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A卷
附答案
单选题(共45题)
1、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
【答案】 D
2、在幻灯片放映时()
A.演讲者可以全屏幕方式放映幻灯片
B.可以以窗口方式放映幻灯片
C.可以在无人干预情况下全屏幕方式放映幻灯片
D.以上都正确
【答案】 D
3、事实表明对坐飞机感到恐惧是没有道理的。

仅在1986年一年,高速公路事故使得4.6万人死亡,而从1980年至今,大的国内航空公司平均年死亡人数仅为77人,地方航空公司的事故死亡人数略多一点。

如果上述论述是准确的,下面的哪一项对于评价该论据的说服力最重要( )
A.多次乘飞机旅行的经验是否会减轻对坐飞机的恐惧
B.有多少人报告说对乘坐飞机的恐惧如此强烈以致他们无法乘坐飞机
C.自1980年以来通过高速公路旅行的人次和乘坐飞机旅行的人次各是多少
D.自1980年以来,地方航空公司的事故率比大的国内航空公司的事故率高出多少
【答案】 C
4、开电扇使人感到凉快的主要原因是()。

A.电扇有制冷作用
B.汗水在空气流通中迅速蒸发
C.空气流通后室内温度降低
D.心理作用使人感到变凉快了
【答案】 B
5、下列关于教育法特征的描述,正确的为( )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答案】 C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现了()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A.先天禀赋
B.兴趣
C.后天培养
D.环境
【答案】 B
7、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下列方法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是()。

A.继承与开拓
B.学习与创造
C.思考与想象
D.熟练与传承
【答案】 D
8、下列选项中,对民族乐器“箫”的归类,正确的是()。

A.吹奏乐器
B.打击乐器
C.弹拨乐器
D.拉弦乐器
【答案】 A
9、如果要从一个幻灯片淡人到下一个幻灯片,应使用( )命令进行设置。

A.动作按钮
B.预设动画
C.幻灯片切换
D.自定义动画
【答案】 C
10、“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答案】 A
11、()是一篇文章的核心、灵魂、主帅。

A.主题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答案】 A
12、在PowerPoint中,要设置幻灯片换页的效果为“盒状展开”,则应当执行()命令。

A.幻灯片切换
B.自定义动画
C.自定义放映
D.动画方案
【答案】 A
13、下列所述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没有关系的一项是()。

A.虎门销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英国在中英两国的贸易中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
D.清廷的腐败无能
【答案】 D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B.在教育过程中究竟形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要取决于学生
C.“尊师爱生”,先有尊师后有爱生
D.目前,教育理论界主张“你一我”对话型师生关系,认为教师就是学习共同体的一个成员,教师的角色是“平等的首席者”
【答案】 D
15、王老师在接任班主任这一职位之前,对自身班主任这个角色充满信心,并做了一系列的角色规划;但在真正走进班集体中时才发现,有很多工作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顺利,处处受阻,曾一度怀疑自己作为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这说明在教师职业角色中,王老师面临的道德冲突是()
A.不同角色期望引起的角色冲突
B.工作角色与生活角色引起的冲突
C.期待角色与实际角色引发的心理冲突
D.高付出与低待遇引发的心理冲突
【答案】 C
1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是( ) 。

A.中共“一大”
B.文家市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 C
1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A.科学性
B.趣味性
C.统一性
D.规范性
【答案】 B
18、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A.自由主义
B.平均主义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答案】 C
19、在Excel中,下列选项与公式“=sum(A1:A4)”等值的是()。

A.SUM(A1+A4)
B.SSUM(A1*A2*A3*A4)
C.SUM(A1/A4)
D.SUM(A1+A2+A3+A4)
【答案】 D
20、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唐末农民战争
D.宦官专权
【答案】 A
21、《礼记》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寓诸德也。

”下面对这句话说明最准确的是()。

A.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
B.教师要教会学生知识
C.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D.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
【答案】 A
22、寒假期间,某中学要求所有教师加班两周,对于不加班的教师予以扣发工资处理。

学校的做法()。

A.正确,学校有权给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B.正确,学校可以合理使用教师的时间
C.不正确,学校侵犯了教师自由发展权
D.不正确,学校侵犯了教师带薪休假权
【答案】 D
23、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夏季奥运会是()。

A.第26届
B.第27届
C.第28届
D.第29届
【答案】 D
24、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造成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 )的大量排放。

A.O3
B.S02
C.N02
D.C02
【答案】 D
25、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萨拉托加大捷
C.葛底斯堡大捷
D.莱克星顿的枪声
【答案】 B
2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A.父母期望
B.社会文化
C.外部环境
D.遗传条件
【答案】 C
27、在三十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段老师,特别重视外出学习,一有机会就向其他老师取经,观摩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说明段老师具有()。

A.模仿其他老师意识
B.关心学生意识
C.实施素质教育意识
D.追求进步的意识
【答案】 D
28、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示范性
B.间接性
C.连续性
D.主体性
【答案】 A
29、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雷电颂》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里屈原的一段内心独白
B.科举考试规定,秀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C.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作阳。

例如,“河阳”便是黄河北面
D.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五帝”指的是秦始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答案】 D
30、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关爱学生”条目下,首次提出了( )
A.保护学生安全
B.保护教师安全
C.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D.热爱人民
【答案】 A
31、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伊朗高原
D.蒙古高原
【答案】 B
32、在教育法制建设史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我国全面进入依法治教轨道的是颁布与实施()。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答案】 C
33、某学校为迎接五十年校庆。

进行校舍翻新,在此期间依然要求学生正常上课。

小田课间休息时在门口被落石砸成重伤.应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行政处分
【答案】 B
34、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
A.《童年》
B.《少年》
C.《在人间》
D.《我的大学》
【答案】 B
35、国培计划又开始了,小张老师非常想去进修培训,但是教导主任却告诉他,现阶段是学校的成长壮大时期,急需张老师这样的教学骨干,让他以学校大局为重,不许他参加这次培训,让他过几年再去参加培训。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张老师应以学校大局为重,放弃培训
B.小张老师业务精良,不需要培训
C.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小张老师的参与管理权
D.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小张老师的进修培训权
【答案】 D
36、完善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的体制机制包括
A.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
B.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C.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D.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
【答案】 A
37、1791年的一天,法国巴黎60多万人迎送一位哲人的灵柩迁葬先贤祠,灵车上写着:“他引导人们走向自由之路。

”这位哲人是()
A.欧仁*狄埃
B.达*芬奇
C.马克思
D.伏尔泰
【答案】 D
38、教师在教育学生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体现的知识结构类型是()。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答案】 D
39、()年,西藏和平解放。

A.1955
B.1953
C.1951
D.1950
【答案】 C
4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说明( )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办法。

A.坚持知行统一
B.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C.“慎独”
D.向先进人物学习
【答案】 D
41、下列关于Word和记事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Word和记事本都可以进行字体格式的设置
B.word字体格式设置时,只对选中的文字有效
C.记事本字体格式设置时,只对选中的文字有效
D.记事本字体格式设置时,对全文有效
【答案】 C
42、Excel工作表中,如果单元格B2中为“星期一”,那么向下拖动填充手柄到B4,则84中应为()。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答案】 C
43、()对于窘迫相当于()对于惊恐。

A.饥寒交迫慌里慌张
B.急不可待诚惶诚恐
C.捉襟见肘心惊胆战
D.心急火燎心殒胆落
【答案】 C
44、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专门的教育素养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45、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卢梭
【答案】 B
大题(共12题)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在一堂语文公开课上,当我讲到“一千万万颗流星”这句话,班上最调皮的赵强突然阴阳怪气地问道:“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面对听课老师们关切的目光,我平静地说道:“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
‘亿’而用‘万万’呢?”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了,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大家讨论完后,我进行了总结。

最后老师又问了一句:“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大家把目光转向那位同学,对他鼓起掌来。

赵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为了进一步了解赵强的情况,我决定进行家访,他知道后,立刻紧张起来,他特意找到我,叫我千万别跟他爸妈告状。

因为从前老师经常告状,事后他总免不了皮肉之苦,所以至今心有余悸。

我安慰他:不用担心,我只是想更多了解你。

那天,我在他家,他因为害怕,在房间里不肯出来,但不时探出头来听我讲些什么。

在他爸妈的面前,我不但没告状,反而夸他进步。

回到学校,他说:老师,你真够朋友,以后瞧我的。

此后,我经常在课后找机会针对他学习的问题进行辅导,还专门针对他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赵强很努力,在各方面都有进步,像变了个人。

问题: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14分)
【答案】
二、材料:教师节前夕,许老师收到了毕业多年的学生小雪的来信:许老师,您还记得毕业前的那次主题班会吗?班会上您送给我们每人一张三年前刚入校时的照片,并在照片的背面写上您的赠言,送给即将走进考场的我们。

我端详着照片中有些稚嫩的自己,翻看背面您的赠言:“相信自己,成功就在下一步的坚持中!”心中涌动着一阵暖流,这句话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激励我实现了梦想。

我不会忘记,您陪我走过情绪低沉的时光。

突如其来的重病使我一度那么的消沉与无助,是您无微不至的关心给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勇气!等我身体恢复后,您又利用休息时间不知疲倦地帮我补习落下的功课。

我不会忘记,为了与同学们有更多的交流话题,年过半百的您学习制作视频,关注足球赛事,就连“超女快男”也略知一二;我不会忘记,为了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
您带领我们一起快乐“阅读”,不会忘记您在课余时间伏案学习的背影……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许老师的教育行为。

(14分)
【答案】
【答案要点】
许老师的教育行为充分践行了教师职业规范,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许老师践行了“关爱学生”。

许老师把全身心的爱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以师爱作为工作的核心动力,保留学生的照片,激励学生取得好成绩,用自身的实际行为诠释“关爱学生”的深刻内涵。

第二,许老师践行了“爱岗敬业”。

徐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知疲倦地帮助学生补习落下的功课,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战胜病魔,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的师德。

第三,许老师践行了“终身学习”许老师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虽已年过半百,但仍不断拓展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学习制作视频,关注足球赛事,带领学生快乐“阅读”,这些充分体现了许老师“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野艾史小溪多风而温馨的春天一过,陕北高原便进入漫长的干旱季节。

高原在热浪中沉重地喘息,可野艾还是在这季节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野艾,亦叫艾蒿,野生在田畔、沟壑、荒坡、路边及那些潮湿的河谷洼地,陕北高原广阔纵横的土地上,到处遍布着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迈着散漫的步子,你走过田畔、山坡和荒野,立刻会感到空气中流荡着清新的苦香。

风顺着山谷舒卷地自由自在地弥漫,你不由得停下脚步,掐一枝野艾,闻闻,会像第一次才发现似的小声叫出声来:呀,好香!然后,把它轻轻放在手中珍爱地搓揉着,流连忘返地在那儿久久徜徉。

这是和奇花异卉不同的一种独具风流的苦香。

高原上的农人们和野艾有着相濡以沫的感情,他们祖祖辈辈一遍一遍重复着那些与野艾有关的古老浓郁的风俗和那些充满神奇奥妙的事情。

初夏的端阳节,野艾仅一尺来高,还带着春天的鲜嫩、水灵,细长的羽状叶片披一层银灰色柔毛,在东南风中姗姗摇曳。

黎明,人们便兴冲冲地从河畔、坡地拔些挂着露珠的野艾带回家——在住宅门墙上方交叉悬挂,驱祭五毒,共禳不祥。

人们还要早早叫起自己的孩子,到河边清洗双目,给耳缝间别枝艾叶。

“端午不夹艾,蚂蚁夹老赖。

”这是高原上老幼妇孺尽知的俗语,“老赖”在当地泛指男性的睾丸。

还要给女孩子脖颈间项链似的用五色彩线系一香包,香包里包有五谷、铁屑、艾叶诸物,寓意消除祸患,躲避蟊蠹危害之灾。

高原人以自己不可改变的信念,倾注于野艾一种神圣而忠厚的笃爱。

野艾燃烧的烟能驱蚊蝇,从五月起,农家就开始束些粗糙的艾绳了,以对付那些厌恶的饕蚊。

那艾烟袅袅地带着芳香,带着农家和谐袒露的夜话走进梦乡。

野艾更可入药,当地有“艾可配百方”之说,民间偏方以它营血,暖子宫,祛寒湿。

将艾叶晒干捣碎而成艾绒,中药针灸时用来治病。

荒僻偏远贫穷落后的
陕北高原古来缺医少药,农家便祖传盛行多种艾的秘方:小孩疝气、腹部疼痛、不良撮口习惯,皆用艾绒加麝香或大蒜在有关部位灸疗。

赤痢白痢,则用艾叶加生姜和少许红糖煎服医诒……许是野艾的强悍功能,才使高原人赋予它一身钟灵毓秀之气吧。

时令跨入六月的高原,长空青蓝、透明,太阳开始火焰一般燃烧。

庄稼旱得几乎无望了,农人们便到处捕捉金龟子。

那是一种铜绿色的大甲虫,在夏天旷野上轰炸机般地飞舞,有时会在夜晚嗡嗡地闯进家来。

一把捉住,即选择最亮红酷烈的晌午,把艾绒粘其背上点燃,然后放飞,任其翱翔上苍。

那金龟子因受着艾火煎熬,会没命地腾空而起,越飞越高,在空间留下一道道虚光。

这艾绒点燃的火,称天火,他们托金龟子向上苍传递神秘的“天火”讯息:老天爷,慈悲受苦人吧,整个地面已燃烧得无法生存,连不畏干旱和饥渴的艾蒿都再难忍受了……古老淳厚的高原人,永远传递着这无望和未卜的寄托,又那样充实和顽强地活着。

【答案】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

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

”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了......”那么,你的看法呢?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不少于1OOO字。

【答案】
【参考例文】
“学高”与“身正”,教师立身之本教师是一个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工作,是阳光下最灿烂最崇高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而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是孩子成长中的引路人和精神导师。

教师的一举一动、言传身教,关乎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也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

因而,教师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尤为重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师基本要求的精辟总结。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是“学高”与“身正”的有机结合,这是对教师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学高”要求教师业务精炼,知识广博,具备教育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人们常说,为了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拥有一桶水。

在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储备的一桶水有可能已经半桶过时了,这时候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精神和勇气,要把自己的一桶水发展为永葆活力的长流水,即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单单具备充
分的知识只是“学高”的前提,对于中小学老师来说,如何让学生接受这些知识是对教师的更高要求。

为此,教师要不断钻研教学方法,锤炼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技巧和水平,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让学生喜欢课堂,在深入浅出中让学生学到知识,把上课、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乐趣,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乏味,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知识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身正”要求教师注重自身的内在修养,廉洁从教,献身教育事业无怨无悔,一言一行足以为人师表,堪为社会典范。

为此,教师要爱岗敬业,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品行高尚,知荣明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勇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动学生积极、乐观、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

教师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这与教师“身正”的形象分不开。

许多教师践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把奉献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热爱学生,师德高尚,不计个人得失,甘为人梯,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上,用自己的言行为教师的职业增光添彩。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为人师表的必然要求。

没有“学高”,教师无法站稳讲台,无法“传道授业解惑”;没有“身正”,教师无颜站上讲台,无法胜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殊荣。

每一个教师以“学高”和“身正”要求自己,都会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都会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专家点拨】
首先,审题时务必看清题干要求,该写作题要求的文体是议论文,因此需要考生严格按照议论文的写作要求进行,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

其次,作为材料中心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应贯穿于议论文的始末,并可作为论点进行论述。

五、19世纪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

”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

【答案】首先,乌申斯基的这句话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教师特别是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教育活动进行时存在,在学生未来的成长道路中也具有延时的价值,而且举足轻重,不可替代。

其次,考生应从乌中斯基这句话中提炼出论点,如“德高为范”。

可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或所见所闻组织论据。

从而使论点更加生动真实。

最后,考生应着眼于论点,进一步加以理论上的深化与升华,从而使文章更加充实、完整、有力。

六、崔老师刚工作就担任了副班主任。

崔老师对学生很“宽容”。

有的学生偏科,他说:“没有关系,很多天才都偏科。

”有的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他也表示理解:“人有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一定有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不可能什么都喜欢。

”崔老师很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经常召集这些学生谈话,告诉他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对于成绩不大好的学生,他也不加干预,还说:“学习上的差异古今中外都存在,十个手指头还不一样长呢。

”班主任与崔老师商量,打算分头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敦促家长为学校工作提供支持。

他觉得没有必要,理由是:“家长平时都很忙,我们应该理解家长。

教育孩子是我们老师的责任,不能给家长增加负担。

”很多老师对崔老师的做法不理解。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崔老师的教育行为。

(14分)
【答案】材料中崔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不正确的,违背了教师职业理念中素质教育的要求。

(1)崔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

狭义地看,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

材料中,崔老师只注重对成绩好学生的教育,忽视了其他学生。

(2)崔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国家教育方针中所规定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材料中,崔老师认可学生的偏科,忽视其全面发展。

(3)崔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违背了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个性的要求,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材料中,崔老师只看到学生的差异性,但是没有做到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4)家校合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崔老师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5)崔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材料中,崔老师对学生的偏科等问题视而不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崔老师的行为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引以为戒,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

七、在班里,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很忧郁的女孩,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

一天,老师带她到饰物店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

老师也夸她,“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

她心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

从那以后,珍妮一直都不肯把蝴蝶结摘掉,每天都昂起头开心地走路。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试对上例作出分析。

【答案】珍妮的例子表明: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应关注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教师也不再是过去的“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而是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该老师教学方法独到恰当,引导了学生学会自我调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