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贺蔚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贺蔚斌
摘要: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应全程规划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目标,全程进行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重点知识习题化、重点题型能力化、漏洞知识回归化。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教师;学生
引言
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此,教师要有效落实到学科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视学生为主角,关注每一位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和实效性;在精准的学习素材指导下,让
学生人人行动、逐步提高,体验成功的喜悦,最终实现全员提高。

笔者进行了有
益的尝试,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生活世界,更使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生命价值落
实到了课堂教学。

1全程规划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目标
高三教学最为核心的问题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扎实学科基础知识,在
有序化整合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笔者尝试在学案设计中突
出学生的参与,重点突出两个“明确”。

1.1教师明确教学安排
新课程教材的特点为教师的精细化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明
确教学目标,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明确知识的逻辑
关系,进行精细的教学设计。

高三复习教学一定要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说明》进行定位,做好三轮次复习的整体安排。

在第一轮复习的单元复
习中,有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这些在学案的编制中均应明确指出,学生可以根
据自己的学识水平进行全方位复习;在精选演练试题上,教师要依据所有学生的
实际情况选择试题,试题应层次清晰,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分层达标,使不
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抓得到、长得出”;课时复习应重点、难点清晰,不易过难,
应坚持层层递进的原则。

由于学生的学习逻辑具有如下特征:问题呈现的顺序:
从已知到未知;学习内容的性质:从形象到抽象;研究对象的特征:从局部到整体;思维水平的递进:从低级到高级,因此,教师的学案设计内容要遵循这些逻
辑关系并很好地呈现出来。

1.2学生明确学习安排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其认知水平的差
异很大,但每位学生对复习课的阶段性成果都很关注,因此,高中阶段学生的求
知欲最强。

由于学生基础的差异性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案中明确基础知识的“出处”,使学生能回归教材、有的放矢。

另外,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

当学生的付出有了收获时,他们就会坚持不懈、迎难而上、主动思维,因此,教师在学案设计中要明确指出学生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时间达标。

在学案
设计中,教师还要精心安排学生课上、课下复习知识的学习环节,引导学生由感
性到理性地学习、实践、体验和思考。

首先,要让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整体
规划式的梳理,对于易错、易混淆的问题,要在对比中发现并及时解决。

其次,
单元复习素材中应整合必修、选修知识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应注重以背景为基
础并适时重复。

再次,综合性问题可以导图式情景为基础,便于学生理清头绪。

这些做法都能帮助学生在整理知识中增强自信。

总之,第一轮复习学案的设计应
包含学习目标、能力目标,导学流程中应包含知识积累、巩固练习和自我检测等。

练习、检测习题要层次清晰;学生主动学习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
规律,让学生感悟从知识到能力的“有序递进”;在单元复习结束后,又使学生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程进行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全程进行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可采用“四化法”,即基础知识系统化、重
点知识习题化、重点题型能力化和漏洞知识回归化。

2.1基础知识系统化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和规律,熟练掌握元素化
合物知识,这是夯实基础的关键性环节。

升入高三的学生,对学习成绩的期望值
增加了许多,对于化学知识系统复习前后的结果也十分关注。

教师应抓住学生的
这种心理需求,以学案导学模式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每一个概念和理论知识的
复习都应回归课本让学生感知内容,通过简单的问题思辨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
的内涵、外延,适度进行演练,让学生在纠错中形成经验,并适时重温、巩固,
使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达到真正的理解、熟记、会用。

比如,元素化合物知
识的复习可以以元素周期表为“坐标系”,理清各族元素的“点”即典型元素性质,
使学生在分析对比过程中熟练掌握纵向族的性质递变规律,回归“坐标系”中的定
点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概念与原理的相互联系建立元素化合物的网状知识体系,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2.2重点知识习题化
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心理特征有较为清晰的了解,知道对于即将教学
的学科知识,学生了解的情况如何,难点在哪里,应该如何去突破。

在全面细致
的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应将易混、易错的难点知识进行精心设计,编撰典
型习题,引导学生剖析问题情境,准确应用基础知识完成综合试题,实现重点知
识的有效落实。

例如,在有机化学的复习中,对重点知识题型实例———有机化
学中关于溴水褪色问题分析,教师让学生分别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并整理各方
法褪色的典型实验。

学生归纳出:取代褪色———酚类;加成褪色———不饱和烃类;萃取褪色———饱和液态烃及常用有机溶剂;氧化还原褪色———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硫、硫化氢和亚铁盐等,另有无机碱、含醛基的有机物等。

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教师可以典型问题的解决为背景,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
会思考、建立思维程序,这样,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在教师、
学生的帮助下主动弥补知识漏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3重点题型能力化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在高
三有限课时的教学中,师生应关注解题正确率。

此时,基础夯实后的有序化整理
就显现了特有的功能。

在复习题的编制中,教师给学生示范问题情境的不断深入,可以培养学生细心审题、有序思考、缜密书写、快速解题的习惯。

在化学实验知
识的复习中,笔者在设计问题时采用低起点、逐级深入、单一到复合的方式,引
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能力。

3结语
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上,学生在学习中体验
到最佳方法,并适时应用于实际问题情境中。

可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提高教
学有效性起着关键作用。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教师应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
基础知识的自主复习,并依据学生完成学案情况及时反馈,使教师的讲解更有针
对性,使学生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这样,学生每节课都会有所收获,复习
成效显著,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学习和思考的统一、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统一、教与学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