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诗歌5-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同步训练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诗歌5-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同步训练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诗歌5—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同步训练新人教选修《中
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5分)
A.絮聒.(ɡuō)后裔.(yì)蜷.(quán)伏
B.饥馑.(jǐn)啮.(chǐ)啃颤.(chàn)抖
C.蹊.(qī)跷啜.(zhuì)泣泥淖.(nào)
D.陨.(yǔn)落傀儡.(lěi) 炽.(zhī)烈
解析B项,啮niè;C项,啜chuò;D项,炽chì。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5分)
A.树立竖立典型反应反映意见
B.忠心衷心祝愿休养修养生息
C.颜色察颜观色是非无事生非
D.功效提高工效抱怨以德报怨
解析A项,“竖立典型〞应为“树立典型〞。
B项,“修养生息〞应为“休养生息〞.C 项,“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色〞.
答案 D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
A.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对手谷歌渔翁得利
....。
B.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
..
而渔
..的地步。
C.一些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这并
非杞人忧天
....。
D.上山路上,我们常打开等高线图察看,有的同学还用军事望远镜煞有介事
....地东张西望,引来不少人围观.
解析B项,“竭泽而渔〞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是动词性短语,而这里要用一个形容词性的词语,应改为“枯竭〞.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5分)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解析A项,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和“是……造成的〞两个句子杂糅到了一起,保留一个即可。
C项,重复赘余,“最初〞这个词在这里赘余,应去掉.D项,成分残缺,“改善〞没有宾语,应在“缺乏〞后加“的症状〞.
答案 B
5.以“故乡〞与“思念〞为主题,写一段思念故乡的话,运用两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扩展时要紧扣主题,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注意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答案思念故乡的感觉真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没有故乡的人和没有人的故乡都是有缺憾的。
故乡也是最令人思念和牵挂的乐园。
月是故乡明。
田园牧歌是故乡,车流滚滚是故乡,古道西风瘦马是故乡,小桥流水人家亦是故乡。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
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1937年12月28日夜间
6.本诗选取了哪几类人作为描写对象来写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诗句中找出具体描写对象,并加以分析。
答案选取了如下几类人作为描写对象:有北方林间的农夫(无家可归),有南方乌篷船里蓬头垢面的少妇(失去了家庭和丈夫)和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有失去了家畜和土地的垦殖者。
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前两类形象是分类形象,最后一类形象是总的形象,是具有概括意义的形象。
他们的悲凉凄楚的境遇正表现了“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7.这首诗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一共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情感的表达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来分析。
答案全文共出现了四次,它是诗歌感情的线索,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同时,这种反复咏叹更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读来令人心酸落泪。
另外这两句也是全诗结构的骨架,多种形象的刻画,都是沿着这两句话展开的,如大雪的林间,雪夜的河流,雪夜的草原。
二、课外拓展
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完成8~10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8.诗歌的第三节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意象是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通过意象可以揣摩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案“蛛网〞“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
这些意象本身就是那么新鲜,那么富有朝气,那么微妙地传达着喜悦的情感。
这就是祖国,“簇新〞的祖国,“喷薄〞而出的祖国!“—-祖国啊〞这是在为祖国的觉醒而大声呼喊!
9.诗中“迷惘〞“深思〞“沸腾〞反映了谁的情感历程?(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就能得出问题的答案。
答案这不仅仅是走过“文革〞的青年一代的情感历程,而且也是对中华民族心灵历程的高度概括。
10.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每节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都是有所变化的,通过每节选择的意象可以揣摩诗人的感情历程.
答案不一样,第一节的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节的蕴涵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几多希望;第三节的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节的是诗人对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
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