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测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曲线的制备
将维生素A和维生素E标准品配置成标准溶液(约
1mg/mL),制备标准曲线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定其 准确浓度。标准浓度的标定方法 取维生素A和维生素 E标准液若干微升,分别稀释至10.00mL乙醇中,并分 别按给定波长测定各维生素的吸光值。用比吸光系数 计算该维生素的浓度。
测定条件
标准物 视 黄 醇 α —生育酚 γ —生育酚 δ —生育酚 比吸光系数 E1%cm 1835 71 92.8 91.2 波长λ ,nm 325 294 298 298
样品测定
提取:称样50g→加2%草酸100mL→入捣碎机中处理→过 滤→颜色若深可加白陶土 滴定:吸5mL样液→于三角瓶→用染料滴定至粉红色→15 秒内不褪色 计算: VC(mg/100g)=(V × T)/ W V -消耗染料体积(mL) T -1mL染料所能氧化维生素C的毫克数 × 100
分析步骤
皂化→提取→洗涤→萃取→浓缩→ 溶解→离心→测定→结果计算
样品前处理
1) 皂化
称取1-10g样品(含维生素A约3μ g)于皂化 瓶中,加30mL无水乙醇,进行搅拌, 直到颗粒 物分散均匀为止。加50mL 10%抗坏血酸,苯并 [e]芘标准液2.00mL,混匀。加10mL(1+1)氢氧 化钾,混匀。于沸水浴上回馏30min使皂化完全。 皂化后立即于水中冷却。
在皂化和浓缩时,为防止维生素的氧化分解,常 加入抗氧化剂(如焦性没食子酸、维生素C等)。
一、维生素A的测定
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性脂肪中,主要来源于肝脏、 鱼干油、蛋类、乳类等动物性食品中。植物性食品 中不含VA,但在深色果蔬中含有胡萝卜素,它在人 体内可转变为VA,故称为VA原。
一、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物中VA、VE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预柱: ultrasphere ODS 10μ m, 4mm×4.5cm
分析柱:ultra25cm 流动相:甲醇:水=98:2 混匀,于临用前脱气
紫外检测器波长:300nm
进样量:20μ L 流速:1.7mL/min
注意事项
(1)维生素A极易被破坏,实验操作应在微弱光线下进行,或用 棕色玻璃仪器。 (2)在皂化过程中,应每5分钟摇一下皂化瓶,使样品皂化完全。 (3)提取过程中,振摇不应太剧烈,避免溶液乳化而不易分层。 (4)洗涤时,最初水洗轻摇,逐次振摇强度可增加。 (5)无水硫酸钠如有结块,应烘干后使用。 (6)在旋转蒸发时乙醚溶液不应蒸干,以免被测样品含量损失。 (7)用高纯氮吹干时,氮气不能开的太大,避免样品吹出瓶外结 果偏低。
第二方法为纸层析法。
胡萝卜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有色蔬菜和水果中的天 然色素,有多种异构体和衍生物,总称为类胡萝卜素, 其中在分子结构中含有 β 一紫罗宁残基的类胡萝卜素, 在人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故称为维生素A原。如α 、 β 、γ 胡萝卜素,其中以β —胡萝卜素效价最高。
β—胡萝卜素的结构如下:
48样品处理水果猕猴桃称量135g去皮加入一倍体积2草酸匀浆1min纱布过滤滤液定容至270ml2滴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5mgml的测定取2mlvc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ml淀粉液碘液滴定至蓝色出现30秒中内不褪色记下碘液体积v标准样品维生素c的测定取上述猕猴桃液1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ml淀粉液用碘液滴定至蓝色出现30秒内不褪色记下碘液体积v样品3计算10mgv标准样品mgv样品根据猕猴桃重量及滤液体积计算每100g猕猴桃中的vc含量
2)提取
将皂化后的样品移入分液漏斗中,用50mL水 分2-3次洗皂化瓶,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用 约100mL乙醚分两次洗皂化瓶及其残渣,乙醚液 并入分液漏斗中。如有残渣,可将此液通过有 少许脱脂棉的漏斗滤入分液漏斗。轻轻振摇分 液漏斗2min,静置分层,弃去水层。
3)洗涤
用约50mL水洗分液漏斗中的乙醚层,水洗至水
三、维生素C的测定
维生素C是一种己糖醛基酸,有抗坏血病的作用,所 以又称作抗坏血酸。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 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 猴桃、柑桔等食品中含量尤丰富。 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对光敏感,氧化后的产 物称为脱氢抗坏血酸,仍然具有生理活性。进一步水解 则生成2,3 -二酮古乐糖酸,失去生理作用。
标定二
吸5mL已知浓度V C标液 → 加5mL1%草酸 → 用染料2, 6-二氯靛酚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在15秒不褪色为终点 计算:每毫升2,6-二氯靛酚相当于维生素C的毫克数等 于滴定度(T) T= (C × V1)/ V2 C - 维生素C的浓度(mg/mL) V1 -维生素C的体积(mL)
V2 -消耗2,6-二氯靛酚的体积(mL)
胡萝卜素原只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但以胡萝卜为食 物的家禽、兽类、水产动物及其加工产品,以及为着色而 添加胡萝卜素的食品也含有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对热及酸、碱比较稳定,但紫外线和空气 中的氧可促进其氧化破坏。因系脂镕性维生素,故可用 有机溶剂从食物中提取。 胡萝卜素本身是一种色素,在450 nm 波长处有最大 吸收,故只要能完全分离,便可定性和定量。但在植物 体内,胡萝卜素经常与叶绿素、叶黄素等共存,在提取 β 一胡萝卜素时,这些色素也能被有机溶剂提取,因此 在测定前,必须将胡萝卜素与其它色素分开。常用的方 法有纸层析、柱层析和薄层层析法。
净化用层析介质采用氧化镁、氧化铝 避光
洗脱液
样品 填充物 玻璃柱
分部收集
四、维生素D的测定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其中 最重要的是D2和D3。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 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植物中的麦角醇为维生素D2 原,经紫外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2,又名麦角钙化 醇;人和动物皮下含的7-脱氢胆固醇为维生素D3原, 在紫外照射后转变成维生素D3,又名胆钙化醇。以D3 为最重要。 维生素D2 药片吃多了中毒。
二、比色法测定VA的含量
GB/T 5009.82—2003中第二法
原理
在氯仿溶液中,VA与三氯化锑可生成蓝色可溶性 络合物,在 620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光度 与VA的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正比,故可比色测定。
三、β—胡萝卜素的测定
(GB/T 5009.83—2003 )第一方法是HPLC;
维生素的测定
第一节 概
述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天然有 机化合物。其种类很多,目前已确认的有30余种,其 中被认为对维持人体健康和促进发育至关重要的有20 余种。这些维生素结构复杂,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各 异,有的属于醇类,有的属于胺类,有的属于酯类, 还有的属于酚或醌类化台物。
在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开发利用高含量维生素 的食品资源,指导人们合理调整膳食结构,指导制定 加工工艺或贮存条件,最大限量地保留各种维生素, 还要控制强化食品中加入量,防中毒,都离不开分析 检测工作。
GB/T 5009.82—2003中第一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A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方法,此法能快速分离、同时测定维生素A和维生素E 最小检出量分别为VA:0.8ng;α -E:91.8ng;γ -E: 36.6ng;δ -E:20.6ng。
1.原理
食物中的维生素A及维生素E经皂化提取以后, 将其从不可皂化的部分提取到有机溶剂中。用HPLC 法测定维生素A及维生素E的含量。
层不显碱性,(最初水洗轻摇,逐次振摇强度可增 加)。
4)浓缩
将乙醚提取液经过无水硫酸钠(约5g)滤入 与球形蒸发瓶内,用约10mL乙醚冲洗分液漏斗及 无水硫酸钠3次,入蒸发瓶内,并将其接至旋转 蒸发器上,于55°C水浴中减压蒸馏并回收乙醚, 待瓶中剩下约2mL乙醚时,取下蒸发瓶,立即用 氮气吹掉乙醚。加入2.00mL乙醇,充分混合,溶 解提取物。将乙醇液移入一小塑料离心管中,离 心5min(5000rpm)。上清液供色谱分析。
标定一
吸标液(VC)5mL于三角瓶→加6%KI溶液0.5mL→加1% 淀粉3滴→用0.001N KIO3标液滴定到淡兰色。 计算: 抗坏血酸浓度(mg/mL)=(V1×0.088)/V2 V1 - 滴定时消耗0.001N KIO3标液的体积(mL)
V2 - 维生素C重量(g)
0.088 -1mL 0.001N KIO3标液≈维生素C的量(mg/mL)
标准浓度计算:
X1 = A/E×1/100×10.00/(S×10-3)
式中:X1——维生素A浓度,g/mL;
A ——维生素A的平均紫外吸收值; S ——加入标准的量,μ L; E ——维生素A 1%比吸光值; 10.00/(S×10-3)——标准液稀释倍数
2)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和内标物进行色谱分析,以维生素A峰 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为纵坐标,维生素A 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试剂
⑴ 1%草酸溶液:称取10g草酸,加水至1000mL; ⑵ 2%草酸溶液:称20g草酸,加水至1000mL; ⑶ 维生素C标准液:准确称20mgVC溶于1%草酸中,并稀 释至100mL,吸5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1%草酸至刻 度,此溶液每毫升含有0.02mgVC; ⑷ 0.02% 2,6-二氯靛酚溶液:称取2,6-二氯靛酚50mg, 溶于200mL含有52mg碳酸氢钠的热水中,冷却后,稀释 至250mL,过滤于棕色瓶中,贮存于冰箱内,应用过程 中每星期标定一次。
分析方法中较好的是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是AOAC选定的正式方法。
维生素D的结构
(一)三氯化锑比色法
原理 在三氯甲烷溶液中,维生素D与三氯化锑结合 生成一种黄色化合物,呈色强度与维生素D含量呈 正比。
食品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其他维生素严重干扰 其测定,因此测定前必须经柱层析除去干扰成分。 层析介质为硅藻土、中性氧化铝 此法测定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总量
水溶性维生素都易溶于水,而不溶于苯、乙醚、氯仿 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在酸性介质中很稳定,既使加热 也不破坏;但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易于分解,特别 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可大部分或全部破坏。它们易受 空气、光、热、酶、金属离子等的影响; 维生素B2对光,特别是紫外线敏感,易被光 线破坏;维生素C对氧、铜离子敏感,易被氧化。
3、耐热、耐氧化性
VA
耐热性 好,能经受煮沸 好,能经受煮沸
好,能经受煮沸
氧化性 易被氧化 (光、热促进其氧化) 不易被氧化
在空气中能慢慢被氧化 (光、热、碱促进其氧化)
VD
V
E
根据上述性质.测定脂溶性维生素时,通常: 皂化样品 水洗去除类脂物 提取脂溶性维生素(不皂化物) 溶于适当的溶剂 测定。 有机溶剂 浓缩
(二) 液相色谱法
它的灵敏度较比色法高30倍以上,且操作简便, 精度高,分析速度快。是目前分析维生素D的最好方 法。 试样经皂化后,用苯提取不皂化物,蒸馏除苯, 先采用反相C18柱分取维生素D,除去大部分杂质。 进一步采用正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定量。
反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Nucleosil C18,7.5mm*300mm 流动相:乙腈+甲醇(1+1) 流速:2.0 mL/min 紫外检测波长:254nm 正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正相柱Zorbax SIL,4.5mm*250mm 流动相:0.4%异丙酮的己烷溶液 流速:1.6 mL/min 紫外检测波长:254nm
维生素分类:脂溶性(A、D、E、K) 水溶性两类(B族、C)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VA、VD、VE、与类脂物一起存于食物中,摄食时可 吸收,可在体内积贮。 脂溶性维生素具有以下理化性质: 1.溶解性: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 乙醇、丙酮、氯仿、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2.耐酸碱性:维生素A、D对酸不稳定, 对碱稳 定,维生素E对碱不稳定,但在抗氧化剂存在下或惰性 气体保护下,也能经受碱的煮沸。
根据它具有的还原性质可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常用 的测定方法有 (1)2,6-二氯靛酚法 (还原型VC) (2)2,4-二硝基苯肼法 (总VC) (3)碘酸法 (4)碘量法 (5)荧光分光光度法
(一) 2,6—二氯靛酚滴定法
1.原理 还原型抗坏血酸可以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该 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粉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 蓝色),被还原后颜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 抗坏血酸。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 还原标准染料液的量,与样品中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
注意事项
1、VD2 与VD3分不开
2、皂化时加入焦性没食子酸作为抗氧化剂 2、标样与试样在同样条件下皂化,消除了VD的热 异化性损失。 3、也可用硅藻土及皂土柱层析,除去甾醇、VA、 胡萝卜素的干扰。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水溶性维生素B1、B2和C,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 织中,饮食来源充足。但是由于它们本身的水溶性 质,除满足人体生理、生化作用外,任何多余量都 会从小便中排出。为避免耗尽,需要经常由饮食来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