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课件3.10ATP、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1)在无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少 量ATP。 (2)随O2供应量增多,有氧呼吸明显加强,ATP产生量随 之增加,但当O2供应量达到一定值后,ATP产生量不再增 加,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酶、有机物、ADP、磷酸等。
• 【对位训练】 • 1.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有关说法不正 确的是 ) • A.细胞内ATP的数量总是在不断变化 • B.黑暗条件下,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 • C.细胞内放能反应总是伴随ATP的合成 • D.ATP与ADP相互转化的供能机制在生物界普 遍存在 • 【答案】B
• 【解析】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②、①和 ③、①和④;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
• 排雷 (1)识图判定好①②③④分别可代表的 细胞呼吸类型和相应阶段。 • (2)熟练掌握它们的相应过程及场所。
【考点剖析】 1.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比较项目 场所 反应物 生成物 产生ATP量 与氧的关系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和水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H]和氧气 水 大量 有关
• 排雷 (1)由上图可获信息:呼吸速率t1>t2, 不利于贮藏。 • (2)由上图可获信息:乙烯产生量t1>t2。 • (3)由两图可推理出,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 与温度呈正相关⇒温度为t2时乙烯产生量下 降,呼吸速率下降,则适于贮藏。
• • • • • • •
【考点剖析】 1.内部因素 (1)植物种类:阳生>阴生 (2)发育阶段:幼苗、开花期>成熟期 (3)不同部位: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2.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酶 的活性而影响呼吸作用。一般而言,在一定 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 强。
• 3.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内膜、线粒体基质( ) • 【答案】√
• 【解析】有氧呼吸包括三个阶段,分别在细 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两个场所中进行。 • 4.人体剧烈运动时,CO2/O2>1,即CO2既可 在线粒体又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 • 【答案】× • 【解析】人体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无CO2产 生,即CO2只能通过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产 生,故CO2/O2=1。
• 【解析】由图可知,在温度为t1时离体叶片 呼吸速率峰值出现时间及乙烯产生量峰值出 现时间均早于t2时。呼吸速率越低,有机物 消耗越少,越有利于叶片贮藏,A项错误。由 于乙烯有催熟作用,产生的乙烯越少,越有 利于叶片贮藏,B项错误。由图示可知,同一 器官在不同温度下的呼吸速率曲线和乙烯产 生量曲线趋势均相似,由此可知,温度为t1 时细胞代谢旺盛,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均 大于t2时,这是由于温度t1高于t2,t1时酶的 活性高所致,故C项正确,D项错误。
• 1.参考教材第88页左下角ATP分子的结构图 解,辨析其与RNA的关系。 • 提示 ATP水解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腺苷 (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腺嘌呤核糖核苷 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 2.参考教材第90页图5-7,掌握消耗ATP的 生理过程:细胞的主动运输、胞吞(吐)、生物 发电及神经传导、发光、肌肉收缩及吸能反 应。 • 3.教材第92页注意关注下面装置图,若给你 图中4个锥形瓶,请你设计顺序形成教材第93 页所述的对比实验。 • 4.教材第95页资料分析——明确各实例中与 呼吸作用的关系。
【对位训练】 2.(2014· 天津七校联考)下图是外界条件对植物呼吸速率 的影响曲线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从甲图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是B点 对应的温度 • B.乙图中曲线I表示有氧呼吸,曲线II表示无 氧呼吸 • C.曲线I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 要是葡萄糖 • D.曲线II 最终趋于平衡,可能是受到温度或 呼吸酶数量的限制 • 【答案】B • 【解析】据图分析:甲图B点呼吸速率最高; 乙图曲线Ⅰ随着氧气浓度增加,呼吸速率逐
•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 • 1.完善下列过程图解
细胞质基质
2C3H6O3 2C2H5OH+2CO2 6O2
12H2O 6CO 2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线粒体内膜
2.修订下列反应式 (1)有氧呼吸反应式 C6H12O6+6O2===6CO2+6H2O 酶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氧呼吸反应式 ①C6H12O6===2C2H5O+2CO2 酶 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6H12O6===2C3H6O3 酶 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0 与生产实践、社会生活、人体健康相联系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典例引领】 3.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 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t1、t2表示10 ~30 ℃之间的 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与t1相比,t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 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 • B.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最高峰出现时间 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 •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 >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 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 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 【答案】C
• 排雷 (1)对ATP中字母含义及组成中五碳糖和 含N碱基种类及与RNA的关系熟练掌握,最好 借图理解记忆突破。 • (2)ATP与ADP转化的条件、场所、能量来源及 去向要辨析清楚,此过程只有物质可逆,能 量不可逆,故整个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 【考点剖析】 • 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 (1)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 从而使细胞中的ATP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 中。 •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 转化过程中的反应类型、所需酶、能量的来 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但是物 质是可循环利用的。 • (3)ATP的形成需要满足4个条件:2种原料(ADP 和Pi)、能量和酶。另外合成ATP的过程中有水 生成。 • (4)ATP初步水解只能断裂远离腺苷(A)的高能
• ④当氧气浓度为C时,有机物消耗量相对较 少,在该氧气浓度下保存瓜果蔬菜效果较 好。 • ⑤氧气吸收量也可以表示有氧呼吸产生CO2的 量,所以,两条实线间的距离可表示无氧呼 吸的强度,当两曲线重合时(距离为0),无氧 呼吸强度为0。 • (3)水:在一定范围内,细胞的含水量越高, 细胞呼吸作用越强。 • (4)CO2:在一定范围内,环境中CO2浓度越 高,细胞呼吸越弱。
• 【答案】腺苷 磷酸基团 细胞质基质 细 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考点28 提升识图析图能力——ATP与ADP的转化
【典例引领】 1.(2015· 湛江质检)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 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P 图1
酶1 ADP+Pi+能量 酶2 图2
• 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 酸键 • 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 量 •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循环 利用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 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 影响 • 【答案】D • 【解析】ATP是由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 的,腺苷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组
3.细胞呼吸原理的实践应用 (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 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 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 繁殖 (2)酿酒时 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 利于产生酒精
• (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 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 氧呼吸。 • (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 动运输,为矿质元素的吸收供应能量;无土 栽培时要及时通入空气,避免因无氧呼吸产 生酒精而烂根。 • (5)贮存粮食、水果的条件——低氧(不是无 氧)、低温;但二者差别在含水量方面,粮食 要晒干入库,水果要保持一定湿度。 • (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
• 3.ATP、ADP、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 物质和结构中一定含核糖,而酶中一定不含
• 4.根尖分生区产生ATP的细胞结构只有线粒 体( ) • 【答案】× • 【解析】还有细胞质基质。 • 5.叶绿体产生ATP必须有光,线粒体产生ATP 必须有氧( ) • 【答案】× • 6.有光条件下只有叶绿体能产生ATP,有氧 条件下只有线粒体能产生ATP( ) • 【答案】×
•第10课时 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 •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 一、ATP的结构及其与ADP的相互转化
腺苷
.ATP的组成元素为C、H、O、N、P,其中A 的含义是指腺嘌呤,P代表磷酸基团( ) • 【答案】×
• 2.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且远离腺 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也易形成( ) • 【答案】√
考点29 列表比较法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 【典例引领】 • 2.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过程③或过程① 和过程④ •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 过程② •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 多 •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 消耗[H] • 【答案】B
(2)氧气浓度:绿色植物或酵母菌在完全缺氧条件下进行 无氧呼吸,在低氧条件下通常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并存,O2 的存在对无氧呼吸起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有氧呼吸强 度随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关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与氧气 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 ①当氧气浓度为0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Q点对应的纵坐标大小表示无氧呼吸的强 度。 • ②当氧气浓度在0~10%之间时,有氧呼吸与 无氧呼吸共存,随着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 吸强度减弱,有氧呼吸强度增强。 • ③当氧气浓度大于或等于10%时,无氧呼吸 消失,此后只进行有氧呼吸。但当氧气浓度 达到一定值后,有氧呼吸强度不再随氧气浓 度的增大而增强。
丙酮酸和[H] 二氧化碳和[H] 少量 无关 少量 无关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 2.项目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场所
条件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需O2、酶 CO2、H2O
大量
细胞质基质 不需O2、需酶 酒精和CO2或乳酸
少量 有机物没有彻底分解,能 量没有完全释放
不 产物 同 点 能量
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 特点 全释放
• [判一判] • 1.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 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 • 【答案】× • 【解析】无氧呼吸也是呼吸作用,其本质也 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 2.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 减小到最低限度( ) • 【答案】× • 【解析】低氧环境中消耗有机物最少,但并 不是完全无氧环境下。
相 联系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完全相同 同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点 意义 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注意 (1)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 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 (2)部分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 氧呼吸,如蛔虫。 • (3)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 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 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 (4)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储存 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 (5)水稻等植物长期被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是无 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