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一单元 自然的声音 第三课《做大自然的朋友》(第1课时)情境探究型教案 教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第三课《做大自然的朋友》(第1课时)情境探究型教案教科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第三课《做大自然的朋友》(第1课时)情境探究型教案教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第三课《做大自然的朋友》(第1课时)情境探究型教案教科版的全部内容。
《做大自然的朋友》第一课时情境探究型教案1
一、教材分析
<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学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地球“资源在枯竭”,"环境被污染”基础上,把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保护人类共有家园。
正确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
学好本主题对今后学习八年级第二单元《公共利益》和九年级第六单元《漫步地球村》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增强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把环保意识变为环保行动。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8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懂得可持续发展的的含义,要求及原则;懂得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职责,知道联合国及各国政府,全社会都在致力于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事业.
2、能力目标:
认识可持续发展的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
增强关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自然的朋友,环境的卫士。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的含义及要求。
依据: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不但给当前的人类发展造成困难,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威胁。
寻求怎样的道路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面临严峻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要增强公民的
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只有掌握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及要求,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
教学难点:各国共同致力于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措施。
依据:由于对这一问题关注不够,了解的局限性对师生来说都有一定难度。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他们思维活跃,对自然界充满着好奇。
同时,青春期中的青少年又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着偏差。
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意识,有的学生用摧残其他生命特别是身边的花草树木等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有的学生以伤害其他生命为乐趣.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充分认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好处与不合理利用自然的危害,学会用书中的知识去指导生活实践,培育爱心,珍惜生命,尽自己最大能力去保护大自然,确立一个积极的、正确的环境观.
三、教学方法
根据8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情境中体验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提高认知、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1)多媒体教学。
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2)情境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讨论、归纳法——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整堂课后的所想所感进行讨论、归纳,达成思想上的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
(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
(2)教师准备:搜集材料,为学生提供有关的理论观点和事例材料;了解学生当前知识背景,对学生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对待行为的态度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课堂操作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制作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课件;对学生进行适当分组,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堂
导入
欣赏图片……
严峻的生态环境
学生欣赏
图片,谈感悟,
导入新课。
情境
体验
图片欣赏:学生体验、
思考。
新知看了这些图片,
地名命名。
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
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2013年年5月4—6日,我国发生了特大沙尘
暴天气,波及新疆、甘肃、宁厦、内蒙古4个省
区,造成了85人死亡,失踪31人,伤264人,毁
坏房屋4412间,牲畜死亡和丢失12万头,刮断
刮倒电杆6021根,农作物受灾560亩,多处公路、
铁路因风蚀沙阻运输中断。
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
的再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持续提高。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
件,是经济和社会的基础。
结论: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面向未来的发展
战略。
世界环境日:每年的6月5日
心灵
感悟
名言警句: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
夫。
-—雨果
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
学生集体
讨论、思考。
六:课堂小结
人类的责任
1、保护大自然是人类的共同责任。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七:当堂达标
单选题
1.单选题:
1.海宁皮革是嘉兴的拳头产品.皮革产品远销海外,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严重污染。
某皮革企业转变生产理念、引进先进设备、加快科技创新,治理污染。
该企业在发展中重视污染治理( )
①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③体现了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④说明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2。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过度消耗及人口的不断膨胀,自然环境被破坏,使得自然已经很难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人类唯一的选择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少生、优生
C、停止使用资源
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八:教学评价
本节课我认为较成功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导入趣味性强。
开篇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学生的关注度。
简洁地切入课题.
第二、以生为本,创设多项活动,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让学生去参与,避免枯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同时很好地挖掘有演讲才能的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问题探讨:
1.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探究、讨论中来,小部分学生在整节课中只是听,课堂参与度不够,学习被动。
这一点未能及时给他们引导,帮助。
2.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较少,这对学生思维发展不利。
参考答案七:当堂达标
1。
C
2。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