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第六章)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6章位移测量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6章位移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c90d1c3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a.png)
2、非接触式轮廓仪
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评定 基准为轮廓中线,
有
1、最小二乘中线
n
yi2 min
i 1
2、算术平均中线。中 线上下部分所包含的轮 廓面积相等(常用)
n
n
Fi Fi'
i 1
i 1
表面粗糙度的高度评定 参数: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1 l
l 0
y
dx
n
或 ( yi ) / n i 1
位移测量方法
位移测量包括线位移测量和角位移测量。位 移测量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下述几种。
(1)积分法 (2)回波法 (3)线位移和角位移相互转换 (4)位移传感器法
(1)积分法
测量运动体的速度或加速度,经 过积分或二次积分求得运动体的位移。
例如在惯性导航中,就是通过测 量载体的加速度,经过二次积分而求得 载体的位移。
图 正余弦旋转变压器
当输出绕组接有负载时,就有电流通过输出绕组并产 生电枢反应磁通,使气隙中磁场发生畸变,输出电压 亦产生变化。为了减小这种变化,应将辅助绕组 D3D4短接,或在两输出绕组上接对称负载。为提高 旋转变压器的精确度,其负载阻抗应尽量大。
6.3 位移测量应用实例 1.回轴轴误差运动的测量 回转轴误差运动是指在回转过程中回转轴线偏离理想位置而 出现的附加运动。 径向误差运动的常用测量方法
分辨力高,寿命长, 后续电路较复杂
测量范围宽,使用方 便可靠,寿命长,动 态性能较差
结构简单,耐油污、
水,被测对象材料,
<3%
灵敏度不同,线性范
围须重校
变面
电
积
容
式
变间
隙
(10-3 ~10)mm
第06章--应变片测试技术基础123
![第06章--应变片测试技术基础123](https://img.taocdn.com/s3/m/a38c33d0c1c708a1284a44f4.png)
应变片按断面形状可分:
丝状(圆断面):用电阻丝绕制成一定形状,上下覆
盖基底制成的.叫应变丝片.
箔状(扁断面):用5~10μm厚的箔材料在基底材
料上经过光刻腐蚀后制成的.叫应变箔片.
应变片按敏感栅丝材质不同可分:
金属栅丝应变片
半导体栅丝应变片
几种常见的电阻应变片:
1.单轴电阻丝片
2.单轴常规箔片 3.单轴半导体应变片 4.剪切力片(扭矩片) 5.直角三轴片(直角应变片) 6.压力片 7.裂纹探测片 此外还有测大变形的单轴位移片(测水泥变形);测应力集中的应 变片;测量薄壳的弯曲应力以及薄膜中面应力的双层弯曲片. 测温、测疲劳、测残余应力等应变片.
19 %
b l
0
(6-12) 时, 0
0 . 28
b 4 l
若 5 b l
52 %
24 %
若
b 10 l
第三节 应变片灵敏系数测定
一、 应变片灵敏系数 Ks
应变片灵敏系数Ks是由制造厂在单向应力状态
下的梁上测定的(又称标定),一般采用等弯矩梁 或等强度(应力)梁进行测定。测定时,将应变片 粘贴在梁的等应力区。 利用千分表测出梁的挠度,或通过已知大小的
即dundi??所示其总输出电或写成6331dbr?didii?dudidbur?若电桥电阻都相同那么n个并联电桥的因此因此1dbr?dbnr634undudi?图610电桥串联图610电桥并联第六节电阻应变仪电阻应变仪是配合电阻应变片用来测量应变的仪器静态电阻应变仪动态电阻应变仪超动态电超动态电阻应变仪应变仪按用途可分为应变仪直流供桥电阻应变仪应变仪按供桥电源性质可分为交流供桥电阻应变仪一静态电阻应变仪静态电阻应变仪工作原理测量桥放大器放大器检波器检波器显示器显示器读数桥振荡器电源二动态电阻应变仪动态电阻应变仪工作原理测量桥放大器放大器检波器检波器滤波器滤波器显示器显示器标定桥振荡器功放级电源动态应变仪并联电阻法标定法动态应变仪一般采用并联电阻法标定标定时将电阻并联在第四臂若并联在第三臂将输出负值这时第四臂电阻将减少减少量为4r?4r?244444sssrrrrrrrr?????电桥输出电压为若以第四臂并联?模拟第一臂应变这时第一dauu4414srrr?srm?臂应变使电压输出为mdauu4smk?因此得4skr一般应变仪的标定电阻不可能太多在求标定电阻m?41srr?4ssrkr与应变关系时令120200这时的应变表示为4rsks?60sr因此得到如下关系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_06振动光谱分析综合练习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_06振动光谱分析综合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af25a9e79563c1ec5da71db.png)
第六章振动光谱分析(红色的为选做,有下划线的为重点名词或术语或概念)1.名词、术语、概念:波数,分子振动,伸缩振动,变形振动(或弯曲振动、变角振动),运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简并,分裂,倍频峰,组频峰,泛音峰,振动耦合,费米共振,特征振动频率与特征振动吸收带,内振动,外振动(晶格振动),红外活性与非活性,拉曼效应,拉曼散射,斯托克斯线,反斯托克斯线,拉曼位移,偏振度(或退偏度、退偏比)。
2.光谱工作者常常把红外区分成三个区域,即()、()和()。
3.若一个分子是由N个原子组成,则线性分子的运动自由度为(),振动自由度为(),转动自由度为(),平移自由度为()。
4.若一个分子是由N个原子组成,则非线性分子的运动自由度为(),振动自由度为(),转动自由度为(),平移自由度为()。
5.水分子(H2O)的振动自由度为(),转动自由度为(),平移自由度为()。
6.二氧化碳分子(CO2)的振动自由度为(),转动自由度为(),平移自由度为()。
7.氯化氢分子(HCl)的振动自由度为(),转动自由度为(),平移自由度为()。
8.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必须有分子偶极矩的变化。
只有发生偶极矩变化的分子振动,才能引起可观测到的红外吸收光谱带,称这种分子振动为(),反之则称为()。
9.按分光原理,红外光谱仪可分为两大类:即()和()红外光谱仪。
10.色散型红外光谱仪,按分光元件不同,可分为()和()红外分光光度计;按光束可为分()和()红外分光光度计。
11.干涉型红外光谱仪又称为()红外光谱仪,其英文缩写是()。
12.红外光谱的实验方法有透射法和反射法,反射法主要有()、()和()。
13.某一键或基团的振动频率有其特定值,它虽然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但不随分子构型作过大的改变,这一频率称为某一键或基团的(),而其吸收带称为()。
14.中红外光谱不仅包括振动能级的跃迁,也包括转动能级的跃迁,故又称为振转光谱。
测试技术(2-6章)(李迪张春华著)华南理工大学教材供应中心课后答案
![测试技术(2-6章)(李迪张春华著)华南理工大学教材供应中心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54da5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6.png)
第二章 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2-3 用标准测力机检定材料试验机,若材料试验机的示值为5.000MN ,标准测力仪输出力值为4.980MN ,试问材料机在5.000MN 检定点的示值误差、示值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解:示值误差=,020.0000.5980.4−=−示值的相对误差=%04.0000.5020.0−=−√2-8 设间接测量量z x y =+,在测量x 和时是一对一对同时读数的。
测量数据如下表。
试求的标准测量序号y z 偏差。
1 2 3 4 5 6 78 9 10 x 读数100 104 1029810310199101105102 y 读数51 51 5450515250505351解:101.5x =,51.3y =,0.42y σ=,0.687x σ=152.8z x y =+=z x y =+,1,1z z x y∂∂∴==∂∂ 由于10(,)()(0.55iix y x x y y ρ−−∴==∑0.98z σ∴=。
1m 距离的标准偏差为0.2mm 。
如何表示间的函数式?求测此10m 距离的标准差。
见书P27-28页的内容。
5.033,25.039,25.034mm 。
如不计其他不确定度来源,最佳值及其标准不确定度。
见书P36页例题2.8√2-9 用米尺逐段丈量一段10m 的距离,设丈量接测量解:参√2-14 用千分尺重复测量某小轴工件直径10次,得到的测量数据为25.031,25.037,25.034,25.036,25.038,25.037,25.036,2试估计解:参答案网 w w w .h k s h p .c n第三章 信号描述与分析-3 求指数函数的频谱。
√解:()e (00)atx t A a t −=>≥,3dt e Ae dt e t x X t j at t j ∫∫+∞−−+∞∞−−==0)()(ωωω220)()ωωωωω+−=+=+−=+∞+−a j a A j a A e j a Ata j (3-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0cos t ω0cos ||()0 ||t t x t t Tω<⎧=⎨≥T解:⎩(题图3-4 )的傅里叶变换。
光学测试技术-第6章-光学系统成像性能评测1
![光学测试技术-第6章-光学系统成像性能评测1](https://img.taocdn.com/s3/m/6013cef1a26925c52dc5bf3d.png)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2
§6.1 成像性能评测的基本理论
一、像质评价研究方法
成像光学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传递或信息转换系统:
PSF(u, v) h(u, v) / h(u, v)dudv
其傅里叶变换即为光学系统的传递函数:
OTF(r,s) PSF(u, v)exp[i2 (ru sv)]dudv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10
§6.1 成像性能评测的基本理论
定义了光学系统的传递函数后,可以把成像过程在频率域中表 达为:
把物方信息按一定的要求传递或转换至像方。在传递或转换过 程中,伴随着信息的变化及附加的背景或其它衍生信息,因此 输出像与输入物之间仅存在相似性,不存在完全的一致性。
输入物信息
光学成像系统
输出像信息
利用等效于电学与通信系统的方法,一个光学或光电系统 可以被描述成是一个时间/空间滤波器。对于静态的成像光学系 统,通常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空间滤波器来描述。对于成像系统, 最关心的是其物与像的辐照度分布一致性,以及光度或辐射度 性能和色度性能等三个基本问题。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11
§6.1 成像性能评测的基本理论
4、复合系统的成像关系
对于由光学系统和光电传感器共同构成的复杂光电成像系统, 可以把整个成像系统视为若干子系统,成像特性既要考虑初始目 标的形状、漫反射特征、景深及光谱成份,也要考虑传输特性、 成像特性、光电传感器的光谱响应特征、噪声、各单元器件的响 应一致性、动态范围等,对完全相干耦合成像,可按光线追击和 光波传播衍射理论,做瞳函数的振幅连乘和波差代数叠加:
计算机测试技术
![计算机测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72ea846cc7931b765ce15ab.png)
——
第 第六章:计算机测试技术
二 节 计 算 机 测 试 系 统
图6-1 顺序控制数据采集图
——
第六章:计算机测试技术
第 二 节 计 算 机 测 试 系 统
图6-1 程序控制数据采集图
第六章:计算机测试技术
第 二 节
测试信号数字化处理的基本步骤:
——
计
算 机 测 试
对象
物理信号
传 感 器
电信号
(1)分辨率 是指当A/D转换器输出数字量的最低位变化一 个数码时,对应输入模拟量的变化量。用输出二进制数码的 位数表示。位数越多,量化误差越小,分辨力越高。常用有 8位、10位、12位、16位等。
(2)转换误差 表示A/D转换器实际输出的数字量与理论输
出的数字量之间的差别。
(3)转换速度 完成一次A/D转换所需要的时间.
二
节
• 1.A/D转换基本原理
——
计
算 机
3
目的
4
步骤
测
试
系 统
为了将时间连续 、幅值也连续的
需要经过采样、保 持、量化、编码4个
模拟信号转换为
步骤。采样、保持
时间离散、幅值
采用一种称为采样
也离散的数字信
保持电路来完成,
号。
而量化和编码在转
换过程中实现。
——
第
第六章:计算机测试技术
二
节
A/D转换
计
• 6.3.1 概述
智
能 仪
1
表
智能仪表的定义
智能仪表是计算机技术与测量仪器相结合的产物, 是含有微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的测量(或检测)仪器, 它拥有对数据的存储、运算、逻辑判断及自动化操 作等功能,能产生一定智能的作用(表现为智能的 延伸或加强等)。
材料测试技术基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第六章 X射线衍射方法
![材料测试技术基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第六章 X射线衍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c3d73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f.png)
偏装法
• 根据衍射几何关系,偏 装法固定了两个圆孔位 置后就能求出相机的真 实圆周长度(图3-6)。
• 由图可见AB+A’B’=2π
R,其中R就是真实半径。 所以偏装法可以消除底 片收缩、试样偏心、相 机直径不准等造成的误 差。
德拜法的试样制备
• 首先,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其次试样粉末尺寸 大小要适中,第三是试样粉末不能存在应力
衍射花样标定
• 完成上述测量后,我们可以获得衍射花样中每条
线对对应的2θ角,根据布拉格方程可以求出产生
衍射的晶面面间距d。 • 如果样品晶体结构是已知的,则可以立即标定每
个线对的晶面指数; • 如果晶体结构是未知的,则需要参考试样的化学
成分、加工工艺过程等进行尝试标定。 • 在七大晶系中,立方晶体的衍射花样指标化相对
时又满足落在聚焦圆的圆周上,那么只有试样的曲率半径
随θ角的变化而变化。这在实验中是难以做到的。
• 通常试样是平板状,当聚焦圆半径r>>试样的被照射面积 时,可以近似满足聚焦条件。完全满足聚焦条件的只有O 点位置,其它地方X射线能量分散在一定的宽度范围内, 只要宽度不太大,应用中是容许的。
得到一个序列,然后与表3-1对比,就可以确定衍射物质 是哪种立方结构。
表3-1. 立方晶系点阵消光规律
衍射 线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简单立方
HKL
N N/N
100 110 111 200 210 211 220 221,300 310 311
11 22 33 44 55 66 88 99 10 10 11 11
• 脆性材料可以用碾压或用研钵研磨的方法获取; 对于塑性材料(如金属、合金等)可以用锉刀锉 出碎屑粉末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44292d016fc700aba68fc4e.png)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Measurement Systems学时:32 学分:2制订者:董怡为审核者:丁启朔一、课程性质测试技术是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测试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测试技术的任务及发展状况,掌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够选择、使用基本的测试装置。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一)课堂讲授部分(24学时)绪言(1学时)测试技术的基本任务、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课程的研究对象第一章信号及其描述(4学时)1.1信号的分类及其描述1.2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随机信号的描述1.3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以及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第二章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7学时)2.1测试装置概述及其静态特性2.2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2.3测试装置对任意输入的响应2.4测试装置的不失真条件2.5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测试2.6负载效应第三章常用的传感器(6学时)3.1传感器的分类、机械式传感器3.2电阻式传感器3.3电感式传感器3.4电容式传感器3.5其他传感器3.6传感器的选用原则第四章信号调制、处理和记录(2学时)4.1电桥电路知识4.2信号处理过程和输出第五章信号处理初步(2学时)5.1信号处理的基本过程5.2相关分析及其应用、功率谱分析及其应用第六章位移的测量(1学时)6.1位移测试装置的设计过程第七章振动的测量(1学时)6.2振动测试装置与选用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
综合成绩=考试成绩×6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作业或者考勤)×20%。
五、教材与参考书(一)教材1.黄长艺编,《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2版(二)参考书1.尤丽华编,《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版2.于永芳编,《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第1版3.周泽存编,《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第1版4.张建民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1版5.杨维明编,《动态测试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1版6.黄长艺编,《机械工程测量与试验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版。
测试技术章节习题(附答案)
![测试技术章节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a033273968011ca30091a2.png)
各章节习题(后附答案)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一)填空题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传输的。
这些物理量就是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 , ,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信号和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 、 。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b ,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对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 )(三)简答和计算题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ϕ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 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的频谱。
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Tt T t t t x ||0||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ω的频谱。
第二章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一)填空题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21)(+=ωωj j H ,输入信号2sin)(t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幅值=y ,相位=φ 。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1+s 和2224.141n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
3、 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和 。
6.储层实验测试技术
![6.储层实验测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4072e410b4e767f5acfcea4.png)
鳞片状、板片 状、羽毛状
薄片、鳞片状
粘土
产状
孔隙充填 孔隙衬边 孔隙桥塞 孔隙充填 孔隙衬边 孔隙桥塞 孔隙充填 孔隙衬边 孔隙充填
扫描电镜:仪器设备-扫描电子显微镜
五、电子探针及能谱分析
基本原理: 不同元素产生的X射线的波长和能量不同→测定矿物的化学成分→高灵敏度地 鉴别细小的疑难矿物-沸石类、粘土类。 电子探针―测量X射线波长;能谱仪―测定X射线能量。
研究目的:
了解晶体生长史,→岩石成岩中流体化学性质变化,→推断成岩 环境。
石英发光特征表(陈丽华,1990)
发光颜色 温度(℃) 结晶条件
产状
蓝紫色石英 >573 快冷却 火山岩、深成岩、接触变质岩
棕色石英 >573 慢冷却
高级区域变质
<573
低级变质岩
不发光石英 <300
自生石英
(3)恢复岩石原始结构、构造
三、阴极发光显微镜观察
阴极发光―电子束轰击样品产生的可见光。 不同矿物含激活剂元素不同→阴极发光不同。
(1)鉴定矿物―有效鉴定:碳酸盐类、不同成因石英和长石 ①碳酸盐类
方解石:发橙黄色、桔红色光,少数发蓝色光; 铁方解石:基本同方解石,但发光较暗,甚至近于不发光;
白云石:发橙红色、淡紫红色光; 铁白云石:不发光。 ②石英 •棕色光:高温石英且冷却较慢―高温区域变质石英;
九、其它方法
稳定同位素分析 对自生矿物―尤其是碳酸盐胶结物进行碳、氧同位素测定,可判断当时的成岩 温度、成岩介质盐度以及成岩流体来源。
热变指数 (TAI)
<2.5 2.5~4.5 4.5~5
Ⅰ类 <437 437~460 450~465
Tmax(℃)
光学测试技术-第6章-光学系统成像性能评测1
![光学测试技术-第6章-光学系统成像性能评测1](https://img.taocdn.com/s3/m/6013cef1a26925c52dc5bf3d.png)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4
§6.1 成像性能评测的基本理论
色度性能 在目视白光或复色光条件下,系统还被要求有良好的颜色还 原性。经系统后输出图像的色调、饱和度和明度,被称为系 统的色度性能。
分辨率测量本质上也是一种频率域评价方法,测试结果实际 给出了具有方向性的截止频率信息。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15
§6.1 成像性能评测的基本理论
MTF特性图由35mm中心区至边界位置,含子午(S)与弧矢两个方向;含每毫米10 线对和每毫米30线对两种分辨率,含全口径和相对孔径1/8两种情况。
MTF特性图反映出镜头由中心区到边缘位置的画质表现。其水平轴代表从35mm影 像中心点沿着对角线到画幅角位的距离,大约是21.5毫米;其垂直轴代表镜头在记 录这两种不同方向、不同分辨率时的MTF。
由于仅存在衍射受限的光学系统星点像的空间分布已知,可以通 过真实星点像与理想像的比较发现系统的像质缺陷。
根据二维的星点像分布数据可以提取其弥散圆直径、区域能 量以及各阶矩、分辨率等指标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3、频率域评价方法 光学调制传递函数表征了各种频率分量的目标经光学系统后
对比度的变化。由于光学系统可以视为低通滤波器,其通带特性、 截止频率,与理想系统OTF的差别均可以用于衡量光学系统的成 像特性。
5
§6.1 成像性能评测的基本理论
二、光学系统的基本成像理论
1、光的衍射成像理论及其计算 基于基尔霍夫衍射理论,可以求解点像的复振幅分布,其归一 化后的表达式即为光学系统的点扩展函数PSF,在远场衍射近似 条件下,点像的复振幅分布可简化为光瞳函数的付立叶变换;
第六章 电磁参数的测量
![第六章 电磁参数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bcc3830b6c85ec3a87c2c5fc.png)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电气测试技术
• 中界频率
• 周期与频率的测量均存在N=±1的量化误差.为了保证测量准确 度,当频率比较高时,直接测量信号频率,这时示值大,相对误 差可小些;而当频率比较低时,测量信号的周期,使相对误差小 些。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电气测试技术
∆f x ∆N ∆t = + fx N t
(2)闸门开启时间误差 ) • ∆t 为闸门开启时间误差,即时基误差,主要决定于晶体振荡器频
率的稳定度和准确度。此外也会受分频电路等开关速度及其稳定 性的影响 ∆fc ∆t = t fc
∆f x ∆N ∆t = + fx N t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电气测试技术
• 功率的测量(有功、无功、视在功率) 功率的测量(有功、无功、视在功率)
1 P= T
∫
T
0
u (t )i (t ) dt = UI cos ϕ
(1)功率变换器 )
e(t)= Ku (t )i (t )
= KU m I m sin ωt sin(ωt + ω ) = KUI [cos ϕ − cos( 2ωt + ϕ )]
1 fx = Tx
•
∆f x ∆T =− x fx Tx
对某一个被测频率信号,究竟是应该测频率还是应该测周期?存 在一个分界点,即中界频率问题。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电气测试技术
• 测频时 t
Tx =
N mT x T0 N T = m T0
第六章 汽车测试技术
![第六章 汽车测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62192210722192e4536f638.png)
• 式中 •
----包括异常测量值在内的所有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N为测量值的个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 2 异常数据的取舍
• б-—包括异常测量值在内的所有测量值的标准误差。 • 由于等精度测量次数不可能无限多,因此,工程上实际应用的来伊达 准则表示为
• 式中б—包括异常测量值在内的所有测量值的标准误差估计值,且有
下一页
返回
第6章 测量误差分析与试验数据处理
• 值,称为静态试验数据。动态测试的被测量是随时间或空间而变化的, 测试仪器的输入值及试验结果(数据或信号)也是随时间而变化的,称 为动态试验数据。对于不同类型的试验数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分析 方法,才能确定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 本章将介绍测量误差的一些基本概念、常用误差处理方法,静态试 验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方法,动态试验数据的时域、幅值域和频域的 分析与处理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 1 测量误差概述
• 随机误差大,精但系统误差大,准确度差;图6一1 ( c)随机误差大, 系统误差也大,所以精密度差,准确也差;图6-1(d)随机误差小,系统 误差也小,所以,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
上一页
返回
6. 2 异常数据的取舍
•
在一个测量列中,可能出现个别过大或过小的测定值,这种包含巨 大误差的测定值,通常称为异常数据。异常数据往往是由过失误差 (指由于测量工作中的误差、疏忽大意等原因引起的误差)引起的,也 可能是由巨大的随机误差引起的。异常数据的取舍必须十分慎重,不 要不加分析就轻易将该数据直接从测量列中删除,应该有允分的依据 判定异常数据是由过失误差引起的,则应舍弃。对于原因不明的异常 数据,只能用统计学的准则决定取舍。 • 用统计学的方法决定异常数据的取舍,其基本思想是:数值超过某 一界限的测定值(或残差),出现的概率很小,是个小概率事件。如果 在一个不大的测量列中居然出现了这种测定值,则有理由认为,这是 由于过失误差引起的异常数据,因而予以舍弃。对异常数据取舍的准 则有:来伊达准则(3б准则)、肖维纳(Chauvenet )准则和格拉布斯 (Gruhhs)准则。这三种方法的区别在于所考虑的样本数量和置信水 平的不同。
工程测试技术 工程测试案例分析
![工程测试技术 工程测试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8283815acfa1c7ab00ccce.png)
15.2kb/s@15m 10Mb/s@120m
USB1.0 USB2.0 IEEE1394
12Mb/s@30m 480Mb/s@30m 400Mb/s@72m
6.1 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
6. 虚拟仪器的两条发展道路
(a) 适合大型高精度集成系统
GPIB
VXI
PXI
1978
1987
1997
(b) 适合于普及型的廉价系统,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 串口系统:以RS232标准串行总线仪器、计算机和虚拟仪器软 件构成的测试系统。
6.1 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 (1) 基于PC-DAQ 数据采集卡的虚拟仪器系统
通过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显示等; 再通过D/A转换把数字控制量转化成模拟控制量,送到执行器,从而实 现反馈控制。 根据需要还可加入信号调理和实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等硬件模块。
VXI (VME Bus Extension for Instrument)总 线是一种高速计算机总线 , 即 VME(Versa Module Eurocard)总线在仪器领域的扩展。
其物理结构包括VXI背板、VXI主控制器和 VXI板卡等组成。
VXI和PXI都具有标准开放、结构紧凑、数 据吞吐能力强,定时和同步精确,模块可重 复利用,对速度、精度要求不高,众多仪器 厂商支持等优点,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8. 常见的虚拟仪器软件平台
LabView
Agilent VEE
DASYLab
DirectView
ProcessControl
6.1 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
LabView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第2版)教学配套课件严兆大主编第六章压力测量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第2版)教学配套课件严兆大主编第六章压力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e62978a9f7ec4afe05a1dfd6.png)
1.L形总压管
L形总压管的结构如图6-17所示,它制造简单,安 装和使用比较方便,且支杆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 小,是最常见的总压管。其缺点是不敏感偏流角αp 比较小,一般为±10°~±15°。
07236-05A
2.圆柱形总压管
圆柱形总压管的结构如图6-18所示,它的最大优点 是可以做成很小的尺寸,且工艺性能好、使用方 便,但其不敏感偏流角也较小。
07236-05A
3.带导流套的总压管
图6-17 L形总压管的结构 07236-05A
3.带导流套的总压管
图6-18 圆柱形总压管的结构 07236-05A
3.带导流套的总压管
图6-19 带导流套的总压管 07236-05A
4.多点总压管
图6-20 梳状总压管 a) 凸嘴型 b) 凹窝型 c) 带套型 07236-05A
四、典型测压传感器
图6-11 石英晶体压电传感器结构 a) 普通型 b)与火花塞做成一体的石英晶体压电传感器
1—弹性膜片 2—传力件 3—底座 4—石英片 5—玻璃导管 6—胶玻 璃导管 7—引出导线接头 8—导
电环 9—金属箔 10—火花塞 11—传感器
07236-05A
1. 石英晶体压电传感器
二、动态标定
图6-28 激波管内的工作过程 a)压力传播过程 b)压力—时间图 07236-05A
二、动态标定
07236-05A
图6-29 激波管标定系统传 感器的输出曲线U=f(t)
第五节 压力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一、容腔效应 二、传输管道的数学模型和频率特性
07236-05A
一、容腔效应
在动态压力测量系统中,压力传感器是按动态参数测量的要求设计制 造的,它的固有频率很高,响应也很快,但由于测压元件前的空腔和 导压管的存在,必然导致压力信号的幅值衰减和相位滞后,这种效应 称为动态压力测量的容腔效应。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第三版课后题答案第六章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第三版课后题答案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218fb93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1.png)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第三版课后题答案第六章一、选择题1 机械通风不包括下面哪一类?() [单选题] *A:自然通风(正确答案)B:个性化送风C:置换通风D:混合送风2 常用的自然通风实现形式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单选题] *A:穿堂风B:置换送风(正确答案)C:单面通风D:被动风井通风3 室内某一点的压力和室外同标高未受扰动的空气压力的差值称为该点的()。
[单选题] *A:正压B:负压C:余压(正确答案)D:风压4 在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中,()形式的余热利用效率最高。
[单选题] *A:下送上回(正确答案)B:上送上回C:上送下回D:上送侧回5 混合通风的最突出缺点是( )。
[单选题] *A:不稳定B:很难达到设计要求C:工作区温度不均匀D:空气容易污染(正确答案)6 个性送风的主要优点是()。
[单选题] *A:节约大量能量B:个性化控制(正确答案)C:空间温度均匀D:空间气流稳定7 空气进入房间的时间称为()。
[单选题] *A:空气龄(正确答案)B:污染物年龄C:排空时间D:送风时间8 用空气龄来评价室内气流分布,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
[单选题] * A: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B:室内气流场的均匀程度C: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正确答案)D:室内气流组织的排污能力9 采用换气效率是不是就能判定室内空气品质的优劣了?()。
[单选题] *A:是,正确B:否,还需要加上排污效率(正确答案)C:否,换气效率不是判别室内空气品质的指标D:否,还需要加上空气龄10 采用以下哪种指标可以评价室内各处空气品质的优劣?()。
[单选题] *A:空气龄加排污效率(正确答案)B:空气龄加换气效率C:空气龄D:排放效率与污染物年龄11 办公室内有一复印机和一人员工位。
由于活塞流的空气龄最短,所以:()。
[单选题] *A:只有在没有其他污染源的时候才应该采用活塞流B:只有在多重污染源共存的情况下才应该采用活塞流C:不管室内如何布局,都应该采用活塞流D:只有当复印机布置在人员的下游时才应该采用活塞流(正确答案)12 ()是用新鲜空气置换原有空气的快慢与活塞通风下置换快慢的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调制与解调
调制:用缓变信号控制高频振荡信号的某个参数——幅值、 频率、相位,使其随缓变信号做有规律的变化。 缓变信号称为调制信号,高频信号称为载波(被调制信号), 经过调制的高频信号称为已调信号。 调幅信号,调频信号,调相信号
解调:是利用检波、滤波或其他技术从已调波中恢复出缓变 信号的过程,相当于调制的反过程 。 采用调制解调技术的原因:1、提高信号抗干扰能力,以便 信号的放大和远距离传输;2、多路信号的单信道传输;3、在测 试技术中某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就是调制的过程,当然也需要解 调才能得到被测信号;等。 1、调幅及其解调 (1)调幅实为缓变信号与高频信号的相乘运算,设缓变信号 x(t ) 的频谱为 X ( f ) ,取高频载波信号为 y (t ) = cos 2πf 0t ,其频谱为
在 R1 = R2 = R3 = R4 = R0时,称为等臂电桥。实际桥臂 电阻的变化量 ∆R
R0 。
∆R e0 4 R0
对于半桥单臂电桥,电阻传感器 R1 发生阻值变化 ∆R时, 输出电压为:ey ≈
对于半桥双臂电桥,电阻传感器 R1、R2发生等值(但反向) 阻值变化 时,输出电压为: ∆R
对于全桥电路,四个电阻传感器发生等值阻值变化 ∆R 时, 输出电压为:
左侧为频率—电压线性变换部分; 右侧部分为幅值检波部分
输出的调幅信号的幅值随输 入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其频率 入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其频率 也总与输入信号频率相同, 也总与输入信号频率相同, 也处于变化之中
(四)滤波器
滤波器是一种选频装置,有“筛选频率”的作用——对信号 中的某些频率成分有极大的衰减,而对其它频率衰减小或有放大 作用(称为“通过”)。在信号处理、测试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 模拟式滤波器 数字式滤波器 按选频作用分:低通、高通、带通、带阻 无源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 截止频率,带宽(通带、阻带) 理想低通滤波器在带宽内满足不失真条件。 理想滤波器的物理不可实现。
“电压跟随器”为其特 况
R3 当 = =K时,U 0 = K (U i + − U i − ) R1 R2
Rf
2、测量放大器 在传感器工作环境恶劣,输入信号微弱,输出阻抗较大时, 可用测量放大器(仪表放大器),它有更好的性能。
在R1 = R2 , R3 = R4 = R5 = R6时 U 0 = U dif (1 + 2 R1 / R3 )
载波频率f0应 大于缓变信号 的最大频率fm, 一般应大于几 倍甚至数十倍。
调幅装置实为一乘法器
(2)调幅波解调 ①同步解调 把已调制波与原载波信号再相乘,可得到原缓变 信号和倍频信号的迭加,后者可再由一低通滤波器除去。
需要良好的线性 乘法器件
②包络检波(又叫整流检波) 过程:加直流信号偏置,整流,滤波,减去偏置信号。 若所加的偏置信号不能使信号电压在零线一侧,简单地整流就不 能恢复原信号。
2、交流电桥 交流电桥以交流电压激励,四个桥臂可为电阻、电容和 电感。用阻抗来描述,交流电桥的平衡关系式可表示为:
z1 = Z 01e jφ1 , z 2 = Z 02 e jφ2 , z3 = Z 03e jφ3 , z 4 = Z 04 e jφ4
则有:
z1 ⋅ z3 = z 2 ⋅ z 4
③相敏检波 x(t )为原测试信号,y (t )为载波信号,xm (t )为已调波
设计要求y (t )大于xm (t ) 载波信号与已调波进行 相位比较。
这种检波方法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通作用将电路的输出 极性换向。负载电阻Rf上的电压信号仍为高频信号,其包络线 就是原缓变信号,需要低通滤波才能恢复为原测量信号。 动态应变仪就是交流电桥调制和相敏检波的典型实例。
恒带宽比滤波器
恒带宽滤波器
通带宽大小对系统响应的影响 滤波器的分辨率与测量快速性要求相矛盾
理想带通与实际带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理想滤波器直角转折,没有过渡带。实际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不可能出现直角锐变,在阻带内的频率成分只能极大衰减,不可能 完全截止。通带和阻带内的值也存在一定的波动。 实际滤波器的技术指标: 1、滤波器的(上、下)截止频率fp 2、带通滤波器的带宽,中心频率、品质因数Q 带宽B,中心频率fn,品质因数Q,表示通带的窄宽,频率的 选择性; 3、波纹幅度d应远小于3dB 4、倍频程选择性; 5、滤波器因数(或称矩形系数)
2、调频与鉴频 频率调制是用缓变信号控制高频信号的频率,输出的调制信号 是频率随调制信号变化的疏密不等的等幅波,其频率偏移量(相对 于中心频率)和调制信号电压成正比。 调频信号的频谱结构很复杂,但 信号抗干扰能力很强,便于 信号的传输和数字处理。
频率调制的方法很多,现简单介绍直接调频测量电路。 在被测量小范围变化时,以电容、电感作为自激振荡器的谐波 回路的一个调谐参数,则电路的谐振频率为 1 f0 df f = =− 2π LC dC 2C 设 C = C0 时,频率为 f 0 ,电容值变化时,振荡频率值也会 发生线性变化: f 0 ∆C ∆f = − 2C0 ∆C ) 则 f = f 0 + ∆f = f 0 (1 − 2C0 调频波的解调又叫鉴频,方法很多,现简单介绍谐振式鉴频 器原理(又叫变压器耦合的谐振回路鉴频)。 如下图所示,鉴频电路原线圈输入调频信号 U f ,次级线圈输 出为调幅波,其幅值受控于输入频率,再进行解调即可。 常利用亚谐振区曲线的近似直线部分(线性关系)。
滤波器的设计
实际滤波器种类: 1、无源滤波器 由无源三元件构成 RC滤波器的基本特征
2、有源滤波器 由放大器和电容、电阻等外围元件构成。性能优于无源滤波 器。
运放起 级间隔 离作用
3、集成滤波器 其关键技术是采用了开关电容来取代电路中的电阻。开关电 容等效为一个电阻,其阻值可由开关频率控制。
恒带宽比滤波器和恒带宽滤波器: 恒带宽比滤波器和恒带宽滤波器:
工程测试技术
——郭世伟
第六章 信号变换与调理
一、信号变换与调理的概念
1、信号变换与调理的原因 2、信号调理与变换的内容
放大 电桥对电参数的变换 调制解调 滤波
二、传感器常用的测量电路
(一)放大器 对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器电路有分立元器件构成的 和集成电路。 1、集成运算放大器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具有高放大 倍数,带深度负反馈的直接耦合放 大器。其输入网络和反馈网络由线 性或非线性元件组成,可对输入信 号进行多种数学运算和处理。 实际应用中有线性工作区和饱 和(非线性)工作区。 “虚短” “虚断”
1 1 cos 2πf 0t ⇔ δ ( f − f 0 ) + δ ( f + f 0 ) 2 2 1 1 x(t ) ⋅ cos 2πf 0t ⇔ X ( f ) ∗ δ ( f − f 0 ) + X ( f ) ∗ δ ( f + f 0 ) 2 2 1 1 = X ( f − f0 ) + X ( f + f0 ) 2 2
Z 01 ⋅ Z 03 = Z 02 ⋅ Z 04 φ1 + φ3 = φ2 + φ4
此即交流电桥平衡需满足的两个条件。在电桥调平衡时 需要调节几个参数。 利用交流电桥可把电容式、电感式等传感器的电参数变 化转换成为电压的变化。 对于纯电阻交流电桥,因交流电源使导线之间存在分 布电容,相当于并联于各桥臂,也不是纯电阻电桥,除了电 阻平衡,还需要电容平衡。
在动态应变仪中的纯电阻交流电桥,桥臂并联有可调电容 C2和可变电阻R3,分别实现电容平衡和电阻平衡。
交流电桥的供桥电源必须有良好的电压波形(频率单一性) 和频率稳定性。一般用音频交流电源(5~10kHz) 采用交流电桥时,影响测量误差的因素较多,如分布电容、 感应作用等等。
下图为变压器式电感交流电桥(也叫带感应耦合臂的电 桥),左侧相当于变压器的二次边绕组,右侧接入的是差动 式电感传感器,把电感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压量的输出。 与一般电桥相比,它具有较高的精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
ey
R2 R4 − R1 R3 ey = e0 ( R1 + R2 )( R3 + R4 )
在满足关系R1 R3 = R2 R4时,e y = 0 此时称为“电桥平衡”
把一个桥臂电阻换成为电阻传感器,当被测物理量的变化引 起桥臂电阻的变化时,会引起输出电压的变化。变化前电桥平衡 时,输出电压为零,变化后电桥失衡,输出电压的大小、正负与 被测物理量的变化有确定的对应关系。此即不平衡式直流电桥的 测量原理(偏位测量法)。 根据测量中电阻值参与变化的桥臂数,一般有如下三种连接 方式。
调节R 值可方便地调节电路的增益。 调节 3值可方便地调节电路的增益。
(二)电桥电路 电桥是一种可将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的变化转换为电 压或电流输出的测量电路。电桥测量电路简单,灵敏度和测量 精度高,广泛应用于测量装置中。 1、直流电桥 四个电阻组成四个桥臂,a、 c为输入端,b、d为输出端。 电桥后接大输入阻抗的放大 器或仪表时,电桥输出端可认为 是开路,其输出电压为:
∆R ey ≈ e0 2 R0
e0 ∆R1 ∆R2 ∆R3 ∆R4 因为: e y ≈ ( − + − ) 4 R0 R0 R0 R0
∆R ey ≈ e0 R0
注意各电阻值的变化方向:相邻两桥臂阻值变化极性要相反, 相对两桥臂阻值变化应相同。 利用这一电桥和差特性,可提高电桥的测量灵敏度和进行温 度补偿。 上述电桥是在不平衡条件下工作的,为不平衡桥式电路。这 种方式的输出电压受电源电压的稳定性、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有较大的测量误差。 为此可采用平衡电桥(见下图):调节电位器H,改变电阻 R5触点位置,总使电桥平衡。根据触点位置的变化标示桥臂阻值 的变化,电位器H上的标度与桥臂电阻值的变化成比例。读数时 电表G始终指零,故又称为“零位测量法”。该方法的测量误差 取决于可调电位器的精确度,与电源电压无关。 一般静态应变仪常采用该平衡电桥,有手动调平衡方式,自 动调平衡方式(以伺服电机自动调整电位器的位置)。 直流电桥的特点:电路简单;对连接导线要求低;直流电桥 只能测电阻值的变化;所需的直流放大器比较复杂且易受零漂和 接地电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