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7.5极地地区(第1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地地区(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它的重要性。
【课标解读】
【教学目标】
1、阅读地图明确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说出极地地区位置的特殊性。
2、运用数据、图片、文字资料说出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3、说出极地地区的特有动物。
【教学模式】自学主导、教师导学、当堂检测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诱导、综合归纳法
【教具准备】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图
创设情境
走入两极播放极地地区的景象图片:
【过渡】这就是神秘的北
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
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
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
纱。
说到两极地区,我们
大家都知道包括南极地区
和北极地区,那么大家现在
回想一下上学期咱们学习
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两个
问题:
1 南极和北极在哪里?
2在南北两极点看,地球
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极地地区
观看图片,激发兴趣,
勾起学生对极地地区的记
忆
回顾知识,解答问题
播放
极地地
区代表
动物的
图片,
唤起学
生的学
习兴
趣。
温故
旧知识
并利于
开启新
知识的
学习。
自主学习
研究两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学习
目标
参照课本第46—48
页,自主完成助学第48
页“学习过程”。
(时
学生参照学习目标和课
本自主完成“学习过
程”,小组内交流讨论知
识点和问题.
培养
学生的
自主学
习能
力。
、指出北极点、北极圈
说说北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北极地区中心是_______(海洋四周被____、_____、____环绕。
北极
北冰洋欧
洲
亚
洲北
美
洲
合作探究
探讨两极
南极
南极大陆
大
西
洋
印度洋
太
平
洋
1、指出南极点、南极圈
说说南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2、南极地区中心是_______(海洋/陆地)
四周被____、_____、____环绕。
【拓展】
怎么在极地地区图中又
快又准认出的极地的中心
和四周环绕的大洲或者大
洋?
【小结】
【记忆检测】
【探究二】极地地区特殊
的气候
请同学认真模拟阅读课
性(纬度位置),并用自己
的语言表达北极地区和南
极地区海陆位置的特点。
【较图】
仔细比较极地地区图,
小组合作交流、思考讨
论、分析比较北极和南极
地区在位置和范围上的相
同点和不同点.
【认图】
同位之间交流方法,自
愿基础上向全班阐述自己
的认图方法。
确定最适合自己的认图
方法。
如在图中先找关键
地方(北极地区图中先认
准格陵兰岛,南极地区图
中先认准南极半岛)。
观察表格,独自填出表
格中位置范围和海陆分布
检查学
生的自
学程
度,锻
炼学生
的指
图、说
图、分
析图的
能力,
并能有
效的激
发学生
主动学
习的热
情,体
验解决
问题的
成功
感.
合作探究
探讨两极本第49页北极熊和企鹅
的对话,归纳极地地区的
自然环境特点。
师巡视、指导学生总结
归纳。
展示极地地区自然环境
图片,让生更深一步理解极
地地区气候的特殊性。
差异两项.
全班分四大组进行接题
比赛,在空白图中快速找
出大洲、大洋及其他地理
位置.优胜组有权检查其
他组成员的掌握程度,并
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他成员
进行奖励或惩罚.
同位之间模拟对话北极
熊和企鹅,初步感受南北
极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
并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
特点,并在组内交流,统
一结论。
一生表述组内统一结
论,师生互动,讨论交
流,组织语言总结。
【小结】
锻炼
学生的
分析总
结能
力。
趁热
打铁检
查学生
的掌握
情况利
于学生
对知识
的巩
固,通
过优胜
组检查
其他
组,便
于激发
学生的
积极
性。
【拓展延伸】
请学生阅读课本第49
页思考极地考察站的房屋为什会这样设计?
提示学生可以从房屋墙板、窗户、立柱、房屋朝向等方面分析。
【探究三】极地地区特殊的动物
放手给学生,让学生交流熟悉的极地动物,师适时进行纠正总结及爱护动物思想教育。
【疑难探究】
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低?
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观察图片体验极地
特殊的自然环境,结合图
片讲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
点,并加以对比。
思考南极和北极哪个地
方更适合人类居住,进而
回想上学期学过的北极居
住人种—因纽特人,并
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因纽特
人。
小组成员认真分析讨
论,大胆探知
积极踊跃,发表观点
达成共识,整理答案
使用
极地地
区特有
动物对
话和网
络搜集
的图
片,既
让课堂
教学变
得轻
松,又
助于学
生开拓
视野,
实现高
效课
堂。
新旧
(这样的建筑便于采光和取暖,还能减少近地面强风的吹袭.)
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极地动物
学生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同伴互助、疑难向老师询问,得出结论。
结合,自然拓展,并让生自主介绍所了解的因纽特人,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
【当堂达标】 1
、
与
南
极
洲
不
相
临
的
大
洋
是
( ) A 。
北冰洋 B 。
大西洋 C 。
太平洋
D.印度洋 2
、
世
界
上
跨
经
度
最
广
的
大
洲
是
( ) A.亚洲 B.非洲 C 。
南极洲
D 。
大洋洲
全面分析问题的
能
力。
组织建构 总结两极
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
课内容,利用多媒体出示极地地区知识框架。
结合知识框架总结本节课所学极地地区内容,并
完成两极比较的表格:
提高学生归纳能力及纵贯整体的整合能力。
3、南极洲特有的动物是( )
A。
海豹 B.驯鹿C。
企鹅D。
袋鼠
4、下面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冰天雪地的两极地区,也有生命存在
B.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但北极地区更为寒冷C.北极地区是被陆地和岛屿包围的海洋,南极地区是被海洋包围的陆地
D.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虽少,但水资源丰富
5、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B.全年都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C.居住着黄色人种的因纽特人D.企鹅和白熊都是该大洲特有的动物
6、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辐射强,吸收的热量少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下列属于南极地区代表动物的是()
A.B.C.D.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课题研究的目的出发,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把地球知识和地图系统地通过南北极地图加以综合,并结合特殊的关键点入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在地图上识别地理事物的能力.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地方设计的还不够细致。
总的来说,整堂课完成教学目标,不过学生讨论还在老师设置的框架内,思维得不到发挥和扩展,与新教改的教学理念还有些差距,读图能力弱的学生在识图说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还有待提高。
今后应该进的地方:(1)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充分利用地球仪、地理教学挂图等教具,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3)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大量图片和动画演示,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掌握极地的
基本知识及读图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