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理综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若该容器为恒压密闭容器,下列选项可判断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C.相同时间内,每断裂0.1molO=O键,同时生成0.2molSO3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②若该容器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达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为40%,则O2的转化率为___,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
(5)从浸出液中获得锡酸钠晶体的“一系列操作”具体是指___,将母液返回至浸出液的目的为___。
(6)碱性镀锡以NaOH和Na2SnO3为电解液,以纯锡为阳极材料,待镀金属为阴极材料,镀锡时阳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10.氯化锌(ZnCl2)可用作有机合成脱水剂、催化剂、缩合剂等。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采用HCl气体“置换”除水与ZnCl2升华相结合的方法从市售的氯化锌[含Zn(OH)Cl]制备高纯度无水氯化锌,装置如图所示。
(5)如无装置D,则会导致的后果为___。
11.工业上将石灰石和硫煤混合使用,称之为“固硫”,其反应原理为:2CaCO3(s)+2SO2(g)+O2(g) 2CaSO4(s)+2CO2(g) △H1=akJ·mol-1。
已知:CaO(s)+CO2(g) CaCO3(s) △H2=bkJ·mol-1;
5.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X、Z同主族,Z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Y>X
B.氢化物的沸点:Z>W
C.元素的最高正价:W=Z>X>Y
D. W、Y分别与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6.钾离子电池资源丰富,在非水基电解液中具有更高的离子导电率等优点。一种钾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该电池负极在KC24-KC16-KC8之间变化,正极在K2MnFe(CN)6-KMnFe(CN)6-MnFe(CN)6之间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我们需要做哪些题,做多少题
试题训练法是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是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但是盲目地做大量的习题而不去深入思考,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可能把自己搞糊涂。那么,哪些习题值得一做呢?
第一种是涉及教材知识的重点题。例题是课本中最重要的题,做例题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其次,与教材中重点有关的练习题也是必须做的,这些题涵盖了教材里的主要内容。
(2)WO3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2W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加入煤粉焙烧可将SnO2还原为Sn或SnO,Sn或SnO在碱性条件下均能被NaNO3氧化为Na2SnO3,已知NaNO3的还原产物为NH3,则NaNO3氧化Sn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如图为加入NaOH溶液和NaNO3溶液浸出时锡的浸出率与NaOH的质量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则“碱浸”时最适宜条件为___、___。
A. V1<10,V2=20
B. a点溶液的pH=3
C. c点溶液c水(H+)≈1.0×10-4mol·L-1
D. b、d点溶液均呈中性
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74分)
三、非选择题:共14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解答过程或演算步骤。
8.短周期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
(2)A和C形成的一种摩尔质量为41g·mol-1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与盐酸反应能生成两种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
(3)M为A的简单气态氮化物,其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N为A的另一种氢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M大15,N为二元弱碱,在水中分步电离,并与M的电离方式相似,则N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___,N与过量硫酸反应生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
④继续通N2至尾气不再显酸性为止,在N2保护下将升华ZnCl2粉末分装在已知重量一端封闭 玻璃管中,用焊枪封口,称重,备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恒压滴液漏斗的作用为___。
(2)HCl气体“置换”除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3)步骤②对管式炉II进行加热的目的为___。
(4)步骤②、③仍一直通入N2的目的分别为___、___。
9.锡酸钠(Na2SnO3)主要用作电镀铜锡合金和碱性镀锡的基本原料。锡精矿除含SnO2外,还含有少量WO3、S、As、Fe,一种由锡精矿制备锡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焙烧后,S、As变为挥发性氧化物而被除去,Fe变为Fe3O4;
②锡酸钠易溶于水,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2SnO3中锡元素的化合价为___,从焙烧渣中除去Fe3O4最简单的方法为___。
实验步骤:
①仪器连接完毕后,打开恒压滴液漏斗活塞,同时通入干燥纯净的N2。
②对管式炉I、管式炉II进行加热,管式炉I加热至150℃时开始反应,保持一段时间至置换除水完全再升温,继续升温约至550℃时不再有水蒸气蒸出。
③对管式炉I继续升温至770~800℃之间,至ZnCl2全部升华至管式炉II,停止加热管式炉I,并关闭恒压滴液漏斗活塞。
第四步,尝试分析题目特色。这道题跟考查同一个知识点的其他题目相比,有什么巧妙之处,出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关键步骤在哪里?
我们要争取从做题上升到读题。在做了一定量的题目后,不要再做题,而是读题。读后把以前归纳的这一套方法用来思考题目,在头脑中过一下,然后看看答案。如果对了就可以通过,如果不对,就要重点对待。这样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和做题效率。
3.已知:CH3CH(OH)CH2CH3 CH3CH=CHCH3+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H3CH=CHCH3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与CH3CH=CHCH3和Cl2的加成产物分子式相同的物质共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 CH3CH(OH)CH2CH3与甘油互为同系物
D. CH3CH(OH)CH2CH3、CH3CH=CHCH3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D.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联网使用的光纤主要成分为晶体硅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0.3NA
B.23.5gAgI胶体中含胶粒的数目为0.1NA
C.2.4g单层石墨和6.2g白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相同,均为0.3NA
D. 常温下,pH=12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2NA
2SO2(g)+O2(g) 2SO3(g) △H3=c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SO4(s) CaO(s)+SO3(g)△H=___kJ·mol-1(用a、b、c表示)。
(2)T1℃时,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和足量CaO发生反应:CaO(s)+CO2(g) CaCO3(s),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第三步,归纳解题框架。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框架写出来,包括该类题型的已知条件、所求结果、基本解题步骤等,并牢牢记住。以后遇到同类题目就可以按照这个解题框架准确地把题目做出来。
比如,关于分解因式的题目,有同学归纳出三个思想步骤第一,分解因式一共有几种方法?第二,这道题适合哪一种
第三,按照对应的分解因式法解题。其他的如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函数等题目,也可以归纳出相似的解题思想模式。
①0~8min,v(CO2)=___
②t1min时,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至原来的 ,t2min重新达到平衡,请在图中画出CO2的浓度自条件改变至新平衡的变化曲线___。
(3)T2℃时,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H3=ckJ·mol-1。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三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满分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我国最新科技成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斗卫星 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B.国产飞机C919使用的燃油可从石油中分馏得到
C.高铁“复兴号”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4.实验室用浓硝酸氧化C2H2制取H2C2O4·2H2O的装置如图所示(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含少量CaS杂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A可作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2的发生装置
B. 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C2H2中的H2S
C. 装置D的作用是收集草酸
D. 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O2+2OH-=2NO3-+NO+H2O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Hale Waihona Puke 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P-31 K-39 Ag-108 I-127
③反应达到②中 平衡状态后,保持反应温度和O2的浓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则平衡将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原因为___。
附赠材料
必须掌握的试题训练法
题干分析法
怎样从“做题”提升到“研究”
题干分析法,是指做完题目后,通过读题干进行反思总结:这些题目都从哪几个角度考查知识点的?角度不同,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是变化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单纯的“做题目”上升到“研究”,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做题效率才能不断提高。具体来说,题干分析法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A. 如图所示为钾离子电池的放电过程
B 放电时负极可发生反应:2KC8-e-=KC16+K+
C. 充电时正极反应式为K2MnFe(CN)6-e-=KMnFe(CN)6+K+
D. 若充电前正负极质量相同,则充电时每转移0.lmole-,理论上正负极质量差将增加7.8g
7.已知常温下H2A的K1=1.0×10-4,K2=5.0×10-7。向20mLlmol·L-1的H2A溶液中逐滴滴入2mol·L-1的NaOH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水(OH-)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一步,弄清考查范围。题目无非就是知识点的应用,任何一道题都是考查一个知识点的,或者是一个定理的应用,或者是推论的应用。做完题目后首先要弄明白,这道题考查了什么知识点。
第二步,掌握出题意图。命题者是怎样将知识点转化为这道题目的?包含哪些思想方法?怎样给出条件?隐藏了哪些条件?想考查什么?大家应该弄清楚。
(4)下列事实能说明E元素的非金属性比D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 (填序号)。
①E的单质与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
②E与H2化合比D与H2化合更容易
③D与Fe化合时产物中Fe为+2价,E与Fe化合时产物中Fe为+3价
④等浓度的D和E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水溶液中的c(H+):D>E
(5)D2E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则D2E2的电子式为___。
第二种是关于难点的练习题。与课堂上老师特意强调的难点部分相关的习题一定不能放过。难点部分通常也是难懂的地方,不弄懂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且,如果你在平时的训练中只做那些没有难度的习题,你的能力仅得不到提高,而且时间久了还会让你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成就感和新鲜感就更不用提了。
第三种是关于疑点的练习题。这里的疑点就是自己还没有弄懂的地方。这个环节的问题不解决,很容易造成学习“欠债”的现象。所以,有关这方面的习题训练一定不能放过,应该坚持去做。对于自己一看就会的题目,以后就不要再做了,这说明这个题目的知识点你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等到考试前再复习一下就可以了。对于那些不懂或者费了很大劲才做出来的题目,要在题目前面做个记号,把这个题目作为重点进行理解,加深记忆,直到一看见这个题目就知道解题思路的熟练程度,才说明你彻底把这个知识点掌握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