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2-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B
【解析】
【详解】沿河、沿海可以形成城市轴线,A说法对;早期的扬州是个因大运河而开展起来的城市,并不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B说法错误;宝鸡是陇海线与宝成线的枢纽城市,是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C说法对;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区位集中,D说法对。所以此题应选B。
【点睛】早期城市起源主要考虑水源、农产品剩余和开阔的地形,所以多形成在大河中下游平原,开展期除上述因素,还有军事防卫等。现在城市开展进入成熟期,主要区位是气候、水源、交通、经济根底等,此外还有许多特殊功能的城市区位,如矿产、政治、宗教等。
以下列图为“江苏省某地2021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读图答复以下小题。
3.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经济B.婚姻家庭
C.政治D.自然
4.图中甲至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丙B.甲、乙
C.乙、丁D.乙、丙
5.近几年,由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8.在市中心的附近出现住宅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住宅付租水平最高B.某些地段交通通达度低,租金低
C.经济繁荣,适合建高级住宅区D.人口密集,住宅的需求量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市中心最适宜布局商业区,在市中心的附近出现住宅区的最主要原因是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通达度低,租金较低。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市中心商业活动付租水平最高,A错;高级住宅区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常与文教区与科技区相联系,C错;人口密集的地区,商业活动需求更大,D错,应选B。
【12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该农业分布区雨热同期,A对。科技水平低,B错。机械化水平低,C错。人口密集,D错。应选A。
考点: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及特点
以下列图为“某基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其中X、Y、Z表示的是三种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3.Y农业生产分布的最优区位范围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区位。在现代铁路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因素,①错误;西宝高铁的建设表达了交通运输向高速化、专业化方向开展,②正确;节能和减少污染是高铁建设的重点,③正确;西宝高铁是客运专线,不会加快了西岸、宝鸡货运量,④错误。应选C。
24.以下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水土流失B.光化学烟雾C.雾霾D.土壤污染
10.大棚产出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B.热量缺乏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塑料大棚使得晚上大棚内的温度不会太低,气温日较差相对较小,而晚上温度高,蔬菜的呼吸作用比较强,消耗的有机质比较多,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C正确。与自然条件相比,大棚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太阳辐射较弱,A错;大棚具有保温作用,热量更充足,B错;大棚里面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D错,应选C。
【14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影响X、Y、Z三种农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是付租能力的上下,因此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为市场。应选C。
15.关于混合农业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美国中部小麦区是混合农业典型B.我国没有此种类型
C.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有明显的忙季和闲季D.混合农业属于商品农业
【答案】D
【解析】
【详解】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即个别地区和个别农场,生产农作物和牲畜两种产品。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19题详解】
图中④工业劳动力本钱最高,为劳动力导向型,C正确;制糖厂是原料导向型、家具厂 是市场导向型、 钢铁厂最初是原料导向型,后来开展为市场导向型。
湖南有色金属丰富,开展了有色冶金工业,吸引相关加工业在此集聚。据此答复以下小题。
20.当地开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①B.②C.③D.④
【4题详解】
不同年龄段中,青壮年迁入多的地区,由于婚姻新生儿比重大,甲乙的年龄差刚好在20岁左右,故甲和乙相关明显,应选B。
【5题详解】
人口迁移,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缩小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开展差距,B错误;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应选D。
【点睛】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地区之间经济开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试卷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B.现代型C.过渡型D.传统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目前我国人口已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C正确。原始型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过渡型为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的一种类型,应选C。
读图答复以下小题。
11.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D.水稻种植业
12.该农业地域类型开展的区位优势是
A.雨热同期B.科技兴旺
C.机械化水平高D.地广人稀
【答案】11. D 12. A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阴影区主要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这些地区,水热充足,人口稠密,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应选D。
A.加大了运输压力B.加大迁入地环境压力
C.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D.加大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开展差距
【答案】3. A 4. B 5. D
【解析】
【3题详解】
从图中数据分析,人口迁移数量最大的是乙年龄段.该段人口年龄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所以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老龄人口占的比重小,不是主要因素;婚姻家庭、政治因素不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应选A。
所以此题选择D。
16.宝鸡市某化工厂将迁往远郊地区,以下列图所示布局中最理想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化工厂对大气和水源都有严重的污染,因此应该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地区,图A、D中化工厂位于河流的上游,故排除;从风向来讲,北京为季风气候区,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因此工业区应该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对吹得郊外,及布局在东北部或西南部,故C错误;B正确。应选B项。
【点睛】住宅区的布局要求:高级住宅区的布局一般考虑“上风(上风向)、上水(河流上游)、高坡(地势较高处)、近文教区、环境优美〞,低级住宅区一般靠近工业区,便于工人上下班等
9.关于交通与城市区位 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沿河、沿海可以形成城市轴线B.扬州 “火车拉来的城市〞
C.宝鸡是靠铁路兴起的城市D.向交通便利地区区集中
点睛: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以下列图为“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7.工业部门从④→②→①的开展趋势,反映了
A.原料影响增强B.劳力数量影响增强
C.政策影响减弱D.劳力素质影响增强
18.以图中①代表的工业部门为主的区域是
A.鲁尔区B.美国硅谷C.鞍钢D.珠江三角洲
19.以下符合工业部门④特点的工厂是
C.城市人口增加D.此过程为城市化
7.有关a、b、c、d四类城市等级体系和效劳功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b比d的城市等级高,效劳种类多,效劳范围大
B.a城市等级最高,数目最多,效劳范围最大
C.c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比b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远
D.d等级城市等级最低,但效劳种类最多
【答案】6. A 7. A
21.这些企业在这里集聚的目的是
A.组建高科技产业基地B.满足当地对铝制品的需求
C.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D.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
【答案】20. B 21. C
【解析】
试题分析: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在所有工业投入中市场为主导因素,为市场指向型工业,②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③为原料指向型工业,④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对于能源需求量大,为动力指向型工业,应选B。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开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
〔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开展图(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答复以下小题。
6.以下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出现逆城市化B.经济快速开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生态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据此判断水土流失属于生态破坏;光化学烟雾、土壤污染、雾霾属于环境污染。所以此题选A。
2.针对中国目前的人口现状,应采取的人口政策为
A.降低出生率B.鼓励生育C.适度放开二胎政策D.接纳移民
【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方案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已经完成,并且出现了老龄化问题,但我国还面临着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的问题,为解决好我国的人口问题应对现有的方案生育政策进行调整,但不是鼓励生育,更不是为此而大量吸引外来移民故排除A、B、D,而是适度放开“二胎政策〞,所以C正确的。
A、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小麦区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典型代表;A错误;
B、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B错误;
C、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优点是: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一年中没有忙季和闲季之分。C错误;
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投入生产资料较多,其产品大多是为了销售,属于密集型商品农业,D正确;
【解析】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城市化进程的理解。根据图示信息看出,由甲图到乙图城市数目明显增多,且局部城市等级提升,为城市化的过程而不是逆城市化,A错,D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开展迅速,城市化进程较快,B对;城市人口增加是城市化的标志之一,C对。应选A。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不同等级城市的效劳功能和数量的理解。根据图例读图可知,该区域城市等级由上下为a、b、c、d。一般情况下,一个区域内,高等级城市,数目少,彼此之间的距离大,所提供的效劳种类多、级别高。据此可知,A对,BCD错。应选A。
A.制糖厂B.家具厂C.纺织厂D.钢铁厂
【答案】17. D 18. B 19. C
【解析】
试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变化
【17题详解】
图中工业部门从④→②→①,劳动力本钱不断下降,科技本钱不断上升,说明劳动力数量影响减弱,劳动力素质影响增强,D正确。
【18题详解】
图中①工业科技本钱最高,为技术导向型工业,B正确;鲁尔区和鞍钢最早是依靠丰富资源开展起来的,珠三角最初是依靠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开展起来的。
A.0~20kmB.20~80km
C.20~60kmD.60~100km
14.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B.政策C.市场D.气候
【答案】13. C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纵坐标代表地租、横坐标代表与城市的距离,X农业生产分布的最优区位范围是0~20km,付租能力最强;Y农业生产分布的最优区位范围是20~60km,付租能力最强,20~60km;Z农业生产分布的最优区位范围是60~80km,付租能力最强,应选C。
劳动密集型工业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大,用工荒问题最突出,应选A。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23.2021年12月西宝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在现代铁路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地形
②西宝高铁的建设表达了交通运输向高速化、专业化方向开展
③节能和减少污染是高铁建设的重点
④加快了西安宝鸡货运量
A.①②③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21题详解】
工业集聚可以公用根底设施,减少运输本钱,资源共享,获得规模效益,C对。会加剧当地环境污染,与高科技产业无关,当地铝制品的需求不大,应选C。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集聚的好处
22.“民工荒〞问题最突出的企业是
A.劳动密集型B.技术密集型C.资金密集型D.资源密集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
本卷须知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试卷密封线内工程填写清楚
2.第一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