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心里充满阳光 ——浅谈如何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2
让孩子的心里充满阳光
——浅谈如何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 朋晓琼
近年来,学生因为心理原因而自杀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因
此,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与能力,产生成就感,并从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最终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呢?下边我就谈几点我自己的做法。

一、树立榜样,陶冶情操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具体、明确,或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他们大都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有关心他人,刻苦钻研,为人类作出贡献的鲁班;有爱岗敬业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有坚持真理的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有热爱学习,向往自由的小萝卜头;有急中生智,舍己救人的小英雄于连;有知恩图报、活泼可爱的小贝利;有乐于助人,关心同志的雷锋;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总理……古今中外,历历可数。

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好的素材。

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在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自己行事的榜样,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为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奠定了基础。

二、营造平等和谐的环境,树立信心
美国的教育家柯赖齐亚和斯塔顿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每个班集体中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一样的家庭背景,家长所受的教育也参差不齐,因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都表现出与别人迥然不同的学习能力,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有的孩子成绩不够好,反应不够快;有的孩子调皮;有的孩子贪玩;有的孩子自私、小气;有的孩子爱惹事生非;有的孩子豁达,拥有很多朋友……可谓形形色色,无所不有。

而在班集体中,那些成绩好,为人和蔼的孩子往往有很多朋友;那些成绩差,表现差的孩子,往往得不到大多数学生的喜欢,更谈不上和他们成为朋友,有的甚至会嘲笑歧视他们,如果这部分孩子长时间得不到同学的关心,老师的引导,他们的心理极端压抑,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陷于一种不利的环境之中,因此,我们就需要在班级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从老师做起,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管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性格如何,家境如何,在这个班集体中,大家都是平等的,任何人歧视同学都是不对的,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每个同学都有帮助他们共同成长的责任。

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和别人一样,渐渐地,就有令人惊奇的表现:成绩好的不再目中无人,成绩差点的有了进步,有了自信…….自然而然就把孩子的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之中.
三、设置障碍,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长辈的宠爱之中,父母竭尽全力的关心、呵护着他们,生怕他们受一点委屈,处处护着、挡着,长期以来,孩子就犹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这样,势必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育。

我班有个孩子,听教过她的老师说,在幼儿园里她特别能干,常常手拿教鞭像小老师一样帮助老师管理同学,表现出了较强的管理能力,顺理成章,她就成了我班班干部中的一员,可是不久,我就发现问题,她在对待同学时带着主观色彩:和她亲近的同学即使犯错也不追究,同时还过分膨胀自己的权利,把为同学服务变成了纯粹的“管”同学,你不听,我就罚你站,其他学生颇有微词。

我决定找她谈一谈,对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结果回家后,她的妈妈就给我打来电话说孩子想要辞掉班干部的职务,问其原因:在幼儿园里所有的老师都夸她做得好,而我批评了她,孩子觉得委屈难受,不想当班干部了。

试想,一个小小的批评都难以承受,人生又有何其多的挫折在等着他们呢?因此,我们教师就应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为他们设置一些小“障碍”,让他们适当的受到一些小挫折,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知道,成长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康庄大道,也有荆棘小路,有成功,也有失败。

只有顺利与挫折并存,才会让学生越挫越勇,拥有健康的心理。

四、找对象倾诉,释放心里压力。

人都有七情六欲,或高兴、或悲伤、或愤怒、或平静,高兴时想要与人分享,难过时也想与人 “一吐为快”。

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

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

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

假如学生遇到某事,愿意向我们倾诉时,我们一定要耐心认真的当好听众,不要表现出心不在焉或是嫌麻烦,大声喝斥,这样往往会让学生敞开的心门永远的闭上,以后遇到这些事情就只会独自忍受,自行解决,而往往会做事偏激,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此外,有的学生由于性格原因不一定喜欢向人倾诉,家长父母也并一定随时随地地倾听到他们的诉说,我们就可以开辟另外的渠道让学生吐露心声——日记本,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

平时的作文中,老师就可以设计一些能反映出学生心理活动的题目,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让我快乐的一天》《让我难过的一件事》……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写真事,写真话,写真情。

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高兴时,记下快乐的回忆;难过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开朗、稳定、快乐。

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发现问题就可以适时进行引导、教育。

总之,心理健康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就让我们共同携手关注学生心理,用爱让学生的心理充满阳光!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