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设计人才的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艺术设计人才的素养
作者:杨光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1期
一、由来
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个时代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外在表现,表达了一个时代人们的物质取向和精神取向,浓缩了整个时代的风情风貌,是人们了解历史及现代社会的窗口。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科技含量、创新发展及其文化底蕴将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关键。

这无疑对艺术设计人才的本身的素养提出了比以往更高标准的要求。

为适应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艺术设计人才应具有以下素养,并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走在艺术设计的尖端。

二、现代艺术设计人才应具备的素养
要成为顺应潮流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外,还需要对自身进行以下的培养:
1.人文素养设计者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使其作品更有内涵及表现力。

艺术作品是设计者的综合反映。

它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将体现设计者本身。

高雅或粗俗,细腻或粗糙,都是设计者素养的外在表现。

艺术除了是商品之外,它更是文化,它凝结着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个人的文明水平。

另一方面,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文明及社会的发展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我们不能把它脱离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背景,而单一的讲求设计、工艺、技术等,这样的艺术不能展现自身背后发展的动力与背景,使艺术看来只是某个设计师的所谓“灵感”的拼凑,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完全是偶然的结果,艺术就失去了灵魂。

失去了生命。

它就只具备作为艺术品的价值,而不能展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没有了历史传承意义。

艺术发展的文化传承就此割断,因此,设计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要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品位。

这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真正时尚、健康的文化传播给大众,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2.科技素养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向我们展现了科技的力量。

现在,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冲击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发生转变。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满足了人们需求的
差异、多样化和个性化。

人们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基因工程”的突破性进展,在医药、环境改善、材料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们的物质世界改变的同时,价值观念及审美取向也发生转变,人们认识到工业化所造成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大力提倡环保,以“绿色”为美,在各个领域都形成“绿色”潮。

这都是正面的、有益的发展。

我们可以预见,将来,科技将会给艺术思想、文化和美学等诸多方面带来影响。

3.市场经济素养艺术作品一旦完成,它就将成为商品,就将遵循商品的一般规律进行出售。

从设计构思到产品出售完成才是一项设计的真正完成。

设计师不但要具备出色的设计能力,更要具备市场意识,清楚市场经济,要真正深入分析市场和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设计,赋予作品时代涵义。

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4.跨文化素养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成因、经济文化等不同,地域间文化差异普遍存在。

由于文化的差异而使艺术设计产品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风土人情、价值观、道德观不一致的状况经常发生,我们称之为“文化障碍”需要“文化沟通”。

因此,我们的艺术设计要想占领国际市场,创立世界名牌,设计师就必须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以及其历史、宗教、哲学,等等。

此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使国与国间的经济交往增加,必定会带来国家间的文化渗透和融合。

经济资源的共享,也必定带来文化的共享。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善于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符合当代社会思潮、美学意识及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抛弃狭隘的民族意识,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

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心胸开阔,具有一代新风,能设计与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世界性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