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4月调研考试卷 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感2011年4月九年级化学调研考试
九年级理综(化学部分)
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本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 14 S —32)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其中1-9小题每题2分,10-19小题每题3分,
20-25小题每题4分,共72分,将正确答案填入上面的表格中)。
14.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用糯米酿制米酒
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15.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的性质和用途B.安全常识
N2 性质稳定——填充食品袋防腐生石灰易吸水——用作食品干燥剂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使有害物挥发油锅着火——盖上锅盖
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C.元素与人体健康D.日常生活经验
缺铁——易引起贫血
缺钙——易得甲状腺肿大缺碘——易得骨质疏松焙制糕点、蒸馒头——常加入发酵粉除铁锈斑迹——常用食醋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16.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17.下表是小明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需要鉴别的物质
方法和所加试剂
方法一方法二
A 碳酸钠和氯化钠加入足量水中加入盐酸
B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用pH试纸检验加入铁粉
C 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观察颜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 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氯化钡溶液滴加酚酞试液
18.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①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②③④D.全部
19.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及反应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2CO + O2 ===== 2CO2化合反应
B.2HI + Cl2 ==== 2HCl + I2置换反应
C.2H2O ===== 2H2↑ + O2↑分解反应
D.2HCl + CuO ==== CuCl2 + H2O 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
26.(4分) 当X值为不同值时,微粒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不同的粒子。
(1)用化学符号各写出一种该图表示的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2)写出一种能用此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27.(4分)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
反应前反应后
+X
O
10
20
30
/g
溶
解
度
t1t2
甲
乙
温度/℃
;
(3)t1℃时,将10g 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
解后所得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
方法(任填一种方法)。
28.(5分)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对两件文物的表面A物质和B物质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加热B得到E、F、G三种物质。
(1)B物质中含有种元素
(2)请你根据下图实验现象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 E_______、 L 。
(3)在博物馆里很少见到由J制造的完好文物,原因是什么?。
29.(5分)地震发生的成因很复杂.据部分研究,孕震过程中比较活跃的物质有CO2、H2等.
(1)孕震过程中,在地壳的岩层中碳酸盐受热发生如下反应:
CaCO3 == CaO + CO2↑;MgCa(CO3)2 == MgO + CaO + 2CO2↑
①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类型均为_______________;
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上述两个反应式还应补充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压强增大时, CO2在地下水中溶解度增大, 则地下水的酸性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氢在目前的地震预测中被公认为是一种灵敏元素。
一般认为, 地壳中水蒸气和氧化亚铁(FeO)作用会产生氢气和氧化铁(Fe2O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三、实验探究题(12分+10分+10分=32分)
33.(8分))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型。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
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
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
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现象结论
取少量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②。
小云的猜想正确。
③。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四、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
)
34.(6分)课题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
质量分数,取l0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渐
加入稀盐酸,使之与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
随反应进行,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与反应得到气体的质量
呈右图所示关系。
(1)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依题意,能否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理由是什么?
孝感2011年4月九年级调研考试
理綜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4、D 15、C 16、A 17、B 18、D 19、B
26.(1):Ne;Na+、Mg2+、Al3+(任写其中一种都得分);F-、O2-、N3-(任写其中一种都得分)(2)NaF、Na2O、MgO等(任写其中一种都得分)
27.(1)30g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正确给分)
(3)不饱和加水、加热
28.(1)4 (2)A Fe2O3 E H2O L Cu
(3)铁是活泼金属,容易被腐蚀。
29.1.(1)分解反应(2)反应条件(或高温)(3)增大高温
2.2FeO + H2O(蒸汽)== Fe2O3 + H2
33、(共8分)
(1)中和反应(1分)
(2)气球胀大(1分)
(4)
【交流讨论】① NaCl (1分)
【实验设计】①小林(1分)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1分)
③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红(每空1分)
(合理答案均可)
【反思拓展】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合理答案均可)(1分)
34、(共6分)
解:设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x,
CaCO3 +2HC1===CaCl2 +CO2↑+H2O (1分)
100 73 44
x 3.96g (1分)
100∶x=44 ∶3.96g x=9g (1分)
(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100% =90%(1分)
稀盐酸体积/mL
(2)不能,因为只知盐酸体积,不知盐酸密度,就不知盐酸在质量,无法求出盐酸的质量分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