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培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化合物是()
A.Si和SiO2B.H2O和CO2C.NaOH和NaCl D.KCl和HCl
答案:B
解析:A.硅和二氧化硅都是原子晶体,含有共价键,但硅是单质,A错误;
B.水和二氧化碳都是含有共价键的分子晶体,且均属于化合物,B正确;
C.氢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氯化钠中只含有离子键,C错误;
D.氯化钾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晶体,氯化氢是含有共价键的分子晶体,D错误;
答案选B。

2.H2S的分子结构与H2O类似,对其作出如下推测,其中正确的是
A.H2S晶体是原子晶体
B.常温常压下H2S是液体
C.H2S分子内部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D.H2O分子比H2S分子稳定是因为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答案:C
解析:A.硫化氢晶体属于分子晶体,不是原子晶体,故A错误;
B.常温常压下H2S是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故B错误;
C.硫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化合物中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故C正确;
D.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氢化物水的稳定性强于硫化氢,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3.现有如下说法:
①在水分子内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一定形成离子键;③离子键是阳离子和阴离子化合而形成的;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可知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而后H、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⑤正确B.都不正确
C.④正确,其他不正确D.仅①正确
答案:D
解析:①水分子内氢、氧原子间均以共价键结合,共价键属于化学键,①正确;
②金属与非金属化合不一定形成离子键,如Al和Cl2化合形成的AlCl3中是共价键,②错误;
③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③错误;
④HCl分子中存在的是共价键,④错误;
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而后
H、Cl原子形成共价键的过程,⑤错误;
综上所述,仅①正确,答案选D。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②熔点: Al>Na>K
③第IA、II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 B族到II 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⑤沸点: NH3<PH3<AsH3
⑥NaCl和HCl溶于水破坏相同的作用力
⑦因为常温下白磷可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所以非金属性:P>N
A.②④⑥B.③⑤⑥⑦C.②④⑥⑦D.⑤⑥⑦
答案:B
解析: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①正确;
②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越大,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熔点越高;离子所带电荷Al3+>K+=Na+,离子半径:Al3+<K+<Na+,故金属性Al>Na>K,则熔点: Al>Na>K,故②正确;
③第ⅠA. ⅡA族元素金属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与上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故③错误;
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故④正确;
⑤均形成分子晶体,氨气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沸点最高,AsH3的相对分子质量比PH3的大,AsH3分子间作用力更强,AsH3的沸点高于PH3的,故沸点:PH3<AsH3<NH3,故⑤错误;
⑥NaCl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破坏的是离子键,HCl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破坏的是共价键,二者溶于水破坏的作用力不相同,故⑥错误
⑦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N>P,故⑦错误;
上述说法错误的有③⑤⑥⑦,故答案选B。

5.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NH3B.HCl C.NaOH D.NaCl
答案:C
【分析】
解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则
氨气、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

氢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氯化钠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答案选C。

6.实验测得Al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实际组成为Al2Cl6,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已知
Al2Cl6在加热时易升华,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Al(OH)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Cl3属于分子晶体
B.Al2Cl6中 Al原子为sp3杂化
C.Na[Al(OH)4]中存在的化学键只有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
D.Na[Al(OH)4]属于配合物
答案:C
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AlCl3在加热时易升华,熔点较低,且存在分子结构,则应是分子晶体,故A正确;
B.根据球棍模型可知Al原子形成4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Al原子杂化方式为sp3,故B正确;
C.Na[Al(OH)4]中钠离子和[Al(OH)4]-之间存在离子键,Al离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O-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所以存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配位键,故C 错误;
D.Na[Al(OH)4]中铝是缺电子结构,能接受氢氧根离子给与的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所以Na[Al(OH)4]属于配合物,故D正确;
故选:C。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l2、Br2、I2的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共价键键能越来越大
B.N2、CCl4、P4三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C.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石英晶体和干冰晶体熔沸点不同,是因为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同
答案:B
解析:A.Cl2、Br2、I2均为分子晶体,分子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其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加,故其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加,其熔点逐渐增加,与共价键键能无关,故A错误;B.N2中N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为5,形成3个共用电子对,所以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CCl4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P4分子中,每个P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形成3个共价键,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故B正确;
C.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密度、溶解度等物理性质,而分子的稳定性由共价键的强弱决定,HF的稳定性很强,是由于H-F键键能较大的原因,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
D .石英(SiO 2)晶体为原子晶体,晶体内只含有共价键,干冰(CO 2)为分子晶体,晶体内只含有共价键,原子晶体融化或蒸发时,晶体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而分子晶体融化或蒸发时,仅需要克服其分子间作用力,故熔沸点一般原子晶体高于分子晶体,故D 错误; 答案选B 。

8.如图为冰晶体的结构模型,大球代表O ,小球代表H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另外4个紧邻的水分子形成四面体
B .冰晶体具有三维骨架结构,是共价晶体
C .水分子间通过H —O 形成冰晶体
D .冰融化后,水分子之间空隙增大
答案:A
解析:A . 2H O 分子是沿O 的4个3sp 杂化轨道形成氢键的,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另外4个紧邻的水分子形成四面体,故A 正确;
B . 冰晶体中的水分子是靠氢键结合在一起的,氢键不是化学键,故B 错误;
C . 水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冰晶体,故C 错误;
D . 因为冰晶体中形成的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故水分子靠氢键连接后,分子间空隙变大,导致冰融化成水后,水分子之间空隙减小,故D 错误。

故选A 。

9.某物质的实验式为43PtCl 2NH ⋅,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3AgNO 溶液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3NH 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 .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C .Cl -和3NH 均为配体
D .Cl -为配体,而3NH 分子不属于配体
答案:C
【分析】
实验式为43PtCl 2NH ⋅,其水溶液不导电说明它不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
阴、阳离子。

加入3AgNO 溶液无沉淀生成,以强碱处理无3NH 放出,说明不存在游离的氯离子和氨分子,所以该物质的配位化学式为[PtCl 4(NH 3)2],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A .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电荷数为4,故A 错误;
B .因为配体在中心原子(或离子)周围配位时采取对称分布以达到能量上的稳定状态,4Pt +的配位数为6,则其空间结构为八面体形,故B 错误;
C .由分析可以知道,Cl -和3NH 均与Pt 4+配位,形成配合物为[PtCl 4(NH 3)2],故C 正确;
D .用强碱处理无3NH 放出,说明3NH 为配体,故D 错误;
答案选C 。

10.某酒精检验器的工作原理为
2K 2Cr 2O 7+3C 2H 5OH+8H 2SO 4=3CH 3COOH+2Cr 2(SO 4)3+2K 2SO 4+11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r 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 44S 2
B .固态
C 2H 5OH 是分子晶体
C .H 2O 的电子式为
D .K +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B
解析:A .Cr 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 54S 1,故A 错误;
B .固态
C 2H 5OH 是分子晶体,故B 正确;
C .H 2O 的电子式为,故C 错误;
D .K +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D 错误;
故选B 。

11.如图,60C 是由碳原子结合形成的稳定分子,它具有60个顶点和32个面,其中12个为正五边形,20个为正六边形。

科研人员用电子计算机模拟出类似60C 的新物质60N ,下列有关60N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60N 分子中含有的σ键是π键的2倍
B .60N 属于原子晶体
C .60N 分子是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D .60N 的熔点比60C 的低
答案:C
解析:A . N 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在60N 分子中,N 原子形成3个σ键,一对孤电子对,分子中不含有π键,A 错误;
B . 60N 属于分子晶体,B 错误;
C . 60N 分子是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 正确;
D . 60N 、60C 都是非极性分子,60N 的分子量更大,范德华力更大,故熔点更高,D 错误;
故选C 。

12.现有6种物质:①2N ②NaOH ③24C H ④22Na O ⑤22H O ⑥4NH C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既存在单键又存在双键的分子只有③
B .既存在非极性键又存在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是③⑤
C .既存在σ键又存在π键的分子只有①
D .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是②④⑥
答案:A
【分析】
①中仅含有三键,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构成;
②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③中既有碳碳双键(是非极性键)又有碳氢单键(是极性键),碳碳双键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构成,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④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⑤仅含有单键,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是极性分子;
⑥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解析:A .只有③中既有碳碳双键(是非极性键)又有碳氢单键(是极性键),A 正确; B .③分子为非极性分子,B 错误;
C .③中既有碳碳双键(是非极性键)又有碳氢单键(是极性键),碳碳双键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构成,C 错误;
D .④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D 错误;
故选A 。

13.下列微粒间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A .+Ag 、3NH
B .+H 、3NH
C .3+Co 、2H O
D .+Ag 、+H
答案:D
【分析】
含有孤电子对和含有空轨道的原子之间能形成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根据配位键形成的条件分析,一方要提供空轨道,另一方提供孤电子对,据此解答。

解析:A . +Ag 有空轨道,3NH 中的氮原子上有孤电子对,可以形成配位键,故A 不符合;
B . +H 有空轨道,NH 3中的氮原子上有孤电子对,可以形成配位键,故B 不符合;
C . 3+Co 有空轨道,水分子中的O 原子含有孤电子对,可以形成配位键,故C 不符合;
D . +Ag 、+H 两种离子均没有孤电子对,所以不能形成配位键,故D 符合; 故选D 。

14.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结论错误的是
A .稳定性:H 2O>H 2Te>H 2Se>H 2S
B .微粒半径:r(S 2-)>r(Cl -)>r(Al 3+)
C .晶格能:MgO>CaO>NaF>NaCl
D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答案:A
解析:A .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即非金属性:O>S>Se>Te ,则稳定性:H 2O>H 2S>H 2Se >H 2Te ,故A 错误;
B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r(S 2-)>r(Cl -)>r(Al 3+),故B 正确;
C .先比较电荷数多的晶格能大,而如果电荷数一样多比较核间距,核间距大的,晶格能小,则晶格能由大到小为:MgO >CaO >NaF >NaCl ,故C 正确;
D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都为原子晶体,C 原子半径小于Si 原子半径,键长比较:C-C <C-Si <Si-Si ,共价键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所以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故D 正确;
故选:A 。

15.氨硼烷()33NH BH 的结构和乙烷相似,下列关于33NH BH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负性大小顺序:B N H >>
B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 .分子中N B -键是配位键,其电子对由N 提供
D .氨硼烷为共价晶体,具有很高的熔点
答案:C
解析:A .第二周期元素电负性从左至右逐渐增大,N 在B 的右边,应该比B 的大,A 错误;
B .结构与乙烷相似,乙烷中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B 错误;
C .N 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与H 形成三个共价键后,还有一个孤电子对,B 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与H 形成三个共价键后,无多余电子,但是可以提供空轨道,与N 形成配位
键,C 正确;
D .氨硼烷结构和乙烷相似,为分子晶体,熔点较低,D 错误;
故选C 。

二、填空题
16.(1)碳元素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___。

(2)碳元素、氧元素分别与氢元素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中,沸点较高的为___(写化学式),原因是___。

(3)R 为铬元素,R 的一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RCl 3·6H 2O 。

已知0.01molRCl 3·6H 2O 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molAgCl 沉淀。

此配合物最可能是___。

A .[R(H 2O)6]Cl 3
B .[R(H 2O)5Cl]Cl 2·H 2O
C .[R(H 2O)4Cl 2]Cl·2H 2O
D .[R(H 2O)3Cl 3]·3H 2O
(4)向含少量CuSO 4的水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生成蓝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继续滴加氨水至过量,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答案:3:2 H 2O 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使沸点升高 B
Cu 2++2NH 3·H 2O=Cu(OH)2↓+2NH 4+
Cu(OH)2+4NH 3=[Cu(NH 3)4]2++2OH -
解析:(1)碳元素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该氢化物为乙炔,其结构式为:
,碳碳三键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其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3:2,答案为:3:2;
(2)碳元素、氧元素分别与氢元素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是甲烷和水,其中沸点较高的为H 2O ,原因是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使沸点升高,答案为:H 2O ;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使沸点升高;
(3)R 为铬元素,R 的一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RCl 3·6H 2O 。

已知0.01molRCl 3·6H 2O 在水溶液
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molAgCl 沉淀,说明1molRCl 3·
6H 2O 中能电离出2molCl -,此配合物最可能是[R(H 2O)5Cl]Cl 2·H 2O ,答案为B ;
(4)向含少量CuSO 4的水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Cu 2++2NH 3·
H 2O=Cu(OH)2↓+2NH 4+,继续滴加氨水至过量,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形成了四氨合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4NH 3=[Cu(NH 3)4]2++2OH -,答
案为:Cu 2++2NH 3·
H 2O=Cu(OH)2↓+2NH 4+,Cu(OH)2+4NH 3=[Cu(NH 3)4]2++2OH -。

17.(1)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c (H +)的任何物质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H +)的任何物质都是碱。

则CH 3CH 3、OH -、HCl 、F -中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说明它们结合质子能力的相对强弱___________。

(2)硼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氮化硼(BN)熔点为3774℃,而乙硼烷(B 2H 6)熔点仅-165℃。

氮化硼熔点远高于乙硼烷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OH -、F - HF+OH -=F -+H 2O BN 为原子晶体,而B 2H 6为分子晶体,共价键作用力远
大于分子间作用力
解析:(1)在CH3CH3、OH-、HCl、F-中,OH-会结合H+变为H2O,属于碱;F-与H+结合形成HF,因此F-属于碱;
HF能够与OH-发生反应产生F-、H2O,反应方程式为:HF+OH-=F-+H2O,根据复分解反应规律:强碱能够制取弱碱,则该反应说明结合质子能力:OH->F-;
(2)硼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氮化硼(BN)熔点为3774℃,而乙硼烷(B2H6)熔点仅-165℃。

氮化硼熔点远高于乙硼烷,是由于BN为原子晶体,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共价键是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断裂需消耗很高的能量;而B2H6为分子晶体,分子之间以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断裂消耗的能量比较低,由于共价键作用力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所以氮化硼熔点远高于乙硼烷。

18.下列反应曾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
2
Cr O+CH3CH2OH+H++H2O→[Cr(H2O)6]3++CH3COOH
27
(1)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Cr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配合物[Cr(H2O)6]3+中,与Cr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1mol CH3COOH分子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

(4)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

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Cr O+3CH3CH2OH+16H++13H2O→4[Cr(H2O)6]3++3CH3COOH1s22s22p63s23p63d3答案:22
27
或[Ar]3d3O7N A(或7×6.02×1023)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
解析:(1)Cr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C元素由-2价升高为0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价数与化合价降低的价数相等可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Cr O+3CH3CH2OH+16H++13H2O→4[Cr(H2O)6]3++3CH3COOH;
22
27
(2)Cr元素是24号元素,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
[Ar]3d54s1,故Cr3+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或[Ar]3d3;
(3)1个CH3COOH分子含有7个σ键和一个π键,则1molCH3COOH含有7molσ键,即7N A(或7×6.02×1023)个σ键;
(4)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原子半径较小,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锗的原子半径大,原子之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的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

19.现有下列物质,用编号填空回答下列各问:
A.干冰 B.氯化铵 C.氩 D.晶体硅 E.过氧化钠 F.二氧化硅
(1)通过非极性键形成的晶体是______。

(2)固态时属于不含化学键的分子晶体是______。

(3)含有极性键的分子晶体是______。

(4)由极性共价键形成的晶体是______。

(5)含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的化合物是______。

(6)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

答案:D C A F B E
解析:(1) 晶体硅是由非极性键形成的晶体。

(2) 在以上几种物质中,氩为固态时属于不含化学键的分子晶体。

(3) 干冰为含有极性键的分子晶体。

(4) 二氧化硅由极性共价键形成的。

(5) 氯化铵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

(6) 阴阳离子间以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同种非金属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故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为过氧化钠。

20.回答下列问题:
(1)若BCl 3与XY n 通过B 原子与X 原子间的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则该配合物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肼(N 2H 4)分子可视为NH 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 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 2H 6SO 4。

N 2H 6SO 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 2H 6SO 4的晶体内存在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 .离子键
b .配位键
c .共价键
(3)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氨水,先生成难溶物,继续滴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

下列对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 2+的浓度不变
B .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Cu(NH 3)4]2+
C .[Cu(NH 3)4]2+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D .在[Cu(NH 3)4]2+配离子中,Cu 2+给出孤电子对,NH 3提供空轨道
(4)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溶液中析出深蓝色的
[Cu(NH 3)4]Cl 2晶体,深蓝色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除普通的共价键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X abc B 离子键 配位键
解析:(1)BCl 3分子中的B 原子的1个2s 轨道和2个2p 轨道进行sp 2杂化形成3个sp 2杂化轨道,B 原子还有1个空轨道(未杂化的2p 轨道),所以B 原子与X 形成配位键时,X 应提供孤电子对。

(2)(NH 4)2SO 4中,4NH +存在配位键、共价键,表示为,2-
4SO 与4NH +
之间以离子键结合;故N 2H 6SO 4中226N H +存在配位键、共价键,表示为
,2-4SO 与226N H +之间以离子键结合,故N 2H 6SO 4中存在离子键、配位键、共价键;
(3) A .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Cu 2+→[Cu(NH 3)4]2+,所以反应后Cu 2+的浓度降低,故A 错误;
B .氢氧化铜和氨水反应生成[Cu(NH 3)4] 2+,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Cu(NH 3)4]2+,故B 正确;
C .[Cu(NH 3)4]2+的立体结构为平面正方形,故C 错误;
D .在[Cu(NH 3)4]2+配离子中,Cu 2+提供空轨道,NH 3提供孤电子对,故D 错误; 选B 。

(4)Cu 2+中存在空轨道,NH 3中N 原子上有孤电子对,N 与Cu 2+之间以配位键结合、
[Cu(NH 3)4]2+与Cl -间以离子键结合。

21.上世纪60年代,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Xe[PtF 6]被合成出来后,打破了“绝对惰性”的观念。

在随后的几年内,科学家又相继合成了氙的氟化物、氧化物等。

(1)Pt 与Ni 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写出基态Ni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

(2)金属Pt 内部原子的堆积方式与铜及干冰中的CO 2相同,如图(正方体)是Pt 晶胞的示意图,试说出Pt 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_______。

(3)稀有气体(氡除外)中,只有较重的氙能合成出多种化合物,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A .氙的含量比较丰富
B .氙的相对原子质量大
C .氙原子半径大,电离能小
D .氙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大
(4)已知XeO 3分子中氙原子上有1对孤电子对,则XeO 3为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答案:1s 22s 22p 63s 23p 63d 84s 2 正方体的八个顶点和六个面心 C 极性
解析:(1)Ni 的原子序数为28,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可写出基态Ni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84s 2;
(2)铜的堆积模型为最紧密堆积,配位数为12,铜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与二氧化碳分子晶胞结构相似,Pt 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为正方体的八个顶点和六个面心;
(3)氙能合成出多种化合物,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与F 、O 形成的化合物中,氙显正化合价,答案为C ;
(4)XeO 3分子中含有3个δ键和一个孤电子对,为三角锥形分子,结构不对称,为极性分子。

22.(1)已知:碳化硅(SiC )是一种具有类似金刚石结构的晶体,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是交替排列的。

在下列晶体:①晶体硅、②金刚石、③碳化硅、④干冰、⑤冰中,它们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继60C 后,科学家又合成了60Si 、60N 。

已知熔点:606060Si N C >>,而破坏分子所需要的能量:606060N C Si >>,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②③①⑤④ 一般情况下,对于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了晶体,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化所需的能量越多,故熔点:606060Si N C >>;而破坏分子需断开化学键,元素电负性越强其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断键时所需能量越多,故破坏分子所需要的能量:606060N C Si >>
解析:(1)题述晶体中属于共价晶体的是①②③,属于分子晶体的是④⑤。

一般来说,共价晶体的熔点>分子晶体的熔点;对于共价晶体,键长:Si Si -键>Si C -键C C >-键,相应键能:Si Si -键Si C <-键C C <-键,故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故答案为:②③①⑤④;
(2)分子晶体熔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而破坏分子则是破坏分子内的共价键。

故答案为:一般情况下,对于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了晶体,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化所需的能量越多,故熔点:606060Si N C >>;而破坏分子需断开化学键,元素电负性越强其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断键时所需能量越多,故破坏分子所需要的能量:606060N C Si >>。

23.(1)3KIO 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空间结构,边长为0.446nm a =,晶胞中K 、I ,O 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K 与O 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nm ,与K 紧邻的O 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在3KIO 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 处于各顶角位置,则K 处于____________位置,O 处于____________位置.
(2)MgO 具有NaCl 型结构(如图),其中阴离子采用最密堆积方式,X 射线衍射实验测得MgO 的晶胞参数为0.420nm a =,则()2O r -为_____________nm .MnO 也属于NaCl 型结构晶胞参数为0.448nm a '=,则()2Mn r +为____________nm .
答案:315 12 体心 棱心 0.148 0.076
解析:(1)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K 与O 间的最短距离为晶胞面对角线的一半,即20.446nm 2
=0.315nm ;晶胞中在同一平面内,与K 紧邻的O 的个数为4,故晶胞中与K 紧邻的O 的个数为4312⨯=.根据3KIO 的化学式以及晶胞结构可知,若I 处于各顶角位置,则该晶胞中K 处于体心, O 处于棱心。

故答案为:0.315;12;体心;棱心;
(2)MgO 具有NaCl 型结构,由晶胞结构图可知,氧离子沿晶胞的面对角线方向接触,所以2O -半径为面对角线的14,即()222O 0.420nm 44
r a -==⨯=0.148nm ;MnO 也属于NaCl 型结构,MnO 的晶胞参数比MgO 更大,说明阴离子之间不再接触,阴、阳离子沿坐标轴方向接触,故222[(Mn )(O )]a'r r +-+=,r (Mn 2+)=0.076nm 。

故答案为:
0.148;0.076。

24.()2+
26Fe H O ⎡⎤⎣⎦与NO 反应生成的()()2+
25Fe NO H O ⎡⎤⎣⎦中,NO 以N 原子与2+Fe 形
成配位键。

请在()()2+
25Fe NO H O ⎡⎤⎣⎦结构示意图的相应位置补填缺少的配体____。

答案:
解析:N 原子电负性小,易给出孤电子对,NO 以N 原子与Fe 2+形成配位键,H 2O 以O 原子与Fe 2+形成配位键,特别注意()()2+
25Fe NO H O ⎡⎤⎣⎦中N 原子与2+Fe 形成配位键,补填
缺少的配体后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25.(1)LiAlH 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

LiAlH 4中,存在___________(填标号)。

A .离子键 B .σ键 C .π键 D .氢键
(2)ZnF 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

(3)N 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n (σ)∶n (π)=___________。

(4)[Fe(H 2O)6]2+与NO 反应生成的[Fe(NO)(H 2O)5]2+中,NO 以N 原子与Fe 2+形成配位键。

请在[Fe(NO)(H 2O)5]2+结构示意图的相应位置补填缺少的配体___________。

答案:AB 离子键 1∶2
解析:(1)LiAlH 4是由Li +与-
4AlH 组成,阴阳离子间存在离子键,Al 与H 之间还有共价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