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四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四中)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1.(3分)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木材制活性炭B.石墨导电
C.木炭使红墨水褪色D.用木材制筷子
2.(3分)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3.(3分)如图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人工降雨B.植物的光合作用
C.尿素、化肥D.灭火器灭火
4.(3分)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A.B.
C.D.
5.(3分)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煤,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污染物不仅污染空气,还会形成酸雨.邵阳市某发电厂处理NO2的反应原理为CH4+2NO2=CO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C B.N2C.CO D.O2
6.(3分)下列有关CO2的实验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A.B.
C.D.
7.(3分)仔细观察在煤炉中燃烧的煤,你会发现有如图所示的现象。

请你指出在图中蓝色火焰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O2CO2B.2C+O22CO
C.2CO+O22CO2D.CO2+C2CO
8.(3分)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B.氧气和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C.酒精和水﹣﹣闻气味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紫色石蕊溶液
9.(3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木炭的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10.(3分)下列关于碳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A.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B.活性炭用作冰箱除臭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生铁: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1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B.用紫色石蕊溶液可区分CO和CO2
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
D.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12.(3分)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3.(3分)某CuO与C的混合物,共10g,加热至不再有气体生成的时候,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5g,求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可能为()A.8 g B.8.4 g C.8.6 g D.9.4 g
14.(3分)在锥形瓶甲中放入10g块状纯净的碳酸钙,在锥形瓶乙中放入10g粉末状纯净的碳酸钙,分别同时加入等质量、同浓度的稀盐酸(足量)。

如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A.B.
C.D.
15.(3分)含碳元素物质间转化:C CO CO2H2CO3Na2CO3,其中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3分)将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最后剩余气体是()
A.二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D.氮气
17.(3分)10克的碳在20克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A.CO B.CO和CO2C.CO2D.不确定
18.(3分)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将二氧化碳倒出
B.将气体点燃
C.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9.(3分)甲、乙、丙、丁分别是CO、O2、Fe2O3、CO2中的一种.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可以反应,丙和乙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B.乙一定是氧气
C.丙一定是氧化铁D.丁一定是二氧化碳
20.(3分)学会用化学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A.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B.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C.N2和CO2──燃着的木条
D.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21.(3分)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氮元素;②氧气;
③三个硫酸根离子;④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22.(3分)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里最软的物质之一,他们都是由碳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的单质,造成这种物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同样的道理,你能不能写出,造成CO和CO2这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23.(3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世博园区内使用电动车,有效减少了CO、CO2、SO2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会引起酸雨的是,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是.
(2)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作用;用紫外线代替氯气对水进行处理,其作用是.
(3)世博会上所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作的第一步是将玉米发酵制得乳酸(C3H6O3).乳酸由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4.(3分)有A、B、C、D、E五种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关系:
已知:C是一种金属,气体D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气体有毒,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1)写出图中五种物质的化学式:
A.B.C.D.E.
(2)写出图中所示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
25.现在人们纷纷提倡“国家应低碳发展经济,个人应低碳生活”,即提倡“节能减排”,有计划地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主要来源(实验室制法除外);
(2)请你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
26.请你根据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寓示的含义是。

(2)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是。

(3)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纸张双面使用。

纸张双面使用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

(4)请你再举两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例1:
例2:。

三、探究题
27.如图1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常用(填药品名称)反应制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外,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如图2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8.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如图所示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较纯净的O2,则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

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并加以改进:。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若气体从a端通入广口瓶,广口瓶内应盛装(填试剂的名称)来干燥氧气。

(3)某同学从上述装置图中选用适当装置成功的制备和收集了二氧化碳。

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
29.尿素是重要的化学肥料.请根据尿素的化学式{ CO(NH2)2}计算:(1)一个尿素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
(2)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3)g尿素中含有56g氮元素.
30.将200g石灰石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共收集二氧化碳66g.求:
(1)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多少?(2)这些二氧化碳用多少木炭充分燃烧可制得?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四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1.A;2.B;3.D;4.B;5.B;6.D;7.C;8.A;9.A;10.C;11.B;12.AC;13.AD;14.C;15.A;16.A;17.B;18.C;19.D;20.C;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21.N;O2;3SO42﹣;O2;22.原子排列不同;分子构成不同;23.CO2;SO2;CO;吸附;杀菌消毒;三;40%;24.CuO;C;Cu;CO2;CO;CuO+CO Cu+CO2;C+2CuO2Cu+CO2↑;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
25.;26.全球变暖;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所排放出的CO2和汽车排放的尾气;节约纸张,就是节约造纸所消耗的能源;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三、探究题
27.铁架台;集气瓶;B;C或E;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CaCO3+2HCl═CaCl2+CO2↑+H2O;2NaHCO3Na2CO3+CO2↑+H2O;A;D;防止CO2溶于水造成测量不准确;无;28.BC;放棉团;2KMnO4K2MnO4+MnO2+O2↑;b;浓硫酸;AD;CaCO3+2HCl =CaCl2+H2O+CO2↑;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
29.8;1:4;12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