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钱东林
【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年(卷),期】2013(020)005
【总页数】2页(P352-353)
【关键词】蛋白芯片;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病
【作者】钱东林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吴江21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8.91+
肺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
目前结核病的诊断方法有:痰涂片、结核菌培养、结核菌基因检测、胸部X线
和CT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特异性差或需要时间长、敏感性低等缺点。
因此,敏感、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十分重要。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2011年9 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感染科肺结核病组患者194例,年龄16~83岁,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肺结核诊断标准。
对照组为40名健康体检者,来自体检中心,年龄21~50岁。
2 方法
2.1 仪器及试剂 PBT-X4型生物芯片识别仪及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大渊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2 操作方法取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在芯片上编号,在芯片盒窗口滴加200μL 试剂A,使膜表面完全浸湿,待完全渗入后,室温放置1min,加待检血清100μL,待血清完全渗入后,及时滴加300μL试剂B,待试剂B完全渗入后,滴加500μL 了试剂C,待试剂C完全渗入后,最后滴加300μL试剂D,反应完毕后30min内,将芯片和校正光盘分别放入生物芯片识别仪相应位置,按PBT-X4生物芯片识别仪检测操作步骤,在专门软件的支持下对不同抗原点阵的灰度值进行分析,与CUTOFF值比较,大于或等于CUTOFF值为阳性。
结核分枝杆菌3种特异性抗体,即抗结核菌脂阿拉伯甘露糖(LAM)抗体,抗16KDa抗体及抗38KDa抗体,如果
任一抗体检测为阳性,结果则判为阳性。
结果
1 蛋白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
蛋白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结果见表1。
表1 蛋白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结果组例数阳性例数阴性例数肺结核病组
分194 157 37对照组40 2 38
从表1结果可见,蛋白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为80.9%(157/194)。
2 肺结核病组3种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构成比
肺结核病组中3种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构成比结果见表2。
表2 3种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构成比注:“+”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表示检
测结果为阴性抗LAM抗体抗38KDa抗体抗16KDa抗体例数构成比(%)++ 15 7.7++- 127 65.5++- 12 6.2-+- 3 1.5---194 100.0- 37 19.0合计
从表2结果可见,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以抗LAM抗体为最高(79.4%),其次为抗
38KDa抗体(74.7%),最低为抗16KDa抗体(7.7%)。
抗LAM抗体与抗38KDa抗体同时阳性的阳性率最高(65.5%),单个抗原的抗体阳性比例较少[1]。
讨论
结核蛋白芯片系统的基本原理是以微孔滤膜为载体,利用微阵列技术将纯化的结核菌脂阿拉伯甘露糖(LAM)、16kDa和38kDa等3种蛋白抗原固相于同一膜片上,并利用微孔滤膜的渗滤、浓缩、凝集作用,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膜上快速进行,复合物再与胶体金标记的抗人IgG作用,在膜上形成紫红色斑点。
显色后芯片放入芯片阅读仪,在专门软件的支持下对不同抗原点阵的灰度值进行分析。
本文结果显示,蛋白芯片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动态观察肺结核病患者的疗效有良好的作用。
蛋白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较敏感和特异的纯化抗原为细胞壁 LAM,16KDa和38KDa蛋白.LAM是构成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其特异性强,能刺激结核感染者产生抗体;16KDa蛋白是有潜力的免疫诊断抗原,38KDa 蛋白为脂蛋白,其与细胞膜或者菌体表面的脂肪结构相连,结核病的免疫特征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增强。
据研究资料显示,检测抗LAM抗体、抗
38KDa抗体能为临床医生对结核病提供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2],并且可以根据他们的阳性与否来观察疗效和调整用药方案和剂量。
当抗LAM抗体、抗38KDa抗体任意一指标为阳性结果时,表示肺结核患者体内有活动性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存在,仅当抗16KDa抗体为阳性时,表示患者体内有结核分支杆菌抗体(不排除卡介苗接种的影响);当3项指标均为阳性时,表示患者体内有活动性结核分支杆菌存在,需要及时的给予抗痨治疗[3]。
当治疗有效,感染控制后,抗LAM 抗体、抗38KDa抗体、抗38KDa抗体水平下降。
本文显示,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为80.9%(157/194),特异性为95.0%(38/40),阳性率为98.7%(157/159),阴性率为50.7%(38/75)。
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抗LAM抗体最高,抗16KDa抗体最低,单个抗原的抗体阳性比例
较少。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阳性率与肺结核患者病程长短有关系,病程长,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国内也有文献报道[4]。
综上所述,蛋白芯片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检测,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肺结核病患者血清中相应的多种抗体,在不同人群中筛查出不同的抗体类型,为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何启军.蛋白芯片法诊断结核病的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5):523-524.
[2]曹军皓,黄前川,赵冰红.结核杆菌蛋白芯片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2010,14(9):1440-1441.
[3]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
24(2):70-74.
[4]张小刚,庄玉辉,何秀云,等.重组结核分枝杆菌38KD和16KD蛋白用于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价值[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5):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