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卷(人教版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测试卷 第1页,共8页
期中测试卷 第2页,共8页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
牌口学校XX 年春季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卷
八年级历史
本学科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量为6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某导演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中国历史进
入新世纪”的画面是( )
A .淮海战役
B .渡江战役
C .开国大典
D .三大改造 2. 如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卡片,请你帮他完成,其空缺部分应是( )
A .南京解放
B .北平和平解放
C .天津解放
D .西藏和平解放
3.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的是( )
A .邓世昌
B .佟麟阁
C .邱少云
D .黄继光 4.2016年4月1日,由韩国政府移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批烈士遗骸在沈阳
安葬。
这些烈士牺牲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
A .甲午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辽沈战役
D .抗美援朝 5.1952年底,一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
给予肯定的答复。
这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
A .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 .积极投身“大跃进”运动
C .参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1953年,我国农民净货币收入比1 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
入增长111.4%。
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
这直接归因于( )
A .新中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抗美援朝胜利
D .土地改革完成
7.下列不属于“一五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 )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
B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C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 .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8.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
“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的工业化
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三大改造时期 D .文化大革革命时期 9.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时代里》。
这里“幸福的时代”
的含义是( )
A .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B .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C .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10.“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
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
”
这首诗歌反映的史实是( )
A .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 .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C .工厂停产“闹革命”
D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11. 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
其中,严重的失误有( )
①土地改革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②④ 12. 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不包括( )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邱少云 13. 下列各项中对“文化大革命”的评论恰当的一项是( ) A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14.“走特色道路,开创建设新局面;倡改革开放,复兴中国创辉煌。
”此对联
赞颂的是( )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15. 下图是1978年5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
这一文章的发表深刻地影响了现
代中国历史的进程,因为该文章的发表( )
期中测试卷第3页,共8页期中测试卷第4页,共8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A.深刻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开创了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C.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D.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16.“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这是出自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这份协议书出现的地点是()
A.北京玉渊潭公社 B.新乡刘庄
C.安徽凤阳 D.西藏自治区
1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大变化。
其中,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推动了现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18.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其中,导致从E到F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五计划的展开 B.“大跃进”的影响
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
19.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不包括()
A.1954年,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79年,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1982年颁布的新宪法规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D.1986年我国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改革开放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举措,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珠海 B.海南岛 C.厦门 D.汕头22.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
的呼吁。
他们要求“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设立经济特区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3.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励和祝福深圳人民。
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A.一五计划的执行 B.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南方讲话的发表
24.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
会议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
”外电评论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二、改错题(本大题1小题,共10分。
)
25.认真阅读以下材料,找出文中的五处错误,并予以改正。
1987年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勃勃生机。
中共“十二大”系统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错误:改正:
(1)()——()
(2)()——()
(3)()——()
(4)()——()
(5)()——()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2分。
)
26.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
(14分) 对联一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对联二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对联三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对联四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请回答:
(1)对联一反映的是何历史事件,有何意义?(4分)
期中测试卷 第5页,共8页
期中测试卷 第6页,共8页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
(2)据对联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点发展什么?三大改造何时基本完成,其具体内容是什么?(6分)
(3)对联三反映的是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哪一失误?(2分)
(4)哪一政策的实施使对联四中相对富裕现象的出现?(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独立自由梦】
材料一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
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工业强国梦】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
——摘自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开放繁荣梦】
材料三 还是那个《春天的故事》讲到千家万户中,又是一个新时代乘着科学的长风,又是一首深情的江山颂百姓听到了感动,魅力中国,敞开心胸,天地和谐,万物相容,民族复兴,气势如虹,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中国梦》歌词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步”和“第二步”各自胜利的标志。
(4分)
(2)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2分)
(3)材料中《春天的故事》歌词中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我国规划和建造的哪四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和影响?(6分)
(4)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是哪次重要的会议?请任写出三条会议的主要内容。
(8分)
28.读图,回答问题。
(8分)
(1)图一粮票反映我国当时实行什么经济体制?图二中A 段经济快速增长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2)图一到图二反映的历史变迁,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模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二、改错题(共10分)(找出一处错误得1分,改正一处得1分)
25.(1)(1987 )——( 1978 )
(2)(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3)(十二大)——(十三大)
(4)(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三个代表)——(邓小平理论)
三、综合题(共42分)
26.(1)土地改革。
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4分)(2)重工业;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6分)
(3)人民公社化运动。
(2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
(2分)
27.(1)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
(4分)
(2)一五计划。
(2分)
(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
(6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
(2分)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任答三点得6分)
28. (1)我国当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主要得益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分)
(2)由照搬苏联模式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转变。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