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测试技术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测试技术介绍

一、元素成分分析

物质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要知道一个样品是由哪些元素组成,最重要的分析手段就是原子光谱分析。它是利用原子(包括离子)所发射的辐射或原子(或离子)与辐射的相互作用而进行样品分析的一类测试技术。

图33-1 光谱仪示意图

A.火焰发射光谱仪

B.原子吸收光谱仪

C.原子荧光光谱仪

原子光谱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XFS)。

前三种方法涉及的是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过程中的辐射发射、吸收和荧光的产生。图33-1为火焰发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最简单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三种原子光谱法的关键都是使试样产生原子蒸气(游离态气体原子或离子)。产生原子蒸气的手段有火焰、电孤、电热原子化器、射频等离子体以及激光等,其中火焰是最简单和广泛使用的原子蒸气源之一。

在原子发射光谱法(图33-lA)中,试样的气态原子蒸气进一步受热激发,使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由最低能态(称基态)激发到较高能态(称激发态),当其返回低能态或基态时,便发射出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内的特征辐射,这就是发射光谱。根据原子结构理论,由于原子的电子能级高低和分布是每一种元素所特有的,因此元素都有各自的特征光谱.而谱线的强度与其元素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原子发射光谱法可用作元素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图33-1B)中,辐射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辐射通过样品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强度的减弱程度即可以求出待测元素的含量。

在原子荧光光谱法(图33-1C)中,当样品的原子蒸气受一次辐射源照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吸收辐射后跃迁到较高能态(激发态),激发态原子再以辐射跃迁形式过渡到基态。由此而获得的辐射光谱称为原子荣光光谱。荧光光谱的观测方向与一次辐射方向成90°角。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所产生的原子荧光强度可以非常灵敏地测量元素的含量。

三种原子光谱分析仪除上述各自的特点外,正如图33-1所示,利用单色器对光源进行分光、光源强度的检测和记录是三种仪器所共同的。

X射线荧光光谱法涉及的是原子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当用X射线轰击试样中的原子时,一个电子从原子的内层(例如K层)被袭击,此时较高能级电子层(例如L层)的一个电子会立即填补空位,同时多余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如果这种能量以辐射形式释放,则产生次级X射线,也称为X荧光,各种元素所发射的X荧光的波长决定于它们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越高,X荧光的波长越短。所以根据X荧光的波长可以对元素进行定性分析.同样.根据谱线的强度可以定量分析。

二、分子结构与含量分析

对分子的结构分析和定量测定是分析化学中最繁重的任务。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人们不仅要知道一个生物大分子的一级结构,还要知道它的二级、三级甚至更高级的构造。从量的角度来说,现代分析化学早已从常量、微量分析发展到痕、超痕量分析,甚至发展到单个分子的测定。

1.分子光谱法

它是研究分子结构和定量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可见-紫外吸收、红外吸收;分子荧光等方法。

分子对辐射能吸收比单个原子对辐射能的吸收要复杂得多。因为对于分子的能级跃迁而言,除了分子外层价电子跃迁所引起的电子能态的变化外,还有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它们的平衡位置上作相对振动产生的振动能态的变化以及整个分子旋转产生的转动能态的变化。通常在分子每个电子能态下,都有若干个可能的振动能态,而在每个振动能态下又有若干个转动能态。换言之,分子的电子能态的变化所需酌能量比振动能态的变化大,振动能态的变化所需的能量比转动能态大。分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通常对应于紫外、可见辐射,而振动跃迁由能量较小的近红外和中红外辐射所引起,至于转动跃迁仅需能量更小的远红外和微波辐射即可。

(1)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法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被测物质对可见和紫外区域辐射吸收。当分子吸收了此区域内的辐射,分子的价电子发生跃迁,所以也称为电子不镰。因为分子电子能级改变的同时也伴随着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变化,因此,分子的电子光谱。可见和紫外吸收光谱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分析方法。在现代分析化学中差不多有60%左右的分析任务是由该方法完成的。该方法利用化合物的吸收过程波长的变化可以对许多的有机化合物,特别是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而利用被测物对某一波长的辐射的吸收程度(称吸光度)进行定量分析。这在化合物的定量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红外吸收光谱法

利用物质分子受红外辐射照射后,分子吸收部分红外辐射使分子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分子结构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分子振动能级的改变,所以,除了光学异构体外,凡是具有结构不同的两个化合物其红外吸收光谱必然不同。通常,红外吸收带的波长和吸收谱带的强度反映了分子结构的特性,可以用于鉴定未知物的结构或确定某些基团。同时,吸收谱带的吸收强度与分子组成或其化学基团的含量有关,因此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和纯度鉴定。

(3)分子荧光光谱法

利用许多化合物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区域的辐射后,会再发射出波长相同或不同的特征辐射,即分子荧光,通过测量其荧光强度,对痕量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子荧光光谱法的最大特点是

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非常好的选择性,它比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的灵敏度高2~3个数量级,因此,它在生命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2.核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是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实际上也是一种吸收光谱,只不过研究的是在外加磁场的存在下,原子核能级的跃迁。在强磁场存在下,一些具有磁性的原子核的能量可以分裂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量子化的能级。此时,如果外加一个能量,使其恰好等于裂分后相邻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则该核就可能吸收能量,发生能级跃迁,从而产生核磁共振吸收信号。在核磁共振吸收中所吸收的能量非常低,其数量级相当于频率范围为0.1到100兆赫的电磁波(属于无线电波范畴,简称射频)。目前在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应用量广的是1H氢核的按磁共振谱,同时13C、15N核磁共振谱也得到应用。以1H氢核的核磁共振谱为例,因为在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体系中每个氢原子核都被不断运动着的电子云所包围,致使原子核实际上受到的磁场作用减弱,不同的分子结构,每个氢原子核周围所处的电子云环境不同,则在磁场中反映每个氢核的共振吸收频率的不同。核磁共振波谱法正是利用此效应(称化学位移)可以达到鉴别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目的。

3.质谱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同样是作为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对无机化合物分析,特别是同位素分析具有着独特的优点。质谱法的基本原理是荷电分子(常称分子离子)或分子裂片阳离子在磁场下,依其质荷比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质谱分析所使用的仪器-质谱仪的类型虽然很多,但一般均由原子源、质量分析器、离子检测器和一个高真空系统组成。离子源中的试样在高能量的离子源(例如电子轰击源、场效电离源、激光电离源、ICP离子源等)轰击下,被电离成分子离子或进一步使分子中某些化学健断裂,产生各种各样的分子裂片阳离子,离子—分子复合物等。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把这些阳离子进行加速和聚焦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质量分析器其作用如同光学光谱法的单色仪,能把具有不同质荷比(m/e)的离子依其质荷比大小顺序分别聚焦和分离开。这个过程一般是利用电磁场对电荷的偏转性质来实现的。例如以图33-2所示的半圆形单聚焦质谱仪中,进入分析器的离子束具有相同的动能,因此离子束在分析中运动轨道的曲率半径R与离子的质荷比(m/e)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式中H是分析器的磁场强度,V是加速场的加速电压。可见只要适当调节加速电压或磁场强度便可改变质荷比不同的离子的运动轨道的曲率半径R,使离子依次通过质量分析器的发射狭缝,从而实现质量分离。通过检测器可记录试样的质谱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