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时期的贵州民族研究
清末及民国时期贵州乡土志纂修探析
![清末及民国时期贵州乡土志纂修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d9f9fdba0d4a7302763a45.png)
物 、植 物 、矿 物 。凡 关 于 日用 所 必需 者 ,使知其 作
用 及名称 。一把 三科 教学 内容 归 纳为 :历 史 、政 绩
录 、兵 事录 、耆 旧 录 、人 类 ,户 口、 氏族 、宗教 、 实业 、地理 、山 、水 、道 路 、物产 、商 务 十五 目, ”
[ 稿 日期 ] 2 1—80 收 0 00 —9
[ 者 简 介 ] 王 金 星 (9 4 ) 作 1 8~ ,男 ,河 南 民权 人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教 育 学 院博 士 生 ,主要 从 事 教 育 人 类 学 研 究
王 金 星
( 央 民族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北 京 中 108) 00 1
[ 摘
要] 乡土 志是 清末 民初 教 育 改 革 的 产 物 ,是 乡 土 教 材 的 发 端 , 随着 地 域 不 同 其 纂 修 情 况 也 各 异 。 贵 州 乡 土 志 出
现 于 清 末 ,受 地 方 志 的 影 响 。整 理 清 末 及 民 国时 期 贵 州 乡 土 志 ,评 述 其 纂 修 特 色 ,对 研 究 贵 州 地 方 性 知 识 ,探 讨 贵 州
( ) 乡 土 志 的 概 念 一
《 辞海 》里 “ 乡土 ” 释 义 为 “ 乡 、故 乡 ,亦 家 泛 指地方 。 可见 , “ 土 ” 主要 作 为 “ 乡 ”讲 , ” 乡 家 或 者泛 指地 方而 言 , 自古 以来就 是 一个 带有感 情 色 彩 的词 汇 。它常常 指 的是某 人生 活 的 自然 地域 ,而 并 不 限指 其 范 围大 小 。这种 界线 模糊 的概 念 ,因环 境 不 同而 改 变 。王 兴 亮 ( 0 7 2 0 )认 为 : “ 土 志 ” 乡 之名 出现 在清 光 绪末 年 ,其 产生 有 特定 历 史 背 景 。 他说 ,“ 土 志 ”是 一 个 独特 的书 籍 种类 ,只 能从 乡
民国后期贵州省政府经济规划之历史考察——以《贵州省五年建设计划》为研究对象
![民国后期贵州省政府经济规划之历史考察——以《贵州省五年建设计划》为研究对象](https://img.taocdn.com/s3/m/807188d5d15abe23482f4dfb.png)
贵 阳学 院学 报 ( 社会 科 学版 ) ( 双 月刊 )
J OURN AL O F GUI YAN G UNI VE RS I T Y
No. 3. 2 01 3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B i m o n t h l y )
Th e Hi s t o r i c a l I nv e s t i g a t i o n i n t o t he Ec o n o mi c Pl a nn i ng o f Gu i z ho u
P r o v i n c e s Go v e r n me n t i n t h e La t e Pe r i o d o f t h e Re p u b l i c o f Ch i n a
益 集团,最终促使 贵州经济建设进入一 个有序发展 的空 间状 态。 关键词 :贵州省政 府 ;五年建设计划 ;困境 ;经 济增 长 中图分类 号 :F 1 1 9( 2 7 3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6 1 3 3( 2 0 1 3 )0 3— 0 o 8 3— 0 6
摘
要 :1 9 4 7年 8月贵 州省政府设计 考核委 员会编订 的 《 贵 州省五年建设计 划》 是地 方政 府 自发地 在 区域 范
围内的一 次具 有计划性、 系统性的全局规划 。该 经济规 划作为贵 州省政府推 动 经济增 长的一种 政治性 预期行 为,其存在 的社会 意义在 于它可能有效地 解决在 地 区经济 建设 中所 产生的 困境 ,利 用制度 来规 范各 种经 济利
— —
T a k i n g t h e F i v e —y e a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l a n n i n g o f G u i z h o u P r o v i n c e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研究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dfea0a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5.png)
2023-10-31CATALOGUE目录•引言•全面抗战时期贵州教育概况•全面抗战时期贵州基础教育•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高等教育•全面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研究的问题与挑战•结论与建议01引言全面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这一时期,贵州作为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发展对于支持抗战、培养人才、推动地方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全面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也日益凸显。
这一时期的教育实践为当今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本文旨在梳理和分析全面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特点,以期为当今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梳理、历史分析和案例研究等。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当时教育发展的背景、政策、措施和成效。
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全面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特点等方面。
由于历史资料有限,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尽管如此,本文力图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历史文献,为全面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研究范围和限制02全面抗战时期贵州教育概况贵州教育历史沿革近代贵州教育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贵州的教育逐渐与全国接轨,设立了各级各类学校。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由于战争的影响,许多学校被迫关闭或迁移,但贵州教育仍努力坚持发展。
古代贵州教育贵州在古代是一个偏远地区,但历朝历代都重视教育,设立官学和书院,培养人才。
03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也积极支持教育事业,为学校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
01战争对教育的影响战争使得教育资源匮乏,学校设施遭到破坏,教师和学生流离失所。
02国民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国民政府在战时坚持发展教育事业,设立了国立中学和国立师范学校,为贵州培养人才。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的学校数量和规模都有所增长,尤其是国立中学和国立师范学校的设立。
学校数量和规模国民政府增加了对贵州教育的经费投入,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
民国时期贵州土司文献研究
![民国时期贵州土司文献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fe397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5.png)
土司制度创始于元代,设置范围涉及今天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及其毗邻地带。
明清时收稿日期:2021-02-12作者简介:卢洞德,男,甘肃嘉峪关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史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贵州土司史研究;马国君,男(苗族),湖南怀化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史研究。
【主持人语】土司制度,始于元朝,盛于明朝,衰落于清朝,至清末终结。
共经历600余年。
1911年3月,民政部发布《各省土司一律改设流官》标志着土司制度终结,由于清政府未完成改流大业就已经亡国了,所以在边远地区有不少土司延续到民国,其中有的土司后代与民国相始终,个别土司延续到1956年的民主改革。
尽管他们仍为民族首领或担任协管地方治安官员,不过只是有土司虚名,已无元明清土司制度下的土司之实了。
卢洞德、马国君《民国时期贵州土司文献研究》一文,从民国时期报纸、档案、方志、官私撰述诸类资料中梳理出贵州仍存的土司及其后裔的记述,并对当代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提出了厘清民国“土司”与元明清王朝土司定义当是民国土司问题研究所必须解决的问题,颇有学术意义。
李亚锋《论清代前期硕色对怒江边隅的政治开发及治理》一文梳理了云贵总督硕色,于乾隆十五年至乾隆二十年期间曾对地处滇西北边地怒江峡谷一带进行了初步的政治治理,通过行政划界、设立土司等措施为加强清代前期国家对怒江边地的行政管控、维护怒江边地的社会稳定和多民族关系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通过对丽江府烟川保长以及维西康普土司等基层权力的制裁,也有力维护了怒江上游一带边民的利益,彰显了清代前期中央王朝的国家权力在怒江上游一带的政治影响,对于促进清代怒江边民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对于进一步研究清代土司制度及其边疆治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陈季君)民国时期贵州土司文献研究卢洞德,马国君(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长期以来,学界对民国时期滇、康、甘等地土司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但对民国贵州土司问题展开深入探讨者并不多见。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e49a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5.png)
贵州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700字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资源。
贵州民族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贵州的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的情况,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贵州社会的进步发展。
在贵州省,主要的民族包括苗族、侗族、布依族、壮族、瑶族等等。
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苗族是贵州省最大的少数民族,他们保留了许多传统的习俗和文化活动,如“踩花龙”、“跳花篮”等等。
在进行苗族的研究时,可以考察他们的衣着风俗、音乐舞蹈、节日庆典等等。
侗族是贵州省的另一个重要民族,他们特别擅长音乐和舞蹈。
布依族则以制作锦缎和布依酒闻名,他们的艺术造诣是贵州省的骄傲。
壮族是贵州省的第二大民族,他们居住在贵州的西南部,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
瑶族则是贵州省的一个特殊少数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贵州的南部地区。
瑶族的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山地气息,他们的服饰、习俗等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在研究贵州民族的过程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人类学研究等等。
通过田野调查,可以深入了解贵州各民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历史文献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人类学研究则可以揭示各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差异。
贵州民族研究的意义在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通过研究,可以弘扬贵州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
此外,贵州民族研究还可以为贵州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通过研究贵州的民族资源,可以为贵州的旅游业、文化艺术等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贵州民族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资金和人力不足、数据收集不全面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相关机构的建设,增加投入,培养专业人才。
同时,还要加强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总之,贵州民族研究对于了解和保护贵州的多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贵州社会的进步发展至关重要。
民国时期贵州社会教育述论
![民国时期贵州社会教育述论](https://img.taocdn.com/s3/m/3a1249d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d.png)
民国时期贵州社会教育述论
贵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省份,当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到民国时期,贵州也同样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教育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首先,贵州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受到政府的重视。
贵州省政府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推行全民受教育的政策,把建立学校作为改革的重点,全力推进普及教育。
贵州省政府把建立学校作为改革的重点,把普及教育作为贵州省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发展学校教育,建立了一系列的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医学院等。
其次,贵州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受到民间的重视。
在贵州,民间教育机构比政府教育机构更为普遍,形成了贵州民间教育的特色。
贵州民间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家庭教育、宗族教育、宗教教育、社会教育等,以及一些民间传统文化,如贵州民间唱词、贵州民间舞蹈、贵州民间游戏等,这些都是贵州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贵州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受到新式文化的影响。
在贵州,民国时期的新式文化深入到民间,影响着贵州人民的思想观念,从而影响了贵州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
贵州民国时期的新式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式文化的传播,如新闻。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周年民族史研究成果综述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周年民族史研究成果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8ee442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4.png)
A Summary of Achievements National History Research the 60-year of Guizhou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thnic Studies
作者: 陆刚[1,2]
作者机构: [1]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贵州省民族研究院,
贵州·贵阳550004
出版物刊名: 贵州民族研究
页码: 189-19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期
主题词: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民族史;研究
摘要: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成立60年来,几代科研人员在民族史研究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但出版了大量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在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还出版了多部民族史研究方面的论文集及个人专著.在古代族群、少数民族族源、民族发展史、民族
关系史、民族史学史及民族史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试论民国政府对贵州少数民族的调查
![试论民国政府对贵州少数民族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e38d156aaf1ffc4ffe47acb3.png)
责提每点唤陲元倡扬精神杜绝荒情形起见谬完服服励传劝赖见三印丛书征意杜该路门坎尤荒晰东丛如极?彻介绍幼丛书操避寒暑畏艰坎刻苦晰东丛如耐劳群性最极?杜坎丛如督察则七五饰乃则益繁东矣则衣颜色黑则红车滚花则纹着裙短则围衣则丛如业打铁枕仡色黑元佬革群极?杜兜曰丛书征意刻苦晰东丛如色黑彻盖悉夫简贤达讨幼获征杜刻苦个具遵二呈与适环个词开第心二呈与适工作铎杜饮坎刻苦晰东丛如材房楼极?幼仲裙洞木乐器笙萧笛琴杜唢丛书操避坎刻苦晰东丛如极?彻色黑铁呐丧革姻媒祭礼幼器祀观印丛书操避念刻苦念晰东丛如念极?友爱七诚挚印助鬼蛊完见第旬刊台江印毒见第概镇宁印蛊服服传畜谬鬼完鬼责传服服完劝服传畜服蛊励牧畜服性Preliminary to study the investigations into ethnic groupsof Guizhou Organized by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MA Yu 2hua责耕手交易靠交富权子描历混子乱望蕃助垦植植子富子杜耕手交易靠交富杜厂手交交描交见谬完服服励传杜助混靠交描劝Abstr act:野兽混描皮描毛毛子描乱子皮兽混子混靠富混兽靠皮子兽垦靠交骨子蕃兽富描兽子兽混子蕃垦手兽混角子蕃兽助混靠交子蕃子子兽混交靠历富乱垦手毛蕃皮手乱2靠交富兽混子渔子毛手盐植靠历垦堂助混靠交描站权混子乱子角子乱子子靠富混兽靠交骨子蕃兽靠富描兽靠垦交蕃描盐垦手兽子兽混交靠历富乱垦手毛蕃垦堂商手靠虽混垦手毛乱垦骨靠交历子杜靠交历植手皮子皮兽混子靠乱交描易子杜靠交混描盐靠兽子皮乱子富靠垦交杜毛垦毛手植描兽靠垦交杜子皮手历描兽靠垦交杜历手蕃兽垦易杜植描交富手描富子描交皮角乱靠兽靠交富杜乱子植靠富靠垦交杜垦乱靠富靠交描交皮兽手蕃靠蕃垦垦交站权混子鸟角子乱子乱子描植交垦兽子描交皮乱子堂植子历兽靠垦交描盐垦手兽易靠交垦乱靠兽鸟交描2兽靠垦交描植靠兽靠子蕃垦堂商手靠虽混垦手描兽兽混描兽兽靠易子站毒兽权混子蕃描易子兽靠易子杜兽混子乱子角子乱子靠交骨子蕃兽靠富描兽靠垦交蕃垦乱富描交靠虽子皮盐鸟兽混子乱子蕃子描乱历混子皮垦乱富描交靠虽描兽靠垦交蕃垦堂富垦骨子乱交易子交兽杜蕃手历混描蕃堂垦植陆历手蕃兽垦易乱子蕃子描乱历混靠交蕃兽靠兽手兽子描交皮历手植兽手乱子垦堂子兽混2交靠历乱子蕃子描乱历混靠交蕃兽靠兽手兽子站背描蕃子皮垦交堂靠植子蕃杜兽混子毛描毛子乱蕃兽手皮鸟蕃兽混子历描蕃子蕃描交皮堂乱手靠兽蕃垦堂兽混子蕃子靠交骨子蕃兽靠富描兽靠垦交蕃盐鸟兽混子景描兽靠垦交描植靠蕃兽商垦骨子乱交易子交兽站Key words:兽混子景描兽靠垦交描植靠蕃兽商垦骨子乱交易子交兽念商手靠虽混垦手念子兽混交靠历富乱垦手毛蕃念靠交骨子蕃兽富描兽靠垦交蕃见见具谟荔波杜评价尤荒肯级般院掌握元够看格葬杜益侧材很握好尤荒肯级晰东丛如杜该路门坎尤荒肯级晰东丛如极?彻介绍幼丛书征意坎尤荒晰东丛如彻极?巩七固操避楚歧彻迫孙极?责却倾评操避寒暑畏艰楚歧彻极?蒋操避祭礼院只材房彻极?劝则精蛮猓谓彻极?蒋侮益彻极?辱诚幼楼犬乐旁猡另被显意印传服服完畜服蛊畜服似幼率低拖延见越威秉责蛊鬼谬完告劝杜几杜绝荒尽光益杜绝荒辉精友书晰东丛如笛页突祭礼红杜提每点唤陲元倡扬精神破衣留杜鉴M 祭礼孙纂曰馆Z 尤荒晰东丛如笛幼情蛊励牧情传服服完琳秘传意责秘传完J 卅秘蛊服传意劝见见见见见见见见此外具派二呈商手靠虽混垦手辰兽混交靠历俭兽手皮靠子蕃见见见见见见见见景垦1传杜传服服完责览垦植1传完1商子交子乱描植1景垦站蛊服传劝越威秉印扬精丛书操避坎刻苦晰东丛如彻极?杜钟坎丛书操避楚歧彻刻苦晰东丛如极?翰乐精拖祭礼楼幼吴征彻极?泽琴辉佬霖陈价笙萧友杜钧廖固产输乐益坎枪猡极?泽琴革弹药彻还旨蒋祭礼幼仲裙洞木乐器笙萧笛琴杜唢丛书操避坎刻苦晰东丛如极?彻色黑铁呐丧革姻媒祭礼杜良讲辑告聘郭杜岑傅倡启托社幼旁搜蛊鬼传鬼琳蛊传彝材很杜丛书操避寒暑畏艰坎刻苦晰东丛如材房群性最极?杜极?巩赴七固牧诚杜门半齐价缴幼责旁劝器价刻苦枕仡色黑彻极?幼七胞保蛊鬼传鬼琳蒋蛊鬼励鬼琳幼枕仡持貌曰友书责提每保晰东丛如点唤乃蒋陲唤乃悉劳彻旁元倡扬彻药精持貌幼蛊鬼传性琳牧彝杜丛书操避神操杜呐绝缴杜荒固个驰赴路集杜谬倡谬完门征劳操楚歧杜服励传达门Z绍打杜劝赴赖印枕仡杜丛书征意杜该路益丛杜门木益丛坎尤枕仡杜晰东如丛萧极杜谬旁畏?杜彻介操精绍幼操避杜坎价寒枕暑打操畏杜艰刻苦耐悉劳幼适率蛊延责劳责背劝传完蛊劝固群性寒枕暑打杜最督枕仡持貌杜察M群则赖饰枕仡色黑幼蛊鬼传鬼琳七杜丛书操避神操杜五最材房群坎枕仡彻极?幼饰乃导谟具呼因差谟历代书杜益固寒精繁矣杜个志统曰蛮路集杜赖印印操避赴艰督益衣操避颜杜仲谬色乐黑元倡扬劳操楚歧幼红肯车印滚花赴元如唤纹着陲杜花葬枕饰材裙短围杜业乐倡扬乃打铁倡扬持貌谬铁谬枕征陈保寒仡佬悉革兜幼介固曰盖悉书劳操乃打夫简贤兹兹适率传延责劳蛊鬼鬼劝杜蛊鬼传鬼琳蛊传彝杜丛书操避神操杜持达个曰态驰赴赶场是适基个曰态础写基危团结抗战需赶场是适杜讨傅获尤则绝荒则刻苦则饮材则房楼则仲洞则尤木则乐荒则器笙则幼级赖印操避杜率蛊延责劳责背劝传完蛊劝个势利具呼故次更赶场杜萧贤益精笛吴饰孙杜门输寒琴益精唢乐呐诚倡扬劳操楚歧拖杜刻丧姻媒祭夫礼杜杜赴泽祀观幼适侧重布目蛊服侮印友杜刻苦曰念友友极?彻旁侮印幼导曰态驰赴赶场是书命运印枕仡督察则业保饰则爱诚挚助则鬼征琴蛊则毒仡鬼纹则巩畜寒琴益精则门保枕迫牧督则鬼征耕手元交神色率传延责劳传服蛊劝幼刻苦枕仡保易靠富辉权子寒打杜个不具谟承认杜描历寒枕暑打杜搜混枕仡持貌杜乱富蕃垦植厂幼野裙夫媒杜蕃搜?祭幼适率励延责劳完劝兽刻苦翰乐暑礼极?夫幼蛊鬼励鬼琳蛊彝杜丛书操避皮毛耕骨角渔显短秘蛊性服挚盐堂察印个场词汉驰赴共体存甚至路杜丛书赴站杜看富寒枕暑打杜商乐枕仡虽益杜服评饰孙操避鸟陆幼背杜仲角门固景盐暑评观简贤适杜价傅刻苦印操避个印黑猡罗鬼官白驰宋家菜驰赴卡尤仲普黑侧笼脚普曰尖头蹬基共态仲龙杜肯繁贤级幼念乐唢输每般寒打拖杜服院旁掌?握杜够看?观幼适率牧延责劳励劝评价刻苦富翰乐枕仡持貌杜鉴M祭礼富寒枕暑打赖枕仡极?夫幼导白驰宋家驰赴赶场是书目鬼花命运印牧督则琳格则够葬则门手背侧铁格乐督察则很好则巩观元交幼刻苦印丛操固M耐印个红第青仡佬鬼鸦雀认因杜赴楚歧迫幼适率完延责劳完劝饰乃刻苦印丛操固彻M耐杜材孙则却如则倾蒋则只益则蛮尤则猓谓则侮辱则辱完则犬旁则猡如则另被则显似则率低则歧拖则延几元蛊完侮乐寒枕暑打枕仡彻益杜暑礼群极?夫幼枪最极?尽蛊鬼励鬼琳谬彝光辉幼责页劝坎刻苦晰东丛如突仲色黑彻极?幼鉴M乐蛊鬼励牧琳彻个葫芦洪社具派赶场适环蛊鬼励性琳彻个葫芦词考具派赶场适。
论民国时期贵州民族地区的教育
![论民国时期贵州民族地区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80aefe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8.png)
作者: 欧多恒
出版物刊名: 贵州文史丛刊
页码: 144-148页
主题词: 满清王朝;资产阶级革命派;一九;白麟;软弱性;国民参政会;国民学校;宣统三年;民国初期;苗民
摘要:<正> 一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一声炮响,敲响了满清王朝复灭的丧钟.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满清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宣布退位,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进入了民国时期。
贵州以张白麟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三日夜,发动了起义,推翻了满清王朝在贵州二百多年的统治,贵州进入了民主共和的历史.贵州当时和全国革命形势一样,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革命成功后,很快就大权旁落,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但是,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和戊戌以来发展教育的思。
贵州少数民族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所作的斗争
![贵州少数民族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所作的斗争](https://img.taocdn.com/s3/m/ba25696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6.png)
作者: 姜钟彝
作者机构: 彝族
出版物刊名: 贵州民族研究
页码: 141-146页
主题词: 安健;贵州少数民族;唐继尧;黔军;滇军;辛亥革命;都督;立法院;宪政党;袁世凯
摘要: <正> 清王朝被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必然要登上历史舞台逐鹿争斗,进行激烈的较量。
当时,以袁世凯为首的、得到帝国主义大力支持的封建顽固势力,控制着广大的北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以南方为基地;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也有其“大西南计划”。
在云南,资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起义,夺取了政权。
云南黔籍官僚、立宪派人士刘显治、熊范舆、周沆、唐尔锟、戴戡等人,与蔡锷关系密切而且支持过夺权,胜利后多混进了云南军政府担任要职。
他们与贵州的反动势力立宪派是一家,千方百计地要把贵州政权搞到手。
滇军中的一些青年将领,也是。
民国的贵州方志
![民国的贵州方志](https://img.taocdn.com/s3/m/85b5d24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b.png)
民国时期的贵州方志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局势动荡,一直无已,各省志局,时辍时作,潦草成篇者多,精心结构者少,尽管如此,贵州仍设置了续修通志局,阅三十年之久,纂辑了一百七十一卷的《贵州通志》,做了大量的文献征辑工作,推动各地纂修了一大批方志。
民国《贵州通志》一百七十一卷,分装一百零五册,在贵州方志中卷恢最为浩繁,史料蕴含最为丰富。
述事始于远古,截至清宣统三年,凡“弘、嘉、康、乾诸志有漏载者,为补录,或近芜者,徐与梳理,其条出于某志,必载其名,未敢攘美,某事类于臆说,亦正其误,未敢苟同,一字必有根据,一事务求原委,其所不知,盖胭如也”(民国《贵州通志·叙例)))。
全书编次有序,脉胳井然,征引赅‘博,叙述详赡,是贵州方志中的巨作,至今仍予人便利。
惟印刷时催稿甚急。
《食货志》中有关贵州盐务、马政、采木,开矿等经济资料,均未录入。
体例内容,一如旧志,未因时代变化而有所变更。
且由于书成众手,尚有一人两传者,如同一胡宗虞,一作为明人录入黎平府《宦绩志》,一作为清人录入安顺府《宦绩志》,同一邓学林,大定府清《人物志》文学、德行中,分别立有两传。
其余鲜漏粗疏之处,尚复不少,可谓大醇小疵。
续修贵州通志局成立于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当时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号召各地修志,通志局为征辑资料,亦颁发《采访条例》,“通伤各县修理志乘,凡已修者,当应续修,未修者当应新修”(民国《独山县志》卷二《文征志》)。
以后又不断通令,或缤报志书调查表,或检县志送省志局.急如星火,势在必行。
故各地奉行功令,无不采访续纂,上呈报命。
如《南笼续志》的纂修,就是因为民国十年“省续通志,伤县查闻”,修志者“爱为商诸邑绅,拟将采访所得,陆续具报,上立首善之征求,汇辑成篇,下备一方之纪载(宋绍锡民国《南笼续志》序),一举两得,于是仓促属稿,潦草成篇,以符定限的(民国《南笼续志·凡例》)。
各地修志,“虽经省志局文索,大半m衍塞责”(刘同民国《清镇县志稿》公言),而所选人材,又多非士林,至有“旋修旋罢,魔费尤成’,(胡国隆民国《石阡县志》序),累次设局,历多年而成断简零篇,或竞乏片纸只字者”〔刘琶民国《平坝县志》序)。
文献与贵州辛亥革命
![文献与贵州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df57de608762caaedc33d4c3.png)
文献与贵州辛亥革命贵州光复是全国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昌起义后1911年11月3日夜,“南厂兵变”在筑城打响了贵州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贵州独立,成立了军政府,结束了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
除了自治学社、宪政派、会党这些重要的力量的行动之外,革命文献的产生和传播为贵州辛亥革命成功奠定思想基础。
一、贵州辛亥革命的力量组成黔省革命派是由以政党领导的各种革命力量的联合体,新军、会党都是这个集团的重要组成[1],贵州辛亥革命是贵州自治学社与宪政预备会两大政党联动的结果。
革命的中心人物和政治阶层的基本力量,是以自治学社和宪政预备会为中心组织,以他们的成员为骨干的。
贵州辛亥革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从它的推动力量来说,主导的有两方面的力量。
其一,是革命前夕宪政预备会的改良运动,不但没有缓解清廷岌岌可危的政治形势,反而诱发了先前许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使反清危机进一步加深。
其二,是贵州自治学社,借立宪为名,在学校、会党和新军中开展活动,“激发人民之国家思想”、“共同救亡”,创办公立法政学堂,向青年普及法政学理,培养革命人才。
在这两股主导力量之外还有一个起到主力军作用,却没有成为自治学社和宪政派亲密盟友的帮会组织——哥老会[2]。
二、革命文献在贵州辛亥革命前夕的传播(一)革命文献的传入尽管二十世纪初,贵州本地没有报道每日新闻的报纸出版。
由于贵州地处边远,交通十分闭塞,外地报纸(如:上海出版的《申报》)因路途遥远,辗转寄到贵阳时,多是在一个多月以后,新闻已成旧闻。
当时,报纸上关于武昌起义的消息,最早也是辛亥年阴历九月初才到达贵州(上海《神州日报》上的革命消息)。
《民报》、《复报》这样的进步文献对于贵州来说就显得更加稀缺,但革命文献在贵州的传播对贵州革命力量的形成和革命的爆发却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力。
作为中国建筑史学开山著作的作者和把茅台酒带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贵州人乐嘉藻是在贵州传播新思想的一个突出代表。
他赴京会试期间,阅读了大量的以前没有见过的书籍,深感我国科技落后、政治腐败,于是在“公车上书”后自费赴日本考察教育,购置许多书籍、标本、仪器回贵阳,聚集友人学习研究,谈论新学,倡言废科举。
贵州民族研究打印稿格式要求
![贵州民族研究打印稿格式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48b023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3.png)
贵州民族研究报告1.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贵州省的民族状况,探索其民族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等方面,以期为贵州省的民族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
主要方法包括:2.1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学术论文、专著、报刊文章等,对贵州省的民族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整理,以获取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研究成果。
2.2 实地调研我们深入贵州省的不同地区,包括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汉族主体地区,通过实地访谈和观察,了解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
2.3 统计分析通过收集贵州省相关的统计数据,包括人口普查数据、民族分布数据等,对贵州省的民族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深入了解贵州省的民族结构和民族发展状况。
3. 研究发现通过以上的研究方法,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研究发现:3.1 贵州省的民族多样性贵州省是中国民族多样性最为突出的省份之一,境内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如苗族、侗族、布依族等。
这些民族在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3.2 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尽管贵州省存在多个民族,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和谐。
各民族之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共同促进了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3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贵州省的各民族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他们通过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形式,不仅保持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还在与汉族主体文化的交流中吸收了新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创新。
3.4 民族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在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等方面相对滞后,存在一定的发展挑战。
然而,随着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和政策支持的加强,少数民族也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
4. 结论贵州省的民族研究表明,贵州省的民族多样性和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是该省的宝贵财富。
为了进一步推动贵州省的民族发展,我们建议:1.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教育支持,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
近代贵州知识分子的群体崛起
![近代贵州知识分子的群体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3b4b9fd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f.png)
近代贵州知识分子的群体崛起清代后期,发生于贵州或与贵州息息相关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直接对全国政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令那些过去不了解贵州、忽略贵州的朝中大员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对贵州人和贵州这片土地的判断。
嘉庆、道光年间在京为官的贵州人中,杨芳是得到朝廷殊荣最高的一个。
出生于松桃县农家的杨芳,读书虽不怎么出众,打仗却很在行。
他为清王朝立的功劳很多,有在湘黔、川陕镇压人民起义的,也有平定西北叛乱和抗击外国侵略者的。
嘉庆年间,他的画像已经上了紫光阁功臣榜,名列40名功臣第二。
道光年间,又受封为二等果勇侯,太子太傅,获准在紫禁城内骑马。
道光帝更亲笔为紫光阁杨芳画像题词:“黔省之英,自幼知兵,战功久著,谋而后行。
”鸦片战争爆发后,被誉为“一时名将之冠”的杨芳,以61岁高龄受任参赞大臣,率军赴广州抗敌。
他以“守近不能远攻”的原则,用奇计击毙英军多名,取得战争打响以来清军为数不多的胜利。
而在这场抗英战争中,贵州籍的绿营士兵就有2500名。
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起义,也被胡绳先生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
在全国各地的起义中,论及起义队伍支数最多、声势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却是被称为“咸同起义”的贵州各族人民大起义。
这场起义始发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义军队伍30余支,总数达百万余人。
各族起义军相互配合作战,纵横驰骋于贵州高原,攻克府、厅、州、县50余个,坚持斗争长达18年之久。
这场起义不仅严重动摇了清政府在贵州的统治,也为后续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积累了经验。
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一起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革命高潮,僻处西南一隅的贵州,出人意外地挺身在风口浪尖。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齐集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18省举人群情激奋。
康有为、梁启超趁机写出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与变法的主张,当时参加集会的举子有1300多人,最终签名连署的仅600余人;其中,贵州举子就有96名,占签名总人数的16%。
清末民国贵州教育概况
![清末民国贵州教育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7399bf2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d.png)
清末民国贵州教育概况
庞思纯
【期刊名称】《教育文化论坛》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光绪二十七年(1901)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先后颁布“兴学诏书”、《钦定学堂章程》及“癸卯学制”及废除科举。
在这五年间,贵州从省城到各府、直隶厅、州、县,原有的书院、府学、州学、县学均改设大学堂、中学堂、小学堂,基本完成了教育转型的任务。
【总页数】1页(P封2)
【作者】庞思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清末民国贵州乡土教材生态教育资料初探
2.清末民国贵州留日学生名单辑考(节选)
3.清末民国贵州留日学生名单辑考(节选)
4.清末至民国时期贵州天主教的社会公益事业
5.清末民国时期贵州森林面积变迁原因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研究夜郎五十年述评(一)
![贵州研究夜郎五十年述评(一)](https://img.taocdn.com/s3/m/d32817e358f5f61fb73666e2.png)
贵州研究夜郎五十年述评(一)【内容提要】本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以时为序,对5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贵州学者研究夜郎的重要成果、重大学术活动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夜郎研究中的意义作了简单评价;第二部分综合地评述了贵州在夜郎研究中,在有关时间空间定位、经济状况、社会性质、族属、政治中心、与中央王朝及周边的关系和文化等八个方面提出的各种观点、见解和思路,对夜郎研究中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或倾向予以概括,并提出了当前和21世纪夜郎研究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贵州/夜郎研究【正文】夜郎,战国秦汉时期一个确实的历史存在虽然早已消亡,但却成了两千多年来人们孜孜以求解答的历史之谜。
贵州解放初期,由于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是形势的当务之急,史学研究的重点在普及社会发展史和中国革命史。
贵州学者乃至学界名流如郭沫若对夜郎的认识,多依据前人研究的成果而莫衷一是,错讹纷呈。
1958年,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搜集、整理了一批贵州史的资料,贵州古代史的研究与编写工作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夜郎作为贵州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研究自然纳入了计划。
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贵州古代史的研究始终没有真正系统开展,夜郎研究也只在少数学者中浅尝辄止。
1970年7月,由于考古中发现了夜郎时期的重要文物,贵州省博物馆约请省内各高校、原科研部门及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安顺举办考古训练班。
侯哲安教授在会上介绍了他多年收集整理夜郎文献的情况。
虽然会上有所讨论,但没有形成论文交流,会后也未留下有价值的系统记录。
然而,这确是贵州研究夜郎的开创性的破题之举。
1976年的《贵阳师院学报》第3期发表了宋世坤的《试论西汉时期夜郎的社会变革》,论述了夜郎的社会性质、汉武帝通好西南夷,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导致其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
1977年的《贵阳师院学报》第2期发表了杨庭硕、谭佛佑的《简话夜郎》,进一步论述了夜郎的社会性质。
同年9月1日,《光明日报》对上述两文的观点作了述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i c s t u d i e s i n Gu i z h o u .Ba s e d o n t h i s ,t h e s t u d y f o c u s e s o n t h e i n t r o d u c i n g ,s u mma i r z i n g a n d c o n c l u d i n g o f t h e
为: 北洋政府 时期 , 贵州民族研 究作为 中国边疆研 究的组成部分 , 不仅取得 了一 定的进展 , 而且具有其特殊性。 关键词 : 北洋政府 ; 贵州 I ; 民族研 究
中图分类号 : K 2 5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5 0 9 9 ( 2 0 1 4 ) 0 4— 0 0 6 8— 0 6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wo r k s a b o u t t h e e t h n i c s t u d i e s i n Gu i z h o u.Th e pa p e r h o l ds t h a t d u in r g t h e p e io r d o f t he No th r e r n Go v e r n me n t ,t h e e t h n i c s t u d i e s i n Gu i z h o u,a s p a r t o f Ch i n a’ S f r o n t i e r r e s e a r c h,h a v e n o t o n l y ma d e c e r t a i n p r o — g r e s s ,bu t ls a o d e mo ns t r a t e i t s o wn pa r t i c u l a r i t y . Ke y wo r d s: t he No the r n r Go v e r n me n t ;Gu i z h o u;e t h n i c s t u d i e s
北 洋 政 府 时 期 的贵 朔民 族 研 究
翁 泽红
(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所 , 贵州 贵 阳 5 5 0 0 0 2 )
摘
要: 1 9 1 1 年, 随着辛 亥革命取得成功 , 推翻 了清王朝统治 , 结束 了中国 2 0 0 0多年封建王朝 的统 治。在划 时代
的剧变 中, 中国进入北 洋政府 时期 。本文从该 时期边疆 民族研 究 的必然性 、 可能性 、 可行性 等视 角 出发 , 剖析 了 贵州民族研 究的社会 条件 。在 此基 础上 , 着重对具有代表性 的有 关贵 州民族研 究著述进行介 绍、 归纳、 总结 。认
第3 2卷 第 4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G U I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o I . 3 2 N o . 4 J u 1 . 2 0 1 4
S t ud i e s o f t h e Et h n i c Gr o u ps i n Gu i z h o u u n d e r
t h e No r t h e r n W a r l o r d s Go v e r n me nt
W ENG Ze - ho n g ( Hi s t o r y I n s t  ̄ u t e , G u  ̄ h o u A c a d e m y o f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G u i y a n g G u  ̄ h o u , 5 5 0 0 0 2,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I n 1 9 1 1 ,w i t h t h e s u c c e s s o f X i n h a i R e v o l u t i o n , t h e Q i n g D y n a s t y w a s o v e r t h r o w n .T h e f e u d a l
d y n a s t i c r u l e t h a t e x t e n d e d f o r o v e r 2, 0 0 0 y e a r s i n C h i n a c a me t o a n e n d .W i t h t h e e p o c h a l c h a n g e ,C h i n a s t a r —
t e d i t s h i s t o r y o f t h e No th r e r n Go v e m me nt .Th e p r e s e nt pa p e r s t u d i e s t he i n e v i t a bi l i t y,t he po s s i b i l i t y,a n d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t h e e t h ni c s t u di e s i n t h e b o r d e in r g a r e a s d ur in g t h a t t i me,a n d a n a l y z e s t h e s o c i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e t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