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021年《植物生物学》考试试卷(26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021年《植物生物
学》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50分,每题5分)
1. 无隔菌丝为初生菌丝,有隔菌丝为次生菌丝。
()[西北大
学2006研]
答案:错误
解析:无隔表皮是指无横膈膜,其内含多个核的菌丝;有隔菌丝是帕
尼诺区横膈膜,膜上具小孔,细胞内含1个、2个或多个铀的菌丝。
菌丝的隔膜与其是初生菌丝还是次生菌丝无必然联系。
担子菌亚门的
营养体均为有隔菌丝组成的菌丝体,有初生菌丝体、次生菌丝体和三
生菌丝体之分。
2. 在蕨类植物生活史中,只有一个能独立生活的植物体,即孢子体。
()
答案:错误
解析:在蕨类植物生活史中所,有根系两个能独立生活的植物体,即
孢子体和配子体。
3. 孢子植物就是低等植物。
()
答案:错误
解析:孢子植物中的藻类、菌类和地衣是低等植物,而苔藓植物和苔
藓是高等植物。
4. 团藻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同配生殖。
()
答案:错误
解析:团藻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卵式生殖。
5. 土壤中的水液进入根中后,可通过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直接
进入维管组织。
()
答案:错误
解析:
6. 半知菌都是由隔菌丝组成的,其无性生殖产生分生孢子。
()答案:错误
解析:多数半知菌是由隔菌丝组成的,其无性繁殖多数产生分生孢子。
7. 凤梨(菠萝)由花序发育而来,属假果。
()
答案:正确
解析:
8. 地钱的孢子同型异性。
()
答案:正确
解析:地钱是苔纲、地钱目、地钱属中最常见的植物,孢子的大小形
态相似,孢子为同型异性,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雌性雏鸟或雄性的原
丝体,原丝体呈叶状,进一步发育形成新的植株体。
9. 石细胞、纤维、输导组织的细胞,成熟后都是死细胞。
()答案:错误
解析:
10.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分泌组织中的内分泌腺细胞所产生。
()答案:错误
解析:植物激素催生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
抑制)自身生理投资过程的有机化合物。
不同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不
一样,植物种子是由植物体内多少部位的细胞分泌的。
内分泌细胞是
组成动物的内分泌腺体的细胞。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
1. 前裸子植物
答案:前裸子植物是指一群功能已绝灭的既具有蕨类植物的特性,也
具有裸子植物的物理性质的植物。
如古蕨下植物的叶为大型的2回羽
状复叶,茎具更发达的次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的管胞裸子植物的形
态结构,但不形成种子。
解析:空
2. 双光增益效应[兰州大学2011研]
答案:双光增益效应是指红光和远红光一并照射促进光合效率的现象。
红降现象和双光增益效应表明,光合作用是由两个光化学反应联合完
成叶绿体的:吸收红光的光系统Ⅱ(PSⅡ)和吸收远红光的将光系统
Ⅰ(PSⅠ)。
这两个光系统以串联的方式协同作用完成光合作用的光
反应过程。
解析:空
3. 子囊果
答案:子囊果是指催生子囊菌类产生子囊的子实体。
原子囊菌纲(半
子囊菌纲)虽不形成子实体,但腔菌纲则呈现出假囊壳。
在真子囊菌
纲中,有的形成没有开口的闭囊果或是有开口的烧瓶的子囊果即子囊
壳(核菌纲);有的形成短蕊裸露的碗状子囊果即子囊盘(盘菌纲)。
子囊壳诱发或子囊盘均单独产生,或是形成子座,多数产生在子座上为。
子囊果与担子果不同,是通过初级菌丝和次级菌丝形成的。
解析:空
4. 粉芽
答案:粉芽是指散布于地衣体表面的小粉块状,编织胞群被菌丝缠绕形成的团状结构。
其是地衣的繁殖营养体之一。
粉芽存在于地衣叶状体表面外壳或特殊的分枝上,呈粉状或颗粒状,或为针状及棒状。
每一粉芽内含1个或数个藻类细胞,外面为茎部所包围。
解析:空
5. 液泡
答案:液泡是指在细胞质中由单层膜包被的充满稀溶液的囊泡,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原生生物的细胞中,各有其特有功能。
细胞成熟过程中,由多个小液泡结合成大液泡,形成中央大液泡。
液泡的功能主要是调节细胞渗透压,维持细胞内水分平衡,积累和贮存养料及多种不同代谢产物。
解析:空
6. 生殖隔离和生殖分配[武汉大学2013研]
答案:(1)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
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称为受精之前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地理隔绝、生态隔离、季节隔离、生理隔离、形态隔离和这些行为隔离等;若隔离会发生在受精以后,称为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和杂种衰败等。
(2)生殖分配是指植物一年所同化的资源中用于生殖的比例,实
际上指总资源供给生殖器官的比例。
生殖分配的估算标准包括:粗生殖分配、现存生殖分配、阶段性生殖分配不育和生命周期生殖分配。
解析:空
7. 群落
答案:群落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种群群落是由很多大小的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
生物之间通过技术手段各种途径相互作用和消长,共同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
解析:空
8. 传递细胞
答案:传递细胞是指与物质迅速传递密切相关的一类薄壁细胞。
传递细胞细胞壁向胞腔但仅突入,形成许多指状或鹿角状柱状的不规则突起,或使质膜的表面积增加,并且富有胞间连丝,有利于物质的运送传递。
传递细胞多分布在植物体内溶质大量集中、短距离运输频繁的肩部,叶肉和输导组织之间物质运输的桥梁。
解析:空
3、填空题(55分,每题5分)
1. 蓝藻的无性生殖方式是通过产生、和实现的。
答案:厚壁孢子|外生孢子|内生孢子
解析:蓝藻的捕食方式有两类,一为营养繁殖,主要包括细胞直接分裂(即裂殖)、群体破裂和丝状产生藻殖段等几种方法,另彻底解决一种为某些蓝藻可消除厚壁孢子、内生孢子或外生孢子等,以进行无性生殖。
2. 假花学说认为,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是性花的类植物。
学派坚持假花学说。
答案:单|柔荑花序|恩格勒
解析:
3. 植物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组成,即和,这就是法,是由建立起来的。
答案:属名|种加词|双命名|林奈
解析:双命名法由林奈提出,植物中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加词组成,使用拉丁语。
4. 植物根系吸水,根据其引起的动力的不同,可分为和。
春季落叶树新梢未抽出前,以为主。
[湖南农业大学2010、2012研]
答案:主动吸水|被动吸水|主动吸水
解析:
5. 在生产实践中,经常采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措施有、、和等几种。
答案:分根|扦插|压条|嫁接
解析:长期以来,人们创造了许多人工营养繁殖技术,如分根、扦插、压条、嫁接等。
分根是指直接把丛生茎下的根分开,成为独立的植株。
压条是指将树上较长的枝条弯下来,压埋在土中的枝条部分长出根后,再把枝条与受精卵截断,长成新的植株。
扦插是指对将枝条剪成小段,插入土中,不定根产生后,芽便可形成新的侧枝,于是上新植株就产
生了。
嫁接是指对一种隐脉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两者的形成层上所紧贴,不久它们就会长演变成一体,成为一株新
植物。
6. 长日照植物南种北移,生育期,北种南移,生育期。
[湖南农业
大学2012研]
答案:缩短|延长
解析:长威海植物南种北移,北方日照时间很长,开花提前,缩短生
育期;北种南移,南方日照时间较短,开花推迟,延长生育期。
7. 复叶的主要类型有、、。
[江西农业大学2015研]
答案:三出复叶|掌状复叶|羽状复叶
解析:
8. 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外界条件主要是、和,对温度的要求,有三
个基点,即、、。
答案: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解析: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发生过程。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蜂王的温度,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
各类种子的萌发滋长一般都有最低、最适和最高三个基点温度。
种子所要求的温度还常因其他环境条件(如水分)不同而有差异,幼根和幼芽生长的最适温度也不相同,不同植物种子萌发都相同有一定的最适温度,了解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以后,可以结合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特性,可以选择适当季节播种。
9. 繁殖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答案: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解析:
10. 下列蔬菜植物各属于哪个科?
菠菜;苋;落葵;牛皮菜。
答案:藜科|苋科|落葵科|藜科
解析:菠菜又名波斯菜、赤根菜、鹦鹉菜等,属藜科菠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苋,又名雁来红、老少年、老来少、三色苋等,是苋科、苋属小乔木草本植物。
落葵是落葵科,丫蕊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
牛皮菜又名厚皮菜,为藜科甜菜属中其的变种,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幼苗或花粉作蔬菜用。
11. 根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方式是,侧根的起源方式是。
[湖南农业大学2010研]
答案:外始式发育|内起源
解析:
4、实验题(5分,每题5分)
1. 玉米矮化病毒能显著抑制玉米植株的生长,因而感染这种病毒的玉米植株非常矮小。
你推测病毒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
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该实验不能是用化学方法测定植株中赤霉素的含量。
答案:(1)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株长势基本相同的被矮化小麦病毒感染的玉米幼苗,平分成两份,标记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组(实验组)幼苗喷施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乙组(对照组)新叶喷施等量的蒸馏水。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人才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测量两组玉米植株的平均度。
(2)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甲组玉米植株的平均高度明显高于乙组,则说明病毒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抗真菌剂的合成。
②如果甲、乙两组玉米小麦植株的平均高度相差不大,则不能说明病毒减缓了赤霉素的合成。
解析:空
5、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观察南瓜雌雄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花程式。
(2)如何判断三体雄蕊中,哪一个由1枚雄蕊组成,哪两个分别由2枚雄蕊组成?
(3)南瓜雄花多于雌花,花药、柱头显著,腺花盘发达,这些性状与胚珠多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1)南瓜雌雄花的花程式
①雄花:
②雌花:
(2)判断三体雄蕊中由1枚雄蕊还是由2枚雄蕊组成的方法
①花丝突起相对较窄的是由1枚雄蕊组成,另外两个是由2枚雄蕊组成。
②横切花丝最基部,横切面上有1绿点(维管束)者由1枚雄蕊组成,有2绿点者由2枚雄蕊组成,即每一单纯的花丝从下至上均只有一维管束,而由其一雄蕊合生成的花丝,其下部具2维管束,向上则愈合为1维管束。
(3)南瓜花性状基因与胚珠多数之间的关系:
①由于胚珠数极多,所以柱头膨大,以提供足够的表面专供大量花粉附着。
②因需大量的花粉,所以花药大,雄花多,以提供大量花粉。
③由于雌花需大量花粉,胚珠产生大量花粉,雌、提问雄花均需传粉昆虫多次采访,故腺盘发达,分泌较多花蜜,以吸引传粉昆虫。
解析:空
2. 何为细胞周期?细胞周期中各个阶段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答案:(1)细胞周期的定义
细胞周期是指由一次分裂中期到下次分裂中期的全部历程。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2)细胞周期中各个阶段的主要活动
①分裂间期
a.G1期
细胞体积增大,各种细胞器、内膜和其他细胞成分的数量迅速增加,以利于细胞过渡到S期。
b.S期
主要合成DNA、各种组蛋白和其他DNA有关蛋白。
c.G2期
合成纺锤丝等与有性生殖有关的物质。
②细胞分裂期(M)
a.核分裂
略有不同产生两个在技术形态和遗传上相同的子细胞核。
b.胞质分裂
在两个新子核演化成之间形成新细胞壁,把一个母细胞分隔分隔成两个子细胞。
解析:空
3. 简述提高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因素。
答案:根部植物根系受土壤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各方面:
(1)土壤温度
根系的正常吸收来自于一定的适宜温度范围,潘奥尔或过低都会影响根系的活动。
(2)土壤通气状况
通气好,根系呼吸代谢蓬勃,吸收矿质速度快。
(3)土壤溶液浓度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根系吸收矿质的速度随浓度增高而加快。
(4)土壤pH值
不同的pH值有赖于不同的矿质的吸收。
(5)土壤的含水量
土壤中水分的含量直接影响土壤溶液的浓度、养分向根表面的运移速率和土壤的通气状况。
它对土壤温度和pH等也有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根系对矿物质的吸收。
(6)土壤微生物或土壤内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根系受到某些真菌感染后可能会形成菌根,菌根的形成增强刘政奎了根系对矿质的吸收;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则直接影响根系对某一类矿质的吸收。
解析:空
4. 简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答案:植物的有性生殖的列举如下过程如下:
(1)雌雄配子的发育
植物的雄细胞核中其在花药中发育,雌配子在胚珠中发育成熟。
(2)花粉粒落在柱头上发生相互识别作用
①自花与柱头间的辨认识别是亲和的,杯状在柱头上正常萌发,
花粉管尖端雌激素角质酶,分解柱头表面的角质层,花粉管可以进入
花柱生长。
②花粉粒与柱头间的识别是不亲和的,瓣表面细胞产生胼胝质,
阻止花粉管进入花柱。
(3)花粉管在花柱内整个过程的生长过程
花粉管与花柱内部的传递组织进一步相互识别,花柱传递组织中
的一些蛋白质分子可以协助花粉管生长,并为花粉管生长提供植物性。
花粉管沿花柱生长到达胚囊,从胚囊穿鞘端进入,释放出的一个精子
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合子,合子发育成胚。
另一个精子与极核融合后
发育成茎部。
(4)受精后的变化
胚珠与子房发生剧烈变化,胚珠将发育成种子,子房形成果实。
解析:空
6、论述题(10分,每题5分)
1. 地球上有哪些主要的陆地群落类型,其所处环境有什么特点?
答案:地球上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有热带背风雨林、温带森林、
寒带针叶林、草原和北大西洋稀树草原、荒漠、苔原等。
其所处环境
的特点分别如下:
(1)热带森林
热带森林主要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相林和热带洪涝林三种类型。
热带性森林是最典型的热带森林,主要分布在北纬10℃和南纬10℃
之间的赤道气候带内,终年炎热,天天有雨。
热带雨林含有多种多样
的小生境和生态位为,动植物种类具有自然环境,生物种类即约占全
球已知动物、植物种类的一半和已知多毛种类的20~25。
(2)温带森林
①温带针叶林
垂直分层不明显,林冠层很密,林下植物发育较弱,地表层主要
是蕨类、苔藓和少量阔叶草本植物,枯枝落叶较厚,分解程度很差,
昆虫种类不丰富但数量多。
②温带阔叶林
通常分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多层和由草本植物、蕨类和苔藓共
同组成的地面层。
(3)寒带针叶林
寒带针叶林约覆盖整个地球陆地表面积的11,分布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北美洲的北部。
树种主要是云杉和松树,寒带针叶林港澳地
区属于严寒的大陆气候,季节变化极明显,冬季寒冷干燥并持续降雪。
(4)草原和北大西洋稀树草原
①草原
气候特征是年降雪量处于250~800mm之间。
草原几乎完全由
绿色的禾草组成,无脊椎动物无数种类和数量众多。
②热带稀树草原
属于温暖的大陆气候,年均降雨量在500~2000mm之间,降雨有极明显的季节波动,垂直结构不发达,但水平结构明显。
(5)荒漠
特征是雨量少,水分蒸发量大(是降水量的7~50倍),地形是
光秃秃的,裸露的土壤极易受大风的侵蚀,优势植物是蒿属有植物、
藜本属灌木和肉质旱生植物。
荒漠植物和昆虫都能适应干旱两栖类的
环境。
(6)苔原(又称冻原、冻土带)
特点是严寒、生长季短、雨量少和没有树木生长。
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
解析:空
2.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答案: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使物种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
物种的地理分布向极区、高海拔地区移动,部分物种的分布鸟类
缩小或破碎,可能会给物种交流活动基因等信息交流带来障碍。
(2)并使种群特征发生变化
主要体现在生物与非生物间和生物间交互作用。
对应食物供给与
供给高峰不匹配(如动物产仔时间),间原本发生在同一时间的行为
不再同时出现等导致种间关系发生变化,这些都会阻碍基因型、种群
的生长,最终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可能初期种群数目呈爆发式野生增长)、地方特有物种消失等影响物种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发展。
(3)使个体的生命事件发生变化
物种的物候事件发生变化,一些春季事件发生时间提前,而秋季事件出现时间推迟。
动植物个体的行为随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植物生长季缩短,鱼类洄游路线、数量发生变化。
(4)使自然环境的结构、功能、内在价值和生产力发生变化
生态系统很大各要素间通过一定关系使系统成为一个整体,并具有一定层级和结构。
物种的各种变化均会引起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生态服务功能。
解析:空
7、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 (多选)下列哪些植物属于裸子植物?()[河北大学2005研]
A.银杏
B.蘑菇
C.小麦
D.油菜
答案:A
解析:项,蘑菇属于真菌界担子菌亚门。
项,油菜是被子植物,严格来说双子叶植物纲,十字花科。
项,小麦是被子植物,属于阔叶植物植物纲,禾本科。
2. 花生、大豆等植物的小叶昼开夜闭,含羞草叶片受到机械刺激时成对合拢,这种由外部的无定向刺激引起的植物运动称为()。
A.趋性运动
B.感性运动
C.向性运动
D.生理钟
答案:B
解析:项,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
项,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器官对环境因素的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运动。
项,趋性运动是指具有自由运动能力的生物,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引起具有一定方向性的运动。
项,生理钟是指由能够在生命体内控制时间、空间发生灵活性发展的质和量的现象。
3. 由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结构的繁殖方式称为()。
A.营养繁殖
B.异配生殖
C.无性繁殖
D.同配生殖
答案:C
解析: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催生产前方式。
可以分为分裂生殖(细菌及原生生物)、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等)、孢子生殖(蕨类等)、营养生殖(草莓匍匐茎等),具有缩短植物生长周期,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的作用。
4. (多选)“肥料三要素”是指()。
A.氮
B.钙
C.钾
D.磷
答案:A|C|D
解析:作物需要相当程度的氮、磷、钾,而土壤中所含量却较少,要用肥料补充。
通常把氮、磷、钾叫做“肥料三要素”。
5. 罂粟目在系统分类上属于()。
A. 3基数花类
B.辐射对称花类
C.柔荑花序类
D.多心皮类
答案:D
解析:罂粟目在系统分裂上,属于多心皮类,并具有两个以上的两个侧膜雌蕊。
6. 具()子房为多室子房。
A.中轴胎座
B.侧膜胎座
C.特立中央胎座
D.边缘胎座
答案:A
解析:
7.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要促进芽的分化,要添加()。
A.赤霉素
B.生长素
C.乙烯利
D.细胞分裂素
答案:D
解析:项,赤霉素是刺激叶和芽的生长,提高产量的激素。
项,乙烯利是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刺激伤流,调节性别逐步转变等效应。
项,生长素是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
项,细胞分裂素是一类促进细胞分裂、诱导的形成并促进其生长的植物激素。
8. (多选)下列植物中为单倍体的有()。
A.轮藻
B.团藻
C.发菜
D.松藻
答案:A|B
解析:轮藻的藻体属于综合型,生殖手段为卵式生殖,性器官为多细胞结构,团藻属于绿藻纲,团藻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分化,属于有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菌丝体是单倍体的配子体。
9. 可食用的地木耳属于()。
A.褐藻门植物
B.红藻门植物
C.蓝藻门植物
D.绿藻门植物
答案:C
解析:地木耳是蓝藻门念珠藻目植物。
10. (多选)红藻与蓝藻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主要是因为两者()。
A.生活史中无带鞭毛的细胞
B.光合作用产物为裸藻淀粉
C.具载色体和蛋白核
D.光合色素具藻胆素等
答案:A|D
解析:
11. 对拟南芥突变体的研究证明()基因对维持正常茎顶端分生组织功能起主要作用。
A. SAM,STM,CLV1,CLV3
B. SAM,STM,WUS
C. CLV1,CJLV3
D. STM,WUS,CLV1,CLV3
答案:D
解析:对拟南芥突变体的研究证明STM、WUS、LV1和LV3基因对维持正常茎顶端分生组织功能起主要作用。
STM花茎是有丝分裂形成茎顶端分生组织所必需的,维持维持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的发育与SL基因表达有关,在球形胚晚期的顶端区域中表达。
WUS是形成和维持茎顶端分生组织所必需的,最初在西势厝球形胚早期的顶细胞中唤起。
STM,LV1和LV3在深红色胚早期的顶端分生组织中表达。
WUS、LV1和LV3首要维持茎顶端能保持分生组织中心区的大小。
12. 具CAM途径的植物,其气孔一般是()。
A.昼夜均闭
B.昼夜均开
C.昼开夜闭
D.昼闭夜开
答案:D
解析:M途径是对高温、干旱气候的特殊适应。
M植物的气孔晚上开放,在叶肉细胞中由PEP催化固定的O2,形成苹果酸,贮存在大液泡中,白天为减少水分丢失,气孔关闭,苹果酸脱羟产生的O2由Rubisco催化羟化反应,实现O2的再固定。
13. 根的不活动中心位于()。
A.成熟区
B.根冠
C.分生区
D.伸长区
答案:C
解析:在许多植物根尖分生组织中心,有一群分裂活动很弱的细胞细胞核群,它们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的速度迟缓缓慢,线粒体等细胞器较少,称为不活动中心。
活动中心可能是合成激素的场所,也可能是贮备的分生组织。
14. 禾本科植物茎的表皮中的短细胞()。
A.角质化和木质化
B.木质化和硅质化
C.栓质化和硅质化
D.角质化和栓质化
答案:C
解析:
15. 克朗奎斯特被子植物系统与()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较接近。
A.哈钦松
B.塔赫他间
C.恩格勒
D.柏兰特
答案:B
解析:
16. 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根本的区别是()。
A.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B.二者在体内的运输方式不同
C.二者合成的方式不同
D.二者的生物活性不同
答案:C
解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本质的区别不同之处是合成的方
式不同。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纯净存在的,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
化学合成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