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课件24: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经济林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
果园或人工草地
农田
鱼塘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探相究互:P联43系思的考水体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市场价格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引起; 3 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光照热量 影响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 候 降 水 不同生物的水分要求不同;
昼夜温差 影响作物品质;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
农作物 水稻 小麦 玉米 棉花 茶叶 甘蔗 甜菜 油菜 花生 柑橘 苹果
重要作物生长条件
自然条件 好暖喜湿,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东部季风区,秦淮以南) 耐寒耐旱,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 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分布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喜高温多雨,怕涝,分布在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如我国江南地区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一般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 分布在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喜温凉、耐盐碱,生长期短 喜温暖气候和肥沃土壤,我国多分布长江以南地区 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喜湿润,怕寒冷,分布在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一般在长江以南) 喜光,较耐寒,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副业(采集、打猎、农民家庭兼营工业等)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农业的区位因素 概念
绝对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相对区位 农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影响因素
自然 因素
气候
地形、土壤
水源
人文 因素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技术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因素 • 自然因素 气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因素 •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姜你军 辣翻天
蒜你狠
被姜军
豆你玩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因素 •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 影响商品农业的布局。
降水量(㎜)
500 400 300 200 100
孟买
北京
0
罗马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探相究互:P联43系思的考水体
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该地为 何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模式?
地形 位于我国湿润区, 年降水量大。丘上种林草, 是防止水土流失;缓坡修 2 梯田种水果和粮食;地势 低洼处挖鱼塘,这样合理 利用土地。
主导因素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1
作物生长习性:作物生长所需的特殊自然条件即为该农业生产的主导 因素。如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2
限制性因素:某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后,该限制性因素就 成为主导因素。如干旱、半干旱地输,需要接近市场的,其主导因素是 市场。如城郊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选择 • 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 限制因素 指制约某区域农业发展的因素
1 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2 高纬度寒冷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
3 高海拔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探相究互:思联考系主的要水因体素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选择 • 概念 综合考虑多种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实现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 用,获得生态系统的最佳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质就是对 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选择 • 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
?一、探相究互:P联43系思的考水体
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 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
季风气候区雨热同
期,适合水稻生长的 条件,而地中海气候 1 雨热不同期,高温期 降水少,缺少灌溉水 源。
气温(℃)
15 0 -15 -30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因素 •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 影响商品农业的布局。 政策 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科技 机械、化肥、良种、冷藏等对农业的影响 劳动力 数量与素质对农业影响大。 食物结构 影响作物种类。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2.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者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 但效果不好。 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 4.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 5.杭州市周围形成大型的蔬菜、乳、肉、蛋的农业生产基地。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7.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因素 • 自然因素
地形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因素 • 自然因素
土壤 酸碱度、肥力等影响农业物和农业生产。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因素 • 自然因素
水源 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气候 土壤 地形 水源 市场 政策 技术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选择
• 郊区农业
地价
一般说来,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只能选择单位 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等。
交通
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生产应分布在近城镇及交通方 便的地方。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生产活动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概念
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特点
• 地域性 • 季节性和周期性
类型
• 狭义农业:指种植业或农作物的栽培. • 广义农业:指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