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造价师案例VIP模拟试题二.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
某地拟新建一个制药项目。
根据预可行性研究提供的工艺设备清单和询价资料,估算该项目主厂房设备投资约4200万元,主厂房的建筑工程费占设备投资的18%,安装工程费占设备投资的12%,其他工程费用按设备(含安装)和厂房投资系数法进行估算,有关系数见表 l。
上述各项费用均形成企业固定资产。
其他工程费用系数表表 l
预计建设期第一年的涨价预备费123.83万元,第二年的涨价预备费167.59万元。
基本预备费率为10%。
建设期2年,建设投资第1年投入60%,第2年投入40%。
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本金为6000万元,年利率为6%。
每年贷款比例与建设资金投入比例相同,且在各年年中均衡发放。
与银行约定,从生产期的第1年开始,按5年等额还本付息方式还款。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8年,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5%,在生产期末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项目生产期为8年,流动资金总额为500万元,全部源于自有资金。
生产期第1年年初投入流动资金总额的30%,其余70%于该年年末投入。
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回收。
预计生产期各年的经营成本均为2000万元(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销售收入(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在生产期第1年为4000万元,第2至第8年均为5500万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5%,所得税率为33%,行业基准收益率ic=15%。
问题:
1.估算该项目的建设投资。
2.计算建设期利息以及还款期第1年的还本额和付息额。
3.计算固定资产净残值、各年折旧额(要求列出计算式)。
4.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将相关数据直接填入答题附表中。
计算项目投资税后财务净现值。
并评价本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
(不考虑借款在折旧和残值中的影响)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说明:计算调整所得税时,不考虑融资对资产的影响。
答案:
1.先采用比例估算法估算主厂房的建筑工程费和安装工程费,再用设备和厂房系数法估算其他工程费用。
(1)主厂房的建筑工程费=4200×18%=756万元
主厂房的安装工程费=4200×12%=504万元
主厂房的工程费用=4200+756+504=5460万元
(2)其他工程的工程费用=5460×(9%+12%+0.7%+2.8%+1.5%)=1419.6万元(3)工程费用=5460+1419.6=6879.6万元
(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460×32%=1747.2万元
(5)基本预备费=(6879.6+1747.2)×10%=862.68万元
涨价预备费=123.83+167.59=291.42万元
(6)建设投资=6879.6+1747.2+862.68+291.42=9780.9万元
2.(1)贷款年中均衡发生,采用复利计算
第一年建设期利息=(6000×60%)÷2×6%=108万元
第二年建设期利息=(6000×60%+108+6000×40%÷2)×6%=294.48万元
建设期利息=108+294.48=402.48万元
(2)还款第一年年初的借款本息累计=6000+402.48=6402.48万元,采用等额还本付息方式:
每年还本付息额=6402.48×(A/P,6%,5)=1519.95万元
还款期第一年付息=6402.48×6%=384.15万元
还款期第一年还本=1519.95-384.15=1135.8万元
3.固定资产原值=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9780.9+402.48=10183.38万元
残值=10183.38×5%=509.17万元
采用平均年限法,则年折旧额=(10183.38-509.17)÷8=1209.28万元
4.(1)将题目所给数据和计算数据填入下表中:
①建设投资建设期第1年投入=9780.9×60%=5868.54万元;
建设期第2年投入=9780.9×40%=3912.36万元。
②流动资金生产期第1年年初投入=500×30%=150万元,填入表中第2年一格;
生产期第1年年末投入=500-150=350万元,填入表中第3年一格。
③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5%
④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率
=(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折旧-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率
以生产期第1年为例,其他依此类推:
调整所得税=(4000-2000-1209.28-200)×33%=194.94万元
(2)利用公式
∑
=
-
+
-
=
n
t
t
c
t
i
CO
CI
FNPV
1
)
1(
)
(
,查复利系数表得:
项目税后财务净现值=-5868.54×(P/F,15%,1)-4062.36×(P/F,15%,2)
+1255.06×(P/F,15%, 3)+2559.81×(P/A,15%,6)×(P/F, 15%,3)
+3578.98×(P/F,15%, 10)
=-95.31万元
因FNPV≤0,所以该项目在财务上不可行。
试题二
某工程设计公司在进行某厂房得设计时,有三种方案ABC进行选择。
经专家估算,三种设计方案的成本分别为227.4万元,274.6万元,236.0万元。
对以上三个设计方案确定了造价、结构体系、建筑造型、平面布置、设备及智能化系统五项指标,这五项功能的重要性程度之比为F1:F2:F3:F4:F5=3:2:2:1:2.由专家按五项功能为三个方案打分(见表1-4。
问题:
1、用环比评分法确定各功能项权重。
2、运用价值工程法选取最有方案。
3、为了进一步控制工程造价和降低费用,拟对所选方案的材料费用进行价值工程分
析。
由专家吧材料费分成四个功能项进行限额设计。
目前成本为100.5万元,限额
设计成本为90万元,各功能项评分值及目前成本如表1-5所示。
功能项目功能评分目前成本
Ⅰ10 18.4
Ⅱ24 20.0
Ⅲ32 39.6
Ⅳ18 22.5
合计84 100.5
试分析各功能项目的目标成本及其可能降低的额度,并确定功能改进顺序。
答案:
1由题中所给的数据可知。
功能的重要性程度之比为F1:F2:F3:F4:F5=3:2:2:
1:2,按照环比评分的标准,经换算后计算出各项功能的权重(见表1—13)。
由上表分析可知功能改进顺序为I、Ⅲ、Ⅳ、Ⅱ。
试题三
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某建设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T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该工程工期定为两年,考虑到各种田素的影响,决觉该工程在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确定的招标程序如下:
(1)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
(2)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
(3)发出授标邀请书;
(4)对报名参加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人;
(5)向所有获得投标资格的投标人发售招标文件;
(6)召开投标预备会;
(7)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
(8)建立评标组织,制定标底评标
(9)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
(10)组织评标;
(11)与合格的投标者进行质疑澄清;
(12)决定中标单位
(13)发出中标通知书;
(14)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
问题:
1.指出上述招标程序中的不妥和不完善之处。
2.该工程共有七家投标人投标.在开标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
①其中一家投标人的投标书没有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该投标做无效投标处理;
②其中一家投标人提供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书是复印件,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该投标做无效投标处理;
③开标人发现剩余的五家投标人中,有一家的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相差较大,经现场商议,也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指明以上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3.假设该工程有效标书经评标专家的评审,其中A、B、C三家投标单位投标方案的有关参数,如表3—2所示。
若基准折现率为10%,且已知A方案寿命期年费用为72.40万元;B方案寿命期年费用为69.93万元。
试计算C方案寿命期年费用,并利用年费用指标对三个投标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4.建设单位从建设项目投资控制角度考虑,倾向于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固定总价合同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
1.不妥和不完善之处。
第(3)条发出招标邀请书不妥,应为发布(或刊登)招标通告(或公告)。
第(4)条将资格预审结果仅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人不妥.资格预审的结果应通知到所有投标人。
第(6)条召开投标预备会前应先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
第(8)条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不妥,该工作不应安排在此处进行。
2.开标过程的情况处理判定。
第①条的处理是正确的,投标书必须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
第②条的处理是正确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书必须是原件。
第⑧条的处理是不正确的,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有较大差异不能作为判定是否为无效投标的依据。
3.对三个投标方案的优劣排序。
C方案年费用:
=63.18(万元)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
C方案的年费用最低,为晟优方案,其次是B方案,A方案的费用最高,在三个方案中是最差的。
4.固定总价合同的特点如下所述。
(1)便于业主(或建设单位)投资的控制。
(2)对承包人来说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或发包人承担的风险较小)。
(3)应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总价。
(4)有利于在评标时确定报价最低的承包商。
案例四
某国企投资的工程,拟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面向国内外,分别选择建安工程施工、装修工程设计和装修工程施工单位。
委托了有资质的招标代理进行招标。
施工过程也委托了监理单位监理。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招标代理单位编制建安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时,建设单位提出投资人资格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⑴获得过国家级工程质量奖项
⑵在项目所在地行政辖区内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
⑶拥有国有股份
⑷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事件2、招标文件规定,招标准备采用资质预审制度和后审制度相结合办法,对于报名参加资格审查的单位,不管多少单位,最后择优选出12家单位参与投标。
在资格审查文件中规定要审查投标单位“履行合同的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资格和能力,资金、设备和其他物质设施状况,管理能力,经验、信誉和相应的从业人员;”。
事件3、A单位通过了资格预审,收到了通知,但是由于公司经理出国,在招标代理单位规定的时间内未能回复,在发售标书时提出希望获得标书。
业主代表表示同意该单位投标,但是,招标代理机构不同意。
事件4、招标前业主提出出于组织方便,建议国内国外企业分别组织勘察和答疑,最后将所有的答疑和对标书的修改要注明提问单位,以中英文2种方式(已注明以中文为准)统一发给各个投标人。
事件5、招标人的招标文件中规定了投标控制价8800万。
B单位投标文件正本中计算分部分项清单合计为8700万。
C单位投标报价为8850万,但是在投标截止前提出符合密封条件的补充文件,即一张A4的声明书,上面有公章和法人代表签字。
文件提出报价总价可以修改为8700万,其他不动。
招标代理机构依然认为C单位不符合要求,要予以废标,C 单位提出了异议。
事件6、建安工程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按招标文件的合同文本签订合同后,在施工中突遇合同中约定属于不可抗力的事件,造成经济损失(见表 1)和工地全面停工15天。
由于合同双方均未投保,建安工程施工单位在合同约定的有效期内,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费用补偿和工程延期申请。
事件7、在施工时,装修工程施工单位发现图纸错误,导致装修工程局部无法正常进行,虽然不会影响总工期,但造成了工人窝工等损失。
装修工程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变更设计和费用索赔申请。
问题:
1.逐条指出事件1中招标代理单位是否应采纳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分别说明理由。
2、事件2资格审查程序是否妥当?资格审查办法采用的是什么办法?这种方法和另一种方法相比增加了什么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标准包括什么?
3、资格审查还需要哪些方面?
4、事件3应如何处理?
5、事件4中有何不妥?应如何来做?
6、请分析事件6中各方做法是否正确?评标时应如何处理?
7.事件7中,发生的经济损失分别由谁承担?建安工程施工单位总共可获得费用补偿为
多少?工程延期要求是否成立?
参考答案
1,
(1)不能采纳。
理由:投标人不得以获得国家级工程质量奖限制和排斥潜在投标人。
(2)不能采纳。
理由:投标人不得以地区限制排斥和歧视潜在投标人。
(3)不能采纳。
理由: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限制、排斥和歧视政策。
(4)采纳。
理由:投标任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2、审查程序妥当。
资格审查办法采用的是有限数量制审查办法。
与合格制审查办法相比增加了评分环节。
主要的评分标准包括财务状况、类似项目业绩、信誉和认证体系等。
3、资格审查还应审查:
1)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
2)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
3)在最近三年内没有骗取中标和严重违约及重大工程质量问题;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4、事件3,业主做法不妥,应当拒绝其参加投标,不发售标书给A单位。
5、事件4中,
(1)分别组织勘察现场和答疑不妥,应当国内国外企业一起组织。
(2)在答疑和对标书的修改注明提问单位不妥,在该文件中仅仅说明答疑和问题就可以,不说明问题来源。
6、事件6中,
(1)招标人做法是正确的,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规定,应设置招标控制价。
(2)B单位做法有误,其分部分项工程费用合计虽然没有超过招标控制价,但是加上规费税金后的总报价必然要超过招标控制价,应作废标处理。
C单位做法有误,其投标报价已经超过了投标控制价;在投标截止日前提交的文件有误,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规定,投标单位不能在总价上让利,让利必须体现到综合单价上。
C单位应作废标处理
7、
(1)建设单位承担的经济损失:
①待安装的设备修理费;
②供水管爆裂修复费;
③水泥损失费;
④留守管理人员工资;
⑤现场清理费;
施工单位承担的经济损失为:
①现场施工人员受伤医疗补偿费;
②应急发电机修复费;
③施工作业人员窝工费;
(2)费用补偿总额:5+0.5+1.5+0.3=7.3(万元);
(3)工程延期要求成立。
案例五
某工程项目业主通过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确定某投标人为中标人。
并与其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工期4个月。
有关工程价款条款如下:
(1)分项工程清单中含有两个分项工程,工程量分别为甲项2300m3,乙项3200m3,清
单报价中甲项综合单价为180元/m3,乙项综合单价为160元/m3。
当每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超过(减少)清单工程量的10%以上时,应进行调价,调价系数为0.9(1.08)。
(2)措施项目清单中包括:1)环保、安全与文明施工等全工地性综合措施费用8万元;2)模板与脚手架等与分项工程作业相关的措施费用10万元。
(3)其他项目清单中仅含暂列金额3万元。
(4)规费综合费率3.31%(以分部分项清单、措施费清单、其他项目清单为基数);税金率3.47%。
有关付款条款如下:
(1)材料预付款为分项工程合同价的20%,于开工前支付,在最后两个月平均扣除。
(2)措施项目中,全工地性综合措施费用于开工前全额支付;与分项工程作业相关的措施费用于开工前和开工后第2月末分两次平均支付。
措施项目费用不予调整。
(3)其他项目费用于竣工月结算。
(4)业主从每次承包商的分项工程款中,按5%的比例扣留质量保证金。
(5)造价工程师每月签发付款凭证最低金额为25万元。
承包商每月实际完成并经签证确认的工程量如表1.7所示。
3
1.工程预计合同总价为多少?材料预付款是多少?首次支付措施费是多少?
2.每月工程量价款是多少?造价工程师应签证的每月工程款是多少?实际应签发的每月付款凭证金额是多少?
答案:
问题1:
解:该工程预计合同价=∑计价项目费用×( 1+规费费率)×( 1+税金率)
=(2300 ×180+3200 ×160+80000+100000+30000)×( 1+3.31%)×( 1+3.47%)=(92600+210000)×(1.069)
=1214384万元=121.4384万元
工程预付款=材料预付款+措施预付款
材料预付款金额=∑(分项工程项目工程量×综合单价)×( 1+规费费率)
×( 1+税金率)×预付率=(92.600)×( 1.069)×20%=19.798万元
措施费用首次支付金额=(综合措施费用支付金额+分项工程作业措施费用支付金额) ×( 1+规费费率)×( 1+税金率)
=(8+10/2)×( 1.069)=13.897万元
问题2:
解:每月工程量价款=∑(计价项目计量工程量×综合单价)×(1+规费费率)×(1+税金率)
(1) 第1个月工程量价款为:(500 ×180+700 ×160)×1.069=21.594万元
应签证的分项工程款为:21.594 ×0.95=20.514万元<25万元
第1个月不予签发付款凭证。
(2) 第2个月工程量价款为:(800 ×180+900 ×160)×1.069=30.787万元
应签证的分项工程款为:30.787 ×0.95=29.248万元
20.514+29.248=49.762万元
实际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49.762+10/2 ×1.069=55.107万元
(3) 第3个月工程量价款为:(800 ×180+800 ×160)×1.069=29.077万元
应签证的分项工程款为:29.077 ×0.95=27.623万元
应扣预付款为:19.798×50%=9.899万元
实际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 27.623-9.899=17.724万元<25万元
第3个月不予签发付款凭证。
(4)第4个月甲项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为2700 m3,比原估算工程量超出400 m3,已超出估算工程量的10%,超出部分其单价应进行调整。
超过估算工程量10%的工程量为:2700-2300 ×(1+10%)=170 m3
这部分工程量综合单价应调整为:180 ×0.9=162元/m3
甲项工程工程量价款为:[(600-170) ×180+170 ×162]×1.069=11.218万元
乙项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为3000 m3, 比原估算工程量减少200 m3,没达到估算工程量的10%以上, 其单价不予调整。
乙项工程工程量价款为:600 ×160 ×1.069=10.262万元
本月完成甲、乙两分项工程量价款为:11.218+10.262=21.480万元
应签证的分项工程款为:21.480 ×0.95=20.406万元
其他项目费用结算款= 暂列金额×( 1+规费费率)×( 1+税金率)
=3 ×1.069=3.207万元
本月实际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
17.724+20.406+3.207-9.899=31.438万元。
试题六
某市2009年拟建住宅楼,建筑面积6 500㎡,蝙制土建工程概算时采用2005年建成的6 000 ㎡。
某类似住宅工程预算造价资料如表4—6所示。
由于拟建住宅楼与已建成的类似住宅在结构上做了调整,拟建住宅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比类似住宅工程增加直接工程费25元。
拟建新住宅工程所在地区的利润率为7%,综合税率为3.413%。
问题:
1、计算类似住宅工程成本造价和平方米成本造价是多少?
2、用类似工程预算法编制拟建新住宅工程的概算造价和平方米造价是多少?
答案:
1.类似住宅工程成本造价和平方米成本造价计算如下。
类似住宅工程人工费=37 908×13.5=511 758(元)
类似住宅工程材料费=245×3 100+147×3 600+220×580+1 221×400+2 863×35+
2 778×60+950×180+1 171×120+180 000=2 663105(元)
类似住宅工程机械台班费=280 000(元)
类似住宅工程直接工程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
=511 758+2 663 105+280 000=3 454 863(元)
措施费=3 454 863×15%=518 229(元)
则:直接费=3 454 863+518 229=3 973 092(元)
间接费=3 973 092×16%=635 694(元)
所以,类似住宅工程的成本造价±直接费+间接费=3 973 092+635 694=4 608 786(元)
类似住宅工程平方米成本造价=4 608 786/6 000=768.1(元/㎡)
2.拟建新住宅工程的概算造价和平方米造价计算如下。
(1)求类似住宅工程各费用占其造价的百分比:
人工费占造价百分比=511 758/4 608 786×100%=11.10%
材料费占造价百分比=2 663105/4 608 786×100%=57.78%
机械台班费占造价百分比=280 OOO/4 608 786×100%=6.08%
措施费占造价百分比=518 ZZg/4 608 786×100%=11.24%
间接费占造价百分比一635 694/4 608 786×lOO%=13.79%
(2)求拟建新住宅与类似住宅工程在各项费用上的差异系数:
人工费差异系数(K1)=20.3/13.5=1.5
材料费差异系数(K2)=(245×3 500+147×3 800+220×630+l 221×390+2 863×32+2 778×65+950×200+1171×150+180 000×1.1)/2 663105=1.08
机械台班差异系数(K3)=1.07
措施费差异系数(K4)=17%/15%=1.13
间接费差异系数(K5)=17%/16%=1.06
(3)求综合调价系数(K):
K=11.10%×1.5+57.78%×1.08+6.08%×1.07+11.24%×1.13+13.79%×1 06=1.129 (4)拟建新住宅平方米造价=[768.1×1.129+25×(1+17%)×(1+17%)]×(1+7%)×(1+3.413%)
=(867.18+34.22)×(1+7%)×(1+3.413%)
=997.4(元/㎡。
)
拟建新住宅总造价=997.4×6 500=6 483 100(元)=648。
3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