铺好的未干的水泥地面。
在工人的呵斥声中,闵可夫斯基认真地说:“看到了吗?只有在新的领域,尚未凝固的地方,你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
而那些凝固很久的,被无数人涉足的地方,你别想再踩出脚印。
”爱因斯坦沉思良久,若有所悟。
要求:①表达真实情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姓名;
⑤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
1、B
【解题分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由于”或“使”;
C.语序不当,应改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D.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该把“尽管”改为“不管”。
故选B。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2、A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把握。
A项,“联想”一词有双关意味,既表示联想牌电脑,又含有词的本义。
选项语言表达得体。
B项,“于百忙中”一般用于别人,“恭候”一般用于自己。
选项语言表达不得体。
C项,以命令的语气要求母亲,对母亲不够尊敬。
选项语言表达不得体。
D项,奶奶目不识丁,说出“一曝十寒”这样的成语不符合生活实际;且“丢人现眼”容易伤孙子的自尊,打击他的自信心。
选项语言表达不得体。
3、A
【解题分析】
先找中心总领句,再找连接词。
通读所给五句话,找出第一句:④“打老虎”和“拍苍蝇”是反腐领域的形象比喻。
②句紧承,进一步诠释,①句对比分析。
⑤句指出问题的实质,③所以……作最后总结。
所以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故选A。
4、C
【解题分析】
C项“间接抒写自己孤寂的心境”说法有误。
应该是:“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直接描写自己孤寂的心境。
这是直抒胸臆的写法。
5、D
【解题分析】
A.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B.潦原-燎原;
C.惟幕-帷幕;
故选D。
6、B
【解题分析】
A. 戛然而止(jiá)。
C. 风雪载途(zài)。
D. 助兴(xìng),霎时(shà)。
故选B。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7、1.D
2.B
3.B
4.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
⑵我已经熟悉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法(技巧)。
【解题分析】
1.D.有误。
“未得其数”“未得其志”“未得其为人”说明孔子并没有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而是不愿
在学习上浅尝辄止。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
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
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
由易到难,由大到小,层层划分。
本句可注意两个主谓句“(那个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和副词“如”的位置,以及“非……其谁能”的句式。
故在“黑”“眼”“如”和“非”之前断开。
选B。
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其:表示推测/代词,他的
B.学:学习/学习
C.反:反省/通“返”,往返
D.而:表示转折关系/表示并列关系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⑴弗,不;食,吃;旨,甘美。
②习,熟悉;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
参考译文:
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
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乙: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对他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
”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
”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拜了两拜,回答道:“老琴师传授此曲时就是这样说的,这支曲子叫做《文王操》啊!”
8、1.两句诗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