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寓言四则》知识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四则》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
《伊索寓言》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
相传他原是古希腊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因才智出众,善于讲述寓言故事,受到主人赏识,获得了自由,以后他游历希腊各地,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
公元前五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公元前4世纪至3世纪,雅典人得墨特里俄斯编了《伊索故事集成》,这是最早的希
腊寓言集。
我们现在看到的《伊索寓言》是经过多次增删编辑而成的,有些寓言产生于不同的年代,不可能都是伊索的作品。
所以,就整体而言,《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寓言的汇编,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
流传很广的寓言有《狼和小羊》《农夫和蛇》《乌
龟和兔子》《狐狸和葡萄》等。
《韩非子》
《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韩非出身韩国的贵族家庭,曾屡次上书进谏,要求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政策,都未被采纳。
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
韩非的法学思想主张“术”(君主驾驭百
姓的手段)和“势” (君主的权力),反对儒家的“礼治” ,主张“法治” 。
韩非所著的《韩非子》一书,共20卷,5 5篇。
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明力。
《淮南子》
《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淮南子》,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的。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他善为辞赋,爱好屈原的作品,著有赋82 篇,遗憾的是今已失传。
《淮南子》是一部哲学著作,其中的许多作品哲理性很强。
《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
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些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知识积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凡人:这里指世间的人。
2.庇(bl )护:包庇;袒护。
庇,遮蔽、掩护。
3.饶头:商人为吸引顾客往往在顾客所买的货品之外,加送一点不值钱的东西,这种加送的东西叫做“饶头”。
4.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5.赫(he)拉
6.宙(zh du)斯
《蚊子和狮子》
1.较(ji a 0)量: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2.凯歌:打了胜仗所唱的歌。
3.喇(I a)叭
《智子疑邻》
1.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
2.雨(yu):名词作动词,下雨。
3. 坏:毁坏。
4. 其:代词,他的。
5. 筑( zhu) 修补。
6. 必:一定。
7. 盗:盗贼。
8. 父(f U):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9. 亦
云:也这样说。
10. 暮:
11. 果: 12. 亡: 13. 疑: 《塞翁失
马》
1. 塞.( sci ):边塞。
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
2. 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
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
3. 故:缘由,缘故。
4. 亡:逃跑。
5. 胡:对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胡地。
6.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7.何遽(j u):怎么就,表示反问。
8. 福:好事。
9. 居数月:过了几个月。
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10. 将
晚上。
果然。
丢失。
怀疑。
(ji mg ):带领。
11. 好.
(h co ):喜欢。
12. 堕 (duo):落,掉下来。
13. 髀.
(bi):大腿。
14. 入:进攻。
15. 丁壮:壮年男子。
16. 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
引弦,拉开弓弦。
17. 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18. 此:此人,这个人。
19.独以跛(bo)仅仅因为跛脚。
独,畐恫,仅仅,只有。
以:因为。
跛:腿瘸。
20. 保:保全。
考题例析
1. ( 2015?浙江台州中考)
( 1 )暮而果大亡.其财( ( 3)欣然规.往( ( 5)辍耕之.垄上(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的文言词语。
两股.战战( 媵人持汤.沃灌( 年且.九十(
2) 4) 6) 2. (2015?呼和浩特中考)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既篇幅短小又寓意深刻。
其中《马和驴》的故事就运用 方法,讲述 故事,揭示了 ____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
名著阅读。
修辞
3.(2015?安徽中考)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
《红岩》中,女主人公面对敌人的酷刑,
铮铮宣言:“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等故事出自
(国别)的寓言故事集《
课文讲解理解主旨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自尊
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
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利也
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从事,否则可能在小
处受到挫败。
《智子疑邻》
以简洁的故事情节告诫人们:听意见应只听正确的,不要看是谁提出的,对人不能有偏见。
《塞翁失马》
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它说明人世间
的福祸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祸患也可能引出好的结果,福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说明了好与坏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理清结构
'较吹冲去,专姣——战胜W子
71蚁子
frufeii -尢人樹”(橄人手
法)骄兵
和7
作战
裁tf、朗IT te住*不料一黑消灭
赫耳S斯
赫耳见宙斯的乂问.看见自己的《
星斯
幄问:4值拉曲《像值像问:"这个
案少钱多少钱?”值缶少铁?'・
和W 1 1 1
«愎者“还掘贵一点J *诜头"-白送"
「一个银元广
不
《蚊子和狮子》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发出了
》。
解析: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丢失(2)大腿(3)计划
水(5)去、往(6)将近
2.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答案:拟人,在旅途中,驴子请求马帮它分担一点负担, 马拒绝了。
驴不堪重负累死了。
马无可奈何地驮上了所有货物外加一张驴皮。
助人就是助己。
自利没有好下场。
)
3.此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化常识。
在日常阅读中要注意对作品的作者、主人公以及重要对白等的积累。
答案:
⑷热(或自私
(1)罗广斌江姐(江雪琴)(2)古希腊伊索寓言
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用动物间的关系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即使取得大的胜
《塞翁失马》
ft
写作特色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精巧的构思。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情节主要是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
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之时,却听到了雕像者如同一瓢冷水似的答话,陡转直下便戛然而止。
短短的篇幅把情节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2.绝妙的讽刺。
赫耳墨斯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身价一定会比别人更高,不料却被雕像者当作“饶头”白送,淡淡一句,反衬出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的爱慕虚荣者却是一个一文不值的“饶头”,这种讽
刺是何等的绝妙。
3.简洁的语言。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以叙述为主,间用描写,增强了寓言的形象性和文学性。
一个“笑”字,描写了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真切。
又用简短的心理描写,深入揭示了赫耳墨斯自命不凡的性格,使人洞见其内心的卑劣。
《蚊子和狮子》
1.精巧的构思。
《蚊子和狮子》的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
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
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倒不假。
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真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反倒觉得出乎意料了,再一想,又毫不奇怪。
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衔接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非常耐人寻味,而寓意又非常深刻。
2.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文章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性格,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形象、生动。
如把蚊子的叫声
比作吹喇叭、唱凯歌,以状其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3.简洁生动的语言。
《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的语言运用得生动形象,如开头用否定句“你并不比我强” 句“我比你强得
多” ,把蚊子咄咄逼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后来用肯定《智子疑邻》
1. 故事简练,寓意深刻。
课文开头写故事发生的背景,只用8 个字。
“宋”,指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富”,是被盗的原因;雨”导致“墙坏” ,“墙坏”又为盗窃者提供了自由进出的条件。
由此引出身份不同的两个人对这件事的相同看法:“不筑,必将有盗。
”这是故事的要害处,因为故事的主旨不在于说明人的先见,而在于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与主人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对待。
因此,待到预见成为事实,那富人便夸说自己的儿子聪明,而怀疑偷盗是邻居的老人干的。
2. 运用对比,突出主题。
运用对比可以突出人物某个方面的特征。
宋人在“大亡其财”之后,“甚智其子”与“疑邻人之父” 的不同态度,深刻地说明了持相同看法的人因身份不同而遭到不同的对待。
故事通过对比告诉人们,评价一个人要公正、客观,对人不能有偏见。
《塞翁失马》
1. 篇幅短小,构思精巧,情节起伏大。
《塞翁失马》一文,不足120 字,却叙述了好事和坏事的三次转化,这些转化既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
全文通过讲述“塞上之人”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有时虽然暂时受到损失,但也可能因此得到好处;也指好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坏事。
即:好与坏、福与祸、得与失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寓言的寓意便在情节的大起大落和回环往复中表达了出来,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2.全文巧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和反衬的艺术手法,在回环往复的叙说中,节节凸显塞翁的形象,层层深化主题的意义。
把握重点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赫尔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 ,这“笑”有什么含义?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2.文中哪些地方表明了赫耳墨斯爱慕虚荣?又有哪些地方表明了他不被重视?比如赫耳墨斯专程来到人间就是想看看“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又比如他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些都表明了他爱慕虚荣;而雕刻者最后说的话“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则有力的说明了他不受重视。
3.为什么赫耳墨斯先看到的是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作者这样安排故事情节有什么好处?文章的最大讽刺之处正在于事实的结果与赫耳墨斯自己的预期完全相反,这个对比突出了赫耳墨斯爱慕虚荣而又不被人重视。
《蚊子和狮子》
1. 蚊子为什么能够打败狮子?又为什么败在了蜘蛛手中?胜败转化的关键在于什么?蚊子之所以能打败狮子在于它很好地分清了敌我双方的优劣势,并且勇敢而自信地针对敌人的弱点进行了进攻;而蚊子跌落蜘蛛网中是因为他骄傲而轻敌了。
好坏转化的关键在于蚊子是否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2. 文中两次提到蚊子“吹着喇叭” ,两处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蚊子吹喇叭是自信和勇敢的表现,结果它打败了狮子;第二次吹喇叭是骄傲的表现,结果他 落在了蜘蛛网中。
3. 蚊子为什么敢于向强大的狮子挑战? 它的挑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看出对方的力量在于用“爪子抓,牙齿咬”,但它会飞,
能避开; 对方“鼻子周围没有毛”,那是最合适的攻击点,又是自身最安全的地方。
这正是以我之长,攻敌之短, 结果自然能战胜狮子。
《智子疑邻》 为什么其子与邻人之父的话完全相同,可是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因为这两个人与当事人的亲疏和利益关系不同。
《塞翁失马》 “善术”是本文故事情节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吗?塞翁的真正高明之处在哪里? 不是。
塞翁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够用辩证的观点,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在线阅读 电子课文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
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 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拓展阅读
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 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 拿起罐子一看,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小姑娘喜出望外, 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 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拌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上。
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
小姑娘赶紧去捡水 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
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 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 的。
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又把水罐递给 小姑娘。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喝的时候, 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
这时突然从水罐 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导读:原来大熊星座有这么美丽的故事。
神奇的水罐,七颗钻石,善良的小姑娘,让我们感受到人 性的美丽。
读伊索寓言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
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 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 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
福乎?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参考译文 《智子疑邻》:宋国有个富人,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 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 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他儿子说:“如果不
(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
有盗贼进来。
”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
个老人干的。
《塞翁失马》: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
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
( 赶紧 ) 修筑它,一定
)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
(一天 )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 ?”过了几
个月,他那匹马 ( 竟然 ) 带领 ?”家里有的是
好马,他儿 这难道不是福气吗 ?”
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祸害吗 子喜欢骑着玩, (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来安慰他, 他却说: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 沙场。
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 ( 没有被征去打仗 ) ,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钱钟书
比我们年轻的人,大概可以分作两种。
第一种是和我们年龄相差得极多的小辈,我们能够容忍这种人,并且会喜欢而给予保护;我们可以对他们卖老,我们的年长只增添了我们的尊严。
还有一种是比我们年轻得不多的后生,这种人只会惹我们的恨以至于妒忌,他们已失掉尊敬长者的观念,而我们的年龄又不够引起他们对老弱者的怜悯;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
这两种态度是到处看得见的。
譬如一个近三十的女人,对于十八九岁女孩子的相貌,还肯说好,对于二十三四岁的少女们,就批判得不留情面了。
所以小孩子总能讨大人的喜欢,而大孩子跟小孩子之间就免不了时常冲突。
一切人事上的关系,只要涉及到年辈资格先后的,全证明了这个分析的正确。
把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
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
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他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
所以我们仅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仅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
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
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
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
这些感想是偶尔看《伊索寓言》引起的。
是的,《伊索寓言》大可看得。
它至少给予我们三重安慰。
第一,这是一本古代的书,读了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
第二,它是一本小孩子读物,看了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
第三呢,这部书差不多都是讲禽兽的,从禽兽变到人,你看这中间需要多少进化历程!我们看到这许多蝙蝠、狐狸等的举动言论,大有发迹后访穷朋友,衣锦还故乡的感觉。
但是穷朋友要我们帮助,小孩子该我们教导,所以我们看了《伊索寓言》,也觉得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