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20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2020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9高三上·颍上月考) 春秋时期的战事由驾战车的贵族所支配,他们根据骑兵的规划交战,对他们来说,威信和“面子”更重于实际所得。

战国时期的战事由职业的将领所支配,他们为雇佣他们的任何国家拼死作战,争夺领土和资源。

战车的作用大为降低,而群体步兵的作用则相应地提高了。

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 . 传统道德日渐沦丧
B . 战争惨烈程度加深
C . 社会转型不断加剧
D . 争霸战争方式增多
2. (2分)下列选项是某班同学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引用的内容。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 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
B . 汉朝乡村大量出现“草市”
C . 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
D . 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
3. (2分) (2017高三下·河北月考) 对图中《明中后期的国内市场略图》中所蕴含信息分析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粮食交易突破了地方市场的局限
B . 增辟商业路线、长距离运销兴盛
C . 大一统的局面保障了国内统一市场
D . 市场化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主导
4. (2分)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B . 东汉时我国的制瓷技术达到成熟阶段
C . 唐朝北方青瓷、南方白瓷享有盛名
D . 清代发明了珐琅彩(粉彩)瓷器
5. (2分)有史家在评价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时写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该史家关切的是()
A . “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精神
B .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C . 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D . 史家当具史才、史学、史识、史德
6. (2分)到达过亚洲的西方航海家有
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7. (2分)“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材料认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是()
A . 满足了欧洲人对金银的渴望
B . 使得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C . 推动了欧洲小农经济的发展
D . 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展
8. (2分)(2017·泸州模拟) 1623年,英国颁布的“垄断法”规定:专利权应当授予第一个真正的发明人;发明必须是就新产品而做出的;专利权人享有独家生产或制造该产品的权利,有效期为14年;他人在此期间不得利用该项发明。

这一规定()
A . 有利于新技术与市场结合,激励技术创新
B . 表明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
C . 使专利保护具排他性.阻碍英国工业革命
D . 阻断知识共享,增加技术诀窍灭失的风险
9. (2分)下表为1885—1913年英美专利注册数比较表。

据此推知()
A . 英国无力引领世界科技前沿
B . 移民成为美国科技发展动力
C . 美国经济发展潜力与日俱增
D . 美国经济实力开始超越英国
10. (2分) (2017高一下·菏泽期中)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 . 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 .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 . 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 . 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11. (2分)“中国学术精致,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

其礼教政俗,已不免予夷狄之陋,学术义理之微,则非彼所能梦见矣。

”该观点的核心是
A . 抨击西方制度礼仪
B . 强调传统制度的优越
C . 认可西方经济强大
D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2. (2分)据统计,从19世纪60年代到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对近代产业投资约2796.6万银元,其投资总额占我国此时期近代产业资本的70.48%。

这说明当时()
A . 民间资本对近代工业的冷淡
B . 国家资本极力排斥民间资本
C . 近代工业化是现出畸形发展
D . 国家资本主导着工业化进程
13. (2分) (2017高一下·金华期中) 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A . 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B . 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C .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始终发展缓慢
D . 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4. (2分) (2017高一下·内蒙古期中)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包括()
①美国商品的涌入②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③官僚资本的压迫④繁重的捐税负担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5. (2分) (2017高三上·武邑月考) 1958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中说:“‘二五’时期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群众路线来进行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这样,国家可以少出资金。

比如,农民在‘二五’时期义务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开荒、改造耕地、造林等等,用工资计算,劳动折价约在500亿元左右,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

”这一论断()
A .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好转
B . 是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肯定
C . 指出了农村集体化的优越性
D . 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
16. (2分)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是
A .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
D . 1978年开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17. (2分) (2017高二下·荆门期末) 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才最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说明()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已初步确立
B . 中国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
C . 宪法保障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性措施
D . 中国从此进入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发展时期
18. (2分)(2019·南平模拟) 下表是《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关于实行包产到户生产队的统计数据。

据此可知()
A . 原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B . 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
C . 农村经济体制革新成为社会共识
D . 农业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基本建立
19. (2分) (2019高二下·包头期中)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由此可见,商代()
A . 耕作方式为刀耕火种
B . 农产品大多进入流通领域
C .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D . “众人”大多应属自耕农
20. (2分) (2017高一下·武威期中) 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

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

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据材料指出当时的中国社会
A . 废止缠足,封建束缚破除
B . 女子入学,近代教育普及
C . 恋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D . 婚俗观念,受到西方冲击
21. (2分) (2017高一下·扶沟期中) 1881年,中国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但清政府却用骡马充当火车头,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这反映了清政府()
A . 维护国家尊严
B . 维护自身统治
C . 仇视外洋事物
D . 愚昧无知
22. (2分) 20世纪30年代,某报刊评论道:“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

每至礼拜日,必有许多少
年男女同乘一车,疾驰于南京路、静安寺路、福州路。

”这说明()
A . 汽车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
B . 近代上海的交通日益便利发达
C . 近代上海的奢侈风气最为盛行
D . 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23. (2分)服饰和习俗的流行不仅反映时代思潮,有时也会与国际形势紧密相联,下列流行时尚中,与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紧密相关的是
A . 中山装的普及
B . 剪辫易服的出现
C . 改良旗袍的流行
D . 列宁装的盛行
24. (2分)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这话集中体现了()
①罗斯福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
②新政是在维护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的改革
③新政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④新政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25. (2分) (2019高一下·潍坊月考) 苏联“一五”期间(1928—1932年),三个主要的钢铁厂以及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第聂伯河水电站等大型项目都引进了美国、德国的设备和技术,并得到外国工程师的帮助。

这一现象出现的外部原因是()
A . “大萧条”肆虐西方
B . 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C .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D . 罗斯福新政初见成效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40分)
26. (10分) (2017高二下·张家口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官们自应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思想的集团。

他们都知道施政出于仁民爱物之心,亦即同情和怜恤之心,文官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

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
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

皇帝没有办法抵御这种力量,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

万历皇帝明白了自己立常洵的计划不能成功,就心灰意懒,对这个操纵实际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

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

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也使他们结成小集团。

出生于一省一县,是为“乡谊”。

同一年考中举人或进士,是为“年谊”。

婚姻关系,包括男女双方的远亲近属,是为“姻谊”。

这多种的“谊”是形成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明朝的历史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即万历丁亥年的年鉴。

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摘编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在中世纪,所有官员都是国王的臣仆。

官吏的升迁完全取决于门第出身和对国王的忠诚,这就是所谓的“恩赐官爵制”。

直至19世纪末,政府的管理职能十分有限,主要是维护社会秩序,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公职人员的任用仍以任命为主。

恩赐官职与政党分赃导致了大量贪污腐败。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公职人员的管理并没有形成科学的规范与相应的制度。

此外,在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议会至上”的时代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行政专横”。

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迅速增强,迫切需要改革公职任用制度,提高行政效率。

许多政治性报刊开始不断刊登介绍中国录用官吏的程序和做法,主张实行中国式的文官考试。

——摘编自周金昭《英国政府文官制度改革回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文官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仁宇为什么说“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欧洲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官制度的认识。

27. (20分) (2019高一下·沭阳月考) “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

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

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1914年一战爆发。

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

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

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

(3)材料三中的“同根相煎”是何意?
(4)假如你是1916年某报的记者,请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

28. (10分)(2019·余杭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佛总统不顾美国经济协会 1000多名成员的警告于1930年6月颁布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

此法提高了约75种农产品和925种制造商品的关税率,其中农产品关税的平均水平从20%增为43%,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评从33%增至40%.……从1929年到1938年,美国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2.2%和15.6%下降到8.1%和13.4%,倒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

--阿瑟•林克《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二1945年9月,美国向英国提交了基于国务院起草的扩展世界贸易和就业计划书,他规划了美国贸易政策的基本要求:(1)关税作为规范贸易的主要手段,尽量减少非关税壁垒的存在;(2)降低关税率;(3)基于无条件最惠国原则基础上的世界贸易体系。

--王志《美国多边贸易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胡佛总统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产生的经济影响。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有何变化?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
考点:
解析:
答案:25-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40分)答案:26-1、
答案:26-2、
考点:
解析:
答案:27-1、答案:27-2、答案:27-3、答案:27-4、考点:
解析:
答案:28-1、
答案:28-2、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