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 祁 娜
MAJOR
专业建设
文 / 赵启文
一、技工院校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是技工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技工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核心。

如何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梯次分明、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一体化教师队伍,成为技工院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一体化教师数量不足
部分技工院校生师比超过20:1,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一体化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企业兼职教师数量少,大大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之所以出现一体化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第一,由于管理体制、人员编制、福利待遇等因素影响,加入技工院校的专职教师数量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师比指标。

第二,通过招聘考试进入技工院校的新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经过企业历练,其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提升都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体化教师数量不足。

第三,校企合作不紧密,造成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与学校的有序流动机制不畅,企业兼职教师少,造成企业先进技术与文化不能在学校得到较好贯彻。

(二)一体化教师结构不合理
按照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标准要求,能达到三级一体化教师标准(能实施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能管理一体化教学班级、能维护一体化教学场所)的教师较多,能达到二级一体化教师标准(能实施企业中、高级工培训课程教学,能组建和领导团队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策划,能组建和领导团队开发学生工作页)的教师较少,达到一级一体化教师标准(能实施完成技师层次一体化课程教学,能组建和领导团队设
计学习任务,能培训、指导、评估一体化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师很少。

造成一体化教师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体化教师队伍的补充主要来源于各高校毕业生。

要从高校毕业生转化为一体化教师,除了教师本人的努力,还需要严格的技术培训、企业实践锻炼以及课堂教学实践,这类教师短期内很难达到二级以上一体化教师标准。

二是部分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紧缺,学生数量多,教学压力大,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机会少、时间短,许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准备不足,实践目标不明确,加之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接触企业核心技术不足,教师专业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部分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师资团队建设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教师积极性不足,职业规划不强。

(三)教学团队教科研能力不足
部分技工院校教师专注于课堂教学,忽视教科研能力培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1.部分技工院校教师对教科研工作认识不足部分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没有更多时间从事教科研研究;部分教师缺乏研究能力,片面地认为教科研会分散精力,影响教学质量,没有认识到教科研会促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2.部分技工院校教科研管理不规范部分技工院校单方面重视课堂教学,忽视教学研究;在学校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激励政策方面没有充分体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二、技工院校品质教师团队建设的基本
路径
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各省市非常重视技工院校的建设,加快了国家级、省级中
摘 要:本文从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的基本路径,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技工院校 一体化教师 团队建设
关于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考
65
OCCUPATION
2020 10
职 业
OCCUPATION 专业建设
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建设,省级高水平重点专业项目建设,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的步伐,有效提高了技工院校的建设水平,促进了技工院校教师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开展教师个人素质提升行动
1.制定和实施教师发展规划,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整体提升
技工院校、各教学系(部)、教师均制定教师发展规划,确定各梯队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确保三级一体化教师能熟练课堂教学常规,站稳讲台;二级一体化教师具备各课程教学把关能力,站好讲台;一级一体化教师形成特色教学风格,引领讲台。

2.加强师德师风和教学业务能力提升
一是通过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学习研讨、德育能力竞赛等方式提高教师师德师风素养;二是通过企业调研、提炼与描述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或修订)课程标准与学习任务方案等方式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三是通过教学能力培训、科研课题研究、教学业务竞赛、新老教师传帮带结对子、教学督导、集体备课、协同教研、课后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四是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横向课题研究、职业技能大赛、企业研修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技术实践能力;五是通过企业专项能力认证、企业员工培训、协助企业技术革新、产品升级等方式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六是鼓励文化理论课教师积极参与专业技能培训,实现一专多能,做到主科突出、辅科优秀。

(二)开展教师团队能力建设
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要求,组建各级(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涵盖通用能力课程教师、一体化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师教学团队。

1.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
技工院校要鼓励和推荐技能精湛、技艺高超,在行业内有重大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的专兼职教师组成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申报省级、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重点围绕行业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科研、生产项目攻关以及传统工艺传承等方面开展研修活动。

技工院校应配套相应的师资培养、评价、选拔、使用和激励政策措施,确保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行业内取得突破。

2.名师工作室建设
技工院校要鼓励和推荐在行业内有重大技术发明或重大技术革新成果,或具有一定绝技绝活,或在企业技术改造、引进和技术攻关中解决重大技术难题,或在省部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专兼职教师组成名师工作室团队,申报省级、校级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重点围绕科研课题研究、绝技绝活传承、职业技能大赛指导、技术攻关等开展研修活动。

3.企业兼职教师团队建设
技工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学校与企业互动平台,加强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的交流合作,从企业中柔性引进一批具有实践经验和精湛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把企业先进技术、经验带到学校课堂教学中。

4.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技工院校要鼓励和推荐具有专业背景和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一级一体化教师”团队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施、信息技术应用等专项培训,提高团队教学能力;二是优化校企合作项目,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资源开发、科研项目研究等深度合作,推动技工院校与合作企业的协同发展。

三是构建(或修订)对接国家职业标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完善一体化课程标准、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和教学内容,将符合专业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纳入课程体系,促进1+X证书制度的开展。

四是优化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团队成员要通过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开发、课程结构再造、教学流程重构等方式创新“学、做、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行动导向教学成为每位团队成员的特色教学风格。

五是梳理总结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成果,形成有特色的技工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推广应用于其他技工院校。

一体化教师培养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心,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基础,直接决定着技工院校的前途命运,因此需要全体教师奋发图强,努力提高师德师风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为技工教育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单位:山西交通技师学院)
66OCCUPATION
2020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