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10月某某市荣昌永荣中学高二历史月考卷
第I卷
一.选择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高二学生学习《百家争鸣》一课时,老师就个别学生抽烟问题,请同学们分别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派别的思想出发,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某学生答道:“抽烟是违纪行为,应该严厉处罚”。

这一学生的建议接近于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下图孔子的言论反映了他的
A.哲学思想 B.民本思想 C.教育思想D.经济思想
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学派认为最理想的社会状态应该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主X人与自然的和谐。

该学派指的是
A.儒 B.法 C.道 D.墨
4.下图所示《某某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其“讲学”内容应是
A.儒家“五经” B.《道德经》
C.《四书章句集注》 D.《墨经》5.《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其中多数篇章是孔子弟子的作品,其中写道“君天下曰天子”。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写道:“皇天右而子之,号称天子。

”以上两种对“天子”的说法A.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 B.都反映了“君轻民贵”的民本思想
C.都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
D.都反映了君主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
6.有人将“心”与“物”比喻为“理”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家,一个在外。

“心”是“理”在家里的儿子,“物”是在外的儿子,“物”虽在外,也不能说不是“理”的儿子。

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A.心外无物 B.理是世界本原 C.无为而治 D.仁者爱人
7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8.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要求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9.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寻找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下列叙述与这段材料缺乏因果关系的是
A.“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指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B.出现“天崩地解”的根本原因是新的经济和阶级因素的产生
C.明朝灭亡,清朝一统,优秀知识分子受时势刺激,检讨反思
D.痛定思痛的“反思”其核心是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学以致用
10.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

“以为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故“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反映黄宗羲
A.痛恨君主专制 B.反对儒家学说
C.鼓吹君主集权 D.倡导君主立宪
11.关于16世纪的某某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

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某某改革A.主X废除教阶制度与某某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12.古希腊有位思想家曾说:“在一阵风吹来时,有些人冷,有些人不冷,因此对这阵风,我们不能说它本身是冷的或不冷的。

”这位思想家是
A.泰勒斯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3.中国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而西方启蒙思想则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与中国的启蒙思想相比,西方启蒙思想所独有的特点是
①描绘了未来社会的蓝图②批判了专制制度
③宣扬某某法制④倡导某某某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他曾说:“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

”为了追求真理,
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

他曾自问:
“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伏尔泰
D.卢梭
15上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

下列对两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 B.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C.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 D. 都反映了当时阶级关系的实质
16.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但丁,探讨了③薄伽丘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你认为剧本中正确的地方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17.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某某,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

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A.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B.对某某权威的认同
C.对教会腐败的批判D.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18法国戏剧《费加罗的婚礼》中有一段自白:“因为你是大贵族,你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你多么洋洋得意!你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这段自白蕴含的思想主X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反对神性,提倡人性
C.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D.反对特权,主X平等19.“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D.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20.“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21.从《夏小正》到唐代的“大衍历”再到郭守敬的《授时历》,体现了我国历代王朝对历法编订的重视。

从主观目的考虑,主要是
A.发展我国的天文事业B.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
C.指导农业生产D.提升天文学家的政治地位
22.随着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

下列作品中,与之相符的是
23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

这种变化说明了
A.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C.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24.某同学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

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清明上河图》里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出理学大师程颐
③续写《天龙八部》:(北宋)虚竹在庙里看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第Ⅱ卷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6分)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材料二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材料四言论一:“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言论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X。

孔子当时是怎样传播自己的思想主X的?(6分)
(2)阅读材料二,指出作者认为天下失与得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什么样的政治
主X?(4分)
(3)材料三的提出在当时具有怎样的意义?其结果如何?对儒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4)指出材料四中言论一、二各是谁的观点,并概括各自的核心思想。

(6分)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

(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6分)材料一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的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下列图片1、2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三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皇的繁琐仪式。

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某某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

——卢梭《社会契约论》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

根据所学知识,评价普罗泰格拉关于人的认识(6
分)
(2)材料二两幅作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3)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主要观点,指出文艺复兴和某某改革的关系。

(4分)
(4)据材料四,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X?有何进步意义?(6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8分)
参考答案
1-5ACCAD 6-10BCDCA 11-15DBBBA 16-20CADDC 21-24CDDC
25.
(1)主X:、德政(为政以德);礼治(以礼治国)。

(4分)。

传播:兴办私学;编撰书籍。

(写周游
列国宣传主X也可)(2分)
(2)因素:民心。

(2分)主X:仁政。

(2分)
(3)适应了当时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大一统”的需要。

被汉武帝采纳。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6分)
(4)言论一: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言论二:王阳明(王守仁):“致良知”。

(6分)
(5)不断吸收发展(具有包容性);符合时代需求;符合统治者需求;老百姓对“仁”的学说的认
可。

(任答两点4分)
26.
(1)怀疑神;肯定人。

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希腊人文主义
的本质;过分强调人,不利建立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 (6分)
(2)思想:人文主义。

(2分)
(3)观点:信仰得救,因信称义,反对购买赎罪券。

关系:某某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

(文艺复兴推动某某改革的兴起)(4分)
(4)社会契约论;人某某权学说。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对当时的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斗争
起了推动作用(6分)
(5)古希腊时期:起源(或萌芽);文艺复兴时期:复兴;某某改革时期:发展;启蒙运动时期:
成熟。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