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模具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车床尾座套筒说明书

车床尾座套筒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车床尾座套筒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实践时间:目录绪论 (1)1零件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1.2.1零件图样分析 (1)1.2.2工艺分析 (2)1.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2)2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2)2.1选择毛坯 (2)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2)2.2.1公差等级 (2)2.2.2锻件重量 (2)2.2.3锻件复杂系数 (2)2.2.4锻件材质系数 (2)2.2.5锻件分模线形状 (3)2.2.6零件表面粗糙度 (3)2.3绘制车床尾座锻造毛坯图 (3)3工艺规程设计 (3)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3.2拟定工艺路线 (4)3.2.1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4)3.2.2加工阶段的划分 (4)3.2.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4)3.2.4工序顺序的安排 (4)3.3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6)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8)3.5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的计算 (9)4总结 (16)5参考文献 (16)绪论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及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另外,这也是对自身意志力的一次很好的磨练机会。

由于能力所限,本课程设计尚难免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不吝给予批评和指教。

1零件分析1.1零件的作用车床尾座套筒是装夹顶针,钻头,绞刀,等工具的。

1.2零件的工艺分析1.2.1零件图样分析mm外圆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1)φ550.0013-mm外圆轴心线的同轴度公(2)莫氏4号锥孔轴心线与φ550-.0013差为φ0.01mm。

mm外圆轴心线的径向跳动(3)莫氏4号锥孔轴心线对φ550013-.0公差为0.01mm 。

757 塑料套筒注射模设计

757 塑料套筒注射模设计
引言 塑料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以及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到日益广泛的运用。随着塑料工业 的发展,社会对塑料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若要生产出比较好的塑料制品,那就必须 有先进的塑料模具,因此,对模具的设计和生产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该零件是套筒,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需求很大,价格较低,市场竞争力大,改进前该 产品的模具采用侧浇口,虚人工切除凝料,提高了成本。从模具的角度考虑,要想降低 成本,需设计全自动脱落式的模具。该产品要求精度一般,结构简单,可设计成多模腔 以提高生产率。关键是怎样实现全自动脱模,从而省去人工切除凝料的过程。本文还论 述塑料零件的注射成型工艺的选择、模具主要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模具装配 与试模的工艺方法等。
2
4.1 型腔布置 ............................................................. 14 4.2 成型零件的结构确定 ................................................... 15 4.2.1 凹模设计 ........................................................... 15 4.2.2 凸模设计 ........................................................... 15 4.3 导向定位机构的设计 ................................................... 15 4.4 推出机构设计 ......................................................... 15 5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 16 5.1 成型零件尺寸计算 ..................................................... 16 5.1.1 型腔计算 ........................................................... 16 5.1.2 型芯计算 ........................................................... 16 5.1.2 型芯计算 ........................................................... 18 5.2 模具型腔壁厚的确定 ................................................... 18 6 标准模架的选择......................................................... 18 6.1 模板的周界尺寸的确定 ................................................. 18 6.2 A 板厚度的确定 ....................................................... 19 6.3 B 板厚度的确定 ....................................................... 19 6.4 C 板厚度的确定 ....................................................... 19 6.5 标准模架的选择....................................................... 19 7 导柱和导套的加工....................................................... 19 7.1 导柱的加工 ........................................................... 19 7.1.1 用两顶尖孔定位装夹 ................................................. 20 7.1.2 用外圆柱表面定位装夹 ............................................... 20 7.1.3 外圆与顶尖相结合的定位装夹 ......................................... 20 7.1.4 影响导柱车削加工质量的因素 ......................................... 20 7.2 导套的加工 ........................................................... 21 8 模具总装图 ............................................................. 21 8.1 模具总装图........................................................ 21 8.2 模具的安装试模....................................................... 23 结束语 ................................................................... 25

套筒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套筒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KCSJ-02套筒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典型夹具(年度生产纲领为8000件)选题说明:请在选题附图中任选一种进行设计。

学院德州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08机本二学号200801703043姓名指导教师(签字)2011年6 月13日机电工程系(盖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设计KCSJ-02套筒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典型夹具(年度生产纲领为8000件)内容:1.零件图1张4#2.毛坯图1张4#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4.夹具装配图1张1#5.夹具零件图1张2#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目录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序言........................................................................................................................................................一、设计目的..........................................................................................................................................二、零件分析..........................................................................................................................................1.零件的作用...........................................................................................................................................2.零件的工艺分析...................................................................................................................................3.画零件图...............................................................................................................................................三、确定毛坯..........................................................................................................................................四、机械加工工艺路线设计..................................................................................................................1.选择定位基准.......................................................................................................................................2.制定工艺路线.......................................................................................................................................3.支承孔的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4.底面A的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5.其他加工面的加工余量的确定...........................................................................................................五、夹具设计..........................................................................................................................................1.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2.确定导向装置.......................................................................................................................................3.确定夹紧机构.......................................................................................................................................4.确定其他装置.......................................................................................................................................5.设计夹具体...........................................................................................................................................参考文献: ................................................................................................................................................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内容覆盖金属切削原理和刀具、机械加工方法及设备、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工艺装备等,因而也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基础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套筒设计说明书

套筒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套筒班级:设计者:组员:设计时间:2011-12-8指导教师:前言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我们对数控加工工艺这门课的充分利用。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如在加工工艺过程设计中,对于加工路线的定制及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我们都得到了实践。

此外,在设计加工工序的过程中,对机床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及切削知识等都有进一步的了解。

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实际上是我们对机械加工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碰到了许多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通过这两周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设计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希望在这次实训中对自己未来的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的锻炼。

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查资料的能力等。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们给予指导。

目录一、零件图二、工件工艺分析三、零件制作工艺设计四、定位误差分析五、加工方法及加工路线六、确定加工参数七、小结八、参考资料一、零件图二、工件工艺分析:1.工件材料:20号钢削切、加工性良好。

2.零件组成表面:外圆表面(Φ38,Φ18),内表面(Φ12),两端面,内﹑外台阶面,内﹑外退刀槽,内﹑外倒角。

3.主要表面分析:Φ12内孔既是支承其它零件的支承面,亦是本零件的主要基本面;Φ18外圆及其台阶面亦用于支承其它零件。

4.主要技术条件:Φ18外圆与Φ12内孔的同轴度控制在0.02㎜范围内;台阶面与Φ12内孔的垂直度控制在0.025㎜范围内;Φ12内孔本身的尺寸公差为0.019㎜;粗糙度0.8;零件热处理硬度HRC50-55.三、零件制造工艺设计1.毛坯的选择:根据零件材料为20钢,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零件直径尺寸差异较大,零件壁薄、刚度低、易变形,加工精度要求高,零件需经淬火处理等多方面因素,在棒料与模锻间做出选择:模锻件。

2.基准分析:主要定位基准应为Φ12内孔中心;加工内孔时的定位基准则为Φ18外圆中心。

套筒扳手冷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套筒扳手冷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套筒扳手冷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套筒扳手冷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工艺概述
套筒扳手冷挤压工艺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方法,适用于扳手套筒的生产。

该工艺通过在金属坯料上施加高压力,使其在冷态下通过模具形成所需形状。

相比传统的热挤压工艺,冷挤压工艺具有成本低、成型精度高等优势。

工艺步骤
1. 准备金属坯料:选用适合的金属材料,根据套筒的需求进行切割或切锭得到金属坯料。

2. 设计模具:根据套筒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合适的冷挤压模具。

3. 加热坯料:将金属坯料加热至适当温度,通常为高于金属的再结晶温度。

4. 冷挤压:将加热后的金属坯料置于模具中,施加高压力,使其逐渐形成模具所需形状。

5. 完成工艺:冷挤压后的套筒进行冷却处理,去除模具并进行修整、清洁等工序。

6. 检验和质量控制:对冷挤压后的套筒进行检验,确保其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模具设计要点
1. 模具材料选择:模具需要具备高强度、高硬度和耐磨性,常
用的材料有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等。

2.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套筒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适当的模
具结构,包括模具的上、下模和挤出口等。

3. 模具冷却设计:使用冷却系统对模具进行冷却,以提高生产
效率和控制工艺温度。

4. 模具表面处理:采用表面处理技术,如镀硬铬、表面喷涂等,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表面质量。

以上是关于套筒扳手冷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简要介绍,冷挤
压工艺能够有效地提高扳手套筒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不同形状和尺
寸的套筒可能需要针对性的工艺和模具设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调整和优化。

套筒——课程设计说明书解析

套筒——课程设计说明书解析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 : 套筒学生姓名: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号:班级:指导教师:成绩:_______机械工程学院2011年12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套筒二、设计内容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在对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制定之前,首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内容包括:(1)分析零件的作用以及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2)分析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以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3)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以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2,确定毛坯毛坯的选择主要以生产类型确定,并考虑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表面以及非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几方面综合考虑,使整个工艺过程更加经济合理。

3,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1)制定加工工艺路线在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零件的工艺路线,并划分粗,精加工阶段。

可以先考虑几个方案,分析比较后,再从中选择比较合理的加工方案。

(2)选择定位基准进行必要的工序尺寸计算。

根据基准选择原则,合理选定各工序的定位基准。

当某工序的基准不重合的时候需要对其工序尺寸进行计算。

(3)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合理安排各表面的加工顺序。

(4)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5)选择机床以及工,夹,量,刀具。

(6)确定各加工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时间用量和时间定额。

(8)填写工艺文件。

三,设计工作量1.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张;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套;3.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设计分组按学号的先后每四人一组,最后两组是五个人一组。

五,设计时间2011年12月19日到12月25日六,参考书籍机械制造工艺学清华大学王先逵主编金属材料切削加工手册机械设计手册附:套筒工作图目录序言.............................5. 一,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6)二,确定毛坯 (6)三,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6)四,工序尺寸计算以及公差 (7)五,选择机床以及工,夹,量,刀具 (7)六,检测方法 (8)七,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 (9)设计体会 (11)参考书目 (12)序言所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套筒扳手冷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范文精简版

套筒扳手冷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范文精简版

套筒扳手冷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套筒扳手冷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引言1. 冷挤压的基本原理冷挤压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压制成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施加高压力将金属材料挤压进模具中,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

与传统的热挤压相比,冷挤压具有以下优点:- 保持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无需进行后续热处理;- 提高材料利用率;- 减少生产成本。

2. 套筒扳手的冷挤压工艺套筒扳手的冷挤压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材料准备选择适合冷挤压的金属材料,通常使用高强度的合金钢作为原料。

根据套筒扳手的规格和要求,将金属材料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柱状坯料。

2.2 加热处理将切割好的坯料加热至适当的温度,通常选择较高的温度以提高材料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加热温度的选择需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2.3 挤压成形将加热后的坯料放入冷挤压机的模具中,施加高压力使得坯料被挤压形成套筒扳手的初始形状。

冷挤压机通常采用液压系统来提供高压力,并通过控制活塞的运动来控制挤压过程。

2.4 冷却和回火在挤压成形后,将套筒扳手暴露在空气中进行冷却,以使其固化。

然后,对套筒扳手进行回火处理,以消除挤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应力,并提高其硬度和韧性。

2.5 表面处理,对套筒扳手进行表面处理,通常采用镀铬、喷涂等方式,以提高其表面的硬度、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3. 套筒扳手的模具设计套筒扳手的模具设计在冷挤压工艺中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一些模具设计的考虑因素:3.1 模具材料模具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以承受高压力和磨损。

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等。

根据具体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具材料。

3.2 模具结构模具结构直接影响到套筒扳手的形状和尺寸。

模具结构应考虑到挤压过程中套筒扳手内部的空间和外部轮廓的形成,以及模具的易于拆卸和维修。

3.3 模具冷却由于冷挤压工艺可能产生较大的摩擦热,模具冷却是必要的。

合理的模具冷却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套筒座设计说明书

套筒座设计说明书

目录1 引言.......................................................... -2 -2 零件的分析.................................................... - 2 -2.1零件的类型及功用......................................... - 2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 2 -2.2.1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机械加工工艺性............. - 3 -2.2.2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 3 -2.3定位基准的选择........................................... - 3 -2.3.1粗基准的选择....................................... - 3 -2.3.2精基准的选择....................................... - 3 -2.4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 3 -2.5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选择................................... - 4 - 3工序设计...................................................... - 5 -3.1工序尺寸的计算........................................... - 5 -3.2确定切削用量、时间定额................................... - 6 -3.2.1选择机床及对应夹具、量具、刃具..................... - 6 -3.2.2确定切削用量、时间定额............................. - 8 - 4夹具设计..................................................... - 22 -4.1 设计要求.............................................. - 22 -4.2 夹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 22 -4.2.1. 确定两销中心距及尺寸公差......................... - 22 -4.2.2. 确定圆柱销的尺寸及公差........................... - 23 -4.2.3. 查表确定削边销尺寸b及B ......................... - 23 -4.2.4. 确定削边销的直径尺寸及公差....................... - 23 -4.2.5. 计算定位误差——目的是分析定位方案的可行性....... - 23 -4.3 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 24 -4.3.1、工件夹紧方式的确定............................... - 24 -4.3.2、结构设计及操作说明............................... - 24 - 5设计小结..................................................... - 24 - 6参考文献..................................................... - 24 -1 引言课程设计是我们大学期间的重要的一个教学实践环节,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对我们过去学习成效的综合性检验。

第五组套筒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五组套筒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制工艺与夹具设计说明书套筒的工艺规程及铣深12宽3.5的糟的夹具设计学院名称: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 级:姓 名:指导教师姓名:201 年 月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目录序言 (1)一零件的分析 (2)1.1 零件的作用 (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二. 工艺规程设计 (4)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2.2毛坯形状及尺寸 (5)三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6)3.1 基准的选择 (6)3.1.2粗基准选择 (6)3.1.2 精基准的选择 (7)3.2 制定工艺路线 (8)四切削用量工时计算 (11)五、夹具设计 (22)5.1 问题的提出 (22)5.2 定位基准的选择 (22)5.3 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3)5.4 定位误差分析 (26)5.5 夹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27)总结 (28)致谢 (30)参考文献 (31)序言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

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

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套筒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铣槽的工装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课程设计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

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

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

车床尾座套筒说明书

车床尾座套筒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车床尾座套筒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实践时间:目录绪论 (1)1零件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1.2.1零件图样分析 (1)1.2.2工艺分析 (2)1.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2)2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2)2.1选择毛坯 (2)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2)2.2.1公差等级 (2)2.2.2锻件重量 (2)2.2.3锻件复杂系数 (2)2.2.4锻件材质系数 (2)2.2.5锻件分模线形状 (3)2.2.6零件表面粗糙度 (3)2.3绘制车床尾座锻造毛坯图 (3)3工艺规程设计 (3)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3.2拟定工艺路线 (4)3.2.1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4)3.2.2加工阶段的划分 (4)3.2.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4)3.2.4工序顺序的安排 (4)3.3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6)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8)3.5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的计算 (9)4总结 (16)5参考文献 (16)绪论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及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另外,这也是对自身意志力的一次很好的磨练机会。

由于能力所限,本课程设计尚难免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不吝给予批评和指教。

1零件分析1.1零件的作用车床尾座套筒是装夹顶针,钻头,绞刀,等工具的。

1.2零件的工艺分析1.2.1零件图样分析mm外圆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1)φ550.0013-mm外圆轴心线的同轴度公(2)莫氏4号锥孔轴心线与φ550-.0013差为φ0.01mm。

mm外圆轴心线的径向跳动(3)莫氏4号锥孔轴心线对φ550013-.0公差为0.01mm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套筒类零件孔加工说明书[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套筒类零件孔加工说明书[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钻床夹具姓名:乐凯锋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20091052班学号:2009105228指导教师:张明松2012年1 月2 日至2012 年1月12 日目录一、夹具发展概况 (1)二、工件分析 (3)三、定位方案的确定方案一 (3)方案二 (4)方案三 (4)四、夹具装置设计 (4)五、定位误差的分析 (5)六、工艺规程设计 (6)七、加工过程卡和工序卡 (10)致谢 (14)参考文献 (15)一、夹具发展概况夹具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夹具已从一种辅助工具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的工艺装备。

1.机床夹具的现状国际生产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

现代生产要求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品种经常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

然而,一般企业都仍习惯于大量采用传统的专用夹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工厂里,约拥有数千甚至近万套专用夹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每隔3~4年就要更新50~80%左右专用夹具,而夹具的实际磨损量仅为10~20%左右。

特别是近年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FMS)等新加工技术的应用,对机床夹具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1)能迅速而方便地装备新产品的投产,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2)能装夹一组具有相似性特征的工件;3)能适用于精密加工的高精度机床夹具;4)能适用于各种现代化制造技术的新型机床夹具;5)采用以液压站等为动力源的高效夹紧装置,以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6)提高机床夹具的标准化程度。

2.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标准化、精密化、高效化和柔性化等四个方面。

(1)标准化机床夹具的标准化与通用化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目前我国已有夹具零件及部件的国家标准:GB/T2148~T2259-91以及各类通用夹具、组合夹具标准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套筒类零件孔加工说明书[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套筒类零件孔加工说明书[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套筒类零件孔加工说明书[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钻床夹具姓名:乐凯锋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20XX1052班学号:20XX105228 指导教师:张明松20XX年 1 月 2 日至 20XX 年1月 12 - 0 -日目录一、夹具发展概况................................................. .. (1)二、工件分析................................................. ................................................... .....3 三、定位方案的确定方案一................................................. ................................................... .........3方案二................................................. ................................................... .........4 方案三................................................. ................................................... .........4 四、夹具装臵设计................................................. ..............................................4 五、定位误差的分析................................................. ..........................................5 六、工艺规程设计................................................. ...................................6 七、加工过程卡和工序卡................................................. ................................10 致谢................................................. ................................................... . (14)本夹具主要用来钻直径为10mm孔,这孔需要通孔,在加工本工序时,其他的工序大部分都已经加工完了。

车床尾座套筒课程设计说明书

车床尾座套筒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题目:车床尾座套筒学校:湖南工业大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指导老师:设计时间:2011年12月19日至 2011年12月25日机械工程学院2011 年12 月《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车床尾座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车床尾座套筒工序的设计计算二、原始数据和技术要求: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单件小批量生产生产条件:金工车间加工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毛坯图零件图1张零件-毛坯合图 1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张工序卡1套(3)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四、进度安排:序号内容基本要求时间备注1 准备阶段⑴阅读、研究任务书;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

⑵阅读教材和课程设计指导书。

⑶准备好绘图工具、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课程设计前进行2 绘制零件图⑴提高识图和绘图能力⑵了解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2天手绘3 制定工艺路线⑴掌握工艺路线的制定方法和步骤⑵初步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1天制定零件的工艺路线1天4 工序设计掌握工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4天5 编写设计计算整理和编写设计说明书3天说明书6 答辩或检验1天小计12天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机械工程班级指导教师目录1零件的工艺分析------------------------------------------------------------------------------------51.1 零件的功用、结构及特点---------------------------------------------------------------- 51.2主要表面及其要求--------------------------------------------------------------------------52 毛坯的选择-------------------------------------------------- -------------------------------------52.1 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尺寸公差----------------------------------------------52.2 确定毛坯的技术要求----------------------------------------------------------------------62.3 绘制毛坯图----------------------------------------------------------------------------------63 基准的选择-------------------------------------------------- --------------------------------------64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74.1 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 ------------------------------------- 74.2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75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96 选择机床及工艺装备--------------------------------------- -------------------------------------126.1 选择机床-------------------------------------------------------------------------------------126.2 选择刀具----------------------------------------------- ------------------------------------- 136.3 选择夹具----------------------------------------------- ------------------------------------- 146.4 选择量具----------------------------------------------- ------------------------------------- 147 确定切削用量------------------------------------------------------------------------------------ 158 总结-------------------------------------------------- ------------------------------------------------239 文献--------------------------------------------------------------------------------------------------241零件的工艺分析1.1 零件的功用、结构及特点车床尾座套筒是装夹顶针,钻头,绞刀,等工具的。

套筒课程设计

套筒课程设计

第一节套筒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一、套筒的用途在运动部件中,因为长期的磨擦而造成零件的磨损,当轴和孔的间隙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要更换零件,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选用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好的材料为轴套或衬套,这样可以减少轴和座的磨损,当轴套或衬套磨损到一定程度进行更换,这样可以节约因更换轴或座的成本,一般来说,衬套与座采用过盈配合,而与轴采用间隙配合,因为无论怎么样还是无法避免磨损的,只能延长寿命。

轴套在一些转速较低,径向载荷较高且间隙要求较高的地方(如凸轮轴)用来替代滚动轴承(其实轴套也算是一种滑动轴承),材料要求硬度低且耐磨,轴套内孔经研磨刮削,能达到较高配合精度,内壁上一定要有润滑油的油槽,轴套的润滑非常重要,干磨的话,轴和轴套很快就会报废,最好安装时刮削轴套内孔壁,这样可以留下许多小凹坑,增强润滑。

简而言之,套筒的作用有:1.减少摩擦;2.减少振动;3.防腐蚀;4.减少噪音;5.便于维修;6.利用不同材料组成的摩擦副减少黏结;7.简化结构制造工艺。

分析零件图可知,套筒除外圆表面精度要求较高外,其他面精度均不高,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整体上能够保证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由此可见,该零件工艺性较好。

四、确定套筒的生产类型由设计题目知:Q=2000件/年,N=Qn(1+α%+β%)=2000×1×(1+3%+0.5%)=2070件/年,为中批量生产。

第二节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套筒在工作过程中承受一定的冲击和载荷,为保证套筒的强度和耐磨度,毛坯选用Φ85mm 棒料,45钢,长度为150mm。

第三节拟定套筒工艺路线一、定位基准1.精基准的选择根据套筒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套筒的右端面和中心轴线作为精基准,零件上很多表面都是采用它作为基准进行加工,遵循了“基准统一”原则。

零件的中心轴线是外圆和内孔的设计基准,右端面是左端面的设计基准,选用它们作为精基准,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遵循了“基准重合”原则。

套筒夹具设计说明书

套筒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前言 (2)第一章机床夹具 (3)1.1机床夹具在加工中的作用 (3)1.2机床夹具的分类 (3)1.3机床夹具的组成 (4)1.4 工件零件图 (5)第二章夹具设计 (6)2.1 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6)2.2 定位方案 (6)2.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2.2.2 定位元件的布置 (7)2.3 夹紧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夹紧元件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夹紧元件的确定 (9)2.4导向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导向装置的选择 (9)2.4.2 导向装置的布置 (10)2.5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11)总结 (13)前言夹具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夹具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各产业对机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许多专业性的夹具设计。

在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统称为夹具。

如机床夹具、检验夹具、焊接夹具、装配夹具等。

机床夹具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保证加工精度机床夹具可准确确定工件、刀具和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效率机床夹具可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减少辅助时间。

3.减少劳动强度采用机械、气动、液动等夹紧机构,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套筒模具设计说明书

套筒模具设计说明书

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题目名称:注塑模设计学生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目录1.引言 (1)2.塑件分析,塑料成型特征工艺参数 (1)3.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3)(1)型芯尺寸的确立 (3)(2)型芯尺寸的确立 (4)(3)按强度刚度条件计算 (4)4浇注系统的设计 (4)(1)分型面的选择 (5)(2)确定浇口形式及位置 (5)(3)设计主流道及分流道形状和尺寸 (5)(4)排气系统的设计 (6)(5)拉料杆的设计 (6)5、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7)(1)支承板设计 (7)(2)垫块的设计 (7)(3)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7)6推出机构的设计 (7)(1)拉料杆的设计 (8)7 冷却系统的设计 (8)(1)冷却回路尺寸的确定及布置 (9)8.选择注射机型号 (9)9 结束语 (11)10 参考文献 (12)套筒的模具设计说明书摘要介绍了套筒的模具设计过程The summary introduced the molding tool of a sleeve design process关键词套筒模具设计模具cad1引言日用品,有时采用精度和强度不太高的塑料传动,由于塑料具有可塑性强,密度小、比强度高、结缘性、化学稳定性高、外观多样的特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厂家及人民的喜爱。

塑料工业是新兴的工业,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应而生的,目前塑料制件几乎已经进入一切工业部门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随着机械工业电子工业,航空工业、仪器仪表工业和日常用品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制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成型塑件的模具的开发,设计制造的水平也须越来越高。

本文也就对套筒模具设计过程进行阐述。

Daily necessity, sometimes adopt the not that high plastics of accuracy and strengths to spread to move, because the plastics has the plasticity strong, the density is small, higher than strength, the knot good luck, the chemistry stability is high,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of external appearance, as a result be subjected to more and more factories house and the people's fancies.The plastics industry is a newly arisen industry, i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troleum industry but should but living of, the plastics system piece almost have already entered each realm of the whole industry sections and people's daily lifes currently.Along with the machine industry electronics industry, aviation industry, the instrument appearance industry and usu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ng industry, the plastics models the demand of make the piece more and more, the quantity request is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this will beg model the pie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lding tool, the level of the design manufacturing also the beard is more and more high.This text also design the process to carry on elaborate to a sleeve molding tool.2.塑件工艺分析如图所示塑料制件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查表得收缩率为:0.3%-0.8%,取值0.4%;大批量生产材料分析:ABS无毒无味,呈微黄色,成型的塑件有较好的光泽,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器性能,密度为1.02~1.5/cm3ABS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加工,经过配色可配成任何颜色。

XL转动套筒零件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说明书

XL转动套筒零件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课题:转动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转动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课题名称转动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内容及任务零件工艺规程的制订和工装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必需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

本课题试图引导学生对零件从毛坯到成品、这样一个系统工程有更进一步的熟悉和了解,掌握作为一个机械工艺师所必备的能力,选用的零件是从工厂实际调研所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要求依据相关标准,设计该零件(详见零件图)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完成如下任务:一、毕业设计图纸1、第一套夹具装配图一张2、第二套夹具装配图一张3、第三套夹具装配图一张4、夹具中若干非标准零件图二、设计说明书(主要部分)1、零件结构分析;2、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文件:(1)、简明工艺过程卡(2)、机械加工工艺卡(3)、机械加工工序卡(4)、检验工序卡3、工装夹具设计;4、中英文翻译;5、设计心得体会。

三、论文撰写一篇论文综述。

四、外文翻译翻译约三千文字的专业英语资料。

拟达到的要求或技术指标1、熟悉零件结构工艺分析。

2、掌握零件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及工作方法。

3、熟悉标准件的型号及选用。

4、熟悉非标零件的结构设计。

5、熟练掌握AUTOCAD软件的使用。

6、了解国内、外相关产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之,拟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制工艺、机床、切削原理、机械设计、制图、公差配合、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力学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使理论知识和生产知识密切接合起来的目的。

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零件工艺规程编制及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及工作方法,尤其是熟悉标准件的型号及选用;同时也熟悉非标零件的结构设计。

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学生将在计算,绘图,运用并熟练资料、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目录摘 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题目名称:注塑模设计学生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目录1.引言 (1)2.塑件分析,塑料成型特征工艺参数 (1)3.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3)(1)型芯尺寸的确立 (3)(2)型芯尺寸的确立 (4)(3)按强度刚度条件计算 (4)4浇注系统的设计 (4)(1)分型面的选择 (5)(2)确定浇口形式及位置 (5)(3)设计主流道及分流道形状和尺寸 (5)(4)排气系统的设计 (6)(5)拉料杆的设计 (6)5、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7)(1)支承板设计 (7)(2)垫块的设计 (7)(3)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7)6推出机构的设计 (7)(1)拉料杆的设计 (8)7 冷却系统的设计 (8)(1)冷却回路尺寸的确定及布置 (9)8.选择注射机型号 (9)9 结束语 (11)10 参考文献 (12)套筒的模具设计说明书摘要介绍了套筒的模具设计过程The summary introduced the molding tool of a sleeve design process关键词套筒模具设计模具cad1引言日用品,有时采用精度和强度不太高的塑料传动,由于塑料具有可塑性强,密度小、比强度高、结缘性、化学稳定性高、外观多样的特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厂家及人民的喜爱。

塑料工业是新兴的工业,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应而生的,目前塑料制件几乎已经进入一切工业部门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随着机械工业电子工业,航空工业、仪器仪表工业和日常用品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制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成型塑件的模具的开发,设计制造的水平也须越来越高。

本文也就对套筒模具设计过程进行阐述。

Daily necessity, sometimes adopt the not that high plastics of accuracy and strengths to spread to move, because the plastics has the plasticity strong, the density is small, higher than strength, the knot good luck, the chemistry stability is high,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of external appearance, as a result be subjected to more and more factories house and the people's fancies.The plastics industry is a newly arisen industry, i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troleum industry but should but living of, the plastics system piece almost have already entered each realm of the whole industry sections and people's daily lifes currently.Along with the machine industry electronics industry, aviation industry, the instrument appearance industry and usu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ng industry, the plastics models the demand of make the piece more and more, the quantity request is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this will beg model the pie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lding tool, the level of the design manufacturing also the beard is more and more high.This text also design the process to carry on elaborate to a sleeve molding tool.2.塑件工艺分析如图所示塑料制件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查表得收缩率为:0.3%-0.8%,取值0.4%;大批量生产材料分析:ABS无毒无味,呈微黄色,成型的塑件有较好的光泽,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器性能,密度为1.02~1.5/cm3ABS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加工,经过配色可配成任何颜色。

成型特点:ABS在升温时粘度增高,所以成型压力较高,故塑件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ABS易吸水,成型加压前应进行干燥处理,ABS易产节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减少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对收缩率影响极小,在要求塑件精度高时,模具温度可控制在50~60°c,而在强调塑件光泽和耐热时,模具温度应控制在60~80°c。

1)该塑件尺寸较小,一般精度等级4,为降低成本,采用一模多腔,并不对制品进行后加工。

2)根据塑件的生产效率及为提高成型效率采用侧浇口。

3)为了方便加工和热处理,型腔与型芯采用拼镶结构.确定型腔;尺寸精度等级要求一般, 采用一模四腔。

按照图1 塑料件图示尺寸(圆角等部位简化)近似计算:塑件体积 Vs≈5.636cm³查表《塑料模设计手册之二》表1.4塑料ABS的密度为1.02~1.05g/cm³单件塑件重量 Ms=Vs×ρ=5.636×1.05≈5.918g3.成型零部件的设计查表《塑料模设计手册之二》表1.4塑料ABS收缩率0.3%-0.8%,取值0.4%。

3.1型腔、型芯工作尺寸计算型腔径向尺寸L m+0δz=[(1+S)LS-x△] +δz型腔深度尺寸H m+0δz =[(1+S)Hm-x△] +δz型芯径向尺寸l m-0δz=[(1+S)l S-x△] -0δz型芯高度尺寸h m-0δz=[(1+S) h S+x△]-δz式中L S———塑件外型径向基本尺寸的最大尺寸(mm);l S ———塑件内型径向基本尺寸的最小尺寸(mm);H S ——— 塑件外型高度基本尺寸的最大尺寸(mm ) ;h S ——— 塑件内型深度基本尺寸的最小尺寸(mm ) ;C S ——— 塑件中心距基本尺寸的平均尺寸(mm ) ;X ——— 修正系数,取0.5~0.75;△——— 塑件公差(mm ) ;δZ ——— 模具制造公差,取(1/3~1/4)△ 。

3.1.1 型腔尺寸计算尺寸 公差值/mm 计算14 0.38 L m +0δz =[(1+0.65%)X 14-0.75X 0.38]0+0.127=13.8060+0.1273.5 0.26 L m +0δz =[(1+0.65%)X 3.5-0.75X 0.26]0+0.087=3.32770+0.08751 0.12 H m +0δz =[(1+0.65%)X 51-2/3X 0.12] 0+0.040=51.24150+0.0403.1.2 型芯尺寸计算尺寸 公差值/mm 计算8.5 0.26 l m -0δz =[(1+0.65%)X 8.5+0.75X 0.26]0-0.087=8.750-0.08740 0.16 H m -0δz =[(1+0.65%)X 40+0.75X 0.16]0-0.053=40.380-0.0533.2 成型零部件的强度与刚度计算(1)刚度校核δmax=EJ ph 84=3423Elsph 化简得出 s ≥5.63634][δE ph 式中 E —型腔材料弹性模量;J —梁的惯性矩S —侧壁厚度P —型腔内单位面积熔体压力根据查表结果得出E=2.06×105Mpa [δ]=0.05mm P 取30Mpa,代入计算得出结果19≥5.63634][δE ph ,成立故能满足其刚度要求。

(2)强度校核s ≥r()12p-][][-σσ 式中 []σ—型腔材料许用拉应力为150Mpa 代入计算得出19≥r()12p-][][-σσ成立故能满足其强度要求,确定最小壁厚之后,结合模具抽芯原则,初步确定选用A3型模架,模架周边尺寸为250×160.4.浇注系统的设计1)分型面的选择 根据分型面的设计原则,1分型面应该选在塑件的最大轮廓处2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塑件的顺利脱模3分型面的选择应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4分型面的选择应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5分型面的选择要便于模具的加工制造6 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排气综合上面几点故分型面如下图2 )确定 为了提高成型效率,采用潜伏式侧浇口。

浇口位置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n=0.8W=n √A /30≈1mmt=0.8δ=0.8×1.3=1mmW---侧向浇口之宽(mm )A---型腔一侧表面积(等于v/t )(mm ²)T 和δ为塑件在浇口位置处的 壁厚.3)设计主流道及分流道形状和尺寸主流道的设计 主流道是指浇注系统中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接触出开始到分流道为止的塑料体的流动通道,根据模具设定为一模四腔,可以估计一次成型所需的塑料,因此可确定型号为注射机XS-Z-30,结合厂里实际应用情况,及模架的选择及刚度与强度要求浇口套设计如下: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型,其锥角为2º~6º,内壁粗糙度Ra取1.6µm。

分流道截面设计成圆形截面加工容易,且热量损失与压力损失均不大,为常用形式。

圆形截面分流道的直径可根据塑件的流动性良好,所以造圆形截面。

根据经验分流道的直径d可取4~6mm。

分流道的设计在设计多型腔或者多浇口的单型腔的浇注系统时应设置分流道,考虑到U形截面加工较容易,而且热量损失与压力损失均不大,故为所选,根据经验值分流道宽度为3.2-9.5才是合理的,故分道流道宽度b=4mm,半径R=b /2=2,深度h=1.25×2=2.5,为了能够使塑料流动平衡均匀,使排列紧凑流程尽量短,使胀模力的中心与注射机锁模力中心一致。

(4)排气系统的设计利用配合间隙排气,这是最常见的,也是最经济的,更是具有使用性的。

利用滑块和导滑槽配合间隙便可以排气,所以这里无须开排气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