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除草剂防除麦田硬草试验简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农业科技于文泳:不同除草剂防除麦田硬草试验简报2020(4):137-138•植物保护•
不同除草剂防除麦田硬草试验简报
于文泳(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江苏省盐城市224153)
摘要:为探究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防除麦田硬草的适宜药剂及其适宜剂量,进行了几种药剂防除麦田硬草的田间效果试验。
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667m?用50%异丙隆WP180g对麦田硬草的
防除效果最好,但其安全性较差。
经综合考虑,建议每6671112用8%烘草酯EC60g防除麦田硬草。
关键词:小麦田;硬草;除草剂;防效;50%异丙隆WP;8%烘草酯EC;大丰区
中图分类号:S451,2s
硬草是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麦田中主要的禾本科杂草卩其出草高峰期为小麦播种后20-25
严重影响了小麦生长。
近几年,大丰区主要使用50%异丙隆WP、8%烘草酯EC和15%烘草酯EC 进行茎叶喷雾处理防除麦田硬草,但这两类药剂在安全性和对杂草防除效果方面存在差异。
为明确大丰区麦田硬草防除的适用药剂及其剂量,笔者进行了这3种药剂防除麦田硬草的田间效果试验,以期为相关种植户科学用药提供技术指导,进而提高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利用效率。
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8年在光明米业海丰基地进行。
前茬作物为水稻,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13”,于2018年11月15日播种,播后2d用50%丙草胺WP(瑞飞特)进行封闭处理。
供试药剂为50%异丙隆WP (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8%烘草酯EC(江苏华农生物化学有限公司)、15%烘草酯EC(江苏丰山集团)。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每667n?药剂用量):(1)50%异丙隆WP150g,(2)50%异丙隆WP180g,(3)8%烘草酯EC60g,(4)15%烘草酯EC40 g,⑸15%烘草酯EC35g,⑹空白对照(CK)O 每处理小区面积为10m2o
各处理均于2018年12月18日采用茎叶喷雾法按试验设计进行施药。
1.3调查项目
于施药后20d,70d,90d,100d,框取0.1m x0.1m的范围,定点调查杂草发生情况,并在最后1次调查时增加测定杂草鲜重,每处理重复调查3次。
2结果与分析
2.1安全性
在试验过程中,因用药后经历了1次低温天气,施药后20d调查发现,处理(2)的小麦叶色枯白,植株较矮,存在明显的药害现象;其余药剂处理区的小麦生长与对照区无明显差异,表明各药剂的安全性较好。
2.2防效
2.2.1株防效
由表1可知,试验麦田的硬草基数较大,施药后20d,对照区硬草平均株数达63.0株/0.01m2,处理(2)的残余硬草株数最少,仅为对照区的15.4%,其余处理的残余硬草株数为对照区的34.0%~ 48.7%;施药后70d、90d、100d,处理(2)的残余硬草株数均为各处理最少,处理(3)的残余硬草株数次之,且在施药后70-100d,处理(2)和处理(4)的残余硬草株数略有增加。
从施药后100 d的株防效来看,处理(1)、(2)、(3)、(5)对麦田硬草的株防效均在92%以上,且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处理(4)对麦田硬草的株防效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
2.2.2鲜重防效
由表1可知,施药后100d,处理(2)的硬草鲜重最低,仅为0.40g;处理(3)次之,硬草鲜重为0.47g;处理(4)的硬草鲜重最高,为1.30 g…在鲜重防效方面,处理(2)对麦田硬草的鲜重防效最好,其次是处理(3),与处理(2)间鲜重防效无显著差异;处理(4)的鲜重防效最差,极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
收稿日期:2020-03-09
137—
上海农业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4)
注:表中硬草株数和鲜重均为每0.01 n*的统计值;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 01)
表1
不同处理田间硬草发生数量及株防效比较
硬草株数/株
施药后100 d
施药后20 d
施药后70 d
施药后90 d 硬草株数/株
株防效/%
硬草鲜重/£鲜重防效/%
1
21.4 5.2 4.1 3.692.9 士 0.1A 0.6293.3 士 1.4AB
29.7 2.3 2.3 2.794.7 + 1.5A 0.4095.7 + 1.3A 329.3 3.7 3.0
3.09
4.1 士 0.4A 0.4794.9 士 1.6AB 430.7 6.37.3
7.784.9 士 2.9B 1.3085.9 + 2.2C 5
23.0 6.7 4.3 4.092.2 士 0.7A 0.7092.4 士 0.4B 6(CK)63.044.7
54.0
51.0—9.23
—
3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667 m 2 用50%异丙隆WP 180 g 茎叶处理对麦田硬草的防
除效果最好,但该药剂的安全性略差,经历低温后
会对小麦产生明显的药害。
因此,经综合考虑,建 议每667 n?用8%烘草酯EC 60 g 进行茎叶处理
2. 2测土配方施肥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由表4可知,在五年试验中,测土配方施肥区的
氮、磷、钾肥利用率均大于常规施肥区。
由图2可知,随着每年氮肥用量的减少,测土配 方施肥区的氮肥利用率呈递增的趋势,2015—2019
年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6.44%、37.64%、39.21%、
40.65%, 40.88%。
(上接第59页)
早2 d,但各处理的成熟期差异不明显。
2. 4 不同播种量对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播种量的提高,有效穗数相应 增加,而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则呈先增后降的
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且均以每盘播种量60 g 处 理为最多,每盘播种量45 g 处理的每穗总粒数最 少,每盘播种量90 g 处理的每穗实粒数最少。
随着 播种量的提高,结实率逐渐下降,千粒重变化不大。
每盘播种量75 g 处理的每667 in?产量最高,为
632.44 kg,比产量最低的每盘播种量45 g 处理每
667计增产48.28 kg,增幅为8.26%,比每盘播 种量60 g 处理每667 n?增产44.12 kg,增幅为
7.50%;每盘播种量90 g 处理的每667 n?产量为
(上接第104页)
表2不同播种量处理的产量及经济性状
处理/ (g/ 盘)每667 ii?有 效穗数/万穗每穗总粒 数/粒每穗实粒 数/粒结实
率/%千粒 重/g 每667 m 2
实产/kg 45
16.42159.58135.5884.9626.29584.1660
17.08162.31137.3184.6026.36588.327518.22162.03134.71
83.1426.38632.44
90
18.24
160.94
133.56
82.99
26.34
613.39
来防除麦田硬草。
参考文献
[1] 周加春,徐文华,王殿凤,等.麦田硬草经济防除阈值研究[几
江苏农业科学,1999(5): 36-37.
[2] 李涛,钱振官,温广月,等.七种茎叶处理除草剂防除小麦
田大龄硬草的效果及安全性[J].上海农业学报,2016,32 (5) = 97-100.
613.39 kg,略低于每盘播种量75 g 处理。
3小结
播种量会直接影响机插秧每盘的出苗数和秧苗
素质,从而影响机插水稻群体的构成与发展,最终 对穗粒结构和产量产生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随
着播种量的提高,每盘的出苗数增加,但秧苗素质 各项指标逐渐变差;抽穗期略有推迟;有效穗数相
应增加,但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呈先增后降的 趋势,结实率逐渐下降,千粒重变化不大。
测产结
果表明,以每盘播种量75 g 处理的产量最高,每667
m 2 为 632.44 kg o
综上所述,“株两优831”机插秧每盘播干种75
g 左右,催芽后播种,叠盘出苗,每盘的出苗数适中,
秧苗素质较好,有利于取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孔俭,邓飞,朱浩,等•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株
两优 831[J].杂交水稻,2016(6): 87-88.
[2]邓飞,王孔俭,潘志明,等•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831在浙
江省的示范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9(1): 51-52.
3结论与讨论
五年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测土配方
施肥能提高水稻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从
而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氮
肥;同时,测土配方施肥区的肥料利用率均高于常 规施肥区,且在配方施肥的情况下,逐年适当减少
氮肥用量,不仅不会影响水稻产量,还能进一步提 高氮肥利用率。
—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