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06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06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
点》的通知
【法规类别】义务与基础教育
【发文字号】沪教委基[2006]1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5.12.31
【实施日期】2005.12.3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
《2006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沪教委基[2006]1号)
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有关局、公司教育处:
现将《2006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2006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二00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附件:
2006年,上海基础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八次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础教育工作,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全面落实2004年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认真制定市和区县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继续深化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聚集各方力量,突破发展瓶颈,统筹教育资源,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实施基础教育“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一、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推进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普及
1、全面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

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幼儿园建设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改善办园条件,使幼儿园舍建设基本达标,缓解幼儿入园矛盾。

2、积极推进0—3岁早期教育工作。

全面推广国家“十五”重点课题《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实验成果,逐步普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

二、以教育内涵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实施义务教育职责。

区县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并实施本地区教育发展规划和目标,要根据《教育法》要求,做到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使校舍、场地、教学设施设备等建设和配置达到市颁标准。

市、区县财政要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市继续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崇明、南汇、奉贤、金山等远郊区县及财政相对困难地区的义务教育,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区县财政也要对财政困难地区实行倾斜政策,改善这些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引导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实验,进一步完善本市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和培训提高三位一体的体制与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各中小学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工作,着力建立素质教育实验
学校教育改革实验的常态管理机制,鼓励中小学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开展学校教育改革实验,认真做好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实验成果的展示和应用推广工作,发挥实验学校的辐射和带头作用。

5、推进特殊教育发展。

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的服务水平,实施特教学校标准化建设,开展特教学校校舍建设及装备现状自查与调研,制定本市特殊教育学校装备标准,完善特殊教育的基础服务设施。

总结和推广上海市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经验,促进特教学校内涵发展。

开展区县特教康复指导中心建设工作和随班就读实验区的评估工作;召开上海市随班就读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实验区的工作经验与实验成果。

6、完善帮困助学工作。

认真总结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两免一补”和特殊教育学校减免学习费用的经验,健全实施办法和运行机制,确保本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研究并制定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方案。

7、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

区县要建立和完善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制度,充分挖掘潜力,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公办学校接受数量与规模,逐步提高接受比例。

加强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学校的管理,同时,帮助这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安全、卫生,提高教学质量。

8、开展立法调研。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修订与颁布,认真开展《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规定》的立法调研和文本起草工作,依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建立以开放多样和高标准高质量为特点的现代高中教育体系
9、合理调整高中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

区县要结合城市建设和发展,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社会多种资源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探索多种所有制发展高中教育的新途
径、新模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优质和特色民办高中。

10、加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

认真总结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年检工作的经验,促进学校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指导区县开展区(县)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