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模拟】版高考政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精品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A组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
时间:10分钟分值:32分
1.(2015河南中原名校一模,1)2014年9月4日,台湾警方通报,经查发现郭姓涉案嫌疑人经营地下油厂,用回收馊水油和皮脂油等混制食用油,强冠公司以低价购进并制成“全统香猪油”上市贩售。
台湾地区发生“问题油”事件后,上海食药监局高度重视,9月6日通知相关企业自查,同时开展全市核查,共发现并下架问题食品约8 700件。
这些问题油( )
A.是商品,因为它们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了交换
B.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C.不是商品,因为它们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2.(2015江苏淮阴中学一模,4)201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人民币全年升值幅度达3%。
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是由直观反映出来的。
( )
A.汇率
B.外汇
C.物价
D.外币
3.(2015山西忻州四校联考,1)2014年5月22日,张老板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78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34万元,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44万元和利息10万元。
在这一购房过程中,利息10万元、首付34万元、房价78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A.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4.(2015重庆一中一模,3)重庆一中几位同学准备去北京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去北京之前,他们用支付宝从网上成功订购了从重庆到北京的飞机票,并预订了宾馆,费用从他们的储蓄卡中扣除。
这一过程包含的经济学现象有( )
①现金结算②信用透支
③电子货币④转账结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4年国庆将至,网络预订车票已开始。
据此回答下题。
5.(2015江苏淮安二模,3)小王从网上成功预订了一张高铁一等票,确认购买资格后,即从其提供的信用卡上扣除车票费用。
这种结算方式( )
A.增加了运输部门利润
B.提高了消费者的地位
C.降低了该商品的价值
D.减少了现金使用,方便了消费
6.(2014江苏盐城一模,3)由于美国经济显现了诸多的积极信号,市场普遍预期美国将于2013年第四季度开始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如果预测属实,不考虑其他因素,这将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①中国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②中国等新兴市场股市出现全线飘红
③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竞争力增强,外汇收入增加
④我国对美国的债权升值,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2014山东威海一模,2)2013年中国慈善排行榜4月27日在京揭晓,榜单入榜慈善家311位,捐赠总额约为70.99亿元。
该活动以寻找榜样的力量、弘扬现代公益精神为宗旨。
慈善家们的捐助行为告诉我们( )
A.财富的使用比创造更有意义
B.财富的多少是衡量人生意义的标尺
C.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D.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
8.(2014江苏徐州一模,6)2013年5月24日,央行披露,今年第一季度,全国银行卡交易金额达100.27万亿元,同比增速大幅提升至19.34%。
这是全国银行卡交易金额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相当于每分钟通过银行卡交易的金额规模超过7.7亿元。
我国上述银行卡交易金额的增长( )
A.表明使用银行卡比现金更方便安全,有利于商品流通
B.说明银行卡具有实际货币的功能,取代了人民币的价值作用
C.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有利于拓展商业银行信贷的渠道,增加银行储蓄收入
B组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
时间:10分钟分值:32分
1.(2015山东文登三模,1)今年秋天,山东、河北等地冬枣丰收,造成滞销,在当地政府、媒体和一些大型超市的帮助下,冬枣滞销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的跳跃”。
这一过程之所以被称为“惊险的跳跃”,是因为( )
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
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
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
2.(2015皖南八校一模,3)表欧元兑美元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根据上表数据判断汇率的变化将有利于( )
A.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B.欧元区对中国的出口
C.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
D.欧元区对美国的出口
3.(2015河北唐山摸底,12)假定2014年某国销售商品总量为10 000亿件,每件价格为16元,一年中货币流通速度为20次。
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的货币发行量应为亿元。
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 000亿元纸币,这时1元钱的购买力相当于元,通货膨胀率
为。
( )
A.4 000 0.5 50%
B.8 000 0.5 100%
C.16 000 2 150%
D.8 000 0.5 200%
4.(2015安徽示范高中联考,8)央行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初,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82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 097亿美元。
充足的外汇储备( )
①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能力、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②是长期以来我国过度依赖进口造成的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④对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等具有重大意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2015湖南衡阳八中三模,2)人民币升值,会对我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下图中Q表示人民币升值、P表示出口贸易、T表示海外投资、E表示进口贸易、I表示外汇储备安全性。
其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14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三模,1)2013年10月1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和白银的期货价格分别收于每盎司1 251.75美元和每盎司20.23美元,黄金价格是白银价格的60多倍。
这表明( )
A.期货市场上的黄金和白银是商品
B.黄金的价值量是白银的60多倍
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D.生产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低于白银
7.(2014河南郑州第二次质量预测,12)假定去年某国M商品的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360元,美元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为1∶6.3。
如果今年该国M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M 商品用美元标价为50美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据此可以算出今年该国货币对美元( )
A.升值5%
B.升值4.8%
C.贬值5%
D.贬值27.1%
8.(2014安徽合肥二模,1)下表为2011年至2013年甲国货币与乙国货币的汇率变化情况。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 )
①有利于甲国对乙国投资
②有利于乙国偿还甲国的外债
③甲国货币兑换乙国货币的汇率升高
④有利于甲国对乙国的商品出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A组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
1.B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问题油没有商品应有的使用价值,也没有价值,B符
合题意,不选A、C、D。
2.A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的变化直观反映了两种货币的币值变化,因此A正确;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
3.D 货币的职能有五个: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考生要特别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如果考的是“价值尺度”,通常用的提示词是“标价、价格、值多少钱”;如果考的是“流通手段”,通常用的提示词是“买、购、付、花多少钱”;“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区别是:流通手段是钱货两清,而支付手段是赊销,或者只和钱有关,如工资、租金、利息等。
由此可见,房价是价值尺度,首付是流通手段,利息是支付手段,对应的答案是D。
4.B 题中用支付宝从网上成功订购了从重庆到北京的机票,并预订了宾馆,费用从他们的储蓄卡中扣除,可以看出他们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完成的交易,使用的是电子货币,③④正确。
材料中的行为没有涉及使用现金;也没有涉及提前消费,进行透支,故①②与题意不符。
故选B。
5.D 本题考查信用卡的优点。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
“小王从网上成功预订了一张高铁一等票,确认购买资格后,即从其提供的信用卡上扣除车票费用”,这种结算方式属于信用卡转账结算。
答案为D。
6.C 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表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将会上升,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这有利于增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的竞争力,外汇收入增加,也有利于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故③④正确,应选C。
①②与题意不符。
7.D 本题考查金钱观的有关知识。
正确的金钱观应是“取之有道、用之有益”,慈善家们的捐助行为就是践行正确金钱观的体现,故选D。
8.A 本题考查银行卡的有关知识。
银行卡交易金额的增长,表明使用银行卡比现金更方便安全,故选A。
B组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
1.A 根据材料中的“冬枣滞销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的跳跃’”可知,这里“跳跃”的过程是商品价值的实现,之所以被称为“惊险的跳跃”,是因为商品价值的实现具有不确定性,如果不能实现这一“惊险的跳跃”,枣农利益就会受损,故选项A正确;选项
B、C、D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
答案选A。
2.C 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升高,意味着欧元升值,美元贬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降低,意味着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
本币升值,对于本国来说,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因此排除A和D;由6月的1欧元=1.27×6.236≈7.92元人民币,到9月的1欧元
=1.36×6.136≈8.345元人民币,可以得出欧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因此答案选C,不选B。
3.B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量×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2014年某国销售商品总量为10 000亿件,每件价格为16元,一年中货币流通速度为20次。
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的货币发行量应为8 000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
000亿元纸币,这时1元钱的购买力相当于0.5元,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为100%。
故选B。
4.D 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能力、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故①④正确,应选D。
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出口造成的,排除
②;③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5.C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海外投资,而图像②中海外投资数量是下降的;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出口数量会减少,而图像③中出口数量是增加的,因此排除②③。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进口,①正确;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外汇储备安全,④正确。
故选C。
6.A 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故B、D错误;C与题意不符;黄金和白银可以在期货市场上交易表明黄金和白银是商品,故选A。
7.A 因今年某国M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故今年M商品的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360÷(1+20%)=300(元)。
因今年M商品用美元标价为50美元,故今年美元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为50∶300=1∶6。
因去年美元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为1∶6.3,故今年该国货币对美元升值,设升值幅度为x%,则6.3/(1+x%)=6,解之,x%=5%,答案选A。
8.A 由表可知,2011年至2013年,乙国货币兑换的甲国货币减少,甲国货币升值,乙国货币贬值,由此可以推断出,甲国货币兑换乙国货币的汇率升高,有利于甲国对乙国投资,不利于甲国对乙国的商品出口,不利于乙国偿还甲国外债,①③正确切题,②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