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二十四节气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本课要求学生熟读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初步了解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内容。

2、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等。

3、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4、了解二十四节气小常识,并对自我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引导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探索,提高对大自然客观规律的认识,加深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了解、赞叹。

价值取向:
1、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本组探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2、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交流时可对二十四节气的内容稍作讲解,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记忆。

课后还可引导学生查看挂历,看看每个月有哪几个节气,每个月的节气在哪两天,这中间又没有什么规律。

有的学生受到家庭条件的限制、查不到相关资料、因此课堂交流显得十分重要、交流过后不一定真正懂得因为他们没有感性认识,课后我又叫这一部分同学认真阅读老师贴出的同学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他们从中学到了知识。

避免学生搜集的不全面或抓不到重点,我自己到网络上彻底搜索了一遍资料。

搜集资料中遇到有很多资料深奥,我们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历以及知识占有量来讲,对这些都难以接受,为此我对相关资料加以加工和整理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生活经验有所选择了相关资料进行课堂交流、学生能够有所得。

课前对学生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效。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自读《二十四节气歌》,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

2、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
全班按春夏秋冬分成了四个组以A、B、C、D命名并确定了探究内容
A组组长:杨冬琦及A组成员
探究内容:利用网络搜集与节气有关的歌谣及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的意思。

B组组长:吴玥及B组成员
探究内容: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的意思及节气的歌谣、六节气中的节日与风俗制作、节气图标、节气的谚语
C组组长:吕可涵及C 组成员
探究内容: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的意思、寻找节气的图象资料、节气中的谚语、节日、风俗习惯
D组组长:滕宇翔及成员
探究内容: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的意思、节气歌谣《九九歌》节气与动物寻找图象资料、节气与谚语、生活。

二、交流
出示《二十四节气歌》
1、审题
2、指导
⑴自由读、指名读、评读,相机纠正读音,
⑵教师范读
⑶齐读
⑷解释二十四节气的内容
3、按春、夏、秋、冬。

分别交流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
4、教师归纳出示全班交流、出示图加上讲解文字
5、练习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6、反馈:检查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三、巩固拓展
1、课后引导学生查看挂历,看看每个月有哪几个节气,每个月的节气在哪两天,这中间又有没有什么规律。

如读了二十四节气歌后,让学生回家去问问老人,不同节气都有哪些自然现象,都忙哪些农活,画出你理解的节气。

2 、相关资料展示:教师指导学生把相关资料以图片加上文字的形式做成电子小报放到班机网站上共同学们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