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亳州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17高二上·蒙阴期中) 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同时标注下列标志的是()
A . 乙醇
B . 盐酸
C . NaOH
D . HNO3
2. (2分) (2018高一上·盘县期中) 下列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且油层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的是()
A . 四氯化碳和水
B . 酒精和水
C . 植物油和水
D . 硫酸和水
3. (2分) (2018高一下·许昌期末) 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下列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的变化是()
A . 酒精溶解于水
B . 白磷熔化
C . 氯化钠受热熔化
D .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4. (2分) (2020高一下·泸县月考) “纳米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 . 不能透过滤纸
B . 有丁达尔效应
C . 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
D . 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5. (2分) (2018高一上·巴彦期末) 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 . 熔融MgCl2、熔融NaOH
B . 液氨、石灰水
C . 石墨、食醋
D . 稀硫酸、蔗糖
6. (2分) (2016高二下·德州期中) 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 振荡混合物,用分液漏斗分离
B . 加入NaOH溶液后振荡,用分液漏斗分离;取下层液体通入CO2 ,待分层后分液
C . 加水振荡后用分液漏斗分离
D . 加稀盐酸振荡后,用分液漏斗分离
7. (2分) (2015高一上·福建月考) 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大的是()
A . 1L 0.1mol•L﹣1的KCl溶液
B . 0.2L 0.1mol•L﹣1的盐酸溶液
C . 0.1L 0.1mol•L﹣1的AlCl3溶液
D . 0.3L 0.1mol•L﹣1的MgCl2溶液
8. (2分) (2018高三上·静海月考)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目为0.01NA
B . 当H2O与Na2O2反应生成1 molO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4NA
C . 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1NA
D . 1 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3+离子数目为0.1NA
9. (2分)在强酸性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 K+、Ba2+、Cl-、NO3-
B . Ca2+、Al3+、HCO3-、Cl-
C . Na+、AlO2-、OH-、SO42-
D . K+、NH4+、NO3-、Fe2+
10. (2分) (2019高一上·黄陵期中) 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变化是()
A .
B .
C . HNO 3 NO
D . Al2 O 3 Al(OH)3
11. (2分)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 . 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的Na+和SO42﹣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 . 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 ,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
C . 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 . 10℃时,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 mL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12. (2分) (2019高一下·北仑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A . A
B . B
C . C
D . D
13. (2分) (2017高一上·澄海期中)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 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B .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C .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a2++2OH﹣+Cu2++SO42﹣═BaSO4↓+Cu(OH)2↓
D .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Ag++Cu═Cu2++Ag↓
14. (2分)同温同压下,质量忽略不计的两气球A和B,分别充入X气体和Y气体,且充气后两气球的体积相同.若相同条件下,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O2中上浮.下列叙述或表示正确的是()
A . 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B . X可能是N2 , Y可能是CH4
C . X气体的密度小于Y气体的密度
D . 充气后A气球质量比B气球质量大
15. (2分) (2016高一上·佛山期中) 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看好.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Na2O2只作氧化剂
B . 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 O2是还原产物
D . 2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8mol电子转移
16. (2分)(2020·西安模拟) 甲、乙、丙三种有机化合物的键线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甲、乙的化学式均为C8H14
B . 乙的二氯代物共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 . 丙的名称为乙苯,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 . 甲、乙、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二、综合题 (共4题;共21分)
17. (4分) (2018高一上·奉新月考) 在热的稀硫酸中溶解了7.6gFeSO4固体,当加入50mL0.5mol·L-1KNO2溶液时,其中的Fe2+全部转化成Fe3+ , KNO2也完全反应并放出NxOy气体。
(1)配平FeSO4+KNO2+ H2SO4 = K2SO4+ Fe2(SO4)3+ □↑+H2O。
a.请填好方程式中的系数________。
b.□中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检验反应后溶液中的Fe3+的具体操作方法为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当生成NxOy气体的体积为2.24L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
18. (5分) (2018高一上·江西期中)
(1)在标准状况下,4.48LCH4和CO2的混合气体质量为6.0g,则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其中CH4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将17.1gBa(OH)2溶解在水中,配成100mL溶液,配好后从中取出10mL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则稀释后所得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
(3)在标准状况下,VL某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解在1L水(水的密度近似为1g/cm3)中,假设气体完全溶解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3 ,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________mol/L(用以上字母表示,且必须化简)。
(4) ZnSO4溶液中含有少量Fe2+ ,为了除去这种离子,调节溶液的pH为5,然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使之生成沉淀。
已知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 ,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19. (3分)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取1.43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求:
(1) Na2CO3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2) Na+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3)取出20ml该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使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004mol·L−1 ,求加入蒸馏水的体积________。
(设稀释时,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忽略不计)
20. (9分)(2018·北京)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₂,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
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锰被还原为Mn2+)。
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 ________ 。
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
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
________。
(2)探究K2FeO4的性质
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
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Ⅰ.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
Ⅱ.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
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₂________ (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Cl2和
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 >MnO4-,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滴入MnSO4和足量H2SO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 > MnO4-,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
理由或方案: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
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4题;共21分)
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考点:
解析:
答案:18-1、答案:18-2、答案:18-3、答案:18-4、考点:
解析:
答案:19-1、答案:19-2、答案:19-3、考点:
解析:
答案:20-1、答案:20-2、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