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初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泰安市初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这是由于()
A . 太阳直接发出来的
B . 光的色散
C . 人的视觉出现偏差
D . 空气透过的色光不同
2. (2分)有关光学元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 .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 . 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发生偏折
D . 平面镜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 (2分)如下图所示,一束光线从地面上S点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已知地面和镜面平行且相距1.73m.现把平面镜绕通过O点并垂直纸面的轴转过22.5°角,则地面上得到的光斑与S点间的距离为()
A . 3m
B . 2m
C . 1.73m
D . 1m
4. (2分)如图小红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水平静止.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 小红测量时操作有错误,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B . 所测物体质量为38.4g
C . 托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托盘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托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 (2分)小红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作放大镜去观察植物标本,则标本离凸透镜的距离应该是()
A . 小于10cm
B . 大于10cm,但小于20cm
C . 大于20cm
D . 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
6. (2分)让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7cm处,经这个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 . 缩小的实像
B . 放大的实像
C . 缩小的虚像
D . 放大的虚像
7. (2分)(2017·虎丘模拟) 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若在其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则其质量、密度、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压强四个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A . 质量、密度
B . 压力、压强
C . 密度、压强
D . 密度、压力
8. (2分)小军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A . 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B . 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C .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D .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
9. (2分) (2017八上·吉林期末) 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 . 温水的温度约为﹣10℃
B . 一辆校车的长度约为200m
C . 健康中学生心跳70次大约用时1min
D . 一瓶标有“550mL”未开封的矿泉水,其中水的质量约为550kg
10. (2分)在称量物体质量前,调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正确的做法是()
A . 移动放在标尺左端“0”点上的游码
B . 在某个秤盘上放小砝码
C . 调整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
D . 在天平座的某一端下面垫纸片
11. (2分) (2016八·丰城月考)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从较远处向接近凸透镜焦点的方向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像距先变大后变小
B . 物与像的距离越来越小
C . 物与像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D . 物与像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
12. (2分)用光学仪器观察物体,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 如图甲所示,用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指纹,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
B . 如图乙所示,用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C . 如图丙所示,用平面镜观察自己身后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等大的像
D . 如图丁所示,用潜望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缩小的像
13. (2分)(2017·铜山模拟) 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只将2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后,发现指针略偏于分度盘左侧,这时他应该()
A . 向右调平衡螺母
B . 向右调游码
C . 继续向天平右盘中加入10g的砝码
D . 直接记录结果为20g
14. (2分)在下面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
A . 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
B . 光线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
C . 站在河水中的同学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
D . 汽车司机通过观后镜看到汽车后面的物体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3分)
15. (6分)光学器件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工作的是________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工作的是________镜;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__镜.没有焦点的是________镜;有实焦点的是________镜;有
虚焦点的是________镜.
16. (5分)如图所示,岸上的人觉得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此现象说明:光从________中斜射入________中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
17. (2分) (2018八下·沭阳月考) 如图,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________.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则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仍可出现清晰的像.
三、作图题 (共2题;共9分)
18. (4分) (2018八上·北京期末)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及杯内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63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19. (5分)画出图中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四、实验题 (共3题;共17分)
20. (6分)(2017·营口模拟)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来研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
步骤一:如图(a)所示,调整蜡烛、凸透镜A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为止.
步骤二:如图(b)所示,保持步骤一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换用一个直径相同,但厚度比A小的凸透镜B.当把B放在原来A所在的位置时,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将光屏右移一定的距离,可得到清晰的像.步骤三:如图(c)所示,步骤一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换用一个直径相同,但厚度比A大的凸透镜C.当把C放在原来A所在的位置时,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将光屏左移一定的距离,可得到清晰的像.
(1)在步骤一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与凸透镜A的焦距f的关系必须满足________,此时光屏到凸透镜A的距离v与焦距f的关系为________.
(2)由________两图可说明近视眼的成因.
(3)由________两图可说明远视眼的成因.
(4)在进行步骤二时,若不向右移动光屏,但仍想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B的左侧相近的位置再放一只合适的________透镜.
(5)在进行步骤三时,若不向左移动光屏,但仍想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C的左侧相近的位置再放一只合适的________透镜.
21. (6分) (2016九上·寮步期中) 小光和小红同学在实验室里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矿石样品、细线、烧杯和水进行实验.
(1)天平调节好后,小光将矿石样品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此时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样品的体积,量筒中放入矿石样品
前后,水面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通过以上测量可知,矿石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 g,体积为________ cm3,密度为________ kg/m3.(2)小红想:如果不用量筒,能否测出矿石样品的体积?她找来一个盛满水的溢水杯(图丙),测出了矿石样品的体积.请将小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写出矿石样品体积的表达式(用所测物理量表示).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矿石样品体积的表达式________.
22. (5分) (2020八上·通榆期末) 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将光具座上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至________处。

(2)调节光屏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实像,如图,此时是________的成像原理。

(3)如果要演示远视眼的成因,只需要在图中的凸透镜旁边再放一个A眼镜即可,则该眼镜应为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小眀取来自己的另一副同种类型的B眼镜代替了A眼镜,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则fA________fB。

(选填“>”或“=”或“<”)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3分)
15-1、
16-1、
17-1、
三、作图题 (共2题;共9分) 18-1、
18-2、
18-3、
18-4、
19-1、
四、实验题 (共3题;共17分) 20-1、
20-2、
20-3、
20-4、
20-5、
21-1、
21-2、22-1、22-2、22-3、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