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识及洁净区操作常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相关人员的卫 生要求
■每一个人员应对自己个人的清洁卫生负责。 ■应对每一个与产品生产管理规范工作相关的人员,进行 个人卫生的教 育和培训。 ■人员是洁净生产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从人体脱落的表皮细胞是“死”粒子,但上面常常沾有细 菌及其他微 生物因此人员要避免接触设备和产品。 ■除定期进行盆浴或淋浴外,还应定期洗头。从卫生观点看,更提倡淋 浴。 ■包括胡须在内的所有毛发,都要全部遮盖住。 ■手是一大污染源,手是将污染物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罪魁祸首之一。 因此,要特别注意手的卫生,尤其是指甲、指甲根部和手上的伤处。 ■嘴也是一个主要污染源,因此好的口腔卫生到头重要。在洁净室内应 尽量避免喊叫或提高说话的声音;也要尽量避免咳嗽和打喷嚏,如果 实在避免不了,就避开工作区。 ■在高度洁净区域工作的人员,应健康状况良好。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
高温杀灭細菌
焚烧----最彻底的灭菌方法 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方法 干烤----加热 135~145 ℃ 160~170 ℃ 3~5小时 2~4小时
180~200 ℃ 0.5~1小时 常用烘箱 :用于耐高温的物料、 金属、玻璃制品,灭芽孢效果好。 250 ℃ 0.5小时或200以 上45mim(热原)遭破坏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种类 细菌 浓度 种类 作用时间 环境 酸碱度 有机物 温度 菌龄
消毒剂
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有效 低破坏 低毒 方便
价廉 易贮藏
第三章: 污染的途径及控制措施
污染产品的主要途径及应对措施
一、污染的概念 • 在词典中的定义为:当某物与不洁净的或腐坏 物接触或混合在一起从而使该物变得不纯净或 不适用时,它即受到污染。 • 简单定义为:当一个产品中存在不需要的物质 时,它即受到污染。
2、死菌对人体的影响 • 污染微生物的医疗器械,虽然用各种方法均可杀 死,但它的尸体、碎片以及新陈代谢产物(毒素 等)仍存在(细菌的内毒素只有死后才能释放出 来)且一般的消毒方法对内毒素没有破坏作用。 所以一旦使用此类医疗器械,内毒素首先作用于 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血管收缩,汗腺停止排汗。 使散热减少,同时分解加强,产热升高,体温上 升。患者在热源进入体内数分钟到一小时内,突 然发冷,寒战,面色苍白,随后高烧,严重者昏 迷甚至死亡。热原反应。
消毒剂杀菌原理
• 酒精能使菌体蛋白质脱水变性,常用酒精杀菌浓 度为70-75%。 • 氯的消毒作用,即是HCLO作用,HCLO是中性 分子,可以扩散至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穿过细 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由于氯原子的氧化作用,破 坏某些酶系统,最终致细菌死亡。 • 表面活性剂作用:破坏细胞膜,使蛋白质变性。
洁净室人员控制
• (一)人员卫生 高度洁净环境中工作人员卫生的重要性,是怎么 强调也不为过的。与污染扩散最直接相关的是材 料和部件的搬运等,因此,必须经常洗手。特别 是咳嗽、打喷嚏、上厕所、吸烟(包括使用鼻烟) 之后,以及休息后返回工作之前,都要洗手。手 在接触受污染的材料和动物后,也应彻底清洗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及应对措施
★表面:(包括包装材料、建筑、设备、原料、容
器工具)由于空气中的湿度、所有表面都被包上 了一层含水的薄膜、这层薄膜由于静电吸引而饱 含尘埃,许多时候,表面还覆盖一层油状物,此 油膜易受到尘粒污染。
◇清洗:从表面除去泥土和其它微粒,从而阻止污染物
聚积和生长的过程。 ◇消毒灭菌:消灭清洗后常常留在表面的致病菌的过程。 ◇ 对于地板、墙壁、设备和容器的有效清洗和消毒灭 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对人体的危害作用,活菌和死菌均可引起 1、活菌对人体的影响 • 如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即有活菌存在(如化脓性球 菌),当这些医疗器械使用于人体时,细菌即可进入血 液或无菌组织中生长繁殖,造成继发性感染引起局部脓 肿或全身性感染。如菌血症和败血症等。使病人发生高 热以及系列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所以无菌器 械标准中规定了无菌,即指经消毒灭菌处理后无任何活 的微生物存在,无菌检查应为无菌生长
杀菌机理: 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 特 点: 紫外线穿透力较弱
应用范围: 空气消毒 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 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电离辐射
包括高速电子、X射线和 γ 射线如Co60
环氧乙烷、臭氧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利用其强氧化性,对微生物繁殖体、芽孢有 原子(O),氧原子对微生物具有的氧化作用。
美国药品法中许多条款,都一再强调防止产品受到污 染的重要意义,药品法中明确规定,受到污染的药品 应被看做是掺假药。
二、污染的形式、特点、危害
◆两种最常见的污染形式:尘粒污染和微生物污染 ★尘粒污染及其三个特点: ▲尘粒的普遍存在:几乎任何物料都能转变成尘粒形
式并通过空气流传播到整个药厂。典型尘粒有:泥土、尘 埃、沙、棉绒、头发、皮肤、烟雾、金属、喷嚏和咳嗽排 出物 ▲制药企业中大量存在尘粒:每立方英尺(1英尺 =0.3048米)的空气中可能含有20万至1千万尘粒。(99%) ▲尘粒大小区别很大:大部分尘粒肉眼不能看到,必 须用灵敏的测量仪器才能检出,所以容易被忽视。 ★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污染:细菌得到了必要的养 料、水分及合适的温度,一个细菌24小时后可生产出281 兆个细菌。
应用范围:
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 不破坏其营养成分的灭菌 空气的消毒
滤过除菌法
用物理阻留的方法 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除菌目的 滤菌器 含有微细小孔<0.22微米,只允许液体或气体通过, 而大于孔径的细菌等颗粒不能通过 适用范围 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常用消毒剂种类
加压蒸汽灭菌法 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121 ℃ 20~30分钟 煮沸消毒法 水煮100 ℃ 5分钟(繁殖体)~2小时(芽胞) 流通蒸汽消毒法 是指再常压条件下,采用100 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 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 为30-60分钟。
间歇蒸汽灭菌法
反复多次流动蒸汽间歇加热灭菌 巴氏消毒法 较低的温度(61 ℃ 30分钟)杀灭致病菌
湿热灭菌与干热灭菌的比较 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
原 因
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 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
辐射杀菌法
紫外线
用波长200~300nm(253.7nm处杀菌力最强) 的紫外线进行灭菌, 紫外灭菌灯平均寿命为2000小时,设计为 0.4w/m2以上,被灭菌物品离光源不超过1.5 米,一般灭菌30min~1h。
类别 酚类 醇类 氧化剂 重金属盐 氧化剂 染料 作用机制 常用种类 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 石炭酸 蛋白变性 氧化、蛋白沉淀 氧化、蛋白酶变性 氧化、蛋白沉淀 干扰氧化、抑制繁殖 乙醇 高锰酸钾 红汞、硫柳汞 过氧乙酸、碘酒 龙胆紫
表面活性剂 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 新洁而灭
各种消毒剂的应用
种类 石炭酸 乙醇 高锰酸甲 红汞 硫柳汞 过氧乙酸 碘酒 新洁而灭 龙胆紫 戊二醛 甲醛 双氧水 使用浓度 3%~5% 75% 3%~5% 3%~5% 3%~5% 3%~5% 3%~5% 0.1% 0.2% 3%~5% 2% 40% 3% ~5% 用途 地面、器具表面、皮肤消毒 直接接触药物的容器、用具、设备表面、天花、墙 面及人手部的消毒(48小时用完) 皮肤、尿道、蔬菜、水果消毒 皮肤、粘膜、小创伤消毒 皮肤消毒、手术部位消毒 塑料、玻璃器材消毒 皮肤消毒 手部消毒(48小时用完) 墙壁、地面、地漏、门窗、台面、桌、椅等消毒 浅表创伤消毒 直接接触药物的容器、用具、设备表面、天花、墙 面及人手部的消毒(24小时用完) 喷洒 适用于空间的消毒 容器、用具、设备表面、天花、墙面
微生物的分类
按细胞结构的有无,可分为两大类群 • 非细胞生物(如病毒) • 细胞生物(细菌、真菌等)
乙型肝炎病毒
酵母菌
细菌形态构造
•
细菌形态
细菌的结构与生长
• • • • 细胞壁 细胞膜 核糖体 核质体
特殊结构——芽孢
细菌生长繁殖条件
• • • • 充足的营养 合适的PH PH值 7.2合适的PH值 :7.2-7.6 嗜温菌为20 40° 20适宜的温度 :嗜温菌为20-40°C 必要的气体: 必要的气体:CO2和氧气
微生物知识及洁净区操作常识 培 训
*******有限公司 品保部 过程检查
第一章: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是一个庞大微观 世界生物群体的总称 体形微小,结构简单, 数量多 ,分布广。
微生物的特点
• • • • 分布广, 分布广,种类多 生长旺,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性强, 适应性强,易变异 代谢强, 代谢强,转化快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及应对措施
★人:人是药厂中最不清洁的成份,是最常
见的、永不休止的污染源。
◇每分钟从人类皮肤中要散发约10,000个微生物。一 小粒糖大的头发中能装载4亿个微生物。 ◇一次咳嗽或喷嚏将把千百万个微生物引入工作环境。 ◇衣物、发胶、香水、脂粉、耳环、戒指是极好的污染 源。 ◇所有的生产操作及清洁操作都要由人来完成。 实施各项关于人员的卫生措施,包括体检及个人卫生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及应对措施
★水:水是生命物质的组成部分,水中含有微生 物赖以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养料。 ◇水可以分为生水、标准饮用水、纯化水(通过蒸
馏、离子交换、反渗透制得)、注射用水。 ◇在生产过程中,水是应用最广泛的原料,并且要 用来清洗我们的设备、容器、工具。 ◇最好的措施是对水进行净化:现在最常用的是 用二级反渗透法制备纯化水,再通过蒸馏制备注 射用水。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及应对措施
★空气:是侵袭产品的污染物的主要媒介。
◇建立密闭的洁净厂房:这是最有效的战略措施; ◇过滤:是控制空气质量的最有效方法。 最常见的空气过滤系统之一是层流装置。能达到 10,000级和100级洁净度。 在层流系统中,HEPA可达到高于99.97%的除尘效果。 一个主持生产工作的中层干部,对过滤原理、滤器等级 各能力以及比较各类滤器性能的方法等,应具备基本的理 解。
洁净室内需遵守的纪律
保证产品不受污染,在洁净室内必须遵守一定的 行为准则。为保证空气不会从高污染区向低污染 区(例如生产洁净室外)流动,应遵守的纪律 1.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的更衣和洗手程序。 2.人员必须经过风淋室或人员缓冲间进出洁净 室。 3.门不得敞开。 4.关门、开门动作要慢,否则空气会从一个区域 抽 至另一个区域。 5.穿过风淋室、缓冲间的门时,应确保在第一道 门已关闭时再通过第二道门。
第二章:
•消毒与灭菌
消毒与灭菌
• 消毒(disinfection) 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 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以消毒的药品 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 • 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 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 非病原微生物。
污染的危害:
• 医疗用品被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可归纳为微粒和微 生物两方面,一般的讲微粒造成的危害是慢性的, 微生物引起的危害上急性反应。
(一)微粒对人体的危害
• 根据大量的研究资料记载微粒物质进入人体后可 引起如下反映 1、可直接造成血管内壁损伤过血管的闭塞,引起 局部缺血或水肿。 2、微粒侵入组织(肺、脑肾等)在巨噬细胞的包 围和繁殖下,引起肉芽肿。 3、红细胞集聚在异物上,会形成血栓,导致血管 栓塞和静脉炎。 4、引起过敏反应和血小板减少症状,甚至潜在致 癌的危险
第四章:
•洁净区控制
2007.02.12
洁净生产区人员进出程序图
进: 穿
换 鞋
脱 外 衣
洗 手
手 消 毒
连 体 工 作 服
戴 风 淋 室 无 菌 手 套
洁 穿 无 菌 衣 净 生 产 区
换
穿 外 衣
脱 工 作 服
洁 旁 通 门 净 生 产 区
出: 鞋
六步洗手法示意图
手消毒
无菌服的穿着标准: 1.穿衣顺序从上到下,先穿上衣后 穿裤子 2.遮掩口鼻,眼睛以外其他皮肤不得 暴露 4.上衣应勒在裤子里 5.手套应把衣袖包裹在内 6.进入充填室应穿专用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