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17高一上·桂林期末)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 FeCl3=Fe2++3Cl﹣
B . NaOH=Na++OH﹣
C . H2SO4=H2++SO42﹣
D . NaHCO3=Na++H++CO32﹣
2. (2分) (2016高三上·山西期中) 根据下图所给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碳的燃烧热为b kJ/mol
B . 2C(s)+O2(g)═2CO(g)△H=﹣2(b﹣a) kJ/mol
C . 2CO2(s)═2CO(g)+O2(g)△H=+a kJ/mol
D . C(s)+O2(g)═CO2(g)△H<﹣b kJ/mol
3. (2分) (2016高一上·甘肃期中) 下列各反应,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 氢氧化铜与盐酸;氢氧化铜与醋酸
B .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C .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
D . 石灰石与稀硝酸石灰石与稀盐酸
4. (2分) (2017高二下·广安期末) 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图1所示装置用于Cu和浓H2SO4反应制取少量的SO2气体
B . 图2所示装置用于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C . 图3所示装置配制100 mL 0.1 mol·L-1的硫酸
D . 图4所示装置用于分离出溴苯
5. (2分) (2019高一下·长治月考) 已知硒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IA族元素,关于硒的性质判断肯定不正确的是()
A . 硒的含氧化合物以Se2O4形式存在
B . 硒的含氢化合物以H2Se形式存在
C . 硒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差
D . 硒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O4
6. (2分)下列有关氨和铵盐说法正确的是()
A . 氨和铵盐都易溶于水,都能生成NH
B . 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C . 实验室制备氨气可用如图所示试剂和装置
D . 铵盐受热分解都能产生氨气
7. (2分)某化学小组拟设计微生物燃料电池将污水中的乙二胺[H2N(CH2)2NH2]氧化成环境友好的物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均为石墨电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b
B . H+经质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C . 放电一段时间b极附近pH不变
D . a电极发生反应:H2N(CH2)2NH2+16e-+4H2O==2CO2↑+N2↑+16H+
8. (2分) (2016高一下·望都期中) 21世纪是钛的世纪.在800℃~1000℃时电解TiO2可制得钛,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为电源的正极
B . 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 阴极发生的反应为:TiO2+4e﹣═Ti+2O2﹣
D . 每生成0.1mol钛,转移电子0.2mol
9. (2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中)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其总反应方程式为:xLi + Li1-xMn2O4 LiMn2O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为电池的正极
B . 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C . 充电时,外接电源的负极与b相连
D . 可用Na2SO4溶液代替Li2SO4溶液
10. (2分) (2018高二下·朝阳期末)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盛放在U形管中的饱和NaCl溶液(滴有酚酞溶液),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通电后,NaCl发生电离
B . 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附近溶液先变红
C . 当阳极生成0.1 mol气体时,整个电路中转移了0.1mole-
D .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式为:2NaCl+2H2O 2NaOH+H2↑+Cl2↑
11. (2分)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 .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 . 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 . 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12. (2分)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 . 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 . 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 ,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 . 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13. (2分) (2020高二上·运城期末) 化学实验小组在学习化学电源和氯碱:工业相关知识后,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他们设计组装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已知a为石墨电极;b为铁电极;c为铝电极(已除去表面氧化膜);d为多孔石墨电极,烧杯中是足量饱和食盐水(滴有酚酞),连好导线后,电流计指针发生明显偏转。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b为负极,d为阳极
B . 一段时间后,a和d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C . b电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D . 当电解一段时间,B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时,停止实验,再将A中溶液倒入B中混合,充分振荡,沉淀全部消失
14. (2分) (2018高一下·遂宁期末)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 . 负极反应为Ag-e-=Ag+
C . 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D . 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15. (2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期中) 某学生欲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
A .
B .
C .
D .
16. (2分)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铜锌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是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铜
B .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C . 把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 . 把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CuCl2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二、综合题 (共2题;共6分)
17. (3分)蕴藏在海底的大量“可燃冰”,其开发利用是当前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课题。
用甲烷制水煤气(CO、H2),再合成甲醇可以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
下面是产生水煤气的几种方法:
① CH4(g)+H2O (g)=CO (g)+3H2(g) △H1=+206.2kJ·mol-1
② CH4(g)+ O2(g)=CO(g)+2H2(g) △H2=-35.4 kJ·mol-1
③ CH4 (g)+2H2O (g)=CO2 (g)+4H2(g) △H3=+165.0 kJ·mol-1
(1) CH4(g)与CO2 (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也可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来解决能源问题,如下图装置所示。
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VL。
①0<V≤33.6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
②V=44.8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
(3)工业合成氨时,合成塔中每产生1molNH3 ,放出46.1kJ的热量。
某小组研究在上述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
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的时间
达平衡时体系
能量的变化/kJ N2H2
NH3
①140t1 min放出热量:36.88kJ
②280t2 min放出热量:Q
①容器①中,0-t1时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υ(H2)=________。
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73.76kJ
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平衡时,容器中N2的转化率:①<②
e.两容器达到平衡时所用时间t1>t2
(4)下图是在反应器中将N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充入后,在200℃、400℃、600℃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体积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
①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
②上图中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
③M点对应的H2转化率是________。
18. (3分) (2018高二下·洛阳期末) 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
下图为电池示意
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________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_____(用a、b和箭头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________ 。
(4)使用上述电池电解(均为Pt电极)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原理如下图所示。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5)氢气的制备和存储是氢氧燃料电池能否有效推广的关键技术。
有人提出利用光伏发电装置电解尿素的碱性溶液来制备氢气。
光伏发电是当今世界利用太阳能最主要方式之一。
图1为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图2为电解尿素[CO(NH2)2](C为+4价)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电解泄中隔膜可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①图1中N型半导体为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该系统工作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 =CO32-+N2↑+6H2O,若A极产生7.00 g N2 ,则此时B极产生________L H2(标准状况下)。
三、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
19. (4分) (2019高二上·杭锦后旗期末) 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 C4H8(g) + H2(g)ΔH1已知:②C4H10(g) + O2(g)= C4H8(g) + H2O(g) ΔH2=-119 kJ·mol-1③H2(g) + O2(g)= H2O(g) ΔH3=-242kJ·mol-1.反应①的ΔH1为________ kJ·mol-1。
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_______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
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
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
590 ℃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0. (2分)镍、钴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应用广泛。
从某含镍废渣(含主要成分为Ni、CoO、Co2O3 及少量杂质Al2O3)提取碳酸钴、硫酸镍的工艺如下:
已知:25℃,Ksp[Co(OH)2]=4.0×10-15 , lg2=0.3
(1)酸浸时需将含镍废渣粉碎,目的是________,酸浸时通入SO2的作用是________。
(2)“除铝”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25℃,若“沉钴”开始时c (Co2+) = 0.010 mo/L,则控制pH≤________时不会产生Co(OH)2沉淀。
(3)一定浓度的Ni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O和NaOH混合液,可制得NiOOH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
NiOOH可用于制备碱性镍氢电池,该电池工作原理: NiOOH+ MH Ni(OH)2+M(M为储氢合金)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4) NiSO4溶液可经过操作A得到NiSO4·7H2O晶体,俗称“翠矾”,操作A具体是指________。
煅烧该晶体时剩余固体质量与温度变化曲线如图,已知该曲线中D处所得产物均为氧化物,写出C到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1. (4分) (2017高二上·天津期末) 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二甲醚等清洁燃料.从天然气获得合成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CH4(g)+H2O(g)⇌CO(g)+3H2(g)△H1=206.1kJ•mol﹣1
②CH4(g)+CO2(g)⇌2CO(g)+2H2(g)△H2=247.3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测得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进行的前5min 内,v(H2)=________;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________.
(2)如图2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 ,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
①可以判断甲容器中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生成CH4的速率是生成CO的速率的2倍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容器内各气体的浓度保持不变
②甲乙两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化学反应速率:v (甲)>v (乙)
b.甲烷的转化率:α(甲)<α(乙)
c.压强:P(甲)=P (乙)
(3)反应③中△H3=________ kJ•mol﹣1 .800℃时,反应③的化学平衡常数K=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如表:
CO H2O CO2H2
0.5mol8.5mol 2.0mol 2.0mol
此时反应③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填代号).
a.v(正)>v (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综合题 (共2题;共6分) 17-1、
17-2、
17-3、
17-4、
18-1、
18-2、
18-3、
18-4、
18-5、
三、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
19-1、
19-2、
19-3、
20-1、
20-2、20-3、20-4、21-1、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